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视角下的“文化失语”
2015-04-02王艳东
赵 奕, 王艳东
(沈阳大学 a.经济学院, b.外国语学院, 辽宁 沈阳 110041)
创新思维视角下的“文化失语”
赵奕a, 王艳东b
(沈阳大学 a.经济学院, b.外国语学院, 辽宁 沈阳110041)
摘要:阐述了“文化失语”现象的出现和广义内涵,通过分别对中国传统文化及当前所需创新思维的特点进行分析,显示“文化失语”对创新思维的负面影响,提出弘扬传统文化的民族精神、赋予其时代特色和以其引领创新思维等解决“文化失语”问题的相应建议。
关键词:创新思维; 文化失语; 中国传统文化
党的“十八大”明确强调,中国应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实施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4年末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上还特别指出,“要以创新思维办好亚洲基础设施银行和丝路基金。”[1]。无论是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修改为“决定性作用”等理论创新,还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蓝图、新目标、新举措等实践创新,创新思维都不容置疑地站在了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前沿。
一国的创新驱动战略无疑要依靠创新驱动人才去实现,因此创新驱动的实质就是人才驱动。然而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仍然带有旗帜鲜明的中国特色,如果缺乏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历史传承,便失去了发展的内核与依托,因此富有创新精神、创新思维的创新人才,绝不可以“文化失语”。
一、“文化失语”的出现与内涵
“文化失语”一词最早是由浙江大学的徐岱提出,他指出西方文学批评范式对于中国当代文学评论的侵蚀,将其定义为“文化失语症”[2]。随后,自复旦大学郜元宝将“文化失语症”引入语言学的范畴之后[3],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学者开始关注这个问题。近年来的“文化失语”逐渐演变成外语与翻译问题研究领域的“专利”,自2000年以来的3000余篇相关主题文献中,90%以上均从英语教学和翻译的角度对其进行阐释。
事实上,“文化失语”的内涵远远超出语言这一狭隘的领域,国人唯视西学为前沿,漠视中国文化,严重缺乏民族文化认同感,乃至学术交流中没有独到的理论观点,阐释的主题、内容、方式、术语等皆为西学范式,都属于实质上的“文化失语”。
部分学者认为,现代社会深受近现代工业文明的影响,中国人已经习惯并接受了西式文化的迅捷、灵动和活力,而中国传统文化在农耕文明基础上形成,是保守、落后、进步迟缓的文化形态,尤其是近代中国在西方势力扩张入侵时表现出的被动与失败,使人们的传统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严重受挫,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不断下降,逐渐演变为“文化失语”。北京大学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研究所主任刘伟见认为,科技与经济作用的强化使中国文化式微,传统文化由于未能形成文化自信而无法转换成现实资源,缺乏示范性人物和社会作用等,都是“文化失语”的表现及根源[4]。
“文化失语”的出现首先与国内教育导向的偏差有关。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代表着不同文化体系的中文和英文在教学与社会认可的角度存在严重失衡,“文化失语”现象日甚却并未引起大众的重视。
在“文化失语”表象的背后,其对公民价值观及社会规范变革的意义更为深刻。在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激烈的文化冲突使得中国文化沦落为“弱势”文化[5],信仰危机开始出现,文化权威性丧失,国民由最初的心态失衡上升为道德困惑,具体社会规范随之失效,民族的价值理想和精神依托陷入混乱,从生活习俗蔓延到国家的政治、经济、法律制度,规制民众与社会行为的各类规范相互矛盾或者无法适应新的社会发展形态,其约束力大大下降[6]。“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的出现正是此类现象的有利佐证,治学严谨、实事求是本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固有的理念,然而由于外部评价机制、社会舆论导向的影响,以及更为重要的道德自律弱化的内因驱使,学术活动中的“文化失语”频现,作为维系科学健康进步与学术可持续发展的学者和科研人员屡屡卷入学术腐败事件,“学术不端检测系统”以及相应的学术不端专题研究才应运而生。再以高校为例,现代高校具有非常清晰的文化传承、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四个主要职能定位,然而急功近利的各项数据指标检测却使诸多大学早已将文化传承抛之脑后,育人之地的“文化失语”恐对社会造成难以想象的冲击。
二、 “文化失语”对于创新思维的影响
“文化失语”使创新思维失去了精神动力和思想源泉,数典忘祖的行为缺乏辩证思维的理性精神,容易造成创新主体的心理失衡、价值缺失,冲击创新的引导目标和客观环境。“文化失语”的大众缺乏基本创新素质,知识与品性、理性与信仰、责任与道德有机统一的人格需要基于文化的认同和塑造,否则很难具备客观的、有价值的创新思维。
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是制胜法宝,民族复兴、文化复兴则是推动 “中国梦”实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追求创新思维的今日中国,很多国人将创新单纯地理解为摒弃旧有的规则、方式、制度,创造出前人不曾发现的成果,甚至有人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落后保守的,本身就缺少激励创新的基因,对创新产生了制约的阻力,如“人伦为本对科学精神的排斥、群体认同对独立意识的抑制、贵和尚中对批判精神的消解、功利实用对超越意识的束缚”[7]。然而纵观古今,从来就没有脱离本国、本民族文化而产生超越式发展的实例。辩证思维贯穿着中国传统文化,其内核即包含创新求变的实质,无论是《易经》《孙子兵法》《大学》等典籍,还是商鞅变法、张居正系列改革等社会变革,都是传统文化为人们带来了发展的眼光,主动适应外部环境,以革新谋求突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8]“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9]
在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发展壮大的历程中,历代革命先驱和领导者都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下学习西方的文化、思想、科技,在实践中得出所谓“先进的西方”无法拯救有着5 000年历史的中国之结论。在也曾出现的“文化失语”后反思沉痛的教训,中国有着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进程,只有国民立足于传统文化和思想之上的自觉与反省,才能励精图治走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事实上,我党近百年的奋斗历程正是不断对历史和文化的内容、形式与规律等探索改进,而使中国的社会和经济建设得以科学持续地深化的过程。
创新思维意味着突破固有的思维模式,然而这种突破应该是扬弃而绝不是盲目抛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10]从这样的论述中,可以清晰看到,中国传统文化正是凝聚了整个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精神财富,成为社会发展与进步的价值观念,为我们奠定了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的根基,是创新思维和创新行为的动力与精神支撑。
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的历史和社会变迁,其源远流长的优秀文化传统是在失败与成功交织互进的经验教训中创造演变和形成的,内涵丰厚的中华文化凝聚承载着民族共同体的深刻本质,全面渗透在思想道德、风俗风尚、审美标准、生活方式及文字习惯等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中,代表了国家和民族的价值取向,深刻影响和塑造着中国社会发展的当下与未来,自然也包括创新思维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思维。
当今中国所追求的创新,是基于世界格局和历史意识形成的,是推动中国社会发展、国家进步、人民富足的需求,是有条件、有背景、目标明确的创新,难以想象“文化失语”的创新能够恰如其分地解决具有深厚历史背景的中国社会问题。失去历史意识的“文化失语”,再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也很难拥有对现实方位的准确把握,更遑论高瞻远瞩的未来眼光。
三、 创新思维下“文化失语”问题的解决之道
1弘扬传统文化的民族精神,助推民族复兴
中西方文化冲击和相融的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一直不乏呼吁、传播与推动者和行为,但其中相当一部分内容和形式支离破碎,没有完整的体系,所谓重拾国学仅仅是着重于“知识点”的传授,学习者即便一知半解地接受,也难以深入领悟到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传统文化对于个人而言,最为重要的作用便是涵养、底蕴,以及人文精神的形成,而这些个人特质的汇集和兼容并蓄、历史传承,是形成民族魂魄的关键,也是一个民族区别于他族的独有标识。
中国传统文化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变迁,在传承中不断自我完善和进步,早已在积淀中植根于制度、经济、文化等各个社会领域,内化为民族、国家的内植思想。针对“文化失语”的问题,应该大力普及和弘扬传统文化的精髓,以春风化雨般的方式凝聚和凸显民族精神,使身处其中的每一个公民都能深受感染并自觉成为潜移默化的传播者和践行者,这对于当下中国社会道德风尚和国格的形成、民族和公众团结、社会的和谐与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深远影响[11]。
大力宣扬、倡导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提高民族自信心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昂扬的民族精神文明状态是激发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行为的强大驱动力。
2.赋予传统文化以时代使命,助推文化复兴
优秀的传统中国文化中本已蕴涵着许多现代创新思维和理念,包括责任意识、求真精神、思辨理性、变通之道、发散思维等,传统文化与创新思维不是矛盾体,“文化失语”才会造成盲目赶路的悲剧。
在谋求快速发展与重新崛起的重大社会转型期,尤其是互联网普及后带来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改变,公众心态失衡、社会文化失范的现象在各国都普遍存在,中国社会出现这种心态浮躁的“文化失语”问题并不罕见,但是因此产生价值观、文明理念和行为方式的冲突与恶变,却为社会发展带来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
匡正激荡不安的价值观和心态,就是时代赋予中国传统文化的使命之一。①传统文化中的道德伦理,帮助人们正本清源,从根本上树立牢固的是非观、善恶观、美丑观、荣辱观;②传统文化所积淀的历史经验与智慧,为人们呈现清晰的发展规律与处世原则,足以为中华民族的自信固本培元;③传统文化中的君子“公道之心”,为国人如何放慢竞争的匆乱步伐提供了从容的尺度与标准,其倡导的自我反省机制为提高国民人文素质提供了必要条件与前提。
这些都是传统文化应该在新时期被大写特写的特征与优势,是可资依托和利用的巨大宝库。以新方法解决新问题、以新思路谋求新发展、以新眼光把握新机遇,并非意味着摒弃传统中国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不是墨守成规的文化,将其中凸显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方式的内容与现代社会有机结合,不仅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需要,更是践行发展和赋予传统文化全新内涵的必然诉求。
3.以传统文化引领创新思维,助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着糟粕是不可否认和回避的事实,但因此而否定、解构和颠覆传统,标榜个性解放与自我意识而连同精华一起蔑视与排斥,则绝不是辩证性的思维。挑战权威、创新思维不是指扰乱秩序和割裂历史,在优秀传统文化引领下的创新思维才能称得上具有社会责任感,才是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与进步的前提。
新时期的创新活动要求以人文精神引领科学精神,同时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几乎任一领域的创新性成果都无法依靠单一学科的理论知识实现,各学科之间交叉融合的趋势日趋显著。这意味着创新思维不仅包含了自然科学素质,也同样要求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知识和文化素养。纵观中国传统文化,天文、地理、数学、农业、物理、文学、政治、军事等各个学科领域无所不包,且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其中的整体逻辑思维和缜密理论基础兼容并蓄,这种包容精神和意识都是创新思维所必须的[12]。
此外,贯穿中国传统文化的“穷变通久”理念就是一种创新思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早已提示看似陷入绝境中的人们,在客观条件和环境发生变化时就需要转变主观视角和思维,换个角度去思考、分析眼前的事物,遵循了这样的变通易思之理,自然可以开创性地解决新问题,辩证性的思维自会发现融会贯通之道。因此,以传统文化引领的创新思维,是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深厚根基。
四、 结语
在创新思维的视角下,“文化失语”现象令人堪忧的表层后果是挫伤了民族自信心、消融了社会道德和价值观、丢却了文化瑰宝,其隐性的深层破坏性作用却更加深远,直接导致当代创新行为和创新活动成为价值诉求模糊的无本之木。优秀传统文化固然需要自身的创新与升级,以“穷变通久”之态参与和应对中国社会重要转型期的挑战,在开放和融入中实现自身的完善并充分发挥积极的辐射作用和基准作用,但创新者们亦应重新审视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在传承中实现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 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N].人民日报, 2014-11-07(001).
[2] 徐岱.当代中国文论的“文化失语症”:兼论文学批评的话语形态[J].东方丛刊, 1996(3):76-88.
[3] 郜元宝.“文化失语症”的语言学诠释[J].大家, 1997(1):192-202.
[4] 刘阳.传统“文化失语” 我们该做什么[N].人民日报,2014-03-27(017).
[5] 曾洪伟.文化“失语”、民族认同缺失与教育偏误[J].教育评论, 2006(4):102-103.
[6] 周德清.价值断裂与精神乱象:社会转型期文化失范的症候分析[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7):28-31.
[7] 郭军,李霞.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中对科技创新的制约因素[J].天府新论, 2014(4):124-129.
[8] 习近平.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 2014-02-26(001).
[9] 习近平.深入开展学习宣传道德模范活动,为实现中国梦凝聚有力道德支撑[N].人民日报, 2013-07-27(001).
[10] 习近平.习近平论中国传统文化:十八大以来重要论述选编[J].党建, 2014(3):7-9.
[11] 朱荣英.试析习近平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论述及其现实意义[J].开封大学学报, 2014(9):1-7.
[12] 宋向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高校创新人才的育人研究[D].重庆:重庆工商大学, 2014.5:23.
【责任编辑孙立】
Cultural Aphasia from Innovative Thinking Perspective
ZhaoYia,WangYandongb
(a.School of Economics, b.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Shenyang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41, China)
Abstract:The appearance and the current state of cultural aphasia are expounded; the connotation of cultural aphasia combined with social reality in a broader sense is then determined.By respective analysis of feature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innovative thinking for current China, negative influences of cultural aphasia on innovative thinking are revealed.Suggestions as carrying forward the national spirit embodied i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endowing traditional culture with era characteristics and thinking innovatively led by traditional culture are put forward on the basis of the above points.
Key words:innovative thinking; cultural aphasia;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作者简介:杨峰光(1971-),男,辽宁锦州人,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
收稿日期:2014-12-04
中图分类号:G 77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5464(2015)02-026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