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分区卫生所医疗卫生服务的现状与对策
2015-04-04李申龙王洪萍
肖 箫,李申龙,王洪萍
军分区卫生所作为基层医疗机构承担着本单位的预防、医疗、保健、健康教育、心理卫生服务、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医疗保障任务,在部队卫生工作中发挥着维护官兵健康的前哨作用。本文从军分区卫生所医疗卫生服务现状分析出发,探讨如何进一步提升军分区卫生所的卫生能力建设,更好满足官兵卫生保健需求。
1 卫生所医疗卫生服务的现状
1.1 卫生所医疗资源利用率不足[1]在当前经济发展和物质文化生活显著提高的大环境下,官兵对快速、高效的治愈伤病的需求极为迫切,许多官兵都想到大医院看病。加之卫生人员受医疗条件、检查设备、就医环境等客观因素影响和本级诊疗水平的限制,普遍存在超范围后送,过度依赖上级医院的现象,造成卫生所卫生服务需要和实际卫生资源之间的矛盾[2],使卫生所医疗资源的利用率低。
1.2 卫生人员知识更新不够 新编制调整后卫生所编制数减少,所长兼主治医师只编制1名,医、药、护、技专业人员不能按照保障人数合理配置,而部队卫勤保障任务较以前更重,卫生人员因岗位原因进修学习机会少,知识结构单一,专业知识滞后,得不到及时更新补充,业务水平急需提升。有关调查结果显示,目前部队基层卫生人员所学专业基本上为医疗和护理两类,有些没有经过相应的系统全科医学培训,难以适应新形势下部队基层卫生服务的连续性和综合性的需要[3]。
1.3 心理卫生服务需求大 军分区作为军地双方的桥梁纽带,随时准备完成抢险救灾、社会维稳、支援部队大规模机动等突发应急任务,所以部队中的心理问题和社会因素的影响问题是影响官兵健康的新问题。比如,2008年汶川地震后参与救援官兵的急性心理应激障碍的发生率较高,应引起卫生人员的广泛关注[4]。因此,卫生人员在接诊就诊官兵时不仅要治疗疾病,还要充分考虑到心理和社会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
2 对策探讨
2.1 提升综合医疗保障能力,推进卫勤战备力量建设 军分区卫生所作为服务官兵的基层医疗单位,时刻要围绕多样化军事任务对基层卫生机构的要求,按照战备工作的要求做到“组织、制度、技术、设备”的落实,努力实现卫勤保障能力整体跃升。结合军事斗争卫勤准备,突出以战救基本技术训练、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急危重症院前救治、官兵自救互救为主要内容的卫勤训练。在部队演习、军事训练、军事考核大项活动中检验卫勤伴随保障能力,提高卫勤分队快速保障、精确保障和持续保障能力,时刻保持良好的战备状态。
2.2 加强卫生所一体化服务能力建设 军分区卫生所作为省军区部队的初级医疗机构,在新形势下,充分发挥疾病预防、医疗救治、医疗保健的职能,实施“六位一体”的工作模式,满足官兵对健康的需求,卫生服务的能力建设是核心问题。
2.2.1 提高医疗救治能力 医疗救治是军分区卫生工作的核心,积极做好就诊官兵的诊断治疗工作,积极开展静脉输液、换药、超短波、中频等治疗,开展心电图、腹部B超等检查项目,建立健全抢救组织,制定抢救预案。改变坐等就诊官兵上门的被动服务模式,落实好医疗巡诊制度,主动深入一线,了解掌握官兵健康状况。可充分运用政工网开设卫生专栏、卫生板报展示常识、巡诊活动宣讲卫生知识等形式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健康知识宣教,在官兵中普及医学常识,积极推动健康观念转变,规范卫生行为,促进部队整体健康水平提高。
2.2.2 注重医疗保健能力 一是重视年度健康体检,制定体检计划,合理设置体检项目,采用师团职干部到体系医院健康体检,营以下干部、士官、战士、职工由卫生所体检的分级体检制度[6]。二是建立军人电子健康档案,根据体检结果分析每名参检人员的健康状况,因人制定保健建议,以书面形式通知本人,督促官兵积极预防,正规治疗。卫生所及时将体检结果录入体检系统,做好数据的收集整理,便于每名参检人员个人体检数据的对照分析、动态比较和追踪随访。
2.2.3 加大疾病预防能力 疾病预防是卫生工作的基础,是官兵健康的强烈需求。①预防注射:对所属人员特别是新兵、新调入干部、士兵积极主动地组织必要的疫苗接种。②季节性疾病和驻地多发疾病的预防:熟悉和掌握驻地传染病和流行病特点,经常与驻地疾控中心沟通联系,掌握疫情动态,建立各类疫情处置预案。③军事训练伤的预防:落实《部队军事训练健康保护规定》,提高对训练中健康维护重要性的认识,在训练过程中将“七个必须”落到实处。树立“八个在位”意识,预防和减少训练伤发生。④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督:重点对食堂卫生状况检查、监督,对食堂卫生设施及餐饮人员进行卫生检查,深入落实卫生防疫相关制度规定。
2.2.4 加大卫生人才培养 一方面鼓励卫生人员在岗学习,通过自学、在职教育、短期轮训、送往医院进修学习等措施,不断调整知识结构,培养“一专多能”的全科医师[6],夯实卫生人员医疗救治基础。另一方面注重培养卫生员或特招卫生士官,辅助军医开展护理、理疗、消毒、战场救护训练等卫生工作。鼓励卫生员积极考取专业技术执业资格证和参加卫生士官职业技能鉴定,以扎实过硬的技能适应军事斗争卫勤准备和部队对平时健康保健需求。
2.3 拓宽卫生服务内容,注重心理卫生服务能力建设[6]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部队建设需要,心理健康的维护对每名官兵至关重要。遇到心理问题官兵需要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心理调适,军分区卫生所的卫生服务也应适应需求向心理卫生方面延伸。在新兵入营、老兵复退、士官选改、干部提转的敏感时期,其理想设计和现实易发生矛盾,导致心理冲突,易产生心理问题。卫生所组织卫生人员积极组织新兵心理卫生知识讲座,利用巡诊深入官兵与重点服务对象聊天、谈心,及时掌握他们心理变化,发现问题及时疏导,化解矛盾。通过观看心理健康专家咨询专题讲座、下发 《军人心理健康标准》和《军人心理健康指南》与平时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普及心理科学知识,满足广大官兵心理卫生需求。卫生人员在心理服务过程中,应加强自身医学修养和沟通服务方式的培养,提高心理卫生服务质量。鼓励卫生人员参加全国心理咨询师考试和军人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远程教育培训,系统掌握心理卫生服务技能和开展心理工作的方法,能够为官兵提供适时、规范、有效的心理卫生服务[6]。
2.4 加强与军地卫生机构沟通联系,促进卫生工作的提升充分发挥军分区系统在驻地与驻军部队的桥梁纽带作用,主动加强与军地卫生机构的联系协调,借助军地卫生机构优越的医疗资源,合力解决官兵、职工、随军家属与临时来对人员的就诊、救治问题。
2.4.1 主动沟通做好院前急救和院后康复治疗工作 一方面,主动与后送医院急诊科、专科联系,开设“绿色通道”,随时汇报转诊患者病情和卫生所院前急救措施,做好转诊衔接工作,缩短救治时间,提高治愈率。另一方面,配合上级医院做好出院转回本单位休养患者的康复治疗、追踪随访工作。尤其是要熟悉干休所与体系医院开展的老干部家庭病房,做好老干部的医疗保健工作。
2.4.2 做好卫生人员培训和协调军地医院专家巡诊、健康讲座 一方面,争取军地医院的支持,组织卫生人员进修学习,岗位轮训,对口帮带,提高业务技能。另一方面,协调军地医院派出专家小组,为官兵健康巡诊,开展健康知识讲座,普及健康知识、了解医学前沿动态,为官兵健康问题答疑解惑,满足官兵的健康需求。
2.4.3 与多家驻地医院建立联动机制 一方面,协调军地卫生机构组成联合体检小组,严格完成军分区新兵入伍、军校招生的体检工作。另一方面,指导各人武部、干休所与多家驻地医院建立急诊救治联动机制,进行突发情况的应急演练,提高卫生人员的应急保障能力。促进军民医疗融合式发展,对各县(区)民兵卫生应急分队建设提供合理化建议。
[1]欧崇阳,张鹭鹭,卢 杨,等.我军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现况分析[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7,14(4):284-286.
[2]张 彦,张步振,孙林辉.某基层部队官兵健康状况与医疗卫生服务调查[J].西南国防医药,2009,19(10):1058-1060.
[3]辛阔林,肖鹏云,刘 平,等.部队基层卫生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实用医药杂志,2005,22(4):381-382.
[4]冯正直,杨国愉,李 敏,等.汶川地震早期救援官兵心理应激特点及相关因素[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0,28(1):23-26.
[5]赵艳琴,林维宝,刘 涛.武警基层卫生机构保障现状及对策[J].人民军医,2012,55(9):899.
[6]肖 箫,王洪萍.部队卫生所开展规范化建设和精细化服务的做法与体会[J].实用医药杂志,2014,31(3):286-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