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2015-03-31杭丽华

当代教育科学 2015年9期
关键词:理论课政治思想

●杭丽华

当前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杭丽华

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是指大学生对政治体系和政治权力的情感认同和价值皈依,包括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态度、政治信仰等。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加强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导向功能,但在新的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对提升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教育作用发挥不足的挑战。因此,要努力拓展政治认同教育的有效途径,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同时,实现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认同、理论认同和价值认同。

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政治认同

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其政治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命运。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向纵深发展,我国的社会结构和利益分配格局发生深刻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之发生演变,日益呈现出复杂多变、多元多样的发展趋势。另外,快速发展进程中深层次矛盾和社会问题的积累叠加,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影响,导致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各种文化思潮和错误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强调指出,“要始终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师生头脑,把高校建设成为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坚强阵地。”因此,重视和提升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教育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

“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产生的一种感情上和意识上的归属感。它与人们的心理活动有密切的关系。人们在一定社会中生活,总要在一定的社会联系中确定自己的身份,如把自己看作某一政党的党员、某一阶级的成员、某一政治过程的参与者或某一政治信念的追求者等等,并自觉地以组织及过程的规范来规范自己的政治行为。这种现象就是政治认同。”[1]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是指大学生对政治体系和政治权力的情感认同和价值皈依,包括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态度、政治信仰等,是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和政治行为的主要体现。

一、大学阶段加强政治认同教育的重要意义

政治认同教育是提升个体政治能力,维护社会稳定,夯实政权合法性基础的有效途径,具有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提升力量的重要作用。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加强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培养造就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由之路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2]大学生是青年中最富有活力的群体,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是社会主义事业接续发展的中坚力量。作为“观念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是系统反映社会经济基础和统治集团利益的思想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及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逐步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国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加强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教育,前提

是把国家意识形态内化为大学生的思想指针和行动指南,不断加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宣传和普及,提高大学生群体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党执政地位的政治认同。要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引导大学生为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和凝聚中国力量贡献出青春智慧。唯有不断巩固青年大学生对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坚定立场,才能维护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二)促进大学生个体健康成长的内在需要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无论个体是否意识到自身对社会环境的依赖关系,每个人都必须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生存发展,其成长过程实质上就是社会化程度不断加强加深的过程。亚里士多德关于“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的论断又从政治角度阐述了公民与国家之间的天然联系。政治素质的培养是个体关注国家政策导向,熟悉政治制度环境,实现政治社会化的基础。对于大学生而言,大学阶段是大学生走出家庭、开展独立学习生活的特殊时期,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培塑的关键时期。在这人生成长的重要黄金时期,提升大学生的政治素养不仅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政治觉悟,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政治观念,为顺利进入社会打下良好的政治素质基础,而且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使其积极负责地参与公共生活,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有效回报社会的基本保障。

(三)妥善应对经济全球化、网络信息化带来的诸多挑战的时代要求

伴随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间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相互碰撞,呈现出交流与竞争、交融与交锋并存的新格局。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不断影响和侵蚀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拜金主义、功利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实用主义等不良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蔓延和扩张的倾向。这对于思想单纯、缺乏社会阅历的大学生而言,无异于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存在着错综复杂的较量和斗争。尤为严峻的是,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讯网络的迅速发展,置身于网络信息时代的大学生面对良莠不齐的网络内容和纷繁复杂的社会万象,更加需要全面提高辨别能力,时刻保持头脑清醒。通过提高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坚定政治信仰,来引领正确的社会思潮是帮助大学生抵制不良思想侵袭,坚持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的时代要求。

二、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面临的挑战

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重要载体。大学政治认同教育是一个系统全面的教育过程,要求渗入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思想政治教育是其最主要载体和渠道。良好政治素质的形成有助于端正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态度,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对于虽已成年,但政治经历尚浅、心理尚属稚嫩的大学生而言,必要的政治兴趣和学习意识是其基本政治素养的体现,也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前提条件。虽然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导向功能,但在现实中却存在着诸多挑战和矛盾。如: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并赋予其重要职能同其在实践层面实效性不强的矛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被纳入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地位同该课程在高校诸学科中地位不高的矛盾;学校积极推进、教师努力授课同学生兴趣不高、难以有效吸收内化的矛盾,等等。在新的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对提升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教育作用发挥不足的挑战。具体说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90后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偏差

随着时代的发展,90后大学生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作为改革开放丰硕成果的完全受益者,90后大学生不仅学习和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而且获得了来自家庭和社会的百般呵护,成长环境更加轻松自由。在他们身上被时代赋予了个性鲜明的群体特征,主要表现为思维活跃,视野宽阔,思想多变,行为独立等。然而,以90后大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范式在促使其自我意识得到释放,个体发展空间不断扩大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他们的责任意识缺乏,社会信仰弱化,政治感情淡漠,对高校各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普遍带有排斥和厌学情绪。此外,大学阶段的成长叛逆和网络环境的鱼龙混杂,使得90后大学生对政治认同的教育内容存在诸多困惑和质疑,反过来加重了思想政治教育受到学生冷落的尴尬局面。

(二)部分高校和高校教师在对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中存在导向偏差

高校和高校教师是大学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对于政治认同教育效果有着直接的责任和义务。统观高校政治认同教育现状,部分高校和高校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导向偏差,没有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政治认同教育与党的坚强领导、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和谐稳定、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联系。一方面,部分高校没有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将政治认同教育切入到学生教育的全过程,部分教师尤其是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教师没能有效将政治

认同教育有效融入专业课教学中。另一方面,在实践层面,部分高校对专司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仍然存在着重视不够和投入不足的缺陷。比如除少数高校成立独立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外,众多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仍以“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形式存在,缺乏充足有效的资源配置。在学科建设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传统地位犹在,但是其主导性却没有在学科优势上得到充分体现。虽然有专项政策支持,但是科研经费投入力度仍显不足。在教师队伍建设上也还存在准入把关不严、团队建设不力等现象。教师在课堂中的具体表现和内容呈现也是千差万别,部分教师囿于政策理论的基本阐释,缺乏与学生日常关切的对接,导致课程因过多的理论偏向而显得针对性不足、实践性不强,逐渐陷入被学生边缘化的现实困境。

(三)政治认同教育与时代发展要求之间存在偏差

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下,需要更加理性地看待政治现实,全面提升人们的政治认同感和社会归属感。新的社会形势对政治认同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向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教育需要做出与时俱进的调整,要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现实需求自觉推进政治认同教育的及时更新和深入发展。首先,马克思主义本身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为支撑的政治认同教育也必须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不断实现自身的进化与完善,要及时洞悉政治新动向,在科学解读顶层设计的基础上实现对大学生政策导向和思想导向的统一。其次,政治认同教育要在教学实践层面实现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意识形态的教化是一门艺术,需要上升到政治信仰的高度来认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紧紧把握时代变化的脉搏,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加强改革和创新,更加深入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学生头脑的武装,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吸收和内化。

三、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提升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对策思考

面对提升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我们需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抓手作用,努力拓展政治认同教育的有效途径,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同时,实现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认同、理论认同和价值认同。

(一)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推动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内核,涵盖了国家、社会和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理想和实践追求。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要“创新中小学德育课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在强化大学生政治素质教育过程中须长抓不懈的首要任务。而当下问题的关键是在现实中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努力实现教育质量的提升。这就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环节,而不是局限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某个章节;要将课堂内容给予生活化地呈现,使其由生硬抽象转向鲜活易懂;要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采用喜闻乐见的方式逐渐渗透,由被动灌输转向自觉养成,学生的参与程度越高,实际接受程度也越高,教育效果则越凸显。久而久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自然就会在大学生群体中发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成为基本的行为遵循,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对于矫正时弊、弘扬核心价值,坚定大学生的政治立场,巩固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重视教师政治素质的提高,形成政治认同引导的教育合力

教师是学生求知过程中的主要引导者和传授者,不仅负有传递知识,释惑答疑的基本责任,还承担着传播思想、立德树人的历史使命。大学阶段是学生心理和生理迅速成熟的关键时期,高校教师的价值观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不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专职教师需要不断提高政治素养,所有的高校教师都应该高度重视政治素质的培育,如此才能形成政治认同引导的合力。重视和提高高校教师的政治素养首先要打破学科本位的思想壁垒,树立全员全过程的认同教育理念。知识本身并不存在天然的藩篱,由于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的组织架构和教师研究领域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科之间的分离,教师学科本位的价值观念将教书和育人的同一过程人为地割裂开来,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教师在教学中的育人功能。即便如此,高等教育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环境下有序展开的,学科建设与社会政治发展要求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高校应契合时代要求将政治认同教育融入到教育的每一个环节。因此,纠正教师的观念偏差,全面提高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是形成政治认同教育引导合力的基础。其次,高校教师在育人导向过程中应充

分掌握意识形态的话语权,积极培育健康向上的思想舆论环境。高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要不断强化政治责任意识、阵地意识和言论底线意识,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不忘启真扬善、陶冶学生的情操,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坚决避免价值传道错位和情绪失控的状况出现;要为人师表,用言行示范,用人格感召,在循序渐进中实现对社会风尚的引领。

(三)积极创设实践教学平台,在社会实践中促进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

“政治社会化作为一种政治文化的教育和传递过程,实际上就是社会成员接受政治教育的过程”,[4]这一过程离不开社会实践对大学生的直接教化作用,因为实践才是认识和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虽然基本理论知识的储备是政治认同的基础,但是对于政治认同教育的目标要求而言,仅仅局限于理论层面的宣讲或者只是浅尝辄止的教学实践显然是不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不断整合教学资源,积极畅通学生社会参与的渠道,建立行之有效的实践模式和运行机制,从实践层面促进大学生对主流政治文化的认同。这就要在课程学习中合理配置实践学时,精心设计实践主题,广泛筹措实践经费,努力创新实践模式,通过学校、授课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从各方面保障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以实践模式为例,笔者认为除了继续拓展校企合作、校地共建等有效模式外,还应在志愿服务内容与基层社区居民需求有效对接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大学生社团参与公益实践的长效机制。这种志愿服务模式本身就是对大学生的善良教育和引导,而且有助于大学生走入社区,关注民生,服务基层,在真实的生活体验中加深对政策理论的理解和感悟,产生强烈的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效应。此外,在实践教学活动中还应注重对实践教学环节的总结和评价,通过学生自评、教师评议和实践对象的评价形成对学生实践参与效果的反馈,进一步提升实践教育意义。

(四)不断完善评价机制,在综合考评中传递和培育正确的政治价值取向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的主要渠道,是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基础性课程,其学习效果直接关系到大学生政治素质的良好养成。考核与评价环节虽然处在课程学习链条的末端,但却有着重要的目标管理和信息反馈功能。而思想政治理论课传统单一的考试评价模式通常侧重于以书本内容体系为主的知识测评,缺乏对学生思想动态、政治素质的细化考量和科学评估,极大影响了考评在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督导作用的发挥。因此,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思想政治素质的评价机制,构建合理有效的德育评价体系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有益尝试。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突破旧有的考试评价方式,将评价范围拓宽到教材和课堂之外,通过学生在课程考试、日常表现、社会参与等方面的综合考评建立全方位、多维度、立体化的思想政治素质考核机制。具体操作层面需要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在突出政治认同效能的基础上做好考核目标的分类量化,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评价的针对性和可行性。这不仅能够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与大学生的成长生活有效连接,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流思想的价值认同,而且通过有效评价在现实中又进一步培育和深化了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情感,强化了评价机制在当代大学生政治价值取向中的正向引导功能,有助于大学生良好政治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

[1]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501.

[2]习近平.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5-4.

[3]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4]王惠岩.政治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78.

(责任编辑:冯永刚)

山东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思想政治教育专项研究)基金项目“新形势下高校思政课针对性实效性研究”(项目编号:J14SY58)的研究成果之一;本研究成果得到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项目经费资助。

杭丽华/齐鲁师范学院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政治学理论、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理论课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