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里克纳的品格教育思想及其借鉴

2015-03-31赵淑霞郑宝锦

当代教育科学 2015年9期
关键词:里克品格道德

●赵淑霞 郑宝锦

里克纳的品格教育思想及其借鉴

●赵淑霞 郑宝锦

品格教育是当今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的主流形式之一。托马斯·里克纳是美国享有国际声誉的品格教育专家。他长期从事于品格教育研究,建立了指导美国品格教育的组织,提出了详尽的促进品格教育的理论和策略,倡导学校联合家庭和社区共同对青少年实行品格教育,形成了独特的品格教育体系,有力地促进了美国品格教育的发展。通过对里克纳品格教育的探讨,希望能对我国的品格教育发展有所裨益。

里克纳;品格教育;借鉴

托马斯·里克纳现为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科特兰分校(Cortland)的教育系教授,是美国的发展心理学家和享有国际声誉的品格教育专家。里克纳长期从事于品格教育研究,自1976年到2005年有多部关于品格教育的著作出版,尤其是1992年出版的 《为品格而教:我们的学校怎样教授尊敬和责任》(Educating for Character:How OurSchoolCanTeachRespect and Responsibility)对良好品格进行了阐释,提出了实施品格教育的12条综合策略,为品格教育的实施指明了方向。该书由于“确立了人类精神的最高价值”而获得1992年“克里斯多佛奖”(Christopher)。里克纳对品格教育的另一个重要贡献是创建了发展和促进品格教育的组织“第四和第五Rs中心”(Center for the 4th and 5th Rs)(Respect and Responsibility)。里克纳领导该中心的品格教育工作者指导学校联合家庭和社区对青少年实施品格教育,并为22个国家和40个州培养了5000多名品格教育工作者。不仅如此,里克纳还经常参加广播节目和电视脱口秀节目,就如何进行品格教育进行宣传。由于他的贡献,美国国家品格教育组织“品格教育联盟”(The Character Education Partnership)在2001年授予他Sanford N.McDonnell终身成就奖。

里克纳提出了详尽的促进品格教育的理论和策略,倡导学校、家庭和社区互相联合对学生实行品格教育,形成了独特的品格教育体系,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可为我国的品格教育提供可行的借鉴,有益于促进我国品格教育的发展。

一、里克纳对品格教育概念的阐释

里克纳认为,品格是一个人的道德和行为方式的形成,是一个人对周围的情势作出反应的内在秉性。“品格由三个相互联系的部分构成: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好的品格包括认知善以及为善——良知习惯、喜好习惯和行动习惯。此三者皆有道德生活所必需,此三者构成道德上的完整性。”[1]

里克纳提出构成良好品格的十条基本美德:智慧、公正、坚忍不拔、自我控制、爱、积极的人生态度、勤奋、正直、感激和谦逊,对学生予以传授。里克纳认为:美德唤起了人们的良知,属于心灵的内在优点,是良好行为的内在动力,是人类良好素质的客观表现;美德从个人内部得到培养,能从本质上提高人们的品格和智力,使人们更好地适用社会。

据此,里克纳对品格教育的内涵进行了阐释:“品格教育致力于发展美德——人类的优点,使人过上有目的的、丰富的、满意的生活;使社会充满公正和同情心,并得以繁荣发展。品格教育精心制定步骤以培养道德和智力美德,通过成人的榜样、同龄人交往、纪律管理、冲突解决、课程内容、过程指导、严格的学术标准、学校环境、课外活动指导和父母的参与等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培养品格。学校生活中发生的一切都是品格教育,因为一切都影响品格。”[2]

按照里克纳的观点,品格教育的具体目标包括:其一,培养具备高尚品格的人。个人需要接受品格教育,接受良好的品格训练:良好的判断力、诚实、毅力、公正、自律等,以具备良好的工作能力,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使生活变得更有目的、更丰富、更加充实。其二,发展具备高尚品格的学校。学校要具有良好的品格教

育氛围,成为安全、有爱心、更有效的学校,以教授给学生良好的品格,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业和品格的发展。其三,形成具备高尚品格的社会。要建立一个良好的社会,品格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人们需要良好的品格去建造一个文明的、有秩序的、公正的社会。[3]

二、里克纳实施品格教育的策略

里克纳领导的“第四和第五Rs中心”提出了在学校实施品格教育的基本策略,以指导美国品格教育的有效实施。

(一)教师要成为施爱者、道德楷模和伦理指导者

里克纳认为,作为施爱者、道德楷模和伦理指导者的教师,应该热爱学生、尊重学生,鼓励学生的积极行为、纠正学生的错误行为。教师要把每个学生看作有尊严的个体,用符合道德的方式对待学生,使学生理解、重视道德所包含的意义,帮助他们形成自尊自爱的品质;要和学生探讨有意义的道德事件,帮学生学习道德楷模,促进学生道德认知水平的发展;教师也可通过讲故事、班级讨论等形式,为学生提供直接的道德指导,鼓励学生的积极行为。

(二)教师要通过课程教授品格,培养学生的学业道德

在品格教育中,教师要运用课程呈现的丰富伦理内容传授核心价值。教师要善于发现课程与所体现价值的联系。如,自然科学教师要强调数据精确、真实的重要性;历史和文学课程教师,要让学生从历史和文学中的英雄人物以及反面人物学得道德观念。教师要通过各门课程传授美德,利用文化课程丰富的伦理内容传授道德价值观,促进学生学习责任心的发展,养成认真学习的习惯。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教学工作给学生树立榜样,让学生习得做事的良好品格。教师要给学生高度期望和支持,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要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要布置符合常规的、有意义的作业;要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专长,术有专攻。

(三)制定以品格为基础的纪律,形成充满道德的学习环境及民主的班会氛围

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课堂纪律,把纪律内化成道德责任而得以执行。当学生破坏纪律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意识到不当言行给他人造成的痛苦。教师要教育学生互相了解、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肯定;要防止同龄人之间的辱骂、排外等伤害他人行为的发生;要让学生感觉自己是班级中有价值的一员,要为班级负责任。教师要通过这些方式形成一个充满道德氛围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参与班务决策,分担责任。班会时,制定规章制度并让学生明白遵守制度的好处、破坏规章需承担的后果;班会可以处理如午餐时插队、出言不逊等问题,班级会议也可以制定田间旅游、团体活动等将来的计划;通过班会解决问题还可以帮助学生培养他们的道德行为。

(四)鼓励学生进行道德反思,公平解决冲突

教师要通过阅读、研究、写作以及讨论等活动,发展学生的品格认知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对假设的道德两难问题的讨论、对学生日常生活问题的讨论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道德反思能力;教师也可以面对面地与学生进行道德两难问题的探讨,引导学生从较低阶段的道德认知水平发展到较高阶段的道德认知水平。教师要教给学生公正解决冲突的方法,使其掌握解决冲突的技能;召开班会时,总结日常生活中容易发生的各种冲突,让学生懂得最基本的原则是非暴力、公平地解决冲突,并尽量避免冲突的发生。

(五)创设优良的的学校道德文化氛围,培养学生的爱心

教师要创设优良的道德文化氛围,促进核心价值观的发展。教师可以通过榜样的力量、教学工作以及与学生交流等方式创建积极的道德文化氛围,宣传、加强核心价值观的发展;要制定规章维护全校范围内价值观的实施,促使全校师生互相尊重、互相合作,让学生感受到“这是我们的学校,我们要让它成为最好的学校”。教师要鼓励学生的无私行为,使其为学校和社区提供服务。教师要鼓励学生向英雄人物学习,向充满爱心、勇敢的人们学习,为班级、学校提供服务。

(六)家长和社区要成为品格教育的合作者

学校要和家长以及社区共同协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学校要通过多种途径让家长参与学生的品格教育:帮助家长了解品格的形成过程、了解学校提倡的核心价值观以及学校的品格教育计划;让家长懂得他们在学生品格发展中的重要性,直接参与学校培养学生品格的活动等。教师也要帮助家长减少电视、电影以及游戏等媒体对孩子品格养成的消极影响。社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对学校的品格教育进行支持:为学生提供服务社区的机会;通过广告牌、宣传栏强调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派社区成员代表参与学校的品格教育事务,积极促进学校的品格教育建设。

三、对我国品格教育的启示

中国自古以来就重视道德教育对人的品格的培养。孔子的“仁”几乎包含了一切的道德品质,他把“恭、宽、信、敏、慧”看作“仁”的具体内容,也就是古代品格教育的核心价值观。在儒家道德的发展中,“仁”、“义”、“礼”、“智”是四种主要的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整个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发展之中。我国现在也非常重视青少年品格的培养,如品格研究协作组选编的《青

少年品格形成与教育》采用我国各地学校一些实施品格教育成功的例子,分析品格教育的方法和原则,探究解决青少年问题行为的途径。刘祥和编著的《一生的教育:如何培养品格高贵的孩子》针对孩子品格教育的问题,为父母提供了极具现代意识和现实操作性的培养方案。

新课程改革后,我国小学的德育课程包括《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从儿童的心理出发设计教材,强调生活德育,注重儿童在各个生活领域品格的培养;初中的《思想品德》课程整合了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教育等内容;高中则开设了 《思想政治》课,围绕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哲学常识这四项内容设计课程。[4]

尽管国家、学校和社会有识之士都对我国中小学生的品格教育非常重视,然而,我国的中小学品格教育仍然没有形成自己系统的教育理论,重学业、轻品格教育的现象仍然普遍,当前存在于学生间的一些现象仍然令人担忧:有些青少年上网成瘾;学生之间发生冲突时,不能很好地处理;许多青少年缺乏努力做事的道德责任;犯了错误不能及时改正等。这些问题的存在,要求我们不容忽视我国中小学的品格教育。我们要学习与借鉴里克纳提出的品格教育理论和策略,结合我国中小学学生的特点,促进我国学生良好品格的养成和品格教育的发展。

(一)形成我国中小学品格教育的系统理论

理论对实践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我们要适应时代的要求,根据我国中小学品格教育的实际情况,借鉴里克纳中小学品格教育的理论与策略,探索我国中小学品格教育的内在规律,形成行之有效的系统的品格教育理论体系,对我国的中小学品格教育进行理论上的有力指导。要更新中小学品格教育观念,努力使品格教育观念与现实生活建立联系,要动员广大教师都来关心、参与品格教育理论建设,开展中小学品格教育理论研究,积极探索和建构具有时代特征、富有中国特色的中小学品格教育理论,以此指导适应时代的中小学品格教育实践。

(二)中小学的学业发展和品格教育应并重

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认为,只注重学术而忽视品格的教育是危险的。林肯也曾说过:“无论你是一个怎样的人,首先你应该成为一个善良的人”。我们要同时注重对中小学学生知识的传授和品格的培养这两个方面。一个真正的人,应同时具有杰出的品格与卓越的知识,这两个方面不可分离。良好的品格不仅在人的社会交往活动中发挥作用,在个人的成就获得方面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良好的品格有利于增强个人的社会责任感,也有利于提高个人的学术责任意识。学术成绩的提高和品格的建设是紧密联系的,二者是互相促进的关系,要把学生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这二者就不可偏废。

(三)促进中小学学生良好品格行为和习惯的养成

品格教育不只是品格内容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良好品格特征和习惯的养成。我国中小学的品格教育不仅要注重品格内容的传授,更重要的是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多参加关于品格教育的活动,促成良好品格的形成。学校活动要密切结合社会生活,组织、鼓励学生参与社会服务、社区服务、为他人服务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情感,以促成他们良好品格及良好行为的形成。

(四)联合家庭和社区力量参与中小学品格教育建设

家庭和社区具有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形成良好品格的决定性作用。只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相结合、相配合,才能对学校的品格教育工作起到积极作用。一旦家庭和社区减少了对学生品格的关注和培养,不但增加了学校的负担,而且也很难更好地促进学生品格的快速发展。众所周知,家庭对孩子的培养发挥着最原始、最重要的作用。父母有养护孩子的义务和责任,也有培养孩子良好品质的责任。学校要激励家长对学校品格教育的参与,增加学校和家庭之间的顺利沟通,与家庭一起共同担负起对孩子的品格教育。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合作对于中小学品格教育来说是一个强有力的联盟,而社区对中小学的支持更是品格教育所必须的。当学校尽好了自己的职责,教给了学生诚实、尊重、勤奋工作以及其他美德的时候,社区的组成部分,如政府、商业、企业和普通的公民等都将从中获益;社区也能帮助学校处理一些问题,帮助中小学进行一些品格的培养,使学生成为更有责任心的社区成员,从而成为更有责任心的社会公民。

[1][美]托马斯·里克纳.美式课堂——品质教育学校方略[M].刘冰等译.三亚:海南出版社,2001:47-48.

[2]What is character education?http://www2.cortland.edu/character/articles/ce_iv.htm.

[3][美]托马斯·里克纳.培养品格:让孩子呈现最好的一面[M].施李华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195.

[4]郭良春.品格教育与学校道德课程建设[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6:5.

(责任编辑:冯永刚)

赵淑霞/山东昌邑市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副主任,研究方向为基础教育和道德教育

郑宝锦/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为外国教育史

猜你喜欢

里克品格道德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盗号者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驯鹿迁徙时
抿一口梦幻泡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