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途径研究

2015-04-02

关键词:社会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王 奎 莉

(南京财经大学,江苏 南京 21002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途径研究

王 奎 莉

(南京财经大学,江苏 南京210023)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中华民族全体人民的精神追求,它凝聚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本文以党的十八大报告为中心点,结合其他相关文件和社会现状,从高校工作者的角度结合当下热点分析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到教学教育以及日常生产生活中。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认同;培育践行机制

文章编号:2095-0365(2015)04-0082-04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319/j.cnki.sjztddxxbskb.2015.04.17

收稿日期:2015-03-25

作者简介:王奎莉(1975-),女,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南京财经大学2015年度思想政治工作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机制研究”(DJ201546)

2013年12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全会高度重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习总书记更是多次强调和明确要求。[1]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分析和提炼,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概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人们从自身的需要与社会主义能否满足人的需要以及怎样满足人的需要的角度,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构成、标准、性质与评价的基本态度与总体看法,考察与评价各种物质的、精神的现象以及主体的行为对社会与个人的意义。[2]它凝聚了全党全社会的价值共识,是党的几代领导人从我国社会基本国情的角度出发,站在时代制高点,经过艰辛探索而提出的一脉相承的理论体系,具有科学性和实践性。

(一)第一代领导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索

回顾党的历史,党的第一代领导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初步探索。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上致开幕词《两个中国之命运》,提出了构建“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中国畅想,提出“争取光明的前途和光明的命运”。其中,“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构成了当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毛泽东认为当时中国最缺少的就是独立和民主[3],故而独立民主的理念一直是其对内治国、对外邦交的价值追求。统一一直是中国历史的大趋势,也是帝国主义侵略压迫下的人心所向。在探寻富强的道路上,毛泽东也提出了“共同富裕”[4],并为之进行了诸如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等具有创造性的富强之路的探索。

毛泽东时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思路是正确的,无论是经济上的共同富裕,还是政治上的人民当家作主,亦或是思想建设上的为人民服务,都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理念也具有坚实的社会基础和理论依据。但在实践中却出现了不可避免的问题,这是由很多因素综合而成的,对于实践中的问题应该辩证的去看待,不能因此而全盘否定这一时期的社会价值观。

本文信息:王奎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途径研究[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9(4):82-85.

(二)第二代领导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索

第二代领导人邓小平虽然没有直接论述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问题,却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索上获得了累累硕果,诸如提倡民主法制建设,提出“三个有利于”的重要标准,要求并实践完善“先富带动后富”的价值目标。邓小平以国家、社会、人民为关注点,以实际效力和影响力为标准,探寻改变国家落后现状的办法,是价值观与历史观的统一,给贫穷落后的中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

(三)第三代领导人以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索

以江泽民为代表的第三代领导人和以胡锦涛为代表的第四代领导人对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也进行了探索。江泽民从“人的全面发展”角度出发、充分重视创新的作用,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观念,坚定不移地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建设上也取得了重大成就。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并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党的十八大“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点基本内容。此外,国家主席习近平多次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的“中国梦”[5],坚定不移地实施反腐倡廉建设,大力加强法治建设,既接地气又充满正能量,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与历史意义。

二、影响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因素

(一) 西方消极思想的荼毒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西方思想并不是决然对立的,诸如“民主、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理念甚至本身就是西方普世价值的组成部分。这说明并不是所有的西方思想都充满负能量,我们所要警惕的是西方那些消极思想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荼毒。这种荼毒的影响力是不可估量并且似乎也是不能杜绝的。西方消极思想的影响力更是不可忽视的,其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并且会带上各种各样的“面具”渗透进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挑战人民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防线。邓小平曾提出:“文化工作服务于政治任务。”西方消极思想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荼毒也有着其本质的政治目的,不论是通过对我国某一问题的过分夸大,亦或是通过各种途径不断灌输“享乐主义”、“自我中心”等思想,其背后目的都是妄图干预我国的政治。在此情况下,人民极易受其影响而缺乏信仰与理想,容易引发道德危机,影响社会安定。

(二) 思想道德建设的缺失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一定程度上是通过思想道德建设来实现的。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在我国一直得到重视,而思想道德建设却裹足不前。这并不是说我国对思想道德建设毫无作为,而是虽有作为却效果甚微。这种教育方式不足、教育成果甚微的建设模式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中并未得到广泛重视,当下“碰瓷老人”屡禁不止、“校园暴力”日渐升温、“公共安全”执行缺失等,从某一方面体现出思想道德建设的缺失。

(三)教学与实践的断层

首先,有的教育机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授往往过于空洞、枯燥、脱离现实、照本宣科,很少结合时事热点、社会关键问题与学生进行传授与讨论,导致学生无法认知、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次,有的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本身具有片面性[6]。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从直接层面向理想信念方面升华的,年龄不同、专业不同、阅历不同等都会有不同的价值体系[7],这种认知上的差异也影响着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以及践行,而从认知到认同再到践行这一转化过程本身就是相当曲折的[8]。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途径

聚焦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进行了分别规定,倡导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9]既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又融合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正确思想,既包含着对全党全社会的殷切期许,又展现出我国一贯以来的国际态度,始终贯穿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一)国家层面的培育践行机制

2015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为纪念这一特殊日子专门印发了相关文件进行宣传,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与讨论。纪念日以及阅兵仪式的背后彰显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富强、民主、文明与和谐,向全国人民传递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践行上,离不开国家的组织领导。[10]

1.发挥党的领导作用

张闻天在《正确建立党同国家的关系》文稿中开宗明义的指出“党领导着我们的国家”,“国家的一切决定、命令和法律都必须得到党的相应的指示”。一个国家无论多么的幅员辽阔、物产丰盛,如果没有党的领导与指挥,只会如一盘散沙而矛盾重重,因此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党的领导。这就要求各级党委要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与重要性,在制定政策、领导建设等方面都要遵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实现相互贯通、相互促进。要求各级党委健全领导机制与工作机制,充分认识自身的政治核心作用,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的坚强堡垒。另一方面,打铁还需自身硬,党员需要正确认识自身的公仆身份,认真领会习总书记的党员观,严于律己,将国家赋予的公权力落到实处,讲真话、做实事,以自身为榜样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给广大普通民众,真正实现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2.充分发挥法律的作用

十八届四中全会以“依法治国”为主题提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从国家层面上倡导法治之重要性,因此,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与践行,离不开法律。一方面,法律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保证。只有建立了良好的法治环境,才能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提供长效保证,才能真正激励广大社会民众“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才能建立“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另一方面,法治是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之一。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执法、司法、普法等过程中,在全社会树立起法治思维,让社会民众朴素的道德得到法律的支撑,让那些违法犯罪之人得到应有的惩罚。

3.充分发挥国民教育的作用

教育是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这里所倡导的国民教育,绝不是只重文化知识,不重视素质教育的“国民教育”。我们所倡导的国民教育,是德育为先的国民教育,不仅要从小学抓起,更要贯穿始终,落实到各个环节,真正进入学生的头脑。现在有些小学开学之际都会行“拜师礼”,以简单易懂的方式融入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才是我们所倡导的国民教育。只有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才不是纸上谈兵。

(二)社会层面的培育践行机制

社会既是检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机制好坏的标准,也是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地。社会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有组织有纪律,这里的纪律包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上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媒介是新闻媒体以及互联网。一方面,新闻媒体在舆论宣传方面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当前新闻媒体种类多、传播方式多、传播速度快,不同媒体都有自己不同的受众,故而报道对象也不同。比如党报类就比较倾向于国家的大政方针,房地产类就比较倾向于报道与房地产有关的法律政策、时政热点,娱乐类就比较倾向娱乐讯息,不同报道对象背后都包含着价值选择,不论是党报党刊,还是都市类、行业类新闻媒体都要正确认识到自身传播主流价值的责任,要有正确的是非观,要运用自身的行业优势,结合真人真事引导舆论走向,时刻铭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运用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宣传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接地气地表现出来。对于有争议的社会问题要谨遵事实,不得人云亦云;对于错误的观点要谨言慎行,不能哗众取宠,而是要以严谨科学的态度报道真相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于那些故意传播错误信息的人员要通过不同手段使其受到应有的惩罚,保证新闻媒体的真实性,倡导积极向上的主流思想。

另一方面,网络阵营的作用也不容小觑。互联网发展之势不可逆转,要顺迎互联网发展之势,正确认识网络阵营的发展规律,有计划、有规律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网络文化、网络宣传中。前文所述的“碰瓷老人”近年来在网上讨论不休,对此,我们既要提供自由公平的讨论环境让广大社会群众能够在网络上畅所欲言,也更要在适当时机给网民一个合法的交代及以后的处理导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网络阵营的作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广大网民心悦诚服并严于律己。对于网络阵营中的糟粕必须要严格整治,从而建立干净文明的法治网络环境。

(三)个人层面的培育践行机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个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整体目标,然而落实到不同地区、不同年龄阶层的个人身上时更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总体而言,个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上应做到对内对外两个方向。对内就是对自己的要求,个人要修身律己、崇德向善、以德报恩,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如果仅靠国家强制力推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必然效果欠佳,只有每一个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身信仰,人与人、人与其他种群才能和谐相处。对外就是自己对待社会的态度,我们不仅要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仰,更要将这种信仰落实到实际并影响他人。比如,为人父母就要教导子女与人为善、尊师重道,为人师长就要教导学子严谨治学、修身养性。只有人与人之间多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沟通与交流,才能构建和谐社会,只有国与国之间加强价值观沟通与交流,才能构建和谐世界。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EB/OL].新华网,2013-12-23.

[2]谢晓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65.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197.

[5]史文清.中国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思想理论成果[N].学习时报,2013.

[6]刘峥,刘新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路径探索[J].求索,2011(9):45.

[7]宋惠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解读[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0.

[8]叶庆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前沿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9]韩震.“民主、公正、和谐”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追求[J].红旗文稿,2012(6):8-12.

[10]冯颜利,廖小明.问题·旨趣·路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探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Cultivation and Practice Mechanism of the Core Values of Socialism

WANG Kui-li

(Nanji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Nanjing 210023, China)

Abstract:Socialist core values is bearing the weight of all the people of the Chinese nation spirit pursuit. It condenses the essence of socialist advanced culture, determines the dire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Based on the report as the center, the party’s 18 combined with other relevant documents and the social status quo, analys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 worker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explore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in the hope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into the social reality, and then explore the cultivation practice mechanism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Key words:socialist core values; social identity; cultivating practice mechanism

猜你喜欢

社会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西传统节日的文化差异与社会认同探究
经济新常态下社会认同的变化及其影响
民族传统体育仪式的文化解读
《彩虹艳尽半边天》对黑人女性的社会认同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研究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核心价值观:重构微媒体公信力的基础与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