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机制与临床疗效研究
2015-04-02曹颜梅李瑞红
谢 萍 曹颜梅 李瑞红
(1.四川省攀枝花市西区格里坪镇卫生院 四川 攀枝花 617012;2.四川省川煤(集团)攀煤职工总医院 四川 攀枝花 617066;3.四川省攀枝花市第二人民医院 四川 攀枝花 617065)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一种常见的出血性脑血管病,多由于颅脑创伤而引起,它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1]。原发性是由于脑表面和脑底的血管破裂出血,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所致;继发性是脑实质或脑室出血、外伤性硬膜下或硬膜外出血流入蛛网膜下腔所致[2-3]。尼莫地平就是目前研究过的药物之一,它是一种Ca+拮抗剂,可以选择性地作用于脑组织,可以使血管扩大变宽增加血流通过量,又能提高神经元细胞在少血缺氧环境下的生存力,因此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介入尼莫地平药物治疗,则可以有效改善出血症状,并且能及时恢复神经元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本文通过对10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通过对我院于2011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确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人102例。这其中排除收缩压<100mm Hg、脑水肿、颅内压明显升高以及酒精过敏患者。将此10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1例。对照组男性28例,女性23例,平均年龄(45.42±7.23)岁;治疗组男性27 例,女性24 例,平均年龄(46.17±8.26)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史上均无显著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采取平卧姿势,床头约调高10°-20°,保持病房安静、低光。对照组采用常规蛛网膜治疗法,利用心电监测器、颅内压监测仪、血压计实时观察患者情况:抗纤溶药止血,甘露醇及白蛋白注射脱水,镇静止痛,营养补充,维持体内酸碱平衡并保证呼吸、体温、心率处于正常范围波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以尼莫地平治疗,具体方法如下: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4d内,选择静脉泵持续微量注射尼莫地平药液。首先将装好10mg/50ml药液的注射器与静脉微量泵相连,其次将另一常规液体通过三通管也同时装于泵中[4]。一般体重低于70kg或血压不稳定者,治疗开始2h可按照2.5ml/h静脉泵入,如无不良反应,2 h后剂量可增至5 ml/h持续泵入;体重大于70kg的患者,剂量宜从5 ml/h开始,24h后如无不适剂量可增至6ml/h-10ml/h,如出现不良反应,剂量应减少或停药[5]。在静脉注射持续1-2周后。
1.3 疗效判定标准:利用颅内压监护仪对两组患者进行1、4、7、10d的连续监测并记录其值。治疗4周后通过CT 复查头颅,观察患者恢复及并发症情况:痊愈则症状、体征消失,无后遗症;好转则症状基本消失,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无效则指死亡或症状、体征无改变者[6]。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分析,若P<0.05,则为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颅压比较:通过对102例患者进行1、4、7、10天的连续颅压监测,发现治疗组在第7天与第10天时颅压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治疗组开始有降压作用;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的颅压值上也有差异(P<0.05),且均呈下降趋势,治疗组下降幅度快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颅压值
表1 两组患者的颅压值
*P<0.05
?
2.2 两组患者的治愈情况:由表2可知,在患者的治愈情况上,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2.1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39%(P<0.01),且无效率也较低。
表2 两组患者的治愈率[n(%)]
2.3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及死亡率比较:通过比较对照组和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可知,治疗组的再出血、脑血管痉挛、脑积水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且死亡率明显减少(P<0.05)。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n(%)]
3 讨论
蛛网膜下腔出血在术中稍有处理不当则于术后经常会出现脑部再出血、脑血管痉挛、脑积水甚至心肺障碍等危害生命的并发症。这种症状的出现多由于运动过激烈、情绪过激动、身体不适用力等潜在因素而使动脉瘤恶化、脑血管畸变或者是颅压瞬增导致血管破裂,令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引起患者头痛、恶心、呕吐。为了及早发现以便于及时治疗,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症状的确诊可以通过头颅CT、头部MIR、脑脊液、脑血管造影、血管成像及超声多普勒配合常规的血、肝功能的指标进行综合分析,找出确切病因。尼莫地平作为新一代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作用于电压依赖性钙通道上的双氢吡啶受体,使钙通道闸门关闭,降低细胞内钙浓度,从而达到其脑保护作用[10]。
[1] 尤再春,周人杰,陈国柱,等.脑脊液置换术联合鞘内注射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研究[J].重庆医学,2010,39(15):2012-2014
[2] MDI Vergouwen,M Vermeulen,J van Gijn et al.Definition of Delayed Cerebral Ischemia After 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as an Outcome Event in Clinical Trials and Observational Studies[J].Stroke,2010,41:2391-2395
[3] Y Hart,M Sneade,J Birks et al.Epilepsy after subarachnoid hemorrhage:the frequency of seizures after clip occlusion or coil embolization of a ruptured cerebral aneurysm[J].J Neurosurg,2011,115:1159-1168
[4] 袁君君,叶美娜,叶丽华.尼莫地平在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应用及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0,5(24):176-177
[5] 李秀芳,曲锦莲,于淑燕.尼莫地平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患者的护理[J].吉林医学,2012,33(18):3995-3996
[6] 王昱俊.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1):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