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科实践型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以《生态水利学》为例

2015-03-31张佳磊

大众科技 2015年6期
关键词:水利教学内容生态

张佳磊

(湖北工业大学轻工学部资源与环境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8)

工科实践型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以《生态水利学》为例

张佳磊

(湖北工业大学轻工学部资源与环境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8)

《生态水利学》是高等学校环境类和水利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对其它专业学生则能开阔学生的水利学方面的视野,增强学生水利工程实践能力和促进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的作用。笔者根据在该课程教学学习实践过程中的经验和体会,结合相关研究文献学习,从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改进考评方法三个方面提出了该课程教学改进的一些思考和建议,大大提高了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同时对其他工程类的教学方式具有借鉴意义。

课程改革;教学实践;生态水利学

《生态水利学》是水务工程和环境工程专业模块选修的主要技术基础课。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在认识传统水利的基础上拓宽视野,加深对现代水利工程的认识;了解水利及其他工程环境影响,为后期参与工程类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借鉴。具备一定的知识结构,扩展视野,实践能力,提高学习能力[1]。

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具有以下特点:(1)涉及学科多:本课程为生态学和水利学的交叉学科,涉及到《水力学》、《工程水文学》、《水环境监测与评价技术》、《生态学》、《生态工程》等课程相关知识的运用,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出较高的要求。(2)实践性强:本课程涉及到大量工程的规范,和实际施工工程非常紧密,具有很强的实践性。(3)规范性强:本课程涉及大量国家和地方的政策制度,施工规范、规程、法令法规的运用,导致教学内容具有严谨性和规范性。(4)课程教学内容更新快:由于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国家的政策法规,行业规范,工程方法学紧密相连,要求教学内容不断更新与完善[2]。

因此,目前该门课程教学中主要存在的问题:(1)规范性强:在教学过程中涉及到大量的规范、规程、标准和法令法规的运用,因此相对于其他课程来说,学习内容略显枯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2)教材涉及公式多,理论性强,范围广,学科多。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的话,学生学习起来知识点较多,若没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将很难掌握。生态水利学的实践性内容较多,单纯的理论教学,学生很难直观的理解掌握。此外,缺乏实际操作能力,导致很难达到毕业后工作单位的要求。(3)本门课程为专业方向课,此时为第 7学期,大四学生忙着考研和找工作,根本无心上课。经常出现老师在讲台上绘声绘色的上课,下面的学生要么复习考研科目,要么用手机娱乐。导致这门课开了等于没开,学生既没有开阔水利领域的知识眼界,也没有提高学习能力,并且导致学习风气越来越差。(4)本门课程的传统考核方式为期末闭卷考试形式,由于本门课程理论知识点多,很多学生按照一些认知课程的方式,在临考前一到两天的时间才开始突击复习,很难通过考试;即使有些学生通过考前突击通过了理论考试,也仅仅是对水利的理论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无法达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目的,走上工作岗位后,也很难达到用人单位的需求。

因此,本文针对目前《生态水利学》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运用文献调研法、调查法和经验总结法,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体系对《生态水利学》课程改革进行探讨,该研究成果除了提高水利领域课程的教学质量外,对其他工科实践型课程的教学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 优化教学内容,增强知识理论的可接受性

在教学内容方面,针对教学内容理论性强,范围广,学科多的特点,摒弃传统的理论教学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对教学内容以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为宗旨,以每一个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为案例,由这些实际问题出发,引出相关知识的讲解,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上,参与实际问题解决的思考与讨论,首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3,4]。

根据案例教学法,将全课程分为“生态水利学概论”、“河流生态学”、“河流廊道”、“水体富营养化和水华”、“生态监测”、“人工湿地”、“大坝建设对鱼类的影响及补偿措施”和“水库的生态调度”八个专题进行教学,每个专题均用 4个学时进行教学。

在每一个专题的教学上,考虑到教学内容的条理性和结构性,根据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认知规律,例如生态水利学概论这部分重点是让学生理解生态水利学“人水和谐”的内涵,理解传统水利工程及其弊端,掌握生态水利学原理。鉴于此,该专题教学先用水利学发展历程,从最初“大禹治水”的“疏水成利”水利思想,明朝著名水利专家潘季驯“束水冲沙法”,到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人水和谐”的水利思想。通过这些历史小故事,先学生直观理解传统水利“生态水利学”、“顺应自然”的思想。接着概述目前中国的四大水问题“水多,水少,水浑,水脏”,以此引出我国代表性四大治水实践。通过系统的讲解治水实践的针对需求,基本原理,主体工程,及实施后续评估结果,让学生系统的掌握不同的水环境问题的设计思路与方法。

2 丰富教学方法,实现课堂组织形式的灵活和多样化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多媒体教学技术已经成为大学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辅助教学手段。但是《生态水利学》课程具有信息量大,公式多的特点,因此,在教学手段上应该多样化,比方说可以先通过一些工程案例的记录片,让学生直观上了解该工程的设计思路,实施细节。

此外在课堂授课时一改以前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以基础知识和原理讲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如何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进行讨论和汇报。如在完成本课程第六章“人工湿地”的教学后,引进一些具体的工程案例,教师可点名两位学生针对报告会进行简短的评论,最后教师作简短的总结并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通过组织学生检索科研文献和做简短的学术报告,可以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培养其文献检索和主动学习的能力。

3 采用综合考评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前期生态水利学主要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从前期的考试评估结果来看,理论考试及格率较高,但是在后期进行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时候,学生拿到课题后,往往不知道如何着手。根据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特点,采取英国的职业教学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主导。因此本课程考试以理论考试,案例分析和工程设计三部分组成[5]。

综上所述,以《生态水利学》为例通过对以工程类的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助于学生主动的构建工程类学科的理论知识体系,进而大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 张政利,王丽学,迟道才,等.《水利工程经济》教学体系的改革[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25(4): 355-357.

[2] 何俊仕,张静,付玉娟,等.提升水利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教学模式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16(1):92-95.

[3] 陈永志.实践教学在水利水电施工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职校论坛,2009,(9):567-568.

[4] 胡兵,万端极,范明霞,等.案例教学法在化工原理课程中的应用[J].化工时刊,2010,24(11):72-74.

[5] 杨邦柱.高职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教学试点方案研究[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14(1):42-45.

Reform of curriculum teaching of Eco-Hydraulic Engineering

"Eco-Hydraulic Engineering" is one of main courses of the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nd hydraulic engineering. Through this courses ,the students will extend their horizons and learned more. In order to upgrade the teaching result, the author discuss the method to improving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 and the form and content of examinations based on practice reform of course teaching in open education and related reference.

Reform of curriculum teaching;teaching practice;Eco-Hydraulic Engineering

G642.0

A

1008-1151(2015)06-0154-02

2015-04-12

“以三峡库区重点监测站为平台开展复合型环保工程师实践教学的模式研究”(校2014005)。

张佳磊(1983-),女,湖北工业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生态水利学和环境工程。

猜你喜欢

水利教学内容生态
“生态养生”娱晚年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水利工会
水利监督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