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视野下的气候变化报道
2015-04-02袁瑛
袁瑛
相比西方媒体,中国记者(来自主流媒体)关注并报道气候变化的时间其实并不长。记得一位比我早入行的记者前辈回忆说,2007年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上,环顾四周,中国记者寥寥无几。而就在那次会议上,气候变化谈判因为达成了《巴厘路线图》而取得了历史性的进展。两年后,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由于一百多个国家的政治领袖齐聚一堂,中国记者前往现场采访的人数已经有近百人之多,在那一年,气候变化成为了关注度极高的新闻话题。也就是从2009年开始,随着气候变化报道进入主流媒体的视野,中国媒体开始形成比较固定的气候变化报道从业者,他们从对于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高度关注转向对国际谈判、国内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以及碳交易等相关话题的广泛报道,气候变化新闻也逐渐开始成为除环境新闻和能源新闻之外的一个较为独立的报道领域。
气候变化新闻的特点
相对于其他类型的新闻,气候变化新闻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长期性、全球性、弱冲突性以及与公众较远的距离等。
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气候变化是指“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观察,在自然气候变化之外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所导致的气候改变。” 这里的“相当一段时间”,特指工业革命以来至今,时间跨度之长,可以说跨越了几代人。因此,从新闻的标的物来看,气候变化显然与普通的时政、社会新闻的时间跨度不在同一个概念范畴内;此外,气候变化的成因、影响以及解决方案,都带有强烈的全球化色彩,这是一个寻求广泛的国际合作、国际治理机制的全球问题,超越了任何国别以及地区的边界。例如:国际气候谈判,即便是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气候事件,比如干旱或者洪水,影响虽然体现在某个特定的地区,但其成因以及解决方案仍然是全球性的。气候变化的弱冲突性与气候变化形成与影响的长期性密切相关。在气候变化报道领域,除却气候谈判这种大会的跟踪报道,几乎所有的新闻都是静态的,鲜少突发事件(当然,与气候变化相关的自然灾害的突发事件除外),气候变化成因和影响跨度之长弱化了气候变化新闻的冲突性,与此同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与公众的贴近性,拉远了与读者的距离。
因此,气候变化新闻的这些特点也给新闻记者带来了不一样的挑战。首先,气候变化话题的性质,决定了报道气候变化需要较高的科学和专业素养。这不仅需要记者深刻理解气候变化的成因,包括对气候变化科学与怀疑论的全面、平衡的把握,以及一些基本概念的厘清,例如碳排放/碳浓度,冰川/冰盖等等,与此同时,也需要记者追踪气候变化科学最新科研成果。气候变化报道的专业性还体现在对于碳交易这类较新话题的了解。其次,气候变化报道,还要求记者具有一定的全球视野和全球治理的背景知识,如何在国家利益与全球治理格局间获得平衡的报道角度,这是气候变化报道的记者时时需要面对的挑战。最后,面对气候变化话题缺乏贴近性,如何寻求与读者的共鸣,是所有气候变化报道记者最头疼,也是最关切的问题。
气候变化报道需要注意的问题
基于气候变化新闻的独特性,我们也不难总结,所谓好的气候变化报道,它必然是科学性的、有立场的,以及读者看得懂的报道。下面,笔者就结合一些既往报道的实例,来说明这些特点。
重视报道的“科学性”。在有科学性的气候变化报道上,笔者认为,这是国内新闻记者在气候变化报道上最大的缺陷。当然,这并不是国内新闻记者的通病,牛津大学路透新闻研究院对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报道的一项研究中显示:在所有有关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的报道中,关于气候变化科学的报道不足10%,其中,大多数的报道是关于当年的“邮件门”事件。(“邮件门”: 指2009年11月多位世界顶级气候学家的邮件和文件被黑客公开的事件。邮件和文件显示,一些科学家在操纵数据、伪造科学流程来支持他们有关气候变化的说法。人们的焦点开始转向全球气候变暖的可信度上)。在国内,更多的气候变化报道的关注点是围绕气候谈判的国际政治博弈展开的,例如,从2009年至今,新闻报道中仍然高频出现的“南北信任”“发展陷阱”,以及“真相”“密约”“走秀”等等词汇,都表现出国内气候变化报道高度重视其“政治化”的背景,而忽略了其最本质的“科学性”。诚然,气候变化作为一个高度政治化的议题必定绕不开政治博弈,但失衡的气候变化报道最终给公众带来的印象即是“气候变化是一场政治家的博弈”,而恰恰忽视了气候变化是经过主流科学家公认的,对人类及其生存环境带来长期、深远影响的环境灾难。2009年以后,有很长一段时间,“气候变化是一场政治博弈”以及“低碳是一个伪概念”的说法不绝于耳,这与气候变化报道在科学性方面的“缺失”有着很大的关系。
避免失衡报道。气候变化科学仍在不断地演进和发展,虽然“人为因素导致气候变化”已经成为科学界的共识,但是,诸如呈周期性变化的太阳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以及气候变化与极端气候事件之间的联系等问题仍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证实,在主流共识与不确定性之间,气候变化报道必然需要平衡。然而,日常的新闻业务操作中需要怎样的平衡却值得商榷。例如,面对气候变化仍然有少数科学家、政治家、利益团体持质疑甚至否定态度,是否需要在气候变化论和气候变化怀疑论之间平衡报道?笔者认为,考虑到主流和非主流科学观点,以及共识与少数派的根本不同,这样的平衡或者平均着力就是“假平衡”。但在气候变化的成因和影响的不确定上,笔者建议应该更科学和平衡地报道,例如,2012年纽约经受了灾难性的“桑迪”飓风,国内外媒体包括主流媒体(如彭博社)的报道都将飓风的发生与气候变化直接联系起来,但事实上,气候变暖与类似飓风这样的极端天气发生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至今来自美国的主流科学家都不敢断定这场飓风的灾难是全球气候变暖的直接后果,但媒体这样断章取义、失衡的报道,就很容易误导读者,甚至导致公众气候变化认知的更大误区。
具备全球化视野。气候变化报道既是全球性的话题,又涉及国家利益,所以气候变化必然是带有立场的。正因为气候变化议题的高度政治化,这个问题对于国内的气候变化新闻报道人来说很具有挑战。笔者也亲历了从“南北对峙”思维到用更为全球化的视野看待各国、尤其是中国的减排责任和义务的过程。作为排放总量大国,中国的减排责任不容规避,气候变化报道应积极敦促国内自上而下的减排行动,并鼓励市场减排机制的探索等等,与此同时,也不忘强调减排责任的“公平”以及“平等”等原则。作为全球性的环境危机,笔者认为,气候变化报道应避免局限于国家利益以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峙”的旧式思维,而应从全球治理的解决思路来看待国内的减排问题。
注重贴近性和趣味性。仍需强调的是,气候变化报道必须是“读者看得懂的”报道。可以想见,一篇充满了“IPCC”“ 海平面上升”“ 冰川融化” 等等词汇的气候变化新闻是根本不会让读者有任何兴趣阅读的,这就需要记者不断发掘、创新气候变化议题的贴近性和趣味性,从内容到形式,用读者容易接受的方式传播气候变化新闻。
总之,气候变化新闻报道是充满了挑战和新鲜知识的领域,在分析了上述种种如何做好气候变化新闻报道的同时,笔者也想寄语仍然奋战在气候变化报道一线的新闻记者:首先,气候变化报道需要耐心,随着气候谈判的进展以及全球升温的紧迫性,这将是一个愈来愈重要的新闻报道领域;其次,气候变化报道需要密切跟踪前沿的科学研究,应多与科学家对话,保持气候变化报道的科学性;再次,需要在气候变化新闻中寻找故事,拉近与读者的距离,让气候变化新闻更容易让读者接受;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保持气候变化报道的独立性与平衡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