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肥胖与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关系

2015-04-04叶守姣张硕常柏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30093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

山东医药 2015年37期
关键词:酮症微血管发病率

叶守姣,张硕,常柏(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30093;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

肥胖与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关系

叶守姣1,张硕2,常柏2
(1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300193;2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

摘要:目的探讨肥胖与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并发症的发病情况,以明确肥胖与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选取324例糖尿病患者,按照BMI随机分为肥胖组和非肥胖组,比较其酮症、大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等并发症的发病率。结果肥胖组微血管病变、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病率高于非肥胖组(P均<0.05),非肥胖组酮症的发病率高于肥胖组(P<0.05),两组心、脑血管病变的发病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肥胖与2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下肢血管病变有关。

关键词:2型糖尿病;肥胖;并发症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引起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异常综合征。据美国糖尿病学会统计,90%~95%的糖尿病为2型糖尿病。目前,2型糖尿病的患病人数在不断增加。糖尿病血管病变是糖尿病的主要严重并发症,也是最主要致残、致死原因。肥胖是糖尿病发生的一个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证实,肥胖能增加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1],但肥胖与2型糖尿病并发症关系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比较了肥胖与非肥胖的糖尿病患者糖尿病酮症、大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等并发症的发病情况。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住院的糖尿病患者324例,均符合1999年WHO诊断2型糖尿病标准。其中男158例、女166例,年龄(52.12±10.78)岁,病程2~15年,空腹血糖(8.92±2.64)mol/L,餐后2 h血糖(13.67±4.86)mol/L,糖化血红蛋白(9.43± 2.01)%。排除患有甲亢、痛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其他并发症、1型糖尿病、有其他恶性肿瘤或精神性疾病患者。将患者按照BMI分为肥胖组(BIM≥28 kg/m2)和非肥胖组[2]。两组一般资料有可比性。

1.2糖尿病并发症的诊断患者并发症诊断依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2013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①糖尿病酮症:患者尿酮体阳性或者既往反复出现酮症,排除饥饿、感染、应激等其他疾病引起的酮体;②心血管病变:包括隐匿型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根据患者胸闷、胸痛不适及既往或目前存在动态心电图负荷试验异常,可见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变化,包括S-T段压低、T波低平或倒置、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③脑血管疾病:询问患者既往脑血管疾病史或现有的相关证据如提供CT、MRI报告;④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触诊足背动脉明显减弱或消失,踝臂指数<0.9,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或CT血管造影显示多发动脉粥样硬化或狭窄>30%,符合其中一项即可;⑤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断由眼科医师负责,经眼底检查和(或)眼底荧光造影诊断,分期按1985年全国眼底病学术会议标准[3]。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临床检查及神经肌电图,临床检查有10 g尼龙丝检查,方法为用手轻压患者皮肤使其弯曲,产生一定压力,可评估表皮压力觉,除外其他肌肉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的诊断和分期参考2013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主要依据24 h尿微量白蛋白,连续2次或以上大于30mg/24 h的患者可诊断为糖尿病肾病;并排除尿路感染、肾炎、尿路梗阻、发热等因素。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糖尿病酮症发病率比较肥胖组糖尿病酮症的发病率为14.15%(15/106),而非肥胖组为35.78%(78/140),肥胖组低于非肥胖组(χ2= 9.835,P =0.001)。

2.2两组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发病率比较肥胖组心血管并发症、脑血管并发症、下肢血管并发症分别为48(45.28%)、52(49.06%)、50例(47.17%),非肥胖组分别为109(50.00%)、103(47.25%)、131 例(60.09%)。两组各指标比较,χ2分别为0.635、0.094、4.830,P分别为0.249、0.426、0.019。

2.3两组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发病率比较肥胖组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周围神经病变分别为52(49.06%)、58(54.72%)、56例(52.83%),非肥胖组分别为51(23.39)、62(28.44)、97例(35.32)。两组各指标比较,χ2分别为21.660、21.117、9.035,P分别为0.001、0.001、0.002。

3 讨论

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是糖尿病酮症和糖尿病血管病变。糖尿病酮症多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升糖激素不适当升高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代谢严重紊乱的综合征,常见的临床诱因有急性感染、胰岛素的不适当减量或治疗突然中断、饮食不规律、消化系统疾病、意外伤害、酗酒、手术、精神刺激、妊娠及分娩等应激因素[4]。本研究显示,肥胖组患者糖尿病酮症的发病率低于非肥胖组。考虑与患者体型偏瘦、胰岛功能较差有关。

刘大娜等研究表明,肥胖患者的血液黏度明显升高,与大血管病变的发生有明显的相关性。杨毅等[5]认为肥胖是增加糖尿病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诸多研究显示,肥胖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存在一定的联系,这一点与本研究不符。这可能与我们选择的研究人群、诊断标准、检验手段以及病例数量有限等有关。下肢血管病变是糖尿病常见慢性并发症,容易导致双下肢麻木、疼痛、间歇性跛行,严重者可致坏疽,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的主要原因,故尽可能地减少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是糖尿病防治工作的重点。下肢血管病变与患者的年龄、病程、并发症等有紧密的关系[6]。本研究结果表明,肥胖组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病率明显高于非肥胖组。支持文献报道。有研究表明,肥胖患者胰岛素抵抗比较明显,而胰岛素抵抗易引起脂代谢紊乱及长期的高血糖,这些可以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异常;高血糖可使血管壁上的氨基酸、蛋白质发生非酶糖化,产生糖基化终末产物,使血管结构蛋白发生变化,进一步导致血管狭窄[7]。UKPDS研究表明,对于糖尿病患者仅强化降糖治疗并不能有效减少大血管病变的发生率。故应针对不同的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积极寻找危险因素。对于肥胖患者,应控制血脂、血压平稳,减轻体质量等综合治疗。

肥胖能增加糖尿病肾病的患病率,这一结果已在多项研究中被证实。本研究结果显示,与非肥胖糖尿病患者相比,肥胖组糖尿病患者的微血管病变明显增多。支持文献报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与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基因遗传等多方面因素有关。有文献[8]报道,肥胖可以增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国内有文献[9]显示,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明显,且大多合并脂质代谢紊乱,导致自由基生成增加,产生氧化应激,直接或间接损伤微血管内皮细胞,致使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本研究结果显示,肥胖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率较非肥胖组高,但李妍等认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着更低的BMI水平。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一种,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目前肥胖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较少。崔黎黎等[10]研究显示,BMI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没有独立相关性,但反映胰岛素敏感性的Matsuda指数是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肥胖患者与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可能间接存在一定的关系,但这种关系目前尚不明确。

总之,肥胖可导致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下肢血管病变发生率升高,临床上可加嘱患者加强体育锻炼、控制饮食、减轻体质量,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俊,于微,徐健,等.肥胖亚型和非肥胖亚型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蛋白质组学分析[J].卫生研究,2013,3(2): 173-178.

[2]刘俊,郭毅,刘晴,等.超重、肥胖与2型糖尿病相关性的Meta分析[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3,13(2): 190-195.

[3]梁伟,肖正华,陈定宇.肥胖对2型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影响[J].广州医药,2008,39(3): 13-14.

[4]崔娟,姜刚书,崔银洁.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诊治现状[J].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5,2(11): 1008-1009.

[5]杨毅,袁申元,朱良湘,等.糖尿病患者中肥胖与血管并发症的关系[J].基础医学与临床,1999,19(3): 47-52.

[6]胡红蕾,孙中华,从相国.肥胖与非肥胖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相关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5): 1784-1788.

[7]曹永吉,李卫东.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形态学特点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4,12(2): 107-109.

[8]楼继先,曹永葆,张志勇,等.高血压和肥胖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影响[J].心脑血管病防治,2009,9(4): 257-258.

[9]罗向霞,陈浩,段俊国.血脂代谢异常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探讨[J].眼科新进展,2007,27(11): 833-835.

[10]崔黎黎,赵传胜.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与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2,41(8): 734-737.

收稿日期:( 2015-10-11)

通信作者:常柏

文章编号:1002-266X(2015)37-0041-02

文献标志码:B

中图分类号:R587.1

doi:10.3969/j.issn.1002-266X.2015.37.014

猜你喜欢

酮症微血管发病率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相关性
心肌酶谱与儿童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表现的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1例
ARIMA模型在肺癌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
蒙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例
宫内节育器与宫颈糜烂发病率的临床研究
IMP3在不同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
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miR-126、EGFL7的表达与微血管密度的检测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48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