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提问策略研究
2015-03-31沈阳师范大学大学外语教学部研究生
沈阳师范大学大学外语教学部研究生 马 超
课堂是大学外语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交流的主要场所,只有在课堂上才能集中体现教学大纲和教材中的指导思想和要求;也是教师调控学生的情感因素、协调学生的学习行为的地方;更是学生获得可理解性的目的语输入,如教学内容、教师语和同伴语的重要场所。因此,无论是用传统的英语教学法还是在一些新的教学法的尝试中,课堂教学都是特别重要的教学环节。
教师对学生施教会采取多种有效的手段,随着科学的进步,教学手段将会现代化,但是无论教学手段现代化程度如何之高,都替代不了教师通过提问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这一基本方式。教师提问作为教师话语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又是教育领域中一项前沿性的研究,并且在英语课堂上,教师提问一直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当的教师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减少学生的不良情绪对学习的影响,引导学生运用目的语进行交际,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语言学习的主人,最终有利于目的语的学习。
一、大学外语课堂教学
组织和实施有效的外语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必须结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学校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应该首先确定教学目标,因为学生提高学习成绩依赖于适时、准确地确定教学目标,也有助于课堂行为和学生的交流,而且有利于教学评价和测试。其次,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根据不同知识类型和课型,教师应该合理地组织不同的教学内容,既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基本语言技能,又要加深学生对语言文化的了解和认识。最后,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对学生作需求分析,了解学生的需求、喜好、学习英语的目的,还应该从学习者学习英语的动机出发,分析和观察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同时将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与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和背景知识相结合,制定出个性化的教学内容和方案。
二、教师提问
美国心理学家R.Stevens 于1912年首次对教师提问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她先后通过四年的调查研究,包括教师提问的次数、速率、类别等项目,比较了100 多名中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语言行为,教师提问被视为有效教学的核心。此后众多学者在R.Stevens 的研究基础上对教师提问开始了更深层次和更丰富的研究。
荣静娴认为教师提问是指教师依据原有的知识、经验和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提出问题,通过这些问题启发学生进行思考,从而获得知识或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
国内外学者从教师提问的形式、内容和目的(功能)等不同角度对教师提问加以划分。Long 和Sato 基于教师提问的数据改进了Kearsley 的分类法,他们从提问功能上,较为完整地提出了新的分类标准。他们将教师提问分为两大类:反馈型问题和看法型问题。
三、教师的提问策略
吴德芳和夏玉兰对教师提问的策略进行了阐述,第一,教师提问的类型要多种多样,增加认知水平的问题。第二,教师提问的数量应该遵循“少而精”的原则。第三,教师要根据不同情况适当地延长候答时间,并且运用非语言的行为。第四,教师要对学生的回答延缓评判的时间。
舒白梅和黎敏玲认为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运用不同的教师提问的策略来提出问题,例如,在进行个别提问时,教师可以先叫学生的名字然后再提出问题,这样可以使这位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去回答问题;或者教师可以适当地延长学生的候答时间3 ~5 秒,这样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思考。
张慧军认为:第一,教师应结合学生的水平和兴趣,适当增加参考性问题的数量。第二,教师要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反应,灵活掌握候答时间。第三,教师要把握学生的个性特点,降低学生的焦虑情绪。
赵妮莎根据对英语专业学生进行课堂观察和分析,提出教师提问策略通常为以下几种:当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没有听懂或理解出现错误时,教师可以对问题进行英文或汉语的重复或转述;当学生没有听懂问题或理解出现错误时,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必要的提示、缩小问题范围或者简化问题的提问方式,这样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当学生无法回答或回答错误时,教师可以让其他学生回答问题,这样可以减少学生回答问题时的焦虑;当问题过难,学生无法回答时,教师自己给出问题的答案。
总之,提问策略是一种使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完成教学目标的有效方法,并且是展示教师的教学经验与教学智慧的途径。概括教师提问的策略基本包含三点:第一,教师提问最好包含各种认知水平的问题,把握问题的难易程度,使提问具有针对性。这样的问题会减少学生回答问题时的焦虑,而且学生又能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第二,教师在提出问题时,要清晰、详细而又准确。只有这样学生才不会因为问题的模糊而倍感迷惑,更有助于学生回答问题的准确性。此外,符合学生的理解水平的语言表述也有助于教师提问策略的设计,教师要注意学生的课堂焦虑问题;第三,教师在学生回答之前要提供其充裕的思考时间,这样才会降低学生课堂焦虑的可能性。
[1]Long, M.H., &Sato, C.Classroom oriented research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Boston: Newbury House Press,1983
[2]荣静娴,钱 舍.微格教学与微格教研[M].武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舒白梅,黎敏玲.高中英语课堂提问的认知思维导向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08
[4]吴德芳,夏玉兰.教师提问的八大策略[J].教学与管理,2002
[5]张慧军.大学英语课堂提问现状与提问策略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
[6]赵妮莎.基于“支架”视角的英语专业课堂中教师提问的探讨[J].外国语文,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