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美国外语教育的5C引发对二级学院英语专业口译课程的思考
2015-04-03魏昕
魏昕
上个世纪末,为了提高美国外语教学水平,培养学生融入并适应全球化社会,美国外语教学学会同其他机构一道编写了《二十一世纪外语教学目标》,这份教学目标在全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一致认可。我院英语专业高年级开设的口译课程为实践性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对我院口译课程的教学设计和演练选材等方面的安排有所启示。
《目标》5C跨文化交际实践性口译课程教学设计一、美国《二十一世纪外语教学目标》
上世纪末,为了提高美国外语教学水平,让学生适应21世纪的全球化生活,美国教育部和全美人文捐赠基金拨款帮助,组成了一个11人的团队,负责拟定外语教学目标——学生们应当学什么,能做什么。该团队将各种语言,各层次的指导,项目模式和区域差别都纳入考量范围。《外语学习目标:为二十一世纪做准备》(Standards for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Preparing for the 21st Century)于1996年首次出版发行。该目标取得了美国的教育学家,商业领袖,政府以及美国教育部外语指导团体的前所未有的共识。全美各地的教师,教育管理层和课程编排者都开始使用它用以提高学校里的外语教学。该书第三版《二十一世纪外语教学目标》(Standards for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in the 21st Century,以下简称《目标》)现已出版,将阿拉伯语也涵括其中。编委会编写该目标的指导思想为:语言与交流是人类经验的核心。通过教育,学生能立足多元化的美国社会及海外,成功地在语言和文化两方面与人交际。《目标》中,美国21世纪的外语教学目标被分为五类进行详细的阐述,简称5C:Communication(交际),Cultures(文化),Connections(关联), Comparisons(比较),Communities(社区)。在该目标的详细阐释中,“交际”这一标准强化了语言为“真实生活”场景中的交流所使用。它强调“学生们能用语言做什么”而非“他们对语言知道些什么。”“文化”是外语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体验其他的文化能加深对各种语言与其他文化的关联性的理解和欣赏,也包括了学生的本族文化。学生能更好地理解他人的观点,生活方式以及对世界的贡献;“关联”是通过围绕普遍主题开展的课程,外语教学与其他科目的内容进行整合;“比较”是鼓励学生对比不同语言及文化。他们自己去发现不同范式,作出预测并分析不同语言和文化间的相似性与相异性;“社区”是将学习经历从外语学习的课堂延伸到家庭和多语种多文化的社区中,会强化在全球化社会中的生存。活动可能包括:实地考察,电子邮件和互联网的使用,俱乐部,交流项目和文化活动,校外打工的机会,以及在学校和课堂上听到以其他语言为母语的演讲者的发言;此外,这五个目标并非各自独立,而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将这五方面互相融合,才能全方面提高学生的外语习得。
二、对二级学院英语专业口译课程的思考
《目标》道出外语学习的核心内容,虽然该目标针对的是美国中小学中学习外语的学生,但我们二级院校开设的作为双语交际的实践性课程——口译课也包含了对交际,文化,比较,关联和社区这五个重要的因素,因此它对我院外语专业高年级开设的口译课程教学设计和安排有着积极的参考意义。
本院外语专业一直致力于推行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对现有专业及方向,从实践性教学环节入手,进一步加大教改力度,压缩,合并一些纯理论课程,给英汉口译,英汉笔译,英语写作,商务英语写作等技能性课程让位,使这些课程既得到课堂教学时间的保证,也得到课外实践教学的支持。
目前,英语专业(英语师范方向和英语翻译方向)大三下学期都开设了口译基础课程,每周两学时,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训练学生的口译实际操作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并为满足翻译实践积累所需要的百科知识。这一点与传统的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中的翻译课程侧重培养学生的外国语言文学理论研究能力和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能力的培养目标差别甚远。因此,口译训练并非是为检测学生语言水平,而是建立在学生双语交际能力基础上的职业技能训练,包括译前准备,笔记方法,分析方法,记忆方法,表达方法,术语库的建立等,专门训练学生借助语言知识,主题知识和百科知识对源语信息进行逻辑分析,并用目标语将理解的信息表达出来。因此,在这样的教学目标下,我们必须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双语交际环境(Communication),让学生有意识地探究本族文化和其他文化的相异性(Cultures),对源语和目标语的语言结构进行比较(Comparisons),同时具备广博的其他学科知识(Connections),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口译工作(Communities)。
针对口译教学中的学生和教材问题,明确学生对口译课程的目的性和训练方法,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意识到语言能力的薄弱之处并加以弥补,提供多元化,充满趣味性的训练材料能使我院的口译教学更加行之有效。
1.课堂中的交际训练
学生学习口译,就是学习如何用目标语将听到的源语信息表达出来,以此进行跨语言和跨文化交际。而我院学生多数英语的应用能力较为薄弱,因而口译课程应加大对其英语听力和表达力的训练。在训练口译的听力能力过程中,有意识加大课堂内外英语音频视频材料的比重;在复述训练中,即便是中文文本的音频材料也须用英语进行复述;在技能的讲解和课堂讨论中,教师和学生都尽量使用英语交流。减少学生对母语的依赖性。在公众演讲的环节中,要求每位学生自选一个角色,面对全班同学使用英语做原创的脱稿演讲。
2.训练材料的选择
由于每周的口译课堂时间极其有限,因此需要同学们大量的在课后运用音频和视频材料进行口译技巧的训练。因此,选用的材料尽量多元化,让学生接触到各种不同的领域;此外,在课堂中选用的训练材料短小精炼,尽可能包含大量的文化背景知识,如跨文化的对话,旅游节目,人文方面记录片等,学生在使用材料进行技巧训练的同时,也增加了对文化内涵的理解;选材时不能忽略训练材料的趣味性。
3.模拟真实场景的口译练习
通过模拟各类社区场景,学生们能在口译训练中获得感觉更真实的体验,指导学生分组进行各种场合的口译训练,并在课堂上进行表演。在模拟训练中,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并增强了其探寻口译内容相关领域的主动性。另外,教师也应鼓励学生多参加校外实践,在校外的各种真实生活场景中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不断加强口译的工作能力。
三、结论
在《二十一世纪外语教学目标》中,我们明确了在全球化语境中外语学习的核心:交际,文化,关联,比较和社区。研读这五个方面,并将其与我院英语专业高年级开设的口译课程设计相联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社会的要求出发,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让学生能适应全球化的社会,成为复合型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陆效用.美国21世纪的“5C”外语教育[J].外语界,2001,(5):22-2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