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胡宝书《药性探源》
2015-04-04周惠斌叶新苗
周惠斌,叶新苗
(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浙江杭州310053)
胡治安,字宝书,以字行,别名玉函。生于公元1869年,卒于1933年,浙江绍兴人,为著名的临床实践家,“绍派伤寒”医家中之杰出代表。一生勤于临床耕耘,有《药性探源》《伤寒十八方》等著述。《药性探源》是一本记载先生用药经验的小册子,虽不能详尽先生的临床经验,但可管窥一二。兹就《药性探源》中用药经验及心得作一探析。
1 《药性探源》简介
《药性探源》于1994年收录于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编写的《医林荟萃》第14辑,即胡宝书辑,为内部书刊。《药性探源》全书约1万字,共收录中药64味,均为其临床擅长且常用的药物,其中解表药7味,清热药14味,泻下药1味,化湿药2味,利水渗湿药1味,温里药1味,理气药7味,止血药1味,活血化瘀药2味,化痰止咳药4味,安神药1味,平肝息风药6味,补虚药16味,收涩药1味。每种药物分性味、功能、宝书先生运用经验等依次介绍。
2 言简意赅论药用
《药性探源》论述药物的作用,用词简洁,贴近临床,能使初学者开茅塞,快速掌握同一药物的不同身份及药物经配伍后产生的作用、经典药对等。
2.1 药名同一,品种、炮制手法各异,药效有别
人参,中药学教材[1]言其“辛甘温,大补元气、益血生津”。但人参一名,下有移山参、野山参、别直参、党参、太子参等之异。方剂学教材论人参方剂配伍,除清暑益气汤标明是西洋参外,其余均为人参,实不利于后学[2]。宝书先生论人参曰:“气温味甘,甘中带苦,补中益气之要药也”,“余用此药,是有分档,例如四君子汤用党参,配炙甘草以益气和中,辅白术、茯苓之健脾渗湿,达到益气健脾之功,脾健则气足,培后天之本,补生化之源;同升麻、柴胡为伍,则能引之上升而补上,升清举陷,乃补中益气之要领也。人参、附子配伍,则能益气回阳而固脱,名参附汤,药仅两味,力专而效显,非移山人参不可。”其习用西洋参与白毛枫斗相配,取其凉补,益气而生津。什么病症,应用何种人参,一目了然。又有药名同一,药用部位不同,运用需区别的。如论当归,“全枝当归可分为三:当归头,养血祛风,上走头目巅顶,而治血虚头痛;当归身,补血养血,乃血虚必备;当归尾,破血祛瘀,而通经络。全当归,活血和血,实血虚之要药也,入心经而养血,入肝经而藏血,入脾经而统血。尚有油当归者,有养血润肠通便之力,宜于虚人便秘”。当然油当归者,其应用已成历史。又有药名同一,炮制手法不同而用法各异。如其论地黄,分鲜生地、干地黄、熟地黄。“鲜生地,多用于邪入营血之际,或发斑疹,热毒伤津者。常配丹皮、银、翘、芩、连、芦、茅根之属,即清营汤之类也;干地黄,用于热病后期,津伤液涸者,配玄参、麦冬、石斛为伍,即增液汤之加味耳;熟地,与桂、附同用,导引入肾,治下元血虚精亏,与知、柏同用,则滋阴壮水泻肾火”。
2.2 药物通过配伍,可派生新的作用,可去性取用
附子的使用,他认为:“附子与血药同用,能行经而补血,与气药同用,能行经而补气,虚寒之症当投,实热病切忌。”附子属温阳散寒药,与不同的药物配伍可产生不同的补益作用。又如论半夏,“余用半夏……如热痰黄、老痰胶,需配芩、连、瓜蒌、黛蛤之属;寒痰清、湿痰白,需加姜、桂、术、茯苓之辈;风痰拌以南星,痰核莫忘象贝。”如此配伍,半夏就可用于所有痰证。论荆芥也如此,“余用荆芥,治疗风温初期,取其祛风之力独胜,配薄荷以散风热,配苏叶以散风寒,惟其气温而轻,故能开腠理,疏散风邪而上清头目也。荆芥炭配槐花散,治疗肠风其效确凿”。荆芥可用于风寒、风热,又能清头目、治肠风,言简意赅,利于后学。
针对某一特定部位或疾病的治疗,根据药物归经理论而配伍各异。如论远志的使用,他认为:“利心窍而安心神者,常配枣仁、柏子、茯神之辈;开肺窍而豁痰浊,常配石菖蒲、僵蚕、贝母之属;辅瓜蒌、薤白、郁金以治胸痹。”又如知母的运用,“入肺,上能润肺燥,配贝母即二母散是也,治肺经燥热之咳;入胃,中能清胃火,配石膏、甘草、粳米即白虎汤是也,清阳明实热;入肾,下能泻肾火,配黄柏、肉桂即滋肾通关丸是也,治阴虚不能化阳,助膀胱之气化,而通利小便”。
3 药性探讨显经验
《药性探源》所论药物不多,但其所论,多为其经验之谈。如论紫草,“余用紫草仅守张氏紫草消毒饮之法,走心经,以清心凉血解毒;走肝经,而制止抽搐,每在斑疹透而不彻,疹色或呈暗紫不鲜,乃热毒过盛,将欲动风之际,可配合银、翘、芩、连、蝉衣、桔梗透之”。又如论鳖甲,“余用鳖甲,主要有四:一、清虚热,常配青蒿、地骨皮、六一散之属而退虚热。二、合牡蛎、龟板、生地、白芍以育阴潜阳。三、与黄芪、白术、槟榔、草果、乌梅为伍而治久疟不愈,将成疟母之症。人参鳖甲煎丸,重用鳖甲,而消脾积之痞气。四、以逍遥散为君辅以鳖甲而疗胁痛。平时常吃清蒸甲鱼佐餐,对阴虚劳热之体确有食疗裨益”。
以上这种讨论鲜见于其他本草著作,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非同寻常。又如对某些药物的配伍讨论,也贴切临床,如前述西洋参与白毛枫斗(枫斗之有白毛,是同品种枫斗的上品)相配,煎汤代茶,现已成江浙百姓养生保健风尚。此外,其用蝉衣必配桔梗,取其能散风、利咽、宣肺、透疹;用细辛与石菖蒲配伍,能宣九窍,以治痰浊蒙闭清窍之证。这些确为经验之谈。
综上,《药性探源》是一本贴近临床的类似用药心得的书籍,记载了胡氏临床擅长且常用的药物,论述了其对药物作用、配伍的认识及其临床运用经验,值得一读。
[1]钟赣生.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366-370.
[2]许济群.方剂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5: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