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腹腔镜行胆囊切除术的临床麻醉探析
2015-04-02葛金香江苏省如东县第三人民医院麻醉科江苏如东226400
葛金香 (江苏省如东县第三人民医院麻醉科,江苏 如东 226400)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胆道外科手术,该手术方式有效的弥补了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创伤大、伤口愈合慢、并发症多等不足之处,因而逐渐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1]。而选择安全、有效的麻醉则是确保手术能够顺利进行的保证。为探讨经腹腔镜行胆囊切除术的临床麻醉效果,上海瑞金医院(其时本人在该院进修)采用不同的麻醉方式分别对10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进行麻醉,且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上海瑞金医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治疗的10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其中男66例,女34例,患者年龄23~74岁,平均为44.3岁;患者病程5个月~4年,平均为2.7年;其中89例择期手术,11例急诊手术;病情:51例急性结石胆囊炎,17例胆囊息肉,13例慢性萎缩性胆囊炎,14例患者合并有高血压,5例患者合并糖尿病;以麻醉方式的不同为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及病情等资料比较,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术前两组患者均进行肝肾功能、心电图、血常规、血脂血糖等常规检查,术前30 min给予患者0.5 mg阿托品及0.1 g苯巴比妥钠注射治疗。入室后患者仰卧位,并及时建立静脉通道,给予患者乳酸林格氏液输入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方式麻醉,给予其面罩供氧,给予0.02~0.04 mg/kg咪唑安定,1.5 mg/kg异丙酚,3μg/kg芬太尼,维库溴铵0.1 mg/kg诱导,气管插管并连接麻醉机,将参数调整至最佳后给予患者1%~2%异氟醚吸入治疗,然后建立二氧化碳气腹,二氧化碳流量应控制为3 L/min,压力应控制在10~12 mm Hg (1 mm Hg=0.133 kPa),在手术期间间断给予静脉注入维库溴铵治疗,术毕及时停止吸入异氟醚。观察组患则行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即麻醉前于T8-9椎间隙部位行硬膜外穿刺,穿刺成功后向头侧置管4 cm,同时利用2%的利多卡因确定硬膜外麻醉平面,给予0.02~0.04 mg/kg咪唑安定,1.5 mg/kg异丙酚,2μg/kg芬太尼,维库溴铵0.1 mg/kg诱导,气管插管并连接麻醉机,将参数调整至最佳后吸入0.5%~0.8%异氟醚吸入麻醉,同时将8~10 ml 1%的利多卡因自硬膜外导管注入,麻醉期间断给予维库溴铵静脉滴注。两组患者均术毕自主呼吸恢复,清醒拔管,安返病房。
表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HR、MAP、PetCO2、SpO2等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HR、MAP、PetCO2、SpO2等情况比较(±s)
注:组内比较,①P<0.05;组间比较,②P<0.01
指标 HR(p/min)对照组 观察组MAP(p/kpa)对照组 观察组PetCO2(p/kpa)对照组 观察组SpO2(%)对照组 观察组T1 76±15 75±14 13.1±1.8 13.0±1.5 4.2±0.6 4.3±0.5 98.5±0.5 98.6±0.8 T2 72±11 74±12 13.6±1.8 13.5±1.7 4.2±0.5 4.3±0.6 98.6±0.6 98.5±1.0 T3 86±22① 79±15② 15.5±1.8① 13.1±1.3② 5.7±0.5① 5.9±0.5① 98.4±0.5 98.5±1.0 T4 78±14 75±12 13.2±2.1 13.3±1.8 4.2±0.5 4.1±0.5 98.5±0.9 98.5±0.8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诱导前(T1)、气腹前(T2)、气腹后5min(T3)、放气后5min(T4)的HR、MAP、PetCO2、SpO2等情况,同时对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离开手术室时间,吸入异氟烷浓度、维库溴铵用量等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分析:以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所接收的10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处理,采用均数±标准差(±s)形式表示计量资料,同时进行t检验,若P<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各指标的统计结果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各指标的统计结果比较(±s)
注:组间比较,①P<0.05
组别 例数 吸入异氟烷浓度(%)维库溴铵用量(mg)呼吸恢复时间(min)离开手术室时间(min)观察组 50 0.5±0.3① 9.7±0.6① 6.5±0.3① 13.2±2.8①对照组50 1.5±0.5 13.3±1.1 8.2±4.9 24.2±8.8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HR、MAP、PetCO2、SpO2等情况比较:对照组患者T3时HR、MAP均显著升高,观察组患者则无明显变化,且两组患者T3时PetCO2均明显升高。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各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各指标的统计结果比较,见表2。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相比对照组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
3 讨论
胆囊炎主要是由于化学性刺激或细菌感染所引起的胆囊性病变,该病往往会诱发多种并发症。而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则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急腹症,且患者多伴有渗出粘连及炎性水肿症状,因而使得其解剖层次模糊,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手术难度[2]。随着腹腔镜手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逐渐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该治疗方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痛苦小、效果理想等多种优点,因而逐渐得到医生及患者的认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过程时间较短,但其对麻醉的要求较高,现阶段临床上通常将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及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两种。其中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的主要目的为控制呼吸,从而有效地减轻手术操作对患者呼吸的影响[3]。而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气腹后T3时HR、MAP均显著升高,观察组患者则无明显变化,说明气腹后观察组患者麻醉方式能够稳定患者的心率与血压,对照组的效果较差,在气腹建立后可能导致心率与血压的明显升高。两组患者T2时PetCO2两组患者均明显升高。其主要是由于单纯性全身麻醉时二氧化碳气腹往往或导致患者腹内压升高,且二氧化碳吸收后往往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使得儿茶酚胺释放量增加,进而导致患者血压、心率、平均动脉压等升高。而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则能有效的阻滞交感神经将各种非生理性刺激传至低级中枢,因而通常不会产生应激反应,且可保持血管扩张,因而往往不会导致患者出现明显心率、平均动脉压上升现象。在术后各指标的统计中,观察组吸入七氟烷的浓度与维库溴铵用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的稳定性较好,能够明显减少患者麻醉药物的用量。而呼吸恢复与离开手术室时间均相比对照组显著缩短,表明在术后苏醒与恢复中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也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
总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患者的呼吸及循环造成的影响较小,安全性高,可广泛应用。
[1] 陈 真,邱灿金.七氟烷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术期炎症因子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4,30(4):622.
[2] 宋正伟,杨秀江,龙 昊,等.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对比分析[J].重庆医学,2014,43(6):658.
[3] 解喜胜,许 峰,程巧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胆囊胆管结石的Meta分析[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4,29(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