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化学教学分析

2015-03-31安徽省铜陵市正阳高级中学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5年8期
关键词:背景教师应高中化学

安徽省铜陵市正阳高级中学 徐 周

高中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化学教学分析

安徽省铜陵市正阳高级中学 徐 周

目前,新课程改革的形式不断深入校园,每个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应做出改变。以前的教学方式过于守旧,教师应该接受新的思想、新的方法,特别是在化学课上,教师应根据时代的发展改变目前的教学方式,既对自己的学生负责,也体现了自身工作认真的态度。本文主要讨论了在新课程改革的环境里,如何更好地完善化学教学方法,以期化学教学能够在新形势的影响下更好地发展。

高中 新课程 改革 化学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形式的发展,大多数学校已经开始实施新课程教学并开展实践活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已经慢慢深入人心。对于新课程改革的意识已经初步形成,有效合理的高中化学教育是目前每个教师积极探索的。化学是高中的重要科目,在高考中占了较大比例,对于学生的学习要求也是非常严格,需要储备大量的化学知识。因此,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一、高中化学低效教学的影响因素

1.教学目标单一。高中教学中,教师往往只关注学生对于所学课程的认知度,忽略了对于学生的关心,致使学生的态度、情感以及价值观念受到了守旧教学方法的影响。教师只看重学生的成绩和专业技能,应试教育下的课堂显得死气沉沉,课程效率低,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所以,为了提高成绩,家长就在校外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补习班,无形中加重了孩子的学习负担。

2.教学主体偏离。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学生并不是教学的中心,教学中心是课本,学生的学习较为被动,长期发展下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所降低。

3.形式过于表面。新课程改革比较注重学生的合作学习以及自主学习,这点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教师以往的教学方式,但是对提高课堂的氛围却没有实际效果,也不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究其原因,教师并没有真正掌握新课程改革教育的精髓。

二、有效教学理念的合理构建

新课程改革的本质是师生共同交流互动,互相传递经验及知识,不但使教学内容得到了丰富,学生心灵也得到了很好发展。

互动指的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活动,活动内容很广泛,并不单指课本知识,也可以是每个人对于生命意义领悟探讨以及生活经验的交流,从而达到更加直观、贴切的融入生活的教学方式。

为了深入教学,教师应熟悉高中生的发展特征,必须对学生有一定信心。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教师作为学生发展的旁观者可以及时给出建议及鼓励。

教师不但需要打破守旧的教育方式,而且教学过程应该大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创造良好的情景,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除了死板的学习方式,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答疑解惑,借助现有的科技手段,使教学全面发展。

三、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的构建

初高中衔接课练习中,教师让学生举出常用的干燥剂有哪些。几乎所有学生的回答都是铁粉。批改作业时,教师指出了这个错误,却遭到了全班学生的“否认”。学生们说:“初中教师说,铁粉是常见的干燥剂。”但是,铁粉在常温下不容易与水发生作用,铁粉容易生锈,因此不适合作干燥剂使用,这有可能是初中课本的错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与以往有较多不同,突出很强的自我意识、表现意识和平等意识,敢于挑战,不盲目跟从,有优点也有缺点,所以教学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教师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

1.兴趣教学。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高中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不论做什么,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新课程改革目标非常符合目前青少年的心理特征,教师应采用兴趣化教学的策略,从而使学生产生更浓厚的学习化学的兴趣。

2.生活化教学。在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了解化学与生活的关系,这是学以致用的关键。学习不能仅局限于课本中的知识,学生学习知识就是为了学以致用,特别是一个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所以,学生们在学习中要学会分析,将化学与生活结合起来,学会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化学概念。实施化学的生活化教学非常重要。

生活化教学要进行角色对换,这样的教学就是充分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的。教学时尽可能多得切合实际,使化学理论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关怀每一位学生,特别是成绩不好却很努力的学生,带领大家共同进步。

3.信息教学。在信息化时代里,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信息化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信息化教学使学生不再被动,而是成为学习的主导者,在此过程中更好地培养创新力。在信息化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不仅要使用课本上的教学内容,也应该仅仅跟随时代的发展,了解当今社会的发展动态,可以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动手参与,互相探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化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门实验学科,化学受到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育改革者的重大关注。新课程改革后,教师开始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学校也开始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化学教育,使学生能够更加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

[1]叶书林.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化学教学[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2

[2]丁成庭.新课程背景对高中化学教学的几点看法[J].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3]吕海平.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化学教学方式及其转变途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

[4]朱 娜.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改革研究[J].文理导航(下旬),2012

ISSN2095-6711/Z01-2015-08-0153

猜你喜欢

背景教师应高中化学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高中化学微型实验教学策略探讨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守恒法在高中化学解题中的应用探析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浅议优秀器乐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晚清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的背景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