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红色文化为载体推进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

2015-03-31天津外国语大学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5年8期
关键词:井冈山高校学生红色

天津外国语大学 俞 淼

以红色文化为载体推进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

天津外国语大学 俞 淼

党的十八大以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高校学生提升自身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导向标。作为中国社会的新兴力量,高校学生能否有效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直接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红色文化作为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资源和组成部分,成为推进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建立有效教育机制,创新新型红色发展思路,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引领高校学生积极学习和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高校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做出贡献,从而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效统一。

红色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校学生

一、红色文化的发展现状及原因分析——以井冈山红色文化发展历程为例

战火纷飞星火燎原,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了红色文化,它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而且极具有中国特色。红色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历史资源,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个方面。其中,物质资源表现为遗址、遗迹、遗物等革命历史遗存与纪念场所;非物质资源表现为包括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红色革命精神。红色文化最根本的特征是将革命性和先进性统一化、将科学性与实践性一致化、将本土化与创新性进行交融。

现如今,红色教育、红色旅游等共同组成了红色文化兴起的契机与基础,凸现了和平年代下社会对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高度重视,体现了后革命时代下红色精神的传承对于时代发展的重要性。

以井冈山为例,红色文化深入到井冈山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政治上说,井冈山红色文化形成了以井冈山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的文化圈,它具有重要的政治教育功能,是开展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典范。从经济上来说,以井冈山为主体的红色旅游业的发展,给当地带去了重要的经济动力,成为居民收入的有效来源。从文化上来说,井冈山精神为主要特征的红色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传承价值和文化教育功能。

同时,通过以上特点可以看出,井冈山红色文化的影响范围仅限于井冈山地区周围,没有更加广泛的辐射作用,红色产业发展缓慢,虽有丰富的红色资源但开发技术落后,仅凭借“革命圣地”这一标志在随着众多红色旅游基地开发的同时会逐渐淡出民众视野。由于革命老区经济引擎作用乏力,教育水平落后,民众对于红色文化的理解参差不齐,宣传手段单一,导致创新意识薄弱,无法在众多日新月异的文化潮流中脱颖而出,陷入不温不火的境地。

二、高校学生对于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成效显著,但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和前所未有的困难。与此同时,红色文化教育实践活动取得了重要成效,显示出蓬勃、旺盛的动力。但在发展过程中我们也清楚地看到,红色文化教育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充分认识到红色文化教育面临的艰难境地。当前世界各种思想激烈碰撞,对中国大学生的思想产生强烈影响,追求个性独立,与众不同的心态使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成长发展的大学生迫切需要科学引领。

在深入分析调查研究红色文化教育历史的基础上,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发现高校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模糊,对于红色文化了解甚浅。90%的受访者通过学校教育和电视互联网等媒体了解红色文化和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于50%的受访者对于核心价值观理解模糊,大于70%的受访者认为高校开展的红色价值观教育形式单一、缺乏吸引力,内容空洞,实践与教育两层皮,缺乏有效的联系。对于红色文化,超过70%的受访者认为红色文化对我国经济发展和文明建设起了很大的作用,愿意花一定的时间了解学习红色文化的内涵和发展,希望继承和弘扬优秀的红色文化。

由此可以看出,当前大部分高校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正确的认识,希望在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提高自身素质。但学校的教育制度形式单一,没有完全适应学生的需求。

目前,部分学生仍存在崇洋媚外的心态,对自身价值取向不明,出现喜好态度方面的偏差。由于高校学生对于新鲜信息和事物有着敏感的触觉,处于后革命时代的他们没有前辈对于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鲜明和忠实的信仰。处于时代浪潮中的高校学生缺少继承与发扬,只是一味地感受新事物冲击带来的快感。因此,如何促进德育与智育、体育等教育的融合,引领高校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如何遵循历史发展规律,引领当代高校学生认同并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如何创新思路和方法,建立长效机制等问题,成为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中的挑战。

三、高校学生学习红色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及意义

党中央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是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二是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三是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一论述既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烈需要,又是应对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关键时期所面临的各种社会思潮和错综复杂的形势的需要,更是当今急速发展的时代的需要。高校学生必须充分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含义,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国家和社会风险自己的一份力量。

1.促进高校学生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有效统一的需要

当代青年处于一个文化多元化变革的发展时代,他们注重强调自我意识,对成功与实现自我价值有着强烈的渴望,但因受到成长阅历等问题的制约,很多学生存在信仰缺失、自我意识极度膨胀等问题。这些问题在学生走向社会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其真正价值的实现,没有很好地处理自己与社会的关系,摆不正自己在社会中的正确地位,从而不能得到社会认同,无法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效统一。因此,培养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高校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2.促进高校学生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的需要

社会环境复杂多样,多种文化思想交织碰撞,某些消极思想影响和腐蚀着青年思想。拜金主义、享乐主义、金钱至上等思想阻碍青年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影响与制约着他们的健康成长。加强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升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与践行力,能够消除他们的思想困惑,为他们的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打下根基。

3.推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需要

当代高校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中坚力量,担负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然而,当代青年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缺少认知度,不能深入贯彻与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缺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与践行力,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只有不断培养当代青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增强他们的责任感与历史使命,使他们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四、以红色文化为载体推进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

高校学生进行红色文化的教育和普及应以价值观教育为教育目的,以生活实践为基本,以红色文化为教育载体,结合高校学生自身发展规律,激发内在道德动力,借助一定的载体。通过教育者的引导和革命先辈的示范,引起受教育者内心的情感共鸣,增强心理认同感,从而促使当代大学生参照学习革命先辈的精神品格和优良传统,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活动。

从政治上来说,有利于维护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安全和社会稳定;从文化上来说,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教育理论体系、教育工作方法等方面进行改善;从个人来说,有利于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自身素质的提升。

高校结合自身特点立足红色文化开展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其一要善于科学选择高校学生的红色文化教育资源,红色文化教育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对于把握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资源的内在需求和方向奠定;其二要明确大学生教育的原则和目标——科学设定教育目标,准确把握红色文化教育原则,努力掌握二者教育的基本规律;其三要积极探索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新路径,善于将红色文化资源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运用“红色旅游体验法”“实践锻炼法”等教育方法;其四要开发建立红色培训基地,将传统教育、创新教育、红色旅游有机结合起来,强化体验教育、仪式教育、朋辈教育的教学理念,力争使课程既具有思想性、知识性、教育性,又富于参与性、趣味性及体验性,让每一个学员都能在培训中真正地净化心灵、提高能力、触碰信仰、锤炼作风。政府与高校要积极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新机制,从而助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得新成效,实现提升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素质、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的教育目标。

政府要建立红色文化产品体系,打造红色文化精品,建设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创新红色文化传播方式,使高校学生切身感受和体会红色文化带来的震撼和对自身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供的导向作用;教育机构通过设计系统的红色文化课程和与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的实践方式构建科学、完整、系统的红色文化教育内容体系,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育提供生动载体;高校要统筹校园文化活动、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有效建立起情与理交融、多渠道渗透、全方位覆盖的高校红色文化教育新模式,对学生的知识、素质与能力进行全面提升。同时,政府与高校要贯彻团结协作改革创新的理念,加强校地和校际间结合,实现红色文化资源共享共建共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协同推进。

[1]魏本权.从革命文化到红色文化:一项概念史的研究与分析[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

[2]王丽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构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3]丁凤云.红色文化:推进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载体[N].光明日报,2013.11

[4]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J].党建,2014.04

[5]王 芳.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4

[6]丁凤云.依托沂蒙红色文化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14

[7]史旭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概括及深刻含义[J].改革与开放,2015.01

[8]宋 伟.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扎扎实实推进精准扶贫开发工作[N].延安日报,2015.03

(此文系天津外国语大学“十二五”科研规划2015年度思政专项项目“以红色文化为载体推进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 结项论文,项目编码:15SGQ02)

ISSN2095-6711/Z01-2015-08-0217

猜你喜欢

井冈山高校学生红色
红色是什么
井冈山诗五首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红色在哪里?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追忆红色浪漫
井冈山抒怀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七绝 井冈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