基于治未病理论的肾藏象相关疾病防治研究*
2015-04-04刘子瑄李翠娟陕西中医学院2012级研究生咸阳712046
刘子瑄 李翠娟 陕西中医学院2012级研究生(咸阳 712046)
·学术探讨·
基于治未病理论的肾藏象相关疾病防治研究*
刘子瑄 李翠娟△陕西中医学院2012级研究生(咸阳 712046)
目的:基于治未病理论探讨肾藏象相关疾病的防治研究思路。方法:运用文献研究方法,探寻中医“治未病”的概念内涵,并通过对“治未病”概念内涵的认识理解,探讨肾藏象相关疾病的危害及防治意义。结论:“治未病”思想是中医疾病预防的理论核心,其主要目的就是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减轻疾病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肾藏象相关疾病严重影响着人体的健康,从中医治未病角度探讨肾藏象相关疾病防治的研究思路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临床意义。
预防为主是我国卫生工作的四大方针之一,中医学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就已认识到预防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治未病”的学术思想[1]。《内经》中“治未病”一词共出现了3次:一是《素问·四气调神论》,云:“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以比喻的方式,强调了治未病的重要性,体现了中医重养生,防患于未然的远见卓识[2]。 二是《素问·刺热篇》:“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颐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指出了五脏热病的症状,强调临床治疗应根据先兆症状,在病尚未发作时就及早防治。 三是《灵枢·逆顺》:“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其次,刺其已衰者也。下工,刺其方袭者也,与其形之盛者也,与其病之与脉相逆者也。故曰:方其盛也,勿敢毁伤;刺其已衰,事必大昌。故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 强调针刺时要掌握可刺与不可刺的时机,刺其未生、未盛、已衰。概观《内经》三处治未病的原文,其内涵大约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未病先防”,就是在未病之前做好预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发生,即未病养生,调摄养生,防病于先,避免疾病的发生;二是“既病防变”,指如果疾病已经发生,则应把握时机,争取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时控制疾病的传变,防止病情的进一步发展,以达到早日治愈疾病的目的[3]。这一“治未病”思想,是指导中医防治疾病的最高境界,至今对于预防疾病、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和延年益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肾藏象相关疾病的危害及防治意义 “肾乃先天之本”,其功能主要有主藏精,主管人体的生长发育与生殖,主水,主纳气,在体合骨,生髓通脑,其华在发,开窍于耳。肾脏功能的失调,临床上可表现出一系列的病理变化。如肾精不足,不能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与生殖,在婴幼儿可表现为生长发育不良,出现五迟(立、行、齿、发、语迟)、五软(头项软、口软、手软、足软、肌肉软)等;在青壮年可表现为生殖能力下降,男子精少不育,女子经闭不孕,性机能低下,以及头发稀疏、早白、少光泽,牙齿枯槁、松动、脱落,骨质疏松易骨折,耳鸣耳聋,健忘恍惚,神情呆钝等早衰之象。肾主水功能失常,可使水液输布代谢障碍,形成水湿痰饮等病理产物,临床表现为水肿,尿少、尿闭,或出现小便清长,尿量明显增多,遗尿、尿失禁或小便余沥等症状。肾之精气不足,摄纳无权,吸入之清气不能下纳于肾,则会出现呼吸表浅、喘息气短、气不接续、呼多吸少、动则喘甚等症状。同时肾与他脏的联系也十分紧密,如心肾关系失调,则会导致心肾不交,出现肾阴虚而心火亢等。肾阴滋养肝阴,制约肝阳,使肝阳不致偏亢,反之,则会出现“水不涵木”的情况。肾主一身水液,脾主运化水湿,脾肾在水液代谢方面有着密切的协调关系。脾肾两脏若不协调则水液代谢就无法正常运行。肺宣发肃降有赖于肾气蒸化功能;肾的水液又来自于肺气肃降,肺肾不协调则水液无法正常输布排泄。肺主呼吸,又依赖于肾的封藏。肺肾功能的失调可引起喘促等呼吸系统疾病[4]。因此,肾功能的失调,可导致生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脑血管系统、骨骼系统等病变。现代流行病学调查也显示,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为11.8%,而慢性肾脏病的知晓率仅为8.2%。加之疾病起病隐匿,往往未能引起人们的重视,最终失去了逆转或延缓疾病发展的时机。反之,若能及早地发现预防,则可以很好地阻止疾病的发生发展[5]。因此,开展肾藏象相关疾病的预防及早期治疗具有重大意义。
2 开展肾藏象相关疾病防治的研究思路 体质是自身阴阳、气血、脏腑、经络等盛衰偏好而造成的素体特性。根据脏腑气血阴阳的功能状态以及邪气的有无,复杂的身体的素质可分为,正常体质与病理体质。所谓正常体质,即人体的健康状态,而病理体质即临床常见的亚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程度过重或持续时间过长,就会引起器官或功能的紊乱,导致疾病的发生[6]。由此可见,体质的变化是人体发病与否的重要基础。病理性体质是某一类疾病发生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导致征候、病理形成和表现的基础,即某类疾病发生的关键倾向因素[7]。疾病发生的动态变化过程,就是从生理体质向病理体质过渡的过程。《备急千金要方》中孙思邈即云:"古之医者,上医治未病之病,中医治欲病之病,下医治已病之病",认为疾病从"未病"到"欲病"到"已病"的演变,是在人体的代谢产物产生相应变化的"正常体质-病理体质-病理证候"演变的过程。
肾虚体质是临床最常见的病理体质类型之一。肾虚体质之人,由于肾虚精衰,骨髓、脑髓亏虚不足,常常表现出骨骼痿软,经常腰酸乏力、头晕、记忆力下降等症状,成为多种慢性疾病和老年性疾病肾虚证候发生的内在基础。临床上从"正常体质-肾虚体质-肾虚证候"这一动态演变过程中,异常的肾功能变化,会导致多脏腑功能活动和体内代谢的变化,并最终由代谢产物体现出这种变化。因此,深入探讨"正常体质-肾虚体质-肾虚证候"动态演变过程中人体各种体液生化指标及代谢组的变化,比较肾脏在不同的生理病理状态下体液代谢组的动态变化,探索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的生物标志物,以“欲病”时确切的代谢物异常来说明中医肾藏象理论的客观性,并未肾藏象相关疾病早期的诊断提供靶标。以此为基础,为临床开展无创性肾藏象相关疾病的诊断提供参考[8]。
综上所述,中医学在疾病防治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治未病”思想对疾病的预防治疗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在对肾藏象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上,我们应该以中医“治未病”理论为指导,充分发挥“治未病”的特色和优势,从“正常体质-肾虚体质-肾虚证候”过程中,寻找肾藏象相关疾病早期诊断的生物标志物,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临床意义。
[1] 廖利平.浅谈中医治未病[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9(1):21-23.
[2] 孙淑云.《内经》“治未病”思想的现实意义探析[J].陕西中医,2012,13(8):1083-1084.
[3] 刘征彦,王河宝,曹 征.“治未病”研究思想综述[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22(5):98-100.
[4] 鞠诣然,鞠宝兆.《黄帝内经》肾藏象理论的归纳与整理[J].中国医学文摘·内科学,2006,27(6):531-537.
[5] 李 恩.肾脏病防治的重要性[DB/OL].http://wenku.baidu.com/view/,2012,11.
[6] 李志清,魏瑞全,费晋秀,等.西安地区人群亚健康状态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07,36(12):1663-1665.
[7] 王 琦.中医体质三论[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31(10):653-655.
[8] 李翠娟,孙理军,巩振东.代谢组学与“正常体质—病理体质——证候”动态演变关系的研究思路探讨[J].湖北中医杂志,2011,33(10):46-47.
(收稿2014- 10-19;修回2014-11-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202614);陕西省重点实验室科学研究计划项目(13JS032)
藏象学说 肾脏 治未病
R229
A
10.3969/j.issn.1000-7369.2015.02.037
△陕西中医学院(咸阳 712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