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学生地理读图能力的培养
2015-03-30陈海云
陈海云
摘 要: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历史与社会课本中的各种地图、景观图、示意图、统计图等等,有机构成了一个“图像系统”。学习地理知识离不开地图,培养学生的读图(主要指地图)能力是历史与社会(地理部分)的特色,也是课堂常规训练的重要任务之一。
关键词:地理;读图能力;培养
地图是地理知识的一种形象、直观、综合的表达,也是地理学科独有的一种语言。地图中蕴含众多的知识点,许多地理特点、规律都可通过观察、分析地图得出。
对初中学生而言,教会他们读图、用图,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地理知识,而且能帮助学生建立形象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在教学中,笔者进行了以下的探索:
一、创造地理环境,营造看图的良好氛围
如,开学初,在教室后面悬挂《世界政区图》和《中国政区图》等,在教室的角落里摆放地球仪,购买《中国政区图》磁性拼图,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认图、拼图,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进地图的世界,开始认识地图、喜欢地图。
二、熟悉图表语言,掌握看图的基本步骤
1.要知道地图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注记,这是读图的根本
2.明确目标,分步看图
一般来说,看图主要分三步:第一步看图表标题,图表标题指明此圖表所属,这是读图的前提。第二步看图表图例、注释。这是指导学生看图的基础。第三步看图表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图表标题、图例和社会热点对图表进行分析,紧扣图表标题和设问谈图表,从图表上获取有效信息。
3.看图表内容时要考虑有序性、整体性和多角度。
如,北京的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此图看似简单,但其实暗藏玄机。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分步观察:第一步看北京最冷的月份和最热的月份分别是哪个月?这两个月的平均气温各大致是多少?最冷月的平均气温高于还是低于0℃?第二步看降水主要集中在哪些月份?其降水量大致是多少?气温较高和较低时,降水量有什么不同?第三步根据降水量和气温变化规律,请说出季风气候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三、加强读图训练,掌握读图的基本方法
阅读地图不仅要看清地图上有什么、在什么地方,更重要的是探究和发现隐藏在地图语言背后的地理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不仅要静态地看清地理事物的位置、特点,而且要动态地分析地理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两种维度中的变化趋势。
1.由“平”而“立”,精彩蝶变
书本上的等高线地形图都是平面图,学生对于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这些抽象的概念很难理解。因此,教师可以将等高线地形图由平面变为立体,实现地图的精彩蝶变。如,将等高线实物模型和等高线地形图一起展示,通过同步讲解和演示,使学生在平面和立体之间建立相应的联系,从而更好地理解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概念。
还可以用我们的“手”跟这些概念建立联系:如,手指的中间突起的部分可以想象成“山脊”,两个手指之间凹下去的部分可以想象成“山谷”。
2.变曲为直,化繁就简
东西半球的划分对学生来说是比较难懂的,非常抽象。而且众多经纬线交织在一起,容易干扰思维。为此,教师可以将重要的经纬线提取出来,变曲为直、化繁就简地进行判读。
如上图所示,教师可以重点选取五条经线进行重新布局。第一步先画出五条经线:0°、20°W、160°E、180°W、180°E(180°W和180°E其实是同一条)经线。第二步指明从0°经线开始,愈向东经度愈大的则是东经,愈向西经度愈大的则是西经。第三步明确阴影部分(从20°W到160°E)为东半球,其余部分则为西半球。
教师可以告诉学生为什么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而不是0°和180°。因为0°和180°这两条线穿过很多国家,经线划分时区时会导致一些国家有两个日期,而20°W和160°E两条经线穿过的地球表面几乎都是海洋,所以选择这两条经线作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可以尽量避免以上情况发生。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想像阴影部分(东半球)相当于从0°和180°(东经部分)向西移了20°,这样东、西半球的划分就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了。
3.有分有合,各个击破
在学习中国行政区划时,学生要在短时间内记住34个省级行政区的轮廓以及名称、简称和省级行政中心,难度确实不小。为此,教师通过改造地图,缩小“瞄准”范围,刻意放大矛盾,让学生有的放矢。
(1)化“整”为“零”。具体可分从易到难的两步:①在空白中国政区图中要求学生说出单个省区名称。②在空白页面上显示单个省区轮廓图,让学生说出名称。
(2)化“整”为“块”。这里的“块”指小范围的组合在一起的几个省区。具体也可分从易到难的两步:①用“包饺子”的方式判定省区的位置。如,先出示局部地图:新疆、西藏、四川、甘肃、青海五个行政区划,把中间的青海名称省去,让学生填写。②“补缺边”的方式,如,新疆、西藏、四川、甘肃、青海五个行政区划,把边缘的西藏名称省去,让学生填写等。这样处理有助于缩小“瞄准”范围,便于各个击破。
(3)化“零”为“整”。教师可利用Flash软件和中国磁性拼图,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将零散的34个省级行政区拼成一幅完整的中国地图。可采取小组竞赛或挑战赛的形式进行,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有效梳理,总结规律
气候是整个自然地理环境中最基本、最活跃的要素,但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很抽象,学生难于理解和记忆。但是仔细梳理,发现气候的分布是很有规律的。
(1)如,非洲的气候带明显呈带状分布,且南北对称,教师可以用一个简图进行梳理总结。(①热带雨林气候,②热带草原气候,③热带沙漠气候,④地中海气候)
(2)从世界范围来看,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两侧,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两侧。
这种有效地梳理,能够清晰地呈现出地理知识的规律性,易于被学生接受、掌握。
5.变换角度,发展思维
经纬网地图的判读是一大难点,书本主要是从地球仪的角度出发,形式单一而且综合性强,导致学生判读的起点比较高,不容易掌握。
为此,教师可以从平视、俯视(从北极向下看)、仰视(从南极往上看)、拉直展平等不同的角度逐一绘制成不同的经纬网地图,和学生一起研究、分析。
通过这样一番“历练”,学生头脑中会烙上“经纬网模型”,今后看到不同的经纬网地图时,能很快地形成空间概念。
6.形象记忆,趣味感知
大部分地图轮廓复杂、难以掌握;但联系实际细心观察,就能发现许多地图如人如物、似鸟似兽、惟妙惟肖。教师可以根据各地的风土人情、地形地物、社会历史、经济发展特征等,取最佳相似形,并赋予积极意义,从而使地图教学生动有趣、印象深刻。
比如,陕西省像秦兵马俑中的跪俑(秦兵马俑出土地),湖南、江西省像兄妹头像(苗汉团结),台湾省像一串香蕉(我国著名香蕉产地),云南省像只开屏的孔雀(我国珍稀动物孔雀产地)等等。
这种方法能帮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准确判读出有关图形,从而为进一步解答有关问题奠定良好的基础。
7.逐步叠加,分解难度
教学中图中许多信息都是一次性同步呈现出来,所以,干扰因素多,容易分散注意力。为此,在用地图学习复杂的问题时,可在空白的地图上进行分步叠加,以判断不同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如,在教学《复杂多样的地形》时,可准备一幅空白中国地图,先画上主要山脉的分布,再画出高原、平原的分布,最后可以根据山脉、高原和平原的位置画出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这样分步叠加,使不同的地理元素逐一呈现,增加了读图的针对性。
8.借助媒体,寓教于乐
现在的电脑应用软件层出不穷,如,谷歌地球(Google Earth)、百度地图等;网络上也有一些现成的打包软件可以利用,如,用Flash软件制作的中国行政区划拼图游戏等。
运用电教多媒体手段可以让抽象的地理符号、图表等声像俱全、形象具体,从而增强动态效果,激发学生思维,做到寓教于乐。
四、指导绘图、填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绘图是读图过程中的“动手操作”环节,能加强整幅地图中细微特征的认读。教师要积极鼓励、引導学生亲手绘制地图,这样既能使学生掌握一些描制地图的基本技能和技巧,又能加深学生对所绘图中地理概念的理解。
1.彩绘
即,利用课本插图与空白的暗射图,用彩笔勾画出所要掌握的地理事物。一般来说,彩绘时要注意三点:(1)要突出重点,不要全面兼顾。(2)要运用不同线条、颜色与表达方式。(3)彩绘也应配以适当的注记。
2.画简图
画简图时要注意以下三点:(1)要做到简图轮廓尽量简便,最好用简单的几何图形组成,以降低作图难度。(2)图中内容不宜过多、过繁,要突出主要地理事物,并以这些“事物”为基点,加以联系和记忆。(3)一幅地图中有时可能出现几种地理要素,为加强知识间的联系,我们可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按先后主次的顺序逐次画出,使学生有一个消化吸收的过程。
3.暗影地图填绘
具体做法是:以课堂教学为阵地,教师可利用边讲边绘的方式,指导学生边读、边填,要利用教材中配备的空白填充图和填充图册,把课堂上的知识点落实到地图上,使学生所学知识具体化。
地理图表是地理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工具。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掌握运用地图的基本技能,要善于启发学生运用地图来说明问题、解决问题。要通过学生的读图、析图、绘图、用图,帮助学生掌握观察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逐步发展学生的理解、想象、分析等思维能力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超,段玉山.地理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段玉山.地理新课程课堂教学技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编辑 郑 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