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课堂教学应如何创设物理情境

2015-03-31贵州省习水县第一中学何若彬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5年8期
关键词:新课程创设物理

贵州省习水县第一中学 何若彬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课堂教学应如何创设物理情境

贵州省习水县第一中学 何若彬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创设物理情境唤醒、激励、鼓舞学生,使学生乐学、善学呢?课堂教学中一个新的亮点就是情境教学。如何把具有知识性的实际情境搬进课堂,从而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把要教授的学习内容巧妙地转化为问题情境。

新课程 课堂教学 物理情境

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对学生的唤醒、激励、赞美。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唤醒、激励、鼓舞学生,使学生乐于学习呢?情境教学就是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一个新的亮点。高效的课堂教学情境就是以无形的“情”和有形的“境”进行有机结合。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课程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将物理情境搬进教室,以情境中的问题解决为需求线索,从而使学生在解决情境问题的过程中灵活掌握知识。

一、创设情境,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

新课程标准指出“从生活到物理、物理来源于生活”。根据学生日常接触或生活经验的积累创设物理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考,更能体现生活中充满的各种物理知识。例如,讲授“物态变化”时结合生活实际创设以下物理情境:冰棍刚从冰箱拿出来时包装纸外面有‘粉’,剥开之后与热空气接触,冰棍会冒‘烟’,再把它放在玻璃杯里,玻璃杯的外壁一会就会出‘汗’,这是为什么,究竟在上述现象中发生了哪些物态变化?又如,护士给病人测体温之前,通常要拿体温计向下甩一甩,为什么?如果你生病发烧,父母用湿毛巾敷在额头或给你用“酒精”洗浴,这是什么原因?为什么洗澡时在水中不冷,洗完后感觉很冷?衣橱里的“卫生球”放置一段时间后不见了,是谁“偷”走了?通过这些在生活中常见的,甚至是亲身经历的现象,学生有一种原来如此的感觉,教师可以适时引导、启发学生进行比较,悟出其中的道理。

二、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物理情境

新课程强调,物理教学要注重与生活、社会及科技发展的联系。物理教学中的概念、规律都是建立在对生活现象观察的基础之上,但具有抽象性。这些抽象的知识会给学生带来一定困难。物理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利用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将物理概念、规律还原到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研究杠杆平衡条件时创设情境:卖菜小贩用通过哪些手段达到缺斤短两,赚黑心钱的目的呢?假如是你被他们宰了,你是否知道呢?你知道他们用的是什么方法么?

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情绪高涨,议论纷纷,探究欲望被激发了。在这样的物理情境中,接下来的杠杆平衡条件实验研究就变得容易多了。得出杠杆平衡条件后,教师把具有知识性的实际情境搬进课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挥了学生的内在潜能,进入了学习的最佳状态。

三、利用学科特点,创设实验情景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合作能力方面,物理实验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中学生大多对生动形象的物理实验普遍怀有好奇心和神秘感,应该最大限度地利用物理学科这一优势和学生对实验感兴趣的心理,精心实践、筛选和准备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演示实验和分组探究实验,在演示和探究过程中,创设情境,学得知识。通过实验情境的创设,学生建立了有利于认知过程的物理模型,提高了分析物理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悬念的探究实验,极大地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四、利用名诗名句、物理学家的故事创设情境

诗词是历代文人广泛亲近自然,细心观察自然的产物,常包含一定的物理规律和知识。在物理教学中恰当地引入诗词,有利于设悬立疑,激起学生强烈求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可以运用苏轼的诗句“峰多巧障目,江远欲浮天”,成语“立竿见影”“一叶障目”等很自然地得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结论;运用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从举杯邀明月说明他是只身一人,如何对影成三人?

学生会带着问题思考,不同观点之间的小组讨论会很激烈,使学生自然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和精神状态。同时,对启迪思维、调节情绪、集中注意力、强化记忆、陶冶情操都会起到积极作用。同时,恰当引入物理学家的故事能够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使他们乐于探究自然界的奥秘,体验探索自然规律的艰辛与喜悦。例如,探究“浮力”时引入阿基米德如何检验皇冠的故事;讲“重力”时引入牛顿思考“苹果落地”这一故事,在听故事中培养学生知道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五、利用现代手段模拟物理现象,创设过程情景

多媒体是现代教育教学技术的发展方向,得以迅速开发和应用于在教学。在课堂上采用多媒体等手段,用生动、形象、具体的方法引起学生感观上的视觉效果。利用多媒体的动态模拟功能,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由表及里,揭示物理现象的本质。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有些物理现象发生的时间极短,学生还没看清物理过程就已经结束,学生难以观察物理现象,理解物理现象的本质,给课堂教学带来困难。例如,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时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控制运动过程,还可以定格或设置水平初速度,使学生认识其过程,了解运动规律。

总之,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及时捕捉生活现象,适当创造问题情境与新信息,刺激学生的现有的知识结构,调动学生积极思考,激发他们的内驱力,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成为学习物理的有心人,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出独立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ISSN2095-6711/Z01-2015-08-0131

猜你喜欢

新课程创设物理
只因是物理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处处留心皆物理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我不是教物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