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渴病气阴两虚证的中医特色护理体会

2015-03-31

大众科技 2015年6期
关键词:情志依从性特色

杨 爽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 南宁 530023)

消渴病气阴两虚证的中医特色护理体会

杨 爽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 南宁 530023)

目的:探讨中医特色护理对糖尿病的护理效果。方法:临床通过对33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中医辨证分型,按照中医辨证施护原则实施护理措施,给予情志、起居、饮食、用药运动、临症施护、健康指导等方面的中医特色护理方法。结果:患者对护理技术的依从性为97%,对健康指导的满意度为100%,93%患者认为运用辨证施护方法及中医护理技术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患者健康知识评分95.3±2(分)。结论:运用中医特色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控制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对疾病的知识掌握程度,提高了患者护理依从性和满意度,从而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糖尿病;气阴两虚证;中医特色护理

中医认为糖尿病属于消渴范畴,临床上以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为主要特征。目前,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的消渴病种的中医护理方案,将消渴病(2型糖尿病)按常见证候要点分为:肝胃郁热证、胃肠实热证、脾虚胃热证、上热下寒证、阴虚火旺证、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气阴两虚证主要临床症状有消瘦、倦怠乏力、气短懒言、易出汗、胸闷憋气、脘腹胀满、腰膝酸软、便溏、口干口苦、舌淡体胖、苔薄白干或少苔,脉虚细无力。内分泌科通过对33例消渴病气阴两虚证型的患者,运用中医辩证施护原则,采取针对性的中医特色护理,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到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8月~11月收治消渴病气阴两虚证型33例,其中男15例,女18例,年龄27~74岁,平均61岁。所有患者经检查后均符合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1.2护理方法

目前,临床上治疗糖尿病的主要方法为饮食、运动、药物治疗,但糖尿病患者病程长、易反复、并发症多,患者饱受折磨。笔者根据中医辨证施护原则,对消渴病气阴两虚证患者从六个方面实施中医特色护理。

1.2.1生活起居护理

阴虚患者素体常有有阴亏燥热的症状,平素不耐热邪,耐冬不耐夏,不耐受燥邪[1]。所以应为患者提供一个整洁、安静、清凉、空气有一定湿度的病室环境。运用中医养生观念指导患者以适应自然规律,顺时养生原则调整作息,养成规律生活习惯。注意形体锻炼时以有氧运动为宜,运动应循序渐进,不可过于劳作,以免损伤正气。出汗时要注意防止吹冷风,以防外邪入侵。

1.2.2情志护理

情志变化可以直接影响人体内脏气机功能紊乱[2]。情志失调导致气机郁结、进而化火与消渴病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3]。患病后,患者往往将注意力集中在自身疾病上,胡思乱想,容易产生急躁易怒和忧思悲伤的情绪。护士应耐心细致,和蔼亲切,用中医移情相制的方法转移患者注意力,解除其思想顾虑,引导病人进行积极的自我心理调节,通过心理调适,情志舒畅愉快,则气机调畅,气血和平,经脉通利,有利于扶助正气,促进疾病早日康复。

1.2.3膳食护理

控制饮食中的糖和脂肪的摄入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措施之一。根据糖尿病的不同病因病机施以合理的饮食,在每天总热量控制的情况下,采用辩证论食的方法。指导病人选择相宜的食品并结合食物的性味归经,做到寒热协调,五味不偏,才有利于健康[4]。指导患者宜选用益气养阴之类药膳调养身体,戒烟、限酒,忌食辛辣、香燥、温热刺激性食物。同时要让患者明确认识饮食治疗的重要性,学会合理地搭配糖类、脂肪、蛋白质等之间的比例,同时告知病人要应定时定量进餐。

1.2.4用药护理

指导患者服用汤药时易温服,宜在进食后30分钟服用,中西药之间间隔30分钟以上。告知患者如果汤剂放冷后,要温服时,应先将其加热至沸,使汤剂中沉淀的有效成分重新溶解,然后放温服用,不宜只热到不凉就服用因为汤剂放冷后许多有效成分因溶解度小而析出沉淀,如果只服用上清夜,舍去沉淀部分势必影响疗效。如加热至沸,则已沉淀的有效部分可溶解,放温后再服下,基本上与刚煎时效果相近[2]。使用降糖药物治疗时应告知患者药物治疗的重要性,指导患者掌握降糖药物的服药时间、剂量、用法、药物作用及副作用。如患者使用胰岛素治疗时,应正确指导患者注射胰岛素的方法,包括注射部位的选择、注射方法、时间、皮肤的消毒、注射量的要求及胰岛素的保存。在胰岛素治疗期间发生低血糖的患者,指导病人立即平卧休息,轻者应立即吃15~20g的含糖食物,如饼干、馒头、糖块,蜜糖水等,严重者遵医嘱静脉注射50%的葡萄糖。

1.2.5运用中医护理技术实施对症处理

针灸对糖尿病有一定的疗效,对其并发症亦有很好的效果[5]。为患者选择皮质下、内分泌、糖尿病点、肾、胰等耳穴实施耳穴压豆治疗;倦怠乏力者给予艾灸双足三里、关元、气海等穴位,或穴位贴敷肾俞、脾俞、足三里等穴位;脘腹胀满者给予吴茱萸热熨腹部,或隔吴茱萸灸神阙、关元、中脘等穴位;腰膝酸软者给予中药热熨腰部并指导患者进行气海、关元等穴位按摩,艾灸肾俞、关元、三阴交等穴位。进行操作前,告知患者中医治疗的目的及作用。在实施中医治疗后要告知患者注意事项特别是进行热治疗时要注意观察询问患者皮肤情况,以免发生烫伤。

1.2.6健康宣教

通过每周四定期的糖尿病讲座、发放糖尿病知识手册的教育形式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糖尿病的疾病知识、并发症的预防、降糖药物的种类及作用、中医养生方法;通过实物操作演示、个体培训的形式对教会患者进行血糖监测、胰岛素注射等方法。让患者学会自我管理。

2 结果

在患者住院期间,通过对33例患者的进行护理技术依从性、满意度、护理效果评价、健康知识评分等四个方面的问卷调查,得到结果是:患者对护理技术的依从性为97%,对健康指导的满意度为100%,93%患者认为运用辨证施护方法及中医护理技术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患者健康知识评分95.3±2(分)。

3 结论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临床常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及疲乏、消瘦等。中医学认为,本病属“消渴”范畴,是有体质因素、忧思郁怒、外感邪毒劳倦损伤、嗜食醇酒肥甘等多种因素致肺燥、胃热、肾虚而成,病机主要是燥热偏盛、阴津亏耗。虽然胰岛素治疗在糖尿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糖尿病是慢性疾病,难治愈、易反复、并发症多。在临床护理中发现对消渴患者根据中医辨证施护原则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给予情志、起居、饮食、用药运动、临症施护、健康指导等方面的中医特色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控制患者的病情,增强患者对疾病的知识掌握程度,提高了患者护理依从性和满意度,从而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1] 张广清,彭刚艺.中医护理核心能力读本(第1版)[M].广东:广东科技出版社,2013:68.

[2] 刘永兰.中医护理学基础(第1版)[M].北京:学苑出版社, 2002:24.

[3] 刘文俊.中医护理内科学(第1版)[M].北京:学苑出版社, 2002:173.

[4] 元东红.糖尿病的中医辨证施护与中医护理干预[J].中外健康文摘,2011,8(37):317.

[5] 石学敏.针灸学(第1版)[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2:257.

Experience of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care about Diabetes Yin Deficiency Syndrome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of diabetes care benefits.Methods: 33 patients with clinical diabetes by patients TCM syndrome type, according to TCM nursing care measures to implement the principle of giving emotional, living, dining, sports medicine, clinical disease nursing, health guidance and other aspects of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Care methods.Results: patients care technologies compliance was 97%, for health guidance satisfaction is 100%, 93% of patients believe that the use of Nursing in nursing methods and technology can effectively relieve symptoms, the patient's health knowledge score 95.3 ± 2 (points).Conclusion: The use of Chinese medicine in signature treatments can improve clinical symptoms, control the patient's condition, improve patient grasp the extent of knowledge of the disease and improve patient care compliance and satisfaction, thereby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Diabetes; Qi Deficiency;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care

R47

A

1008-1151(2015)06-0093-02

2015-05-11

杨爽(1983-),女(壮族),广西桂林人,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护师,从事内分泌科临床护理。

猜你喜欢

情志依从性特色
特色种植促增收
调畅情志 远离悲秋
刘勰“文以明道”中的情志主体论
中医的特色
完美的特色党建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
移精变气法在情志病治疗中的运用探讨
中医情志护理在乳腺癌围术期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