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情志理论探析中医“上火”

2015-04-04周传龙谢志军范永升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七情心火五脏

包 洁,周传龙,谢志军,范永升

(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杭州310053)

随着现代疾病模式的改变,由情绪调节不良所致的心理问题及其引起的心身疾病在疾病谱中所占的比重愈来愈重,已成为中西医学共同关注的焦点。“上火”,传统医学俗语,并非某一具体的病证,而是指人体阴阳失衡、火热旺盛而致的一系列症状,通常认为包括有目赤、口舌生疮、咽痛、口干、口腔溃疡、牙龈肿痛、便秘、尿赤等症[1],属于西医学的亚健康状态,也可认为是许多疾病的前期状态。随着饮食结构的变化和生活压力的增大,“上火”的发生有明显上升的趋势。引起“上火”的病因病机众多,我们前期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不良的饮食生活习惯以及情志过激都是引起“上火”的关键诱导因素。本文就情志与“上火”的关系探讨如下。

1 中医情志理论

情志是人对外界刺激所产生的心理反应(喜、怒、哀、恐等)和附带的生理变化(行为和生理唤醒等)的综合表现,在情志疾病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2]。中医学将情志的概念蕴含在“七情”“五志”中,认为“情志是机体的精神状态,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和现象所做出的七种不同情绪反映”[3]。中医情志理论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礼记·礼运》之“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圣人之所以治人七情”,首先提出了人类具有七种情志活动。《内经》在先贤思想的基础上,与中医学固有经验相结合,初步构筑了中医情志理论框架,“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是即所谓五志也”。首次提出了“五志”的概念,认为此五志之化是由五脏而化,而五脏之化又由乎五行,“故在心为喜,心主火也;在肝为怒,肝主木也;在脾为思,脾主土也;在肺为忧,肺主金也;在肾为恐,肾主水也”。所以五志又称五脏之志。

《内经》以降,历代医家从不同的角度丰富和发展了中医情志学说。陈无择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明确提出了“七情”的概念,“七情者,喜、怒、忧、思、悲、恐、惊。若将护得宜,怡然安泰。役冒非理,百病生焉”。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刘完素创立“火热论”,认为五志过极皆能化火,“五脏之志者,怒、喜、悲、思、恐也……凡五志所伤皆热也”(《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热类》)。而倡导“相火论”的朱震亨也认为“五志七情过极,皆属火也”(《丹溪心法·火六》),他认为相火妄动是导致疾病发生的根由,而引起相火妄动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情志过激。如《格致余论》中记载“相火易起,五性厥阳之火相扇,则妄动矣”。及至明清时期,七情学说风行,如明代医家张景岳在《类经》中专设“情志病”一节,清代叶天士更是紧密结合临床辨析阐发“七情致病”之理等,至此,中医情志理论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广泛应用。

2 中医情志与“上火”

大量的古代文献和现代研究证实,情志是主要的致病因素之一,而“五志化火”“七情化火”是情志致病最为重要的致病方式。五志、七情是脏腑精气对外在因素的应答,有赖于脏腑精气而存;情志过激或持续不解,又可导致脏腑精气功能失常,气血失调。在情志活动中,肝、心、肾、脾胃等脏腑极易化火,是导致人体“上火”的重要原因。

2.1 肝火与情志变化的关系

《格致余论》首次将肝的生理功能概括为“肝主疏泄”。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高压力,往往引起人群的普遍焦虑和抑郁,使肝失疏泄,气机郁久化火,气火升腾就会出现“上火”症状,即朱震亨所谓之“大怒则火起伤肝”;若素体阴虚无以制阳,阳亢于上则出现上实下虚、本虚标实之证,同样引起“上火”。因此,肝火旺盛之“上火”可由两方面引起,其一为肝肾阴虚、阴不敛阳而致肝阳上亢,表现为面红目赤、头痛、头晕、口干口苦、烦躁易怒、舌苔少而红、脉弦等阴虚“上火”之证,治疗上宜滋养肝肾,可用杞菊地黄丸加减治疗;其二则是肝经气火上逆所表现的症候,多因情志不遂、肝郁化火引起,表现为面红目赤、耳鸣耳聋、头痛眩晕、口苦口干、呕吐苦水、胁肋灼痛、急躁易怒、失寐或多梦,甚则吐血衄血、溲赤便秘、舌边尖赤、苔黄糙、脉弦数有力等实热证,治疗时以清肝火为主,可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

2.2 心火与情志变化的关系

《太素》曰“心为火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藏为心”。明确阐释了心主火的生理特点。引起心火盛的原因,不外乎内外两端。外则因六淫外邪犯心,导致心火亢盛。内则多由五志郁而化火,或由痰瘀郁火,或心血亏虚,虚火上炎扰动心火。“劳心思虑,过耗其真”,素体阳盛,思虑过多,心火旺盛,可表现为口舌生疮、面赤口渴、心中烦热、失眠、便干、尿血等实热“上火”之证,治以清心泻火,药用导赤散加减;若为心阴不足体质,心阴虚致虚火上炎,从而出现口舌生疮、口干、低热、盗汗、心烦等阴虚“上火”之证,此时应交通心肾,可用交泰丸加减治疗。

2.3 相火与情志变化的关系

相火,即肝肾之火,为人体元阳,“人非此火不能有生”。相火是相对君火(心火)而言的,君火(心火)在上,相火在下,相火听命于心,守位禀命,而其动又可见于外,故名之曰相火。两者相辅相成,动之有度,方能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如受情志刺激、劳倦外伤或六淫内侵等外界不良刺激,则易引起相火的妄动。相火妄动与否,与心火有直接的关系。若心火安宁,则相火“动皆中节”;若五性感物,则心火易动,心动则相火亦动。心火和相火都与人的意志活动密切相关,故外界不良情志因素若引动心火,则相火亦动。“阳有余阴不足”,相火妄动更加重阴不足,导致口舌生疮、耳鸣目眩、心烦不寐、失眠多梦、遗精盗汗等阴虚“上火”之证,治疗上应滋阴降火为主,药用知柏地黄丸、大补阴丸之类加减。

2.4 胃火与情志变化的关系

胃为“水谷之海”,喜润恶燥,胃中津液充足,方能腐熟水谷,故其病易成燥热之害。“阳明主肉,其脉血气盛,邪客之则热,热甚则恶火”。胃火多因情志郁结,或过食辛辣动火之品,或肝火横逆犯胃所致。胃火炽盛主要表现为牙龈肿痛、口干口苦、口臭或有异味、胃脘灼痛、消谷善饥、大便秘结、小便短黄、舌红苔黄等实证,即《金匮要略》所言之“趺阳脉数,胃中有热,即消谷引食,大便必坚,小便即数”,治疗应以清胃泻火为主,用清胃散加减为宜。若素体胃阴不足,虚火上炎则可表现为口干舌燥但饮水不多、纳差、便秘腹胀、舌红少苔等,此时应滋养胃阴为主,可用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

3 “上火”的情志疗法

情志疗法,最早可见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提出了以情胜情的情志治疗原则。《素问·移精变气论》言:“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祝由,其本质就是转移患者的精神注意力,以达到调畅气机、疏通气血、调整脏腑功能的目的。张从正进一步发挥了《内经》的情志相胜疗法,提出“悲可以治怒,喜可以治悲,恐可以治喜,怒可以治思,思可以治恐”(《儒门事亲》)。

因此,“五志化火”而致“上火”之证,若症状轻微,可不加以药物干预,及时调整情绪,使其平和,则逆乱之气机可得到恢复;若症状严重,在加以药物干预的同时,忽视情志的调养,药物的作用必定事倍功半,无法尽快达到预期疗效。反之,如果能同时注意情绪的调整,保持心绪平和,则能加快气机的正常运行。此外,情志疗法也是预防“上火”的有效方法之一。要做好养性调神,避免“上火”,不外乎两点,一是避免外环境的不良情绪刺激,二是提高人体自身的心理调摄能力。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所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4 结语

现代心理学认为,过于强烈或持久的心理应激可以损害人的社会功能,也可以降低人体对外界致病因素的抵抗力,造成许多疾病的易患状态[4]。中医学认为,情志过激或持续刺激,容易引动肝、心、脾、肾等五脏之火,导致气机逆乱,脏腑功能紊乱,阴阳失调,表现为“上火”。因此,通过调节情志、梳理气机可反作用于机体,是降火的有效方法之一,简便易推广。

[1]何淼泉,鲍玺,温成平.火热证候的临床特征[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28(3):791-792.

[2]Wong C M.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advances in psychoneuro immunology[J].Psychiatr Clin North Am,2002,25(2):369-383.

[3]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225.

[4]马玉芳.论人先论欲 治病先治心-朱丹溪欲病理论初探[J].江苏中医药,2002,23(4):4-6.

猜你喜欢

七情心火五脏
牛年生人终之气运气养生
猪年生人终之气运气养生
中医导引法——八段锦(四) 摇头摆尾去心火
失眠与五脏
北海之殇
五色入五脏一年更健康
韩儒金昌协的四端七情论与“性情经纬说”
中医学治未病养生理论运用于七情发生学的研究探讨
《黄帝内经》的五脏俞穴与消渴相关性探究
“五脏神”学说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