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设计有效性问题的探索与思考
2015-03-30张秀青
张秀青
杜威说过:“一个有效的反应就是能完成一个可以看到的结果的反应。”而“课堂有效性”问题作为我们教学层面上的聚焦点体现在各个方面,而最核心的就是教学设计的有效性。下面就以湘教版地理选修Ⅴ第二章第二节《我国的干旱》为例,来谈一下课堂教学设计有效性。
一、以学生为主体,找准教学起点
“以问题形式来切入教学,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无问题意识转移到问题意识上来,从没有问题到有问题的学习,实际上也是为了扭转我们多年来传统教学中对学生问题意识的模式和压榨,重新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开启他们幽闭的心智,激活学生的思维,开发创造的潜能。”如环节一:
请同学们阅读材料《近年我国重大旱灾一览表》,思考:
(1)材料中反映出我国旱灾的哪些特征?
(2)旱灾的危害有哪些?
以上活动设计是以教材内容为载体,有目的、有意识地添加能给认识带来一定情绪色彩的情境,再按一定的表现形式编结而成的问题。表格中的信息在学生头脑中经过有思想、情感和内心的感受,能使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通过自己独立自主的思维活动而获取知识,掌握相应的材料信息提取方法,从而学会学习。
二、创设探究性问题,在探究中质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了问题,才会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质疑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正如教育家顾明远所说:“不会提问题的学生不是学习好的学生。”加强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应该紧紧抓住学生的认知不平衡点,并紧靠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如环节二:
第一步,展示“我国干旱灾害分布示意图”,设计以下问题:读示意图,指出我国旱灾最严重的区域。
这样的设计,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读图能力,另一方面促使学生提出新问题——为什么在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华南西南旱灾严重?
第二步,展示以下两段材料
材料一:2009年秋季以来,我国西南地区降雨少、来水少、蓄水少、气温高、蒸发大、墒情差,致使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5省(自治区、直辖市)遭受旱灾。其中云南、贵州、广西等省(自治区)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五成以上,部分地区降雨偏少七至九成,主要河流来水为历史最少,水库蓄水较常年同期偏少二成以上,土壤含水量普遍仅20%左右,旱情极为严峻。目前,云南全省、贵州大部、广西局部持续受旱时间超过5个月,且仍呈发展趋势,对群众生活、工农业生产包括经济社会发展都造成了严重影响,损失十分严重。
材料二:2010年10月至2011年2月,当雨雪冰冻天气肆虐中国南方之时,中国北方地区正在遭遇不同程度的干旱,山东、河南、河北、山西、安徽、江苏等冬小麦主产区出现不同程度的旱情,这些地区气象干旱仍将持续发展,可能形成冬春连旱。
设计问题组,小组讨论。
(1)请结合材料一,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释西南地区旱灾成因。
(2)读材料一和材料二,我国北方地区旱灾严重,尤以华北春旱最严重,说明华北春旱严重的原因。
(3)讨论:长江以南地区发生旱灾的原因有哪些?
以上问题组的设计具有目标性,紧紧围绕探究主题,而且设计的问题有宽度。问题1、2是建立在材料基础之上,梯度相对低,适合大部分学生去探讨;问题3难度相对较大,小部分学生更加深入地探究。
同时,承接上述问题,学生会质疑:如何来应对旱灾呢?这又能激起学生兴趣,为引导学生进一步的探索打下基础。
总之,教学具有极强的艺术性,是一门值得钻研的学问。要实现有效教学,教师必须认真钻研,必须关注学生。以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为突破口,不断推进教育教学向纵深发展,努力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编辑 薄跃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