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合作办学教学问题探索和实践

2015-03-31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杨龙祥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5年8期
关键词:生源师资办学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 杨龙祥

现在全球经济发展进程急速加快,很多国家把培养全球化观念和意识的人才国际化,这样有助于提升自己国家综合经济竞争力,这就将成为自己国家首要发展趋势。美国高等教育政策研究理事会主席克拉克·科尔说过:“在国际上占有优势的国家都会拥有良好全球意识。”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经势不可挡的加入了历史的大潮中。我们中国在加入WTO 之后,对于人才的要求那就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社会需要人才,人才需要社会培养。所谓需要的人才就必须具备通晓国内、国际“游戏规则”、并且必须具备很强的竞争力,成为复合型的人才。所以说,高校进行改革,进行国际合作办校这个项目由此而生。在我们国家国际合作办校指的就是,国外教育机构跟中国国内高校联合在国内举办的高校,以中国大陆学生为招生对象的教育形式。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在中国国内高校实行国际合作办校势头很猛。经过这些年的不断努力探索,在全国大部分的地区高校都展开了不同形式层次的国际合作办校,与国外相比我们还处于开始阶段,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总体来说质量不容乐观。存在着很多困难与障碍。

现在高等教育逐渐国际化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强,通过我国有序开展高校国际化合作办学之后得到了不错的效果。但是由于我国国际化办学时间不是很长,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就会存在很多的问题。所以,笔者通过国内具体国际合作办校事例进行剖析,进行探究。

一、国际合作办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双语教学中的师资问题

高校都是在中国省级以及以上教育有关部门同意批准后进行国际化合作办学的,我们国家高等学校跟国外优等高等教育机构合作是一种办学措施。这种具体合作主要体现在签订与实施合作协议的过程中。国内高等学校跟国外高等学府进行合作办学所签订的协议内容都各不相同,办学方式方法也多种多样。在教学工作者的选择上,每个学校在协议签订之前,都只希望更多的外放教育工作者来学校进行担任授课。但是由于外方师资不足这是一个不能改变的现状以及成本和中国学生外语水平等原因,所以外方会选择一些具有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来进行担任主讲教授,而让中方教师来担任助教,鼓励两者共同完成学校授课任务。

2.中方学生英语水平方面的问题

从宏观角度来看,可将国内合作办学的方式分为两大类,首先是为外方合作学校与我国公办学校联合起来创办学校;其次是私立学校结合外方合作学校来进行合作办学。最初国家决定合作办学的时候,没有得到大部分国内相关人士以及民众认可并且经验不足,不管是公立高校还是私立高校的合作办学都存在问题,学生生存环境很难维持,生源不能保证,导致很多高校出现拉生源的现象。不管学生成绩如何,只要能承担起昂贵的学费就能进入国际合作高校学习,这样就会降低学生整体素质以及生源质量下降,英语水平太低,还不如一般普通的高中生,而且这样就给国际合作高校教育带来障碍。很多学生无法说出一句完整的英语,没办法进行教学。所掌握的英语词汇量太少,甚至不足1000,这样的英语水平根本满足不了全英文授课的教学方式,与此同时给教学带来一定的障碍。虽然英语培训可以通过大量的阅读来实现,但是最终能够真正达到运用英语去阅读、去学习原版国际合作项目的英语教材的学生却非常少。这样导致教学只能用中文授课,这样就违背了国际化合作办学的初衷,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如此下去,恶性循环,将随之产生一定的影响,在今后很多次考试的之后,一部分学生却无法理解考试试题中所说的问题,这样就完成不了教学。笔者以自己讲授的国际政治专业课来进行距离,其所教学的高校所录取的学生录取批次都早已经提升到本科二本批次,但是笔者在上课教学过程当中也完全没有办法进行全部英语完整教学,还有很多学生无法用英语经行自己观点的阐述与表达,能够用英语表达自己观点的学生寥寥无几。这给教学工作者带来很大的障碍,无法顺利达到教学目标

3.教学管理的问题

吉林省通过高校合作办学之后可以总结出,国际合作办学管理主要有以下两种:通过国际合作办学管理办公室管理和国际合作办学学校有关院系管理。上述第一种管理的优势在于校方能够更好的及时跟外方经行联系沟通,这样就容易没有自己独立的师资力量,教学效果无法保证,这就是其缺点所在。第二种管理方式可以让高校自身各院系有自己独立的教学师资,很好的保证教学效果,但是不能很好的跟外方进行联系沟通就是其缺点所在。也是因为高校学生英语水平的限制,并且高校管理部门太过严格,不然很多学生不可能按时完成学业,这样就会产生学生与家长的不满意。但是教学管理如果太过松散,就会导致很多学生出现厌学、学习压力过大甚至向逃学的心理现象,那样也就违背了期初国际合作办学的初衷。在具体实践过程当中,国际化办学管理方面的管理尺度就很难拿捏,很困惑。

例如,在河南省国际合作办校中都不同程度、不同层次存在问题。在河南,国际合作办校中,大多数采用嫁接式即“2+2”的培养教育模式,就是在在国内高校中先学习两年时间,最后两年去国外高校学习,总共修满四年课程规定的学分后才会给予相应的学位证书(双方学校各有一个证书)。这种教育模式讲求的就是引进国外好的教育模式以及教育资源,拓宽了国内高校的发展、生存空间,能够培养出具有全球化、国际化要求的人才。从国际合作办校运行管理模式和培养的规格来讲,河南省大部分高校都采用了国际合作办校办成一种对外合作办校专职管理部门,这样就能成为高校自身的一个二级管理机构。由该管理机构专门负责制定国际合作办校项目的具体招生计划,并且负责帮助高校的招生部门做好宣传以及招生的各项工作,这样以来,方便招生部门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统一的招生;国际合作办校的管理机构自己独立开展各种日常教育教学工作,还要负责学生的培养方案、计划以及所有课程建设与专业建设工作的制定与完善。要与国外高校合作共同制定相关的教学大纲,选用国内自己编写的教材或者选用国际大学所编写教材,取长补短。还要诚聘国际高校的优秀教师,协调好所有院系的教育教工作的顺利进行,并且要做好相关教育教学工作的考务工作、编制成绩单、教学教材资料的归类归档、教学质量考核工作以及学生日常管理工作。

从总体来讲,河南省各个高校国际合作办校发展还算不错,它的培养模式和机制在逐渐完善,但还不能面面俱到,仍存在不少问题。

第一,河南省在国际合作办校中,最大的制约因素就是资金问题,这不仅仅是河南省国际合作办校的问题,在整个中国国际合作办校的所有高校都存在此类问题。首先,各个高校对于国际合作办校投入的资金都不是很多。而且国内高校每年都在扩招,国内高校对于国际合作投入的资金并没有增加,这样以来平均到每个学生身上的教育经费、校舍、教室、图书、教学仪器等这些方面都间接性的在减少。在河南,各个高校对国际合作办校的行政干预也过于多,这样就束缚了手脚,不利于国际合作办校的发展。

第二,河南省高校国际合作办校中,在专业开设、生源、教师师资、办学能力等都存在问题。国际合作办学专业开设太过集中。主要在经济类、工商管理等学科。(生源、师资、办学能力等存在问题前文已经提到。)

二、如何解决国际合作办学问题

1.慎重选择生源

通过上述情况不难看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生源问题。在选择生源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学生英语水平的考察,并且各高校在录取考试的时候严格考察学生英语综合水平,根据学校的师资力量等多方面因素来选择适合适成绩的考生。

2.培养独立的师资

在教学管理问题上,每个高校应该构建独立的国际交流学习学院,培养各自独有的教育教学师资,在管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应该专门研讨解决,经常改革。多引进国际上国际合作办校优秀的师资团队来校对其进行培训,我们学会取长补短,来增强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者的经验及能力。

3.有效安排课程设置

各个高校在课程安排设置上狠下功夫,根据生源自身问题在签订国际合作办学协议指出,提早争取主动,掌握中方对于课程安排设置的决定权和发言权。增加国际合作办校的课程类别,让更多的学生有更多的选择,并且能够培养出更多不同领域的人才。

4.不断提升双语教师的专业水平

各高校要大力提升双语教学师资水平,多组织教育工作者去国外大学进行学习进修,以提升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保证国际合作办学能够更好的有序进行,使学生的学习有更好的引路人,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双语知识。

5.加强国际合作办校的资金投入

为了保证教学质量,还要将国际合作办校项目办的有特色,那就必须增加资金投入,并且还要引进更好、更加合适的国际教育资源。现有的资金投入根本没有办法满足。增加国际合作办校资金的入,这样一来,在国际合作办校的时候,就解决了学生教育经费、校舍、教室、图书、教学仪器等所有的问题。建设足够的校舍让学生生活好,增加教学教室,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基础设施,添置足够的图书,让学生能够获取更多的学习资源,增加教学仪器,让教师摆脱“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

6.减少国际合作办校过程中的行政干预

主要是因为各个高校中,各级领导没有对国际合作办校项目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他们对于其地位、发展前景及作用根本就不能正确的认识。他们只关注国际合作办校的经济利益,根本看不到其长远利益以及长期规划。通过改变高校在国际合作办校中多头管理、交叉行政的办学体制,放开束缚,让国际合作办校能够健康、积极进行。

三、结束语

国际合作办学成功与否在与此项目所谓社会培养的人才质量如何。根据上述,不难看出,最终不管是学生自身的问题还是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终检验国际合作办学是否取得成功的唯一标准就是各高校毕业的学生的质量。换句话说,如果以上涉及到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那么通过国际合作办学培养高质量的学生就将成为一纸空谈。

[1]孙 涛,胡文江.国际合作办学教学模式下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初探[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11

[2]夏宏伟.再论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教学问题——关于中外合作办学教学目标的认识[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2

[3]隋艳娥,陈智勇.工程教育国际化形势下国际合作办学的探索与实践[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猜你喜欢

生源师资办学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北京印刷学院新媒体学院师资介绍
第二节 2015年法学专任教师师资情况
中国和主要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体系比较
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