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经师+人师”双师型辅导员团队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2015-04-03蒋福玲
蒋福玲
高校“经师+人师”双师型辅导员团队建设,是在充分考虑学生工作特点和辅导员工作现状的基础上着力打造的一支既具备先进的教育管理理念、丰富的专业知识涵养、扎实的学生管理能力和优秀的科学研究能力的能担当“经师”,又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的能担当“人师”的双师型辅导员团队,强调辅导员既能从学业上给学生指导,教学生成才,更能从思想上给学生引导,教学生做人。
经师人师辅导员团队著名的教育家徐特立先生说过:“教师是有两种人格的:一种是‘经师,一种是‘人师。人师就是教行为,就是怎样做人的问题,经师是教学问的。”“我们的教学是要采取人师和经师二者合一的,每个教科学知识的人,他就是一个模范人物,同时也是一个有学问的人。”高校辅导员是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人生导师,更应该成为“经师+人师”双师型辅导员。建设“经师+人师”双师型辅导员团队,是在充分考虑学生工作特点和辅导员工作现状的基础上着力打造一支既具备先进的教育管理理念、丰富的专业知识涵养、扎实的学生管理能力和优秀的科学研究能力的能担当“经师”,又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的能担当“人师”的双师型辅导员团队,力求使团队具有统一的目标追求、明确的定位规划和具体的发展步骤,使团队成员之间相互支持、合作共赢,实现团队和成员的共同和谐发展。团队是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为共同目标,以知识互补、资源共用、经验共享、协同合作为基本要求,由在年龄、性别、学历、知识结构、工作经验、优势特长等方面存在差异的各年级和专业的辅导员组成的一支正式群体。建设“经师+人师”双师型辅导员团队,强调辅导员既能承担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指导等课程教学,立足课堂教学传授知识,更强调辅导员深入了解学生,善于立足日常生活环节开展细致的思想教育,教学生做人。
一、建设“经师+人师”双师型辅导员团队的重要意义
1.建设“经师+人师”双师型辅导员团队对“90后”大学生具有特殊意义
辅导员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既需要一定的专业素养,更需要高尚的人格。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形势的发展,高校所处的社会环境、经济环境、信息环境都有了深刻变化,辅导员所面临的受教群体“90后”一代也具有更趋复杂和多元化的特征,他们的个性和特点都更明显:他们专业热情较浓、专业水平较高,但忽视公共基础课程的学习;他们性格开朗、崇尚自由,但个人主义思想严重,组织纪律观念不强、团队合作意识淡薄。要做好他们的教育引导工作,需要辅导员既具有一定的专业素养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又要具备很高的人格魅力让学生心悦诚服的接受教育,需要辅导员既做经师、又做人师。所以,建设“经师+人师”双师型辅导员团队对“90后”大学生具有特殊意义。
2.建设“经师+人师”双师型辅导员团队将有助于人力资源的共享和互补
辅导员队伍知识结构比较复杂,不仅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专业,还包括一些工学、理学以及艺术类的专业背景,建设“经师+人师”辅导员团队,能把不同专业背景、学术方向、年龄结构的辅导员按照自愿的原则组合到一起,在相互学习和交流过程中拓展工作技能。他们有共同的目标,互相依赖,分享合作,利用工作和科研的平台,并依靠团队的整合力量,创造出特色的管理方法和工作模式,并在实践中加强科学研究,创造出一定的科研成果。这样,对于学生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和多种方法来解决,在全校形成人力资源的共享和互补。
3.建设“经师+人师”双师型辅导员团队对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经师+人师”双师型辅导员团队良好的整体搭配以及团队精神,可以让辅导员逐步摆脱单打独斗的工作方式,参与到团队学习中去,在相互学习和交流中加速辅导员个人在团体中的成长,培养和造就出一批工作和学术骨干,提高他们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专业化水平。通过辅导员团队建设,让辅导员们在教书育人和管理育人的过程中品尝到人生的愉悦、创造的快乐,在科学研究过程中拥有强烈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使辅导员在合作性的工作、创造性的劳动和不断学习中实现自己的精神需求。通过辅导员团队建设,一方面可,以促进他们提高自身素质,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另一方面,在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提高职业认同感,愿意在辅导员岗位上努力工作,促进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二、建设“经师+人师”双师型辅导员团队的具体措施
1.健全完善团队的评价、激励、保障制度,建立“经师+人师”双师型辅导员团队长效机制
制度建设有三个效果,一是制定公共规则,二是保证规则执行,三是坚持公平原则。只有具备了适合当前学生工作形势和辅导员队伍现实,同时又真正切实可行的辅导员团队制度,辅导员团队建设才能拥有持久稳定的政策环境和秩序保证。制度主要包括辅导员工作条例、工作细则、工作手册、各种管理规章制度等。制度建设是一个动态过程,要把握规律性,体现创造性,随着工作形势、内容和对象的变化,制度也应随之更新。制度建设还是一个全面体系,主要制度制定的同时,应辅之以配套制度,保证制度执行的可操作性。要完善辅导员团队工作制度,使团队日常工作逐步实现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建立经师人师辅导员团队长效机制,具体包括。
(1)健全完善辅导员团队建设的评价制度。规范辅导员学期考核、年度考核制度,使之与辅导员常规管理工作和辅导员职业技能竞赛、主题班会竞赛、科研成果等结合起来,对团队成员进行考核评价,督促辅导员提升业务水平。
(2)健全完善辅导员团队建设的激励、保障制度。学校要高度重视双师型辅导员团队建设,通过各种渠道保证辅导员团队建设的经费投入,并给辅导员职称晋级等职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要以成功意识强化团队激励机制,规范辅导员职务晋级和职称晋升,增加辅导员的职业心理预期,造就成功意识。endprint
2.加强学习培训,全面提升经师人师双师型辅导员团队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
(1)建立起多层次、多形式的发展性培训体系。制定专门的培训计划,打破以往固定、集中的学习培训机制,统筹考虑辅导员上岗培训、阶段性的工作培训、辅导员专家化培训的需求,科学设置学习培训的内容,提供多渠道、全方位的业务培训和各种专门技能的培训。
(2)拓宽辅导员学习培训的形式和途径。通过集体研讨、外出参观学习、与兄弟院校经验交流、网络学习培训等吸收他人经验、提高团队水平。通过素质拓展训练、辅导员风采展示、家庭日等活动让团队成员释放工作压力,交流工作经验,以获得职业成就感和幸福感,提高自信心和职业认同度,克服职业倦怠。
3.拓宽学生工作渠道,创新经师人师双师型辅导员团队工作平台
在主题班会、个别交流等传统工作模式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的辅导模式,创新辅导员工作平台,加强辅导员团队的经验交流平台建设。
(1)建立团队工作室,开展“特色辅导日”活动。根据团队成员不同的专业背景、特长优势以及学生管理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每周定期面向学生开展特色辅导日活动,如开设“专业学习辅导”“职业生涯辅导”“心理健康辅导”“生活适应辅导”等专题辅导,分别由团队中最擅长的辅导员承担辅导任务,打通班级、年级、系级界限,成员分工协作、优势互补,面向学生进行辅导。
(2)开展辅导员沙龙、案例研讨活动。定期召集团队成员召开例会,开展案例研讨、辅导员沙龙等活动,团队成员轮流担任每期活动的主持人,全体辅导员自由参与,团队成员共同探讨,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发挥团队作战优势,提高团队成员的整体水平。
(3)构建网络工作平台。建设“经师+人师”双师型辅导员团队博客,并通过QQ、微信、微博等网络工作平台畅通与学生沟通渠道,强化和推广辅导员在日常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作用。由团队中思想较前沿的年轻辅导员负责平台的搭建与维护,全体成员参与博客建设,通过网络平台解答学生疑问,辅助学生成长。
4.专业引导与德育实践相结合,突出经师人师辅导员团队特色工作
“经师+人师”辅导员团队既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给学生以专业引导,更要有高尚的人格魅力,当好学生的人生导师,突出团队特色。所以,一方面,团队成员要规范学生专业汇报演出、技能竞赛、考试考级等制度,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各项专业活动,提高学生专业水平;另一方面,更要组织学生开展德育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到革命纪念地、伟人故居等参观,让学生瞻仰伟人风采,砥砺言行,组织学生到残障中心进行帮扶、到农民工子弟学校进行支教,让学生亲身体验助人的快乐,培养学生关注弱势群体、关爱他人的善良品质,提高学生德育水平。
5.要统筹好团队建设与辅导员个人发展之间的关系
要通过团队建设逐步提高辅导员个人的综合素质,以辅导员综合素质的提高推进团队的建设。团队的建设不是淘汰人的过程,而是一个帮助人、提高人、充分发挥个人专长的过程,要通过辅导员团队的建设,进一步激发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团队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向心力。同时,要立足机制建设,形成新的工作机制,通过创建辅导员团队,进一步落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与任务,实现良好的工作效果,注重总结行之有效的经验与方法,并将之制度化,从而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辅导员队伍建设探索新路径。
“经师+人师”双师型辅导员团队建设,要让团队中的每个辅导员都通过合作完成纷繁复杂的工作事务,借助众人的力量把自己锻炼成“经师”和“人师”,要培育和弘扬协同合作、互帮互助、吃苦耐劳、甘于平凡、乐于奉献、勇于创新的团队精神,建立辅导员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信任的人际关系,把团队文化精神渗透到每个辅导员的思想和行为中去。
参考文献:
[1]斯蒂芬·P·罗宾期,蒂莫西·A·贾奇.组织行为学(第13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周邵生.用团队模式建设辅导员队伍[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6).
[3]郭琳琳.浅议高等学校教师团队建设[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7,(04).
[4]林娜.职业化、专门化、专家化: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的路径选择[N].中国教育报,2008-10-30.
[5]贺新芳.高校辅导员团队建设的思考[J].党史文苑,2010,(10).
[6]孔德民.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探索[J].当代青年研究,2007,(08).
[7]丁志卫.论高校专职辅导员团队构成及建设[J].教育与职业,2008,(05).
[8]刘群芳,黄柱.试论团队建设与团队文化[J].商场现代化,2007,(01).
[9]马廷奇.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目标定位与策略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07,(11).
本文系湖南省优秀辅导员团队建设项目“经师+人师”双师型辅导员团队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3F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