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实践活动重在有效实施

2015-03-31段兆兵

当代教育科学 2015年1期
关键词:社区服务劳动技能

●段兆兵

综合实践活动重在有效实施

●段兆兵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亮点之一,其先进的理念、独特的价值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但由于各种原因,在不少地方和学校,这一课程并没有得到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不能坐等顶层设计,应该突出实施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一、综合实践活动应该分类实施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丰富,在义务教育阶段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四个部分,在普通高中阶段则只包括前三个部分。综合实践活动各个部分的目标、功能是不一样的。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法,也是一种教学方式,更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研究的兴趣,帮助学生掌握研究的方法,发展研究技能,体验研究的过程。社区服务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参与社区的各种服务,增强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主动适应社区生活和增强对社区的归属感,培养学生的社区意识、乡土意识、民族与国家认同,以及公民意识等品质。社会实践的目的是给学生提供参与社会活动的各种机会,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帮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了解社情民意,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服务社会的意识与能力。劳动教育的目的是教育学生形成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思想情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劳动态度,掌握劳动的基本技能和使用、保养劳动工具和劳动资料等的意识和能力。技术教育分为通用技术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两个方面。通用技术教育的目的是教育学生认识通用技术的价值,掌握工农业生产的基本技术技能,学会使用和维修基本的操作工具。而信息技术教育的目的是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信息在现代社会的巨大作用,学会初步的信息收集、加工、选择、利用的意识和能力,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

综合实践活动的各个部分具有不同的价值和作用,因此,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不能简单化地、一般化地、笼统地进行,而应该根据各个部分的价值和要求,寻求具体的实施措施,分类进行。研究性学习可以通过建立研究小组、选择研究的问题、制定研究计划、到研究现场进行研究、研究资料的收集与分析、研究结论的得出、研究报告的撰写、研究成果的交流与总结等步骤实施;社区服务可以通过选择服务对象、确定服务任务、准备服务器材、展开社区服务活动、服务工作总结、验收等步骤实施;社会实践可以根据具体实践活动的任务和形式,通过实践活动的准备、实践活动的展开、实践活动的总结等环节进行;劳动与技术教育则可以通过熟悉劳动任务、学会使用劳动工具、参加劳动以及劳动成效的检查等环节进行,通用技术与信息技术教育可以根据技术的类型灵活展开,重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技术要领,学会操作方法,形成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综合实践活动应该分层实施

综合实践活动贯穿从义务教育到普通高中的各个阶段,处于不同阶段的学生的年龄、年级、知识与经验技能水平不同,综合实践活动应根据其特点分层次有效实施,寻找适合学生年级、年龄、知识技能水平的个性化的实施策略,小学阶段、初中阶段、高中阶段,低年级和高年级,应该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目标与方式等方面有不同要求。

对于研究性学习,小学生可以通过研究,认识动植物的类型、增长各种知识,熟悉社区的各种环境,初步了解自然和社会;初中生可以研究本地的各种资源和环境,也可以研究学科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高中生可以研究各种综合和复杂的自然问题和社会问题,寻求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不同的年级,研究的问题和方法也应有所差异,尽可能适应学生的特点。社区服务应该突出“服务”二字,小学生的社区服务应该是他们力所能及的,重在自我服务、家庭服务,如整理床铺、书桌等活动,也可以参加捡拾垃圾、清洁校园等服务活动,特别要重视服务中的安全教育;初中生可以开展一些较为复杂的服务活动,例如在自我服务方面,可以进行洗衣做饭,维修自行车等需要较高技能的自我服务活动,还可以进行帮助鳏寡孤独者洗衣、打水、扫院子、擦玻璃、拖地板等服务;高中阶段可以进行一些专业性的复杂的社会服务活动,例如进行法制教育、国防教育、环境保护知识宣传、科普知识宣传,相关专业的电器、工具维修,体育竞赛志愿者等各种社区服务。社会实践也应分阶段、分年级进行。小学生的社会实践应以参观为主,可组织学生参观科普展览、参加各种集会,以认识本地的自然、人文环境为主要任务,如组织学生认识本市的主要道路,了解本地主要的动植物资源等;初中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内容应该更加丰富,可以通过社会调查、暑期社会实践、夏令营等活动进行,实践活动的内容可以是家庭活动,同伴互助活动,也可以是学校活动,可以是艺术活动、体育活动,也可以是科技活动、商业活动;高中阶段的社会实践活动应该强调专业性和高层次性,通过社会调查,了解社情民意、自然生态、地质地貌、气象水文等,了解城市化、信息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带来的新变化。劳动与技术教育更应体现层次性。对于小学生来说,劳动观念、劳动态度与情感的教育是重要的,至于各种技术的掌握则应该是辅助性的,主要是初步的自我服务的技术;初中生的劳动与技术教育,除了要帮助他们进一步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形成热爱劳动的思想情感和尊重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品质和习惯外,还应学会常规性的、基本的工农业生产的技术和运用常用工具的技术,特别是学会收集、选择、处理和运用信息的技术;高中生的劳动与技术教育要通过技术类课程进行,突出专业性和较高的层次性。要教育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珍惜劳动成果,学会信息时代基本的信息知识和技能,成为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综合实践活动可分为几个层次实施。第一个层次是年级分层。小学、初中和普通高中三个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任务、内容及方法不同,可以称之为阶段差异。小学阶段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应该掌握常识性的知识与技能,初中生的活动应该掌握验证性的基础性知识与技能,而高中阶段则应该达到专业性、探索性、创造性的知识与技能。不同年级,例如小学的低年级、中年级和高年级,在统一规划和安排的情况下,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要求、内容和项目、活动方式也应有所不同。第二个层次是内容分层。在高中阶段,学生选择的专业不同,有的学生学习理科、有的学习文科,有的学习体育,有的学习艺术,他们所参与的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内容、方法应该体现专业差异。只有使年级分层和内容分层结合起来,找到适合各层次特点的内容和方式,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才能取得实效。

三、综合实践活动应依其特点实施

正如它的名称一样,综合实践活动是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和活动性特点的新的课程形态,在实施过程中要充分体现这些特征。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不能按照学科的形式分科进行,必须要体现综合性的特点。首先,综合实践活动各部分要综合实施,体现内容的综合性。研究性学习可以与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结合,社会实践的落实可以通过社区服务进行,研究性学习可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研究与实践合一,劳动与技术教育也可以与社区服务紧密结合。其次,综合实践活动目标要体现综合性。通过活动既能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又能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还能形成对待自然、社会、自我的良好的态度与情感,体验活动本身的过程,掌握活动的方法。第三,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式要体现综合性。综合实践活动的本性要求该课程实施的方法应该是综合的,不应拘泥于具体的形式,既可以与学科教学紧密结合,也可以单独进行,既可以研究和解决学科知识与技能的问题,也可以研究和解决各种现实问题。第四,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要实现与学生生活世界的整合。要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学校的课外活动、社会活动和家庭活动建立紧密联系,也可以与学校的各种大型活动如读书节、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等紧密结合。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不能按照知识习得的形式通过记忆进行,必须要体现实践性的特点。首先,要树立实践导向的指导思想,运用实践的方法实施综合实践活动,不能将综合实践活动当成一门新的学科课程去讲授。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不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医治我国基础教育普遍存在的忽视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培养的痼疾。其次,要制定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计划,把综合实践活动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整体规划,加强管理,务求取得实效。应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科学管理,安排专人负责,提供专门经费、场地、时间保证,使各种活动有计划、有执行、有检查、有总结。第三,充分发挥实践主体的作用。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参与各种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做好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帮助学生通过参与各种活动拓展知识、掌握技能、全面发展。要发挥校长的主体作用,为综合实践活动提供指导,把该课程的实施作为校本教研、校本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创新课程实施模式,建立特色学校。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不能通过课堂讲授的形式进行,必须要体现活动性的特点。首先,要体现综合实践活动形式的多样性。综合实践活动是新型的活动课程,也是一种生活课程、体验课程,课程就是活动,活动就是课程。这就决定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必须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来实施,要根据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和劳动与技术各自的特点进行活动,选择多种多样的实施方法和活动形式,使每一种活动都有多种实现方式。要注意开发与利用各种本土课程资源,通过各种资源的排列组合方式,形成无限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形式。其次,要体现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在长期的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参与过什么活动就意味着什么样的素质,经历过什么活动就意味着什么样的经验。过程性就是参与性,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一定要让学生亲自参与和体验多种实践活动,通过活动解决学科教学与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各种活动之间也要功能互补,形成合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第三,要体现综合实践活动的适应性。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内容、活动的方式都要适合学生发展的需要、特点,适应学校地理位置、资源条件和教师水平,适应中国国情和文化特点。第四,要体现综合实践活动的发展性。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要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在指导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还要鼓励学校开展适合本地本校特点的活动,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责任编辑:孙宽宁)

段兆兵/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猜你喜欢

社区服务劳动技能
建设“家门口”服务体系 “绣”出高品质社区服务
“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有哪些看点?
“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打通社区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劳动技能up up!
热爱劳动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