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大学生美的感知与表现能力的培养与引导

2015-03-31孙彤彤

当代教育科学 2015年9期
关键词:内在美物象艺术创作

●孙彤彤

论大学生美的感知与表现能力的培养与引导

●孙彤彤

内在美是隐藏于作品中的最高艺术境界。内在美的表达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艺术教学应当在加强基本功训练的同时,引导学生到经典艺术作品中、生活中去进行艺术体验和感知训练,历练他们的审美修养和审美情趣,积累起丰富的审美经验,激发创作热情,促进学生对艺术作品精神本质的把握能力,最终全面提升学生的艺术创作水平。

艺术教学;引导;内在美;感悟

一、作品的精神本质与感知

内在美,是艺术创作者通过作品所呈现的、凝聚创作者艺术素养、体现作品品位的最高艺术境界。艺术创作的主旨,是经过艺术构建的思维过程,利用笔触以及色彩等具体的技巧手段巧妙衔接组合,将作品本身的精神定义留于画面的本质层面,促使其成为一幅作品存在的基本价值所在。诸如此类的表达,在文学作品和哲学作品中也都有体现,艺术作品的内在美特征总是构筑于作品可视表象之下,融于线条形体之中,鉴赏者要依靠存在于内心的精神经验要素与其相连、呼应和感知,进行精神愉悦层面的交流和对话。艺术作品的意境之悦、韵致之美,常常是在所谓“意于象外、超越物象”的、可以解构人性真、纯、善、恶、美的思想意识中。诸如,明代徐青藤的花鸟、近代黄宾虹的山水、齐白石的虾,这些艺术家的作品出色地展示出了事物的形貌结构和色彩,同时,也准确地表达出了作者赋予作品的意境与物象本身,越之形上的独特精神本质,当然也表现出了画家真实的创作思想和感受,含蓄地映衬出画家对现实物象的赞美以及对人性和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和剖析。内在美是艺术作品诞生和传承的根本要素,因此,艺术教学不仅要培养和引导学生观察物象的客观特征,还要努力去体味艺术作品表象下所蕴含的深刻的思想情感和启迪心智的精神内涵,这些艺术思维所具有的独特因素,要求教师与学生必须始终站在与作者相同的角度上,尝试用作者的眼光发掘作品本身所具有的特质,尽可能感受作品的画外之美、韵致之美。

我们大家可能都看过国画大师蒋兆和先生创作的经典作品《流民图》,我想,在欣赏这件作品的同时,不仅要欣赏大师画作所追求的人物形象的生动、空间的完整、构图的精美以及结构的准确,更重要的是理解和体会大师内心世界的丰富内涵,作品呈现出的作者对法西斯暴行的痛斥与愤慨、对旧社会民众流离失所的无比同情和怜悯,这些才是作品最精彩的动人之处,先生将作品的内在美升华为一种无比震撼的揭露与抗争的力量,引起观众的强烈共鸣,激励观看作品的每一个人。艺术创作实践的内在美要依赖对作品意境的准确把握。艺术作品的意境是创作主体与特定物象、特定情节沟通交融的产物,正所谓“上焉者,意与境浑”。如何在艺术创作中去挖掘精神本质与意境之妙?首先我们应该构建艺术作品最初的基本表达思想和思路,继而,甄别自然实体中客观物象的各种特征,从与现实物象的交流呼应中来确定创作方向、确定表现手法、激发创作灵感,进而使创作主体的情感世界在意境与思维意识的激烈碰撞下不断升华,将思维中意象与意蕴的关系进行多层次、多方位的调整,拾遗补缺,不断探究客观物象外在特征与精神主题的对应性,逐步达到从精神主体的高度,来寻求对客观物象外在特征的表现定位,专注于构建艺术作品各个环节的内在关联性,从而将作者的修养、学识以及思想境界融入艺术形象中,幻化出高妙的、具有物象专属特征的艺术作品内在美。经典的艺术作品必定是表象主体与精神本质意义的完美统一,艺术作品表象主体与精神本质的和谐统一,将最终成为衡量作品存在的价值标尺。

内在美是现实与思想之间相对应的产物,是情景交融、物我相悦的艺术形象最终的体现。就艺术创作而言,景象、结构、物体是表象、是载体,情趣、意蕴、内

在美是真正要表达的实体。表象与精神实体是相互关联,并且相互对应的、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其具有典型的双重性,因此,艺术创作应当追求客观物象与意境表达的协调对应,景意互补,使作品的现实形象对应出艺术家精神层面的意蕴实质,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才能具有生命的张力,这才是作品存在和传承的价值所在。艺术教育的重要目的,就是要引导学生在鉴赏作品时运用可谓称之为“台阶式”的方法去全面剖析作品,即由对作品表面效果的观察和欣赏进入作品的内部,与作者进行超越时空的、坦诚的心灵交流,体会作品的“魂”,以及“精、气、神、韵”之妙,引导并逐步提升学生的感受力与审美感知,继而,在创作过程中使自己的作品变得成熟起来,尽其可能地反映出作品的意境之美。

二、艺术实践中内在美表达的特点

艺术实践的主体是创作者本人。通常创作者都具有感官敏感、情感细腻而多样的精神特征,而且每位创作者本人的情感与感知客观世界的方式与程度也必定是丰富多样的,异于大众的。因此,构建内在美的思维过程以及所展示出的具体特征,也存在着很大的个性化差异,即使是同一题材创作的艺术作品,也会因为创作主体的不同而使其最终的作品面貌和内涵深度产生较大的差异。所以我们认为,艺术创作中表达主题的思维方式是千变万化的,同样,表现手法更是多种多样。所以,在引导学生进行艺术创作实践过程中,具体指导教师要有效地运用引导方式,及时地发现创作主体思维意识的敏锐感知点,适时灵活地调动和提炼创作者创造性思维构建的方向和路径,让学生在借鉴以往大师作品的同时,有效地调动其主观感知作品构建的意识,自主、自我地独立思考,理性冷静地表达他们对客观表现物象的认识,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艺术作品创作水平。我们知道,每个学生成长的环境,知识层次的累积,受教育的程度都不尽相同,导致他们在文化理念构建、价值取向判断、审美感知表达以及创造能力等方面也不尽相同,所以其内心世界对于如何构思,构建内在美势必会形成形式各异的表达特征,这种表达上的差异,恰恰是艺术实践过程中内在美体现的深刻与否的基本特征。艺术创作是创作主体以对物象实体的“再创造”为前提,通过客观物象的空间映衬,从而实现对自我“情感世界”的定位和回归,这一过程将人类社会的各种复杂情感尽情展开,进行剖析整合,继而重新架构,最终将一个崭新的艺术形象融入作品的线条与色彩之中,借以取悦和感动观众。通常,艺术作品中内在美的特征是通过创作主体的思维定势和创造意识来具体体现的,把创作者对于内在美的表达统一在作品的各个要素中是一个具体的艺术作品构建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创作情感的激发以及创作思维的形成是作品形成的根本要素。当创作主体意识中的空间表象特征提升为思维概念联想,则空间表象特征就会升华为意象情感的表达,创作者就会由此提炼出形象思维的本质。客观表象元素经过创作者的深层构建后,涵盖了创作主体思维情感、审美意识、韵致构思差异以及艺术修养等各种根本要素,与作品表面展现的线条与色彩形成了有机的融合,由此,作品的整体价值才将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

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把对于艺术作品的鉴赏过程说成是对艺术作品的主观“再构建”过程,思考和鉴赏艺术作品的内在美,对学生艺术创作水平的提高是很有帮助的。正如我们前面讲到的个性化差异一样,在鉴赏作品时,鉴赏者对作品内在美的解读,既存在普遍性的思维感官认同,又保留特殊性的审美心理理解。思维感官认同意识是把审美对象带给个体的审美因素由局部、分散和偶然的美,经过整合、甄别、同一和归纳,使其拥有相对完整的代表性和普遍性,因而能够展示出艺术作品客观存在的某些内在美的特征。特殊性则是由欣赏者对于客观世界感知的程度和深度不同造成的,这必定会使作品的内在精神内涵及其作品的品味产生明显的多样性。

对审美受众而言,艺术作品的鉴赏,主要包含两个层面:首先是以感知、认同和判断为主的理性思维层面的分析性接受,其次是以愉悦情感为目的的感性思维层面的互动性接受。艺术创作的最基本的要求是作品本身能引起人们对同一目标事物的共同思考。因此,无论是作品的主导者还是目标受众群体,都应致力于构建和提炼艺术作品中所具有的,迎合绝大多数受众群体审美冲动的审美因素。艺术作品的内在美表达,绝不仅仅是浅层次的娱情,更应该是深层次的“娱意、娱神”和触景生情,从心灵互动和理性共识的高度使两者互为感动,使欣赏者有所震撼和感悟,达到精神陶冶与审美愉悦的高度统一,从而实现作者、作品、鉴者内心情感和审美境界上的三位一体。因此,艺术实践应当找准内在美表达的这些要点,合理并且及时地引导学生在进行艺术创作和欣赏作品同时,对作品进行由表及里的剖析,探究作品独特的审美表现过程和方法,领会作品的深层内在美。只有这样,才能够超越表面的造型和色彩,从思想认知高度上理解作品的感人之处,才能深入到作品的内部,理性地判定作品的真正内涵,也才真正达到有所体会和学习借鉴的目的。

三、内在美表达能力的培养

对于学生艺术创作水平的提高训练,必须注重提高学生作品内在美的表达能力。众所周知,思维意识和经验的形成都必定是具体实践感知逐步积累的结果,内在美表达的经验和方法也只能在具体的借鉴和创作活动中逐渐积累形成。因此,在日常的训练实践活动中,仅仅加强对学生基本技法、基本素养的培养是不够的,更加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加强艺术修养,提高艺术鉴赏与艺术思维的能力,寻求以更多样化手段和形式来拓宽学生艺术创作的空间,通过对以往艺术作品的学习和鉴赏,努力体会作者在内在美表达方面所采用的思路和表现方法,并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真正把高超的技巧和超前的思维意识从鉴赏、模拟、到运用的过程完善起来。时下,伴随社会的不断进步,各种形式的信息通道越来越多地建立和丰富起来,这为学生的鉴赏活动提供了更加完善的平台和更多的感知机会。鉴赏活动的多样性和多重性以及信息量的大量增加,必然会要求我们加大对学生艺术创作的实践强度,以期快速提高学生作品中内在美的表达技巧和思想深度,提升作品品味。

内在美是存在于作品内部精神境界的一种情感的具体体现,往往借助丰富的作品效果以及作者的艺术修养和独特的思维方式来展现。因此,艺术思维在艺术创作中具有决定作用,它的意义表现在两个基本阶段,即再现和再造。艺术创作需要依靠艺术思维来进行艺术作品整体构建,而艺术思维的产生以及丰富与否,是由日常实践和训练的不同程度决定的。所以我们说,提升学生艺术创作内在美的表现力,必须提高他们的艺术思维能力和艺术修养品味,尽快使其从较为狭窄、肤浅的习惯思维模式中脱离出来,融入进真正艺术创作大的思维空间之中,以一个艺术家的眼光去体会感受现实生活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积累深厚的生活体验。所以我们认为,没有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创作素材的长期积累,就不可能把现实物象最纯真的内在美完整地表现出来,作品就会失去美的张力与蕴含,也就无法渗透出其内在的精神实质。所以说,一个普通艺术学生与艺术家的区别,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其在生活体验中获得经验和感受的积累水平,而不仅仅是表现技巧水平的高低问题。

多年的教学与实践告诉我们,在艺术教学的实践中要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就一定要把艺术训练整个过程设计成相对宽松的、学生自主的、充满激情与批判思维的情感交互“游戏”,“游”是真情的释放,是在情感世界中的筛选与找寻,“戏”是对认知积累的重构,是对精神空间的再造。“游戏”的过程能激发出学生灵感的火花和精神世界的波澜,艺术情感的轻松释放将成为艺术思维产生的原动力,必将成为沟通客观物象与创作主体之间的通道,达到两者的完美统一,最终使学生理解艺术创作活动是优雅而高尚,且极具魅力的心灵体验之旅,而追求内在美的艺术表达过程,则更是一次对创作者精神世界的洗礼和升华,艺术创作应该倾力挖掘和展示作品的内在美特性,使这种美超越作品的形象范畴,实现客观物象向精神世界的完美跨越,最大限度地展现出作品的内在价值。

[1]陈通顺.美术鉴赏[M].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

[2]王朝闻.美术史论[M].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

(责任编辑:何 言)

孙彤彤/山东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环境设计系教师

猜你喜欢

内在美物象艺术创作
一世哲布尊丹巴艺术创作考叙
《榜样》:艺术创作的一次“出圈”表达
物象几何——新艺美固整木展厅
如何与物象相处
记叙文构思之“物象法”
武术文化中“物象与兴象”的博弈
在衔接教学中渗透数学内在美的策略
内在美
艺术创作全面繁荣
丰富艺术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