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陆慕老街柔性化保护开发方式探析
2015-03-31田鹏许周云
田鹏 许周云
摘要:从对历史街区典型保护性开发方式的对比分析中引申出柔性化保护开发方式,通过对柔性化保护开发方式内涵与本质的解读,给出了苏州陆慕老街柔性化保护开发方式的核心思路:吸收和汇聚地方特色文化或特色遗产于内,通过新建筑为“皮”老建筑是“核”的创新开发形式,让来者品读历史、感知文脉和消费文化。
关键词:陆慕老街 柔性化 保护性开发
历史街区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出现了广泛的大规模开发。但过度商业化开发却带来了历史建筑损毁、街区风貌改变、文化内涵变味扭曲等问题,历史街区保护与再开发一度陷入两难之境。如何正确认识和了解历史街区,有效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探索有效的保护性开发方式是值得我们探索的。
一、历史街区的若干典型保护性开发方式
(一) 原真保护性开发方式
《威尼斯宪章》强调,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要保护“最早的状态”而且要保护“所有时期的正当贡献”,“不能改变布局和装饰”,“要保护古迹周围环境”。这些都充分表达了文化遗产保护的“原真”概念内涵。《奈良文献》也强调,“想要多方位地评价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其先决条件是认识和理解遗产产生之初及其随后形成的特征,以及这些特征的意义和信息来源。”原真型保护的关键是保证历史文化街区建筑及格局的原始和关键传承过程中的真实性,保留体现历史街区历史特征的物质和精神元素,不能以任何不合理的方式来损害城市历史街区的真实性。而是应根据其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在遵循“维修保养,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下做到保存“原址、原状、原物”。目前,对重要文物古迹和文物保存要求较高的历史街区进行保护多采取该类保护措施。
(二)风貌保护性开发方式
一些历史街区随着历史的变迁,遭受破坏较为严重甚至已无完整的风貌,该类街区的开发多采取风貌性恢复保护方式。主要是基于地方建筑的传统特色,挖掘地方文化内涵,从历史上寻找历史街区典型繁荣期的空间形态作为原型,修复街巷肌理,强化基于地方特色与历史风貌的方式对历史街区进行修复。尤其是在景观规划中,延续历史景观肌理,恢复和发展历史街区民俗文化活动,开发民俗产业。从而唤醒人们对历史街区的传统历史和生活环境的心理认同与价值归属感。
(三)创新保护性开发方式
探索历史文化表现的新形式,面向需求大胆创新,把新的活力和新的物质形态结合于历史文化内涵之中是创新性保护方式的关键。但必须注意的是创新保护并不是简单的拆除老建筑更新为新建筑。创新保护是要改造那些随着岁月流逝,街区历史文化风貌和价值逐步消蚀,已成为城市中心或棚户区中的破败建筑,恢复原始建筑外皮,对建筑内部采用现代建筑材料和施工技术进行改造。改造的创新之处体现在建筑内部功能的创新利用,诸如居住改为商用。但必须使得街区风貌和文脉得以保护也即留下文化的DNA。
上述三种模式,原真性保护开发方式太拘泥于“保护”,以致无法吸引到足够的市场力量,过于依赖公共支出投入缺乏自我可持续发展能力。风貌性保护开发方式多是重“框架”而缺“内涵”的方式,尽管短期可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应但长期来看无经济可持续力。创新性保护开发方式很容易造成文化被市场所折断,尤其是作为房地产产品之后其功能结构会随着市场产权人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找到一个实现开发方式与其时间价值相统一的有机模式是关键,而以新建筑为“皮”老建筑是“核”的柔性化市场开发模式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
二、柔性化保护开发方式的内涵与本质
柔性本是指快速、低成本地从提供一种产品或服务转换为提供另一种产品或服务的能力。柔性最初使用在制造业系统,主要是指柔性化生产。柔性化生产是指通过系统结构、人员组织、运作方式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改革,使生产系统能对市场需求变化作出快速的适应,同时消除冗余无用的损耗,力求企业获得更大的效益。柔性生产是全面的,不仅是设备的柔性,还包括管理、人员和软件的综合柔性。同时,柔性也是相对于刚性而言的,就如同柔性材料挤压易于变形而刚性材料挤压易碎一样。
针对于历史街区的柔性化保护。其含义主要可以诠释为:一是拒绝对历史街区“刚性”、“粗鲁”地大拆大建或“推到重来”。拆除意味着所承载历史文化的断裂甚至消亡。失去的文化就意味着失去了内涵和个性特征,对其解读也就永远停留在过去,进而也就无从谈起文脉的传承和发扬。
二是“柔性化保护”不是去改造建筑内部功能,如居住改商用,使得建筑利用价值得以提升。其本质是以新建筑为“皮”老建筑是“核”,意在新的建筑“嫁接”于老建筑之外,将空灵的现在嫁接于坚实的过去,使得空灵的现在承继于历史文化内涵之核,真正的实现了街区文脉或文化DNA的留存。
三是柔性化保护并不“拘泥于”整体性的原真性保护,进而丧失功能拓展开发带来的机会收益。原真性保护过度的拒绝了市场,市场在其开发过程中顶多是传统门票收益,缺乏自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能力。
四是“柔性化保护”不是在“风貌”似曾相识的外衣下把商业内容充斥之中使得历史文化内涵荡然无存。“柔性化保护”在内容上则是重视文化和文脉的传承发展的,基于“相容、吸纳、并蓄”的原则,吸收和汇聚地方特色文化或特色遗产于内,并将历史街区作为地区或地方文化传播交流的主窗口和展示面,让来者品读历史、感知文脉和消费文化。城市的文化都是自己一方水土独自的创造,街区作为历史沉淀的中观实体,其外表下沉积和聚合的就是文化,代表着最深刻最地道的当地文化,基于“柔性化保护”的开发就是在挖掘文化、展示文化,实现文化可感知可品读可消费。
总之,历史街区的柔性化保护开发最核心的思路是:在对历史街区整体风貌保护下,吸收和汇聚地方特色文化或特色遗产于内,通过新建筑为“皮”老建筑是“核”的创新开发形式,让来者品读历史、感知文脉和消费文化。
三、对“苏州陆慕老街柔性化保护性开发”的探讨
(一)苏州陆慕老街概况
位于苏州城北的陆慕古镇,跨元和塘两岸。唐代后元和塘两岸民居增多,逐渐形成街市。陆慕名人辈出,吴门画派的创始人之一文徵明是陆慕人。唐代宰相陆贽的墓地在此镇,故名陆墓,1993年改用现名陆慕。此外,陆慕能工巧匠辈出,诞生了御窑金砖、缂丝、砖雕、蟋蟀盆等相城绝技。据记载,在宋朝时,皇室内苑中的缂丝能工,多为陆慕人。御窑金砖制作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陆慕御窑村烧制金砖自1413始,至今已近600年。明清两朝,窑里烧出的砖一直是皇家专用,故宫里的每一块地砖均出自这里。清代居民多烧窑、织汗巾,当时商业繁荣,沿元和塘两岸,陶器店林立,尤以出售花盆、蟋蟀盆为盛。
陆慕老街昔日的繁华已不复存在,变成了纯民居的一条街,老街古迹多已消亡,仅剩下南桥、悟真道院、中桥等4处文保遗址。目前道路狭窄,破损随处可见,雨篷、空调架、排气管等使这里显得凌乱不堪。由于生活设施老化、雨污水管网未改造等原因,许多住户无法安装卫生设备,靠着马桶、公厕过活,极为不便。
(二)苏州陆慕老街亟待开发更新的动因
一是陆慕老街是苏州北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重要的“接力棒”。借机苏州城乡一体化,通过老街改造,构建以文化旅游、休闲度假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机制,实现农民向市民的转变,实现原有农业经济、小商经济向服务业经济转变。
二是陆慕老街 “文化遗产”保护的紧迫性。陆慕老街的精神价值包含了陆慕人生活形式,是城市记忆赖以附着的载体,是地方性文化的标志。
三是陆慕老街“文化遗产”经济价值亟待回归与绽放:陆慕老街再开发是当下实现老街经济价值的途径之一。开发仅是经济价值实现的一个断面表象,而其价值的核心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和历史的精髓,是需要逐步挖掘和经营发现的。
(三)对苏州陆慕老街柔性化保护性开发的建议
1、对构成老街整体形态构架的旧街巷采取柔性化保留
尽管苏州陆慕老街随着街区居住密度过高,生活条件极其恶劣,交往空间序列被打乱,居民对现有生活状况不满,普遍希望改善居住环境、生活方式。但是它的交往空间—街巷却保留完整,破旧的街区依然散发着历史的气息。其中的街巷也是居民历史传统生活方式中既能享有充分的个性生活又能与邻里发生面对面直接交往联系的重要载体。因此,苏州陆慕老街街巷即是历史沉积下来的整体形态构架。
2、对街区内部分历史老建筑采取“文脉嫁接”的柔性化保护
针对老街中的部分具有历史价值的老建筑,不因其破旧就认为没有使用价值而拆毁,更不可将仿古造假当成保护的主要手段。其外观是破旧的,但其内涵是“美丽”的;使用功能是残缺的,但“纪念”与“记忆”是永续的。因为它们所承载的历史信息以及蕴含的文化意义的真实性是历史街区的核心价值所在。假如对它们进行任何改动,甚至拆除或重建,那么它所承载的历史信息也就消亡了,人们对其解读也就永远停留在当下的理解水平上,也无从谈起今后的再研究、再挖掘、再认识。
由此,应对街区内部分历史老建筑采取“文脉嫁接”的柔性化保护。也即对老建筑采取原真性保护,而在老建筑保护范围之外的一定范围内拓展“嫁接”与之形态相协调的新建筑或新构筑物,或是新建筑构筑于老建筑的整体空间之外,形成一处新建筑是“皮”老建筑是“核”的构筑格局,表达了传统与现代揉合在一起,将空灵的现在嫁接于坚实的过去之上,使得空灵的现在润浴于历史的文化内涵之中,留下时间的印记和对新生的感怀。通过新旧之间的反复对话,而获得一种诗意的契合。新从旧中吸取营养,获得生命力。旧的部分通过新的亮点重焕光彩,新旧建筑和谐共生。
3、对陆慕老街“可忆可传的文化价值”柔性化保护
陆慕老街文化是苏州母体文化的一个缩影,苏州母体文化应在老街中展示和得到强化。母体文化主要是指民间文化。因此老街中真正要保留的除了老建筑还有原著民的生活生产方式,传统的陆慕老街生活方式就是活的陆慕老街文化之一,保留传统就是延续历史。单纯的只留下若干陆慕老建筑的历史外表,却把整个街区的居民及其生活方式统统替换掉,不过是借历史谋利的行为。实际上是等于把陆慕原生态的物质文化遗产撕成碎片,打着保护开发的旗子进行着文化破坏。
在陆慕老街中实现“相城十绝”的记忆与传承。“相城十绝”是苏州相城区民间传统文艺,包括御窑金砖、元和缂丝、陆墓泥盆、渭塘珍珠、相城琴弓、九龙砖雕、太平船模、黄桥铜器、水乡草编、阳澄渔歌。其中御窑金砖铺到了天安门,元和缂丝艺人为故宫补龙袍,陆慕泥盆和太平船模摘取了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等。因此,基于“相容、吸纳、并蓄”的原则,吸收和汇聚地方特色文化或特色遗产于内,并将历史街区作为地区或地方文化传播交流的主窗口和展示面,让来者品读历史、感知文脉和消费文化。
参考文献:
[1]阮仪三,孙萌.我国历史街区保护与规划的若干问题研究明[J].城市规划, 2001(10)
[2]张朝枝.原真性理解:旅游与遗产保护视角的演变与差异[J].旅游科学,2008(2)
[3]肖勇.历史街区保护和更新的理论与实践探索[D].湖南:中南大学,2011:34—36
[4]于红霞,栾晓辉. 青岛历史文化街区价值评价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城市规划, 2014(3)
〔本文系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传统建筑适应性再利用经济价值研究”(项目编号:2013SJD790023)阶段性成果〕
(田鹏许,1981年生,河南漯河人,博士,苏州科技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城市经济、房地产经济。周云,1962年生,北京人,苏州科技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建筑经济与房地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