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护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

2015-04-02邵小玲

医学信息 2015年11期
关键词:医患纠纷急救护理问题

邵小玲

摘要:目的 探究当前医院门诊急救护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护理策略。方法 对本院急救门诊护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 结果 门诊急诊护理中存在的问题有:整体护理服务意识欠缺、护理人员技能基础薄弱、医患沟通问题、缺乏对应急病情的有效判断等。结论 医院树立"服务式"护理理念,时刻以病患者为核心;强化护理人员护理技能培训,提升急诊患者的护理质量;强化对护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思维的培养,这些对提高急诊护理质量、减少护理风险发生率、降低医患纠纷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医患纠纷;急救护理;问题;策略

急诊护理水平是衡量医疗机构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1~3],急诊护理多样化、复杂化、流动性大等特点,使得急诊护理容易出现诸多的问题,继而引发严重的医患纠纷。笔者依托本人工作环境和经验,分析和总结当前急诊护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护理策略,具体报道如下。

1急救护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1.1护理人员服务意识淡薄,责任心不强 急诊护理人员服务意识薄弱,既有个人素质的因素,亦受医院方面、社会环境和患者的影响,综合分析,有以下亮点:①许多医院内部人文环境不和谐,氛围不浓厚,缺乏系统的培训;②缘于护理人员自身定位的偏差,这是当前急诊护理人员服务意识淡薄的内因。急诊护士由于每天都要接收众多急症患者,医院内部人文氛围淡薄,机械化的护理会逐渐磨灭护士的"热情、耐心",长而久之变得态度冷淡、不近人情。责任心不强,缺乏慎独修养主要表现在护士不主动巡视病房,未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1.2急诊护理团队专业技能基础薄弱 虽然近年来各医院逐渐重视对急诊护理队伍的建设,但多数医院急诊护理仍缺乏一支具备精湛专业技能的队伍,护理技能的不娴熟,会大大降低护理的质量,不利于医院整体急诊水平的提升。先进医疗机构都创设专门护理技能培训机构,以满足新时期多元化急诊护理需求,但国内许多医院急诊护士技能基础薄弱,护理人员呈现年轻化,致使急诊护理整体水平偏低[4~6]。

1.3急诊护理组织管理力度不到位 急诊护理的管理包括急诊护士的培训,急诊护理制度和规章的制定、维护、执行,急诊护理的工作安排和考核等。当前急诊护理管理存在管理松散、不合理、守旧等问题,对急诊救护的医疗器械、药物等管理控制力度不够。医院应完善急诊管理体制,集中、科学管理各种器材和药物、用品,有专门的部门负责对器材、用品的检查,对急诊护理人员工作情况进行监督,对急诊护理制度、规定进行维护和执行。

1.4急诊护理人员知识完整度不够 急诊科各种急症、重症患者聚集,进行急诊护理时的未知因素很多,很多急诊护理人员对突发、特殊情况没有足够的应对能力。且急诊科是最容易发生医患纠纷的科室,其医患纠纷具有复杂、特殊、难处理的特点,很多急诊护理人员对预防和应对医患纠纷也存在能力不足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综合起来,就是急诊护理人员的急诊护理知识不够完整,不足以应对急诊护理过程中发生的种种突发情况或特殊情况。

2应对护理策略

2.1医院树立"服务式"护理理念,时刻以病患者为核心 医院和急诊护士应充分认识到急诊护理的服务性质,对患者的护理感受给予足够的重视,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型护理理念,对急诊患者实施全面、程序化的整理护理,护理的对象亦不能仅仅针对单纯的机体,而应根据急诊患者的身体、心理、精神等层面的实际需要,为急诊患者提供最佳的护理方案。新时期的急诊护理应本着"救治生命"基准,开展多方面综合抢救护理抢救,同时尽可能换位思考,站在患者的立场考虑问题,尽可能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满足病患多方面的需求,缓解患者康复治疗的"心理"压力。

针对急诊患者展开整体护理,以急诊患者为核心,给予优质、全面的护理服务,为保障先进服务理念和实际的服务质量,医院可不断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同时建立完善的制度使得护理工作开展有章可依,有迹可寻。

2.2强化护理人员护理技能培训,提升急诊患者的护理质量 强化急诊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提升急诊综合护理水平至关重要,如设立专门的护理技能培训机构、技术交流会、"一对一的帮带"模式,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多元化急诊护理需求,尤其对新入职的护理人员,必须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使之能够迅速认清急诊护理的流程、掌握护理的技能。

急诊护理由于具有极大的流动性、复杂性,且护理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病患的生命安全,对急诊护理技能要求较高。急诊护理需要结合实际的环境、病患的特点去实际开展急救护理,所以结合急救环境、急救对象的特征,去建立完善、科学、全面的抢救护理管理模式,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水平,促使传统护理模式向主动、积极、现代化护理。科学、合理的管理以及操作规程的严格规范,护理质量和护理行为的提高,对于急诊护理特别重要[7,8]。

2.3强化对护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思维的培养 ①要增强急诊护理人员安全防范意识,从思想根源上去改善急诊护理质量,降低急诊中医患纠纷。一般医院为强化护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常通过以下几个手段去提升护士人员安全防范意识:定期对护理人员展开培训,强化急救物资的合理使用方法;不断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可利于自身保护能力和意识的提升。护理人员具有一定的安全防范意识,在急诊护理过程中会时刻保持清醒,尤其是重症病危患者,需要做好真实、完整、准确、及时的记录。②护理人员应加强思维能力的培养,如评判新思维、求异思维,从而能够灵活处理急诊护理,促进护理质量的提升。评判性思维能力利于护士与患者的沟通,使得急诊护理工作开展更加自如,而求异思维能够帮助护士打破定势的思维,增强对医学知识、技能的灵活应用,提升急诊分诊预检的正确率,并能尽可能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治疗时间。

参考文献:

[1]张俊竹.浅析急诊护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基层医学论坛,2012,6(6):774-775.

[2]王向平.急诊护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基层医学论坛,2012,11(33):4452-4453.

[3]唐绍辉,马洪钊.急诊护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临床护理,2010,9(12):66-67.

[4]贾露露.急诊护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235-236.

[5]张红艳.浅谈急诊科护士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90.

[6]杨瑞萍.加强法律意识重视急诊抢救护理记录存在的问题[J].吉林医学,2010,31(6):816-817.

[7]林彩玲,颜玉贤.急诊护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05):123-124.

[8]文菊,周礼平.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及防范措施[J].医学信息,2011,24(6):1706-1707.编辑/许言

猜你喜欢

医患纠纷急救护理问题
刍议儿科护理风险及有效防范策略
从医患关系论医学学生的法律素质培养
研究四肢骨干开放性骨折患者急救护理的临床效果
急救护理路径在抢救院前创伤性休克患者中的效果
小儿热性惊厥的急救与护理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急救护理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