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开展奥林匹克教育探讨

2015-03-31孔凌鹤孙安娜

当代教育科学 2015年23期
关键词:奥林匹克运动奥林匹克体育

●孔凌鹤 孙安娜

高校开展奥林匹克教育探讨

●孔凌鹤 孙安娜

学校体育可以也应当看作为奥林匹克教育的组成部分,它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奥林匹克教育是教育的最高级形式。深刻理解和遵循奥林匹克教育的价值观,高校体育教学将迈上一个新台阶。在高校开展奥林匹克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牢固学生终生体育的观念。高校中开展奥林匹克教育,可以使其成为公共必修课内容,并与课外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利用奥林匹克教育丰富的内容和手段,灵活实施,让奥林匹克教育贴近学生,并成为他们喜爱的课程。

奥林匹克文化;高等教育;体育教学

《奥林匹克宪章》明确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是“通过没有任何歧视、具有奥林匹克精神——以友谊、团结和公平精神互相了解的体育活动来教育青年,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的更美好的世界作出贡献”。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创始人顾拜旦认为,“体育是培养人类的沃土”。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在《奥林匹克运动》一书的序中也说到:“离开了教育,奥林匹克主义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因此,学校体育可以也应当看作为奥林匹克教育的组成部分,它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产生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奥林匹克教育是教育的最高级形式。深刻理解和在遵循奥林匹克教育的价值观,将推动高校体育教学迈上一个新台阶。

一、奥林匹克运动思想体系

奥林匹克运动思想体系的本质是一种源于体育的生活哲学,但它所宣扬的友爱、平等、尊重、理解、宽容、无私和奉献等,超越了体育本身的范围,而是对人类生活准则和道德规范的追求。奥林匹克主义是:将身体、意志和精神方面的各种品质均衡地结合起来,并使之得到提高的一种人生哲学。

可以看出,奥林匹克运动的思想体系中蕴含着的人文精神与人的全面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它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1.奥林匹克主义的中心思想是人的和谐发展;2.奥林匹克主义强调人的和谐发展的关键是生活方式的改善;3.奥林匹克主义将体育运动作为实现人和谐发展的途径;4.为达到人的和谐发展的目的,体育运动必须与教育、文化相结合;5.奥林匹克主义强调奥运选手的榜样作用。

二、高校奥林匹克教育的目的和任务

奥林匹克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独特作用和重要性日益突显。早在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就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的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这个决定表明了体育作为素质教育重要内容和途径的意义,同时也指出了学校体育的根本目的,规定了体育课程的性质,这也与奥林匹克教育的目的是一致的。

青年人不仅求知欲强,而且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充分理解奥林匹克思想体系,正确树立奥林匹克教育价值观,了解奥林匹克教育的形式,有利于大学生在接受奥林匹克教育的过程中积蓄正能量。结合我国现阶段高校教育体制,开展奥林匹克教育需要完成以下几项任务。

(一)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

通过奥林匹克仪式,如升国旗、唱国歌等,让学生懂得一个完善的自我首先是热爱祖国。通过观看诸如奥运会等体育比赛,激发爱国主义热情。利用奥运冠军和优秀运动员的事例让学生懂得,接受奥林匹克教育是完善自我的最好途径。而一个身体强壮、头脑机敏、心智健全的人对社会的价值更高,这也是爱国主义的具体体现。

(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奥运会是通过竞技的方式来展示最高水平的力与美的盛会,其实质是为了向人们展示人的精神价值和追求,当今大学生具有参与性强,情感丰富,热爱体育的特点,奥林匹克文化的教育和渗透对于矫正大学生的拜金主义价值偏向、树立其全面发展的观点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通过奥林匹克主义倡导的友爱、平等、尊重、理解、宽容、无私和奉献等精神,可以培养学生以公正公平的态度对待事物、善待他人。大学体育课程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三)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

体育活动和比赛表面上是与对手的竞争,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这一点对于我国以独生子为特征的一代青年人尤为重要。通过体育活动的特殊功能,能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如走向社会后需要具备的乐观精神、执着精神、不怕吃苦、勇于进取的精神和提高抗压能力、团结协作能力、意志力、执行力等等。

(四)牢固学生终生体育的观念

大学期间,学生的个性追求往往从泛化向某一方面深化发展。多学习和了解一些体育技能,了解必要的体育知识,养成体育运动成为生活内容的习惯,对其终生体育观念固化很有助益。

三、高校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的途径和手段

在高校开展奥林匹克教育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体育教学策略的改革没有贯彻到体育课程的整个过程中。著名教育学家顾泠沅教授认为:近年来,综合型策略的改进出现了两个主要的取向,其一是融合行为主义与认知学派学习理论的教师主导取向,或称指导教学,其要点是从旧经验引导新学习,系统讲解教材内容,及时练习与反馈;其二是体现人本主义与认知结构理论的学生中心取向,其要点是在老师引导下进行发现学习,在合作学习中追求新知,寓求知于生活。上世纪末我国开始的学校体育改革,在不断完善体育教学大纲、确定的教学策略的同时,完成了快乐体育、探索学习、合作学习等体育教学改革试验,由教师主导式为主教学策略向综合式为主教学策略转变。

高校体育教学中必须强化奥林匹克教育课程,要使其成为公共必修课内容,并与课外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也是高校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的主要途径。利用奥林匹克教育丰富的内容和手段,灵活实施,让奥林匹克教育贴近学生,并成为他们喜爱的课程。

(一)通过固定学时的理论课,给学生教授奥林匹克知识,并利用图片、书籍、音乐、电影和比赛视频作为辅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需要注意的是,奥林匹克教育教育的方式很多,在我国各级教育领域中习惯以知识教育为主,忽视了进行奥林匹克教育的一个基本平台——体育活动。所以通过体育活动达到给人以和谐发展的目的,进而促进生活方式的改善,是高校奥林匹克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和目的。奥林匹克知识的传播一定要与体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二)在学校中营造奥林匹克体育文化氛围

奥林匹克运动重视优秀榜样的作用,这一点对青少年的积极影响最直接也最有效。高校开展奥林匹克教育,无论采取哪种形式,都应该在充分发挥体育骨干才能的同时,引导他们“传帮带”其他同学,配合教师做好教学及训练工作。重视各种体育活动和体育比赛的宣传活动,在学生中树立优秀体育榜样。

奥林匹克运动是以教育为核心、体育为载体的国际性文化现象,根据这一属性,可利用学生会和学校团委的活力,开展奥林匹克知识宣讲和才艺展示活动,活跃校园文化,让奥林匹克文化在青年学生身上打下烙印。

另外,经常性地开展学校之间、院系之间、班级之间等小型体育比赛,可以让学生体验参与体育活动的乐趣,提高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和团队意识,深入体会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

《奥林匹克宪章》提出“奥林匹克主义谋求把体育运动与文化教育融合起来,创造一种在努力中求欢乐、发挥良好榜样的教育价值并尊重基本公德原则的生活方式。”

北京通过举办2008年奥运会,在中国广泛普及了奥运知识,传播了奥运精神,使奥林匹克运动与人的教育、公民素质的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今年,北京成功申办2022年冬奥会并进入筹办奥运会阶段,这对高校加大力度推广奥林匹克教育是一个契机。高水平的奥林匹克教育对大学生世界观的培养、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以及终生体育观念的树立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1]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奥林匹克宪章[J].新体育,1982,(4).

[2]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奥林匹克运动[J].内江科技,2011,(5).

[3]罗时铭.奥林匹克学[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2).

[4]王协强,卢晓鹏.奥林匹克教育内涵的嬗变[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08,(4).

[5]罗仙柱.后奥运时代的中国奥林匹克教育[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9,(4).

(责任编辑:许爱红)

孔凌鹤/北京服装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高校体育教学与训练 孙安娜/北京服装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高校体育教学与训练

猜你喜欢

奥林匹克运动奥林匹克体育
我国冬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历程、挑战及应对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我国对冬季奥林匹克运动研究的热点与发展特征
头脑奥林匹克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头脑奥林匹克
头脑奥林匹克
头脑奥林匹克
浅析未来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