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分析
2015-04-02四川省乐山市中区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四川乐山614000
张 殷 (四川省乐山市中区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四川 乐山 614000)
支气管哮喘主要表现为呼气流速受限以及气道反应性升高,特别是病情严重患者其气道出现不可逆性狭窄,导致患者生存质量下降。改善此类患者临床症状和改善肺功能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关键之一。本文选择我院支气管哮喘患者,观察孟鲁司特和布地奈德联合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所选的20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均为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病例,均符合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所选患者中无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患者,无合并严重呼吸道感染患者,对药物无过敏或其他禁忌患者。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104例,男56例,女48例,年龄22~73岁,平均(43.6±5.9)岁;本组患者病情为轻度患者共31例,病情为中度患者44例,病情为重度化妆29例。对照组患者104例,男55例,女49例,年龄20~74岁,平均为(44.7±6.3)岁;本组患者病情为轻度患者共33例,病情为中度患者45例,病情为重度化妆2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抗生素抗感染、给予多索茶碱平喘;给予布地奈德1~2 mg加入生理盐水3 ml中雾化吸入,2次/d,支气管哮喘症状缓解后可改为吸入0.5~1.0 mg/次,吸入2次/d。对照组采用上述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孟鲁司特咀嚼片口服,10 mg/次,睡前服用,服用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2周。
1.3 观察指标:测定两组患者肺功能改变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及呼气峰值流速(PEF)的改变情况。
1.4 疗效评定:根据咳嗽、气促、喘憋、肺部哮鸣音等症状和体征改变情况进行疗效评定,患者治疗后的喘憋症状消失、气促得到显著缓解、肺部听诊哮鸣音消失、咳嗽症状较治疗前显著减轻,为显效;患者治疗后的喘憋症状较治疗前有所好转、气促有一定缓解、肺部听诊哮鸣音显示减少、咳嗽减轻,为有效;治疗后的咳嗽、气促、喘憋、肺部哮鸣音等症状和体征没有改善,或加重,为无效。
1.5 统计学处理:在统计学软件SPSS17.0下进行统计学分析,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肺功能检测结果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前的FEV1/FVC、PEF分别于对照组治疗前的FEV1/FVC、P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FEV1/FVC、PEF分别与对照组治疗后的FEV1/FVC、PE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肺功能检测结果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肺功能检测结果比较(±s)
组别 例数 FEV1/FVC(%)治疗前 治疗后PEF(L/s)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104 63.1±5.9 79.3±4.9 72.2±6.1 97.3±4.4对照组104 64.2±7.1 74.1±5.2 73.5±5.6 86.7±6.1
2.2 两组疗效评定结果:观察组,显效80例,有效2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显效69例,有效22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87.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研究表明,支气管哮喘是多种炎性细胞参与下的炎性反应及相关因子引起的一种气道高反应性疾病,参与其发病过程的有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中性粒细胞、T淋巴细胞等。支气管哮喘并不能完全治愈,但其症状可控制,肺功能可以改善,其中抑制炎性反应和解除患者气道痉挛状态是支气管哮喘治疗的重点。孟鲁司特是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能够有效地抑制白三烯与其相关受到结合,从而减少支气管黏膜腺体分泌,使支气管平滑肌松弛,改善气道痉挛症状,有助于控制气促、喘憋等症状[1-2]。布地奈德是一种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吸入布地奈德后局部作用于气道,抑制起到炎性反应,降低气道黏膜血管通透性,减轻气道高反应性。孟鲁司特和布地奈德联合应用后,起到协同作用,同时减少相关不良反应[3]。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的肺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说明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能够显著改善支气管哮喘临床症状,改善患者肺功能,疗效显著,值得借鉴。
[1] 欧 渤.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难治性哮喘患者临床疗效和安全性[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4):341.
[2] 孙丽玲.孟鲁司特钠联合不同剂量布地奈德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34(2): 3808.
[3] 郭敬民,邱 君,陈 要,等.孟鲁司特协同布地奈德治疗哮喘的增效减副临床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3,7(1): 1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