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搬入新图书馆的新生入馆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2015-03-31阳小琼

大众科技 2015年6期
关键词:入馆新生图书

阳小琼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大学图书馆,广西 桂林 541004)

搬入新图书馆的新生入馆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阳小琼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大学图书馆,广西 桂林 541004)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新图书馆开馆后,尽管对刚入学的新生进行了入馆教育培训,但是效果不是很理想,新生在利用图书馆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文章分析了新生入馆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高校图书馆;入馆教育;大学新生

在图书馆馆长领导与全体馆员共同努力下,经过一个暑假的艰苦搬迁工作。于2013年9月22日迎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花江校区图书馆的正式使用。同时也迎来了新馆第一次新生入馆教育培训。入馆教育的开展对新生认识并了解图书馆,提高图书馆利用率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在当今信息技术的影响下,现代的图书馆服务的内容、方式发生很大的变化,乃加之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新图书馆启用了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系统,颠覆传统的服务模式,实现图书自助借还。因此,图书馆很有必要向新入学的同学,进行针对性的、专业性的入馆教育培训,从而使同学最大化利用图书馆的资源。笔者从今年新生的入馆状态和是否会检索借阅图书的能力,以及向工作人员咨询的问题,就能看出今年的新生入馆教育与现状有些脱节,并且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的出现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研究。

1 经过入馆教育培训后新生入馆的现状

刚入学的新生对高校图书馆知之甚少,他们对图书馆的服务模式、运行机制、藏书布局、规章制度、开放时间等一无所知,经过入馆教育培训后的同学应该对我校图书馆有所认知和了解。 但笔者在流通部门工作,从新生后续借阅的实际情况和使用图书馆的效果与利用图书馆知识的认知度来看[1],确实缺乏新生入馆教育的影响,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1不了解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布局、获取图书有困难

表现在大多数新生进馆后,看到这么上百万的图书有点不知所措,不了解新馆的馆藏资源及分布情况。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新生一年级上的是基础课程,大家需要的参考书集中在一起,所以授课老师指定的图书很快被大家借完,后来借书的学生无法借到。于是就有读者抱怨图书馆对他们有用的书太少,当时的工作人员对他们解析:馆藏纸质图书的复本有限,可以用其他内容接近的参考书,也可以使用馆里购买的电子资源,并告诉他们点击图书馆主页“电子资源栏目”下的“数据库导航”,并在接下来的数据库导航系统里面选择“超星数字图书”或、“读秀知识库”进行检索,如果有的话就可以下载电子版的参考书,即使这样告诉读者,但他们依然找不到合适的,浪费许多时间也找不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料,严重影响新生利用图书馆的兴趣。

1.2利用图书馆的能力差

表现在大部分新生频繁借还书,读者借书带有盲目性,找不到真正想要借的书,所以不停地借还。大多数人来馆习惯询问工作人员:我要找的这本书在哪里?或者直接到开放的书架上去寻找。不知道在借书前,首先在检索机进行目录检索图书,才能知道自己要的书是否在馆,具体在哪个馆的具体位置?还有相当一部分人不知道检索机上公共目录查询提供了多种检索点,可按题名、作者、主题、索取号、关键词多种途径检索图书。或者有些只会用题名和作者来检索,不会熟练地运用主题或学科检索方式查找图书,从这可以看出图书馆还没有很好地对新生开展用户教育,引导他们利用图书馆,造成新生的信息检索能力差,还不能充分利用图书馆馆藏资源。

1.3不了解图书馆的规章制度、对图书馆使用认知度不高

表现在他们不遵守馆里基本的管理规则,都不晓得要刷卡才能进入图书馆的规定。因此有些学生进入图书馆不刷卡、强行冲卡也时有发生,同学进出电子阅览室要刷卡也要工作人员的时时提醒,这些都无形大大地增加了馆员的工作量。还有一部分读者因为不知道自己的借书权限,造成超期罚款,同时也不理解图书馆为什么要这样规定,会有人产生抵触情绪与工作人员发生一些争执和冲突,这样也非常影响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如果图书馆在新生入馆伊始,加强对新生的入馆教育和文明读者的宣传,就可以引起读者对图书馆的规章制度的重视,为他们日后自觉遵守图书馆的规章制度,文明使用图书馆打下基础。

1.4不了解图书馆的图书借阅相关政策和常识,不会操作自助借还书设备

表现在新生借书时不会正确使用代书板,习惯在书架随手拿、随手放,一次拿多本图书,不知道自己借阅图书的数量和图书丢失赔偿制度。有些读者找到图书,不知道如何办理借书手续流程,不会使用图书馆的自动借还书设备,不能独立完成自助借还图书的流程,还需要工作人员在机器旁边一个一个亲自指导,读者才能完成借还书。本来,无线射频(RFID)自助借还设备的启用,会减轻馆员的工作量,相反却无形中增加了工作人员的负荷,从而影响其他读者使用图书馆。如果新生入馆教育就让读者了解图书馆的借书常识,熟知借还书的借阅流程及实习操作自助借还设备,馆员就不要每天重复相同的问题,从而也不会影响图书馆借还图书的效率。

2 新生入馆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从上述的种种现象可以看到,新生入馆教育培训得不是很理想。从新生的视角看,就造成学生不了解图书馆,不能很好地利用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影响学生的求知和发展;从图书馆方面看,不利于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影响图书馆的服务形象,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2.1思想上对新生入馆教育重视不够

由于相关人员认识不到位,只是把新生入馆教育看成是简单向读者介绍图书馆情况的讲座,而没有当成一门入馆教育课程对待,图书馆缺少必要的监督和检查机制,导致新生入馆教育很少能收到具体效果。表现在下两个方面:第一,讲课老师的随意选拔任用,没有按照授课老师的基本要求去挑选,今年图书馆任课老师都在图书馆一线工作没有多久,有些甚至是刚来图书馆不久,他们自己对图书馆的认识和了解还是十分有限,更谈不上能讲好新生入馆教育的课程。第二,授课的内容简单缺乏专业,没有实用性。任课老师没有统一进行备课和研究教学方法,他们不仅缺乏专业知识背景,而且没有丰富的一线工作经验,只是按着自己对图书馆的简单认识而进行讲解,没有针对新生的个性化特点和新馆专业性的实用情况而进行全面的介绍,因此无法保证新生入馆教育内容的质量。

2.2新生入馆教育的时间安排不对

图书馆的新生入馆教育时间安排不妥当,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在新生军训的休息时间,对6000新生进行入馆教育培训,这显然是一个不佳时间。学生经过白天的军训,晚上是极度困倦,一心只想睡觉,哪有心思听课,这个时候进行入馆教育培训是没有什么效果的。第二,师也没有好好熟悉新馆的具体分布位置,况且新馆的馆藏书库分布标识还没有具体完善,每本书所在的具体位置的架标还未标示,自助借还设备还在调试阶段,整个新馆处在试用运行期间,离正常开馆还要一段时间整理。第三,作为刚进学校的大学生,近一半以上来自县级中学、县级中学以下,他们并没有与高校图书馆有实际的接触,对图书馆的认知度十分有限,也没有意识到入馆教育对自己的重要性。在这样的一种双方时间紧、工作忙的状态下进行新生入馆教育,很难保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3新生入馆教育的授课内容没有针对性

当前,学校图书馆有关部门把新生入馆教育作为程式化的例行工作,对待新生入馆教育的内容没有具体的标准和要求,这样就造成了入馆教育内容的缺乏专业,不实用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讲课内容主要介绍图书馆的基本情况、馆藏分布,强调本馆制度,及使用图书馆的注意事项和丢失图书的赔偿问题。没有把新馆的全部资源和亮点展示出来,使学生认为图书馆的服务仅限于借还和阅览,只会在开架库中借阅书刊,降低了学生对图书馆的认同感和利用图书馆的积极性。第二,讲课方式缺乏新意,据笔者了解:通常的教育方式就是馆员拿着自己的讲稿在台上进行讲解,学生坐在台下听。这样的讲课方式没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缺乏趣味性,学生没有参与其中的感觉,实际上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因此这样的教学方法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第三,讲课的地点选择不对,没有选择在电子阅览室上课,学生对图书馆没有一点感性认识。加之学校新馆颠覆传统的借阅模式,全馆启用(RFID)自助借还书系统,实现读者自己借还书。如果没有亲身体验,去图书馆借书还真有点的摸不着头脑。乃加之今年的新生入馆教育也没有给学生提供实地参观,上机操作的机会,更谈不上新生对图书馆的实际使用认识机会,因此今年的入馆教育的效果难以保证。

3 对搬入新馆的入馆教育存在问题的应对措施

新生入馆教育指高校图书馆在每年的新生入学伊始,针对新生使用、认知图书馆的基础培训[2]。其主要目的在于引导新生学会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图书馆的丰富资源,笔者认为:学校图书馆应对入馆教育在思想上要更加重视,在教学内容上加以充实,对入馆教育方法加以创新,为此图书馆各部门必须相互协作、共同设计和采取有效的方式,才能为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提供更有益的帮助。

3.1思想上提高入馆教育的认识

入馆教育既不是简单的图书馆介绍,又不同于纯粹的文献信息检索课[3]。它帮助新生从中了解学校新馆的资源与服务、文献检索方法、自助借还书设备具体使用、什么是借阅好习惯,学会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合理有效利用图书馆。它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基础,更是新生对信息检索的启蒙教育,因此不仅是图书馆和馆员本身要给予充分重视,而且更需要学校领导及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与积极配合,学校要将入馆教育列为大学生在校期间公共必修课,统一认识到新生入馆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在教育措施上达成共识,找出适合现代大学生信息需求特点的实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有目的引导读者从积极利用图书馆到自觉利用和热爱图书馆。

3.2入馆教育要丰富教学内容

入馆教育内容是决定新生入馆教育效果的重要一环,它传达图书馆希望新生了解和使用的信息。随着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在图书馆的启用,入馆教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借还书和规章制度的培训,而是“如何让学生全面快捷地了解图书馆和懂得利用图书资源”这一核心问题而开展。因此图书馆入馆教育要着重体现图书查询、借阅与技能的培养,根据图书馆的现状和新生的特点,笔者认为:在实际入学教育中要侧重三个方面。第一,介绍图书馆借还书的常见问题:馆藏资源的布局、学校两馆开放时间、读者的借书权限和所借图书期限及丢失赔偿规章制度、还有存包柜的使用注意事项所等常识性知识,同时讲解相关的规章制度,让学生意识到规章制度对个体的限制,其实对图书馆整体的有序化管理;对于稍加介绍就懂的书目查询、代书板的使用、图书借阅流程与借还书设备使用,关于图书分类与排架、随书光盘的下载等专业性问题,采用通俗易接受的方法讲解,让读者觉得图书馆并不陌生也不复杂,从而使读者克服图书馆焦虑,亲近图书馆。第二,应更多的向同学介绍新馆不仅有传统的纸质资源,还包含现代丰富的电子资源。简明扼要地向读者介绍电子资源的优越性和使用方法,根据新生的实际需求重点推荐常用的中文数据库,比如:对刚入校的新生学习英语是很有直接帮助的,是“宝成多媒体外语学习平台”和“新东方多媒体学习库”,还有“读秀知识库”很有必要向读者了解,它提供了 100万册电子图书的阅读、下载及本馆书目信息的链接,是图书馆纸质图书资源的良好补充。等到他们大学四年级需要写毕业论文的时候,他们就可以在“中国知网”、“重庆维普科技期刊”以及“万方学位论文”这些数据库里检索自己所需文献资料,从而促使同学更好利用电子资源,完成自己的学业。第三,要把图书馆新图书馆服务的亮点展示给读者,让新生知道图书馆的服务不仅对读者流通阅览基础服务,而且对读者提供图书馆业务知识培训服务,提升读者利用图书馆的能力,特别让学生知道参考咨询,网络服务是高校图书馆的服务特点,新生碰到问题可以通过:当面咨询、电话咨询、QQ在线咨询、读者留言、图书荐购等方式随时咨询馆员,与馆员沟通,让读者更多的了解学校图书馆,让他们对图书馆产生兴趣,从而吸引更多的读者使用图书馆,这就是入馆教育的意义所在。

3.3入馆教育方式要创新

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今年主要采用开设讲座、发放读者手册的方式,但因新生多、时间紧、任务重,培训效果不够理想,因此,图书馆应不断探索符合当今时代的特点,设计出适合学校新生的入馆教育形式。针对90后大学新生的特征,要在入馆教育形式方面做五点改进:第一,选好授课老师很关键。它不仅要求授课老师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熟悉全馆馆藏资源与服务概况,熟知不同学科的馆藏书刊和电子书刊的查找与获取、各种数据库的检索方法以及阅读软件使用和常见问题的解答,这样才能把专业性、实用性的入馆教育内容传达给学生,吸引新生的注意力,让他们知道入馆教育也是一门很实用的课程。第二,加强宣传,提高新生知晓率。入馆教育虽然由图书馆主要负责,也需要学工处配合,由学工处统一通知新生入馆教育的程序和安排,经过学院发放到每位新生手中,年级辅导员也要提醒新生完成入馆教育培训才能开通读者在图书馆的使用权限。其次,在学生集中关注的地方:图书馆主页,图书馆入口处设置醒目通知,提醒学生借书之前完成入馆教育程序,这样的宣传措施确保入馆教育的覆盖率。第三,安排在电子阅览室上课,解决新生上机困难,并安排专人指导。针对学校大多数新生来自县级和县级以下的农村,他们对图书馆的认知十分薄弱的特性。为了使学生尽快地掌握利用图书馆的方法,在教育中要增加学生实践的环节,比如:介绍在使用图书馆获取纸质图书时,让学生找到该界面并输入书名、作者、索书号,可以得到该书的馆藏详细信息,这样就找到所需的图书,如果该书配有随书光盘,教会他们怎样获得该书光盘;另一方面告知学生在纸质图书无法得到时,可以从数据库下载该书的电子图书,并教会他们如何获取电子图书的技能。这样实践的教学:不仅培养学生的电子资源使用意识,提高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提升学生获取自己所需资料的技能。第四,针对当代大学生的习惯和需求,结合图书馆面积宽广的现实情况,很有必要引领新生走进图书馆实地参观各楼层,熟知馆内布局与服务,介绍展示自助借还书系统。比如:现场向新生演示,如何使用检索终端、自助借还、让学生在现场使用自助借还书设备、馆员现场指导,这种“体验式学习”能让学生融入其中,印象深刻,调动学生使用图书馆的信心,使学生主动爱上图书馆。第五,完善入馆教育的后续工作,有些学生不满足于图书馆的一两堂课的培训,想丰富文献信息知识;还有的学生想实地操作检索系统,提高自己检索能力,但没有地方上机。针对这一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在开学的一个月内,图书馆应该安排新生上机专场,专人指导,给新生提供多次学习的机会,使学生更加熟悉文献资源检索知识,提高学生利用图书馆的技能。

4 做好新生入馆教育调查和意见收集工作

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新生对入馆教育的看法、学生的接受度和使用图书馆的效果,是为了更好地开展下一次入馆教育工作做好准备。为了使新生入馆教育开展得更完善更富有成效,图书馆应该在每年新生入馆教育结束后,都应该采取纸质调查问卷形式对读者的需求情况和新生入馆教育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进行调查,找出新生入馆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做出更适合新生入馆教育的科学判断和决策,推出符合读者需要的入馆教育,使图书馆的服务工作更加求真务实。

[1] 郑春汛.高校图书馆立体式入馆教育探索——以上海大学图书馆为例[J].山东图书馆学刊,2013,(4):69-72.

[2] 刘晶卫.高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谈[J].黑龙江史志,2012, (9):53-54.

[3] 郑芳梅.地方高校新生入馆教育探析[J].学理论,2013,(7): 147-148.

Research on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entrance education for freshmen move into the new library

After the opening of the new library in my college,although new students

education and training, the effect was not very satisfactory and they appeared in a variety of problems during the use of the librar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reshmen admission education problems and proposes solutions to these problem.

Library; admission education; freshmen

G258.6

A

1008-1151(2015)06-0176-03

2015-05-11

阳小琼(1972-),供职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

猜你喜欢

入馆新生图书
重获新生 庇佑
阅读推广视角下高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研究
河南一高校学生排千米长队进图书馆
图书推荐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高校新生入馆教育工作浅析
班里有个图书角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
新生娃萌萌哒
新生改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