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40例临床观察
2015-04-02赵鑫
赵鑫
【摘 要】 目的:观察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呼吸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 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慢阻肺;Ⅱ型呼吸衰竭
【中图分类号】R56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04-0059-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由于患者呼吸功能降低,气流受限导致的不可逆性病理改变,属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是临床上的常见、危重疾病之一。近年来,伴随大气污染的严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率呈递增趋势,备受医学界呼吸内科专家的关注。此病发病率、致死率都比较高,在疾病的急性加重期的病死率更高。诱发疾病的致病因素很多,对患者身心产生严重的影响,容易诱发Ⅱ型呼吸衰竭,临床上属于综合征型,也较为常见。患者单纯使用药物进行常规治疗,已经不能满足治疗需要,难以得到满意疗效。随着医疗技术不断提升,机械通气技术成为主要抢救和治疗方法,可有效提高患病的成活率,但创伤性较大。无创机械通气是辅助呼吸困难的患者输送氧气,不需要建立人工气道,而是借助于全面罩、鼻罩、口鼻面罩等方式,将患者呼吸系统与呼吸机相连接,进行正压辅助通气的医疗设备,起到辅助气泵作用。目前,该方法已广泛应用到II型呼吸衰竭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无创、疗效确切等优点,在需要进行通气支持的危重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因此,无创机械通气集将逐步取代传统机械通气方法。鉴于此,笔者采用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40例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显著,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80例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内科学》中的慢阻肺的诊断标准[1],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观察组男性20例,女性20例,年龄41~70岁,平均年龄(55±3.5)岁,病程5~22年,平均(12±5.5)年;对照组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40~75岁,平均年龄(54±4.5)岁,病程4~20年,平均病程(11±4.5)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对入选患者进行影像学、肺功能等相关检查,对患有颌面部损伤、鼻咽部畸形者,排除合并有心、肺严重功能不全等疾病,自主呼吸基本丧失或出现误吸可能较大的患者,以及其他传染性疾病患者。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加本次研究。
1.3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化痰、平喘、抗炎、吸氧、解痉、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等常规治疗,并积极给予有效抗生素控制感染,必要时,滴注呼吸兴奋剂。并同时准备异丙托溴铵、普米克令舒、可乐必妥等药物备用。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加用无创呼吸机进行辅助治疗,为提高血氧饱和度,面罩式呼吸进行辅助通气,依据患者个人差距选用合适面罩,参数调节为:设置s/T模式,吸气时间0.8~1.2s,潮气量7~10ml/kg。氧流量起始5L/min,逐渐降低,不低于2L/min。呼吸频率维持12~18次/min,氧流量保持血氧饱和度不低于90%,直到呼吸衰竭好转,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一步调整。
1.4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治疗后,患者的呼吸、心率,血气分析指标,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
1.5 疗效判定[1] 显效:治疗后,患者咳嗽、呼吸困难、皮肤紫绀等症状消失,痰液完全清除,心率及血气分析指标恢复,胸片示排除肺气肿;有效:治疗后,患者咳嗽、呼吸困难、皮肤紫绀等症状明显好转,痰液基本清除,心率及血气分析指标有所改善,胸片示基本排除肺气肿;血气分析指标有所改善;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没有改善,仍然影响正常生活,胸片检查结果显示肺气肿明显。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6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2.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加减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呼吸、心率,血气分析指标比较 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观察组在呼吸、心率、血气分析指标等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慢性呼吸衰竭是呼吸系统常见的慢性多发疾病,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坏境的逐步调整,以及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该病的发病率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的特点,并发症多且较为严重。该病临床表现主要以持续存在且逐渐进行性发展的气流受限为特点,患者多伴有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喘憋不能平躺等症状,以及伴有呼吸道与肺内受到有害气体、颗粒刺激所引起的炎症反应,临床预后不理想,效果不佳,如不能有效得以控制,可进一步发展,发生二氧化碳潴留,氧分压下降,二氧化碳分压增高,导致Ⅱ型呼吸衰竭的发生,给患者生命安全带来极大威胁,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患者医疗费用,甚至诱发死亡[2]。如何给予有效的治疗方案显得格外重要,对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产生较大影响。该病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对于急性加重期的患者来说,病情发展迅速,全身性反应症状相对明显,在此期间,患者免疫力低下,容易诱发呼吸道感染,增加治疗难度。对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气道常出现高阻力性,给予基本对症支持,如给予低流量给氧、平喘药物对症处理,可有效克服肺部弹性及吸气时的高阻力,使肺泡及呼吸道得到扩张。但伴随疾病进一步进展,症状较重者,仅通过药物治疗并不能对肺内分布不均的气体进行有效改善,增加肺表面活性物质的进一步释放,导致肺水肿症状加重,增加气道阻力以及呼吸耗功。
之前临床多采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常需切开气管或者经气管插管,对患者创伤性很大,增加其痛苦的同时,容易引发切口感染,甚至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长期依赖呼吸机,患者会出现依赖性,导致脱机困难。而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不仅操作简单,使用更为灵活,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给予间歇应用,具有上机、撤机更加方便的优点,与病情配合同步使用。给予气道较高的正压通气,对上呼吸道干扰小,大大增加机体通气量,有效调整体内气体布局,扩张气道,使功能残气量升高,有效克服气道阻力,减少气管切开或插管对患者带来的机体损伤以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2]。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有助于气体进入肺泡,促进氧合和二氧化碳的排出,该方法不影响患者正常说话、排痰、咳嗽及吞咽等基本活动,降低气道闭陷或者肺泡塌陷的发生率,减轻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与干扰,降低呼吸肌疲劳,缓解吸气肌的压力,从而改善呼吸衰竭及呼吸困难。该治疗方法患者易于接受,舒适度高,痛苦小,治疗效果明显,能显著降低住院花费,减少住院天数。
综上所述,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死亡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葛均波,徐永健. 内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18-382.
[2]宋爱丽,赵玉萍.无创通气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疗效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12,17(8):1495—1496.
(收稿日期:2014.11.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