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执政基础建设与改善民生的理论与实践
2015-03-30吴毅君
吴毅君
(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湖南科技大学基地,湖南湘潭411201)
一个执政党的执政基础的实质是依靠谁、依靠什么执政的问题,最重要的是人民这个基础,只有人民认可、拥护和支持,党才能执政,也才能执好政。如果民生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就会得不到人民的拥护、失去民心,就会动摇党的执政基础、甚至失去政权。回首中国共产党90多年波澜壮阔的历史,历代中央领导集体都非常重视党的执政基础和民生问题,先后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在党的执政基础建设和改善民生的理论和实践中取得了丰硕成果。
1 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奠定了执政基础建设与改善民生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基础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作出了中国近代“三座大山”是民生问题根源的科学判断,领导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的解放而斗争;确立了“为人民服务”“人民利益至上”的民生理论和执政理念,制定了反映全国人民根本利益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近代中国,人民由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这三座大山的压迫,遭遇着世界所罕见的被剥削、被蹂躏、被奴役的生存危机,中国共产党正是为了救民众于水火之中而诞生的。如何解决中国人民的生存危机?这正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为民执政理念的逻辑起点,他们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得出了中国民生问题根源于三座大山的剥削和压迫,推翻“三座大山”的压迫是首要的民生问题这一科学判断。从此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斗争。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推翻了“三座大山”,取得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建立了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成功实现了最深刻最伟大的中国历史的社会变革,为中国共产党执政基础建设和民生问题的彻底解决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经济基础,同时也夯实了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法理基础。
“为人民服务”“人民利益至上”的民生理论和执政理念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逐步形成的。1939年2月,毛泽东给张闻天的信中第一次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全新概念。1944年9月毛泽东在追悼张思德同志的会上所作的《为人民服务》为主题的演讲中,全面诠释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并将其作为对全党和革命队伍的普遍要求。1944年10月毛泽东在接见新华社与解放日报社全体工作人员时指出:“我希望新闻工作者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三心二意不行,半心半意也不行,一定要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1]这是毛泽东第一次在“为人民服务”前加上了“全心全意”。1945年4月在党的七大开幕致词中,毛泽东要求全党“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2]1027,毛泽东在党的七大《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进一步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了更加完整的表述,并进一步将其提升为党和军队的根本宗旨,且将其作为党的唯一宗旨写入了党的章程,此后的历次党代会都将其写入了党的章程。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还继续强调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完全性和彻底性。
在“为人民服务”“人民利益至上”的民生理论和执政理念指引下,实践上取得了巨大成就。1934年1月,毛泽东在江西瑞金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深刻指出:“解决群众的穿衣问题,吃饭问题,住房问题,柴米油盐问题,疾病卫生问题,婚姻问题。总之,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假如我们对这些问题注意了,解决了,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我们就真正成为了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的周围,热烈地拥护我们。”[3]136-137毛泽东深刻地认识,最基本的民生问题是群众的生存问题,只有解决民生问题,人民群众才能拥护我们,也才能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同时,毛泽东指出:“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真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3]139毛泽东更进一步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是我们党的胜利之本,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坚强基石。为此,在中国这个传统农业大国,首先把农民最关心的土地问题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头等大事,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进行土地革命,解放了生产力并改善了人民生活,为新中国的诞生奠定了深厚的群众基础。新中国成立后,面对百废待兴的社会现实,毛泽东更是高度重视改善民生问题的紧迫性,明确提出改善民生是巩固人民政权和维护社会秩序的关键。从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30年里,党重视民生、改善民生,制定了不同的方针政策,基本满足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党在解决民生问题上的实效是明显的,稳定和巩固了党的执政基础,赢得了人民的拥护。但也存在强调人民利益时忽视了个人利益,无论是成功经验还是失败教训,都是对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都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执政基础建设和民生改善提供了宝贵经验。
2 中国共产党第二代、第三代以及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发展了执政基础建设与改善民生的理论与实践
中国共产党第二代、第三代以及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第一代领导集体执政基础建设与改善民生的理论与实践,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如何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如何发展这些重大问题,进行了不懈探索,在党的执政基础建设和改善民生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理论创新和伟大实践,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了一个新的欣欣向荣的发展阶段。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国共产党人面对“文化大革命”的现实境况,本着大无畏的精神,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出发,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重新确立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将全党和全国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找到了一条发展生产力,不断改善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的正确的执政基础建设和改善民生的道路。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在于改革、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于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社会主义的本质在于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判断社会主义的标准在于“三个有利于”以及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目标等一系列党的执政建设和民生改善的理论,并以此领导和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引发了关于就业、社会保障、住房、收入、医疗、教育等一系列问题。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执政理念,进一步丰富了党的执政基础建设和改善民生的理论与实践。江泽民提出改革发展稳定的结合点在于不断改善民生、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在于始终做到“三个代表”、中国共产党深深扎根在中华民族之中在于两个“先锋队”、党的先进性在于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在于发展以及新“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等一系列党的执政建设和民生改善的理论,并以此继续领导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加强党的执政基础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作为新时期党的建设的重要任务,并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民生思想。胡锦涛在党的十六届一中全会上强调,我们党是执政党,党的各方面建设最终都要体现到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上来。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胡锦涛回答了我国的经济发展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道路问题,那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这一科学发展观是党的执政基础建设和改善民生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就加强党的执政基础建设的各方面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2004年9月19日,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正式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深化了民生建设的价值目标,指明了加强党的执政基础建设的实践路径。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生活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4]37
3 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升化了执政基础建设与改善民生的理论与实践
当前,我国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改革进入了攻坚期与深水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征程,在继承和发展中推进党的执政基础建设和改善民生的理论与实践,呈现出了“五位一体”全面改革发展的新常态。
习近平总书记将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视为党的生命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抉择。习近平深刻指出:“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5]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5]习近平这些重要论断,科学表达了中国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唯一正确道路的重要性和坚定性,同时也是加强党的执政基础建设和改善民生的根本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把改善民生与社会治理相结合,提出了改善民生的目标、要求和工作思路。他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6]“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7]“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8]2012年12月,他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工作思路。这些论断充分说明习近平对改善民生工作的高度重视,同时也升化了改善民生的理论。为此,在实践上相关政策不断出台,改革发展成果正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为了啃下硬骨头、踏过险滩、跳越“拉美陷阱”,不断改善民生、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用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中国持续发展。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吹响了更深次更全面的改革号角,党正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而奋斗。
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党的执政基础建设和民生改善持续推进,开启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法制中国建设。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党的执政基础建设和民生改善提供了法制保障。
为加强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从严管党和治党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论断,并采取了相应措施加强党的建设,尤其是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用铁的纪律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增强了党的凝聚力、战斗力,为党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根本保证。
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党的执政基础建设和改善民生的探索是不断完善的过程。毛泽东为党的执政基础和民生建设奠定了制度基础,邓小平奠定了党的执政基础建设和民生理论的基本框架,江泽民发展和深化了党的执政基础建设和民生理论,胡锦涛对党的执政基础建设和民生建设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执政基础建设和民生建设提出了目标、要求,指明了方向,取得了新成效,描绘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然而,因为党的执政基础建设和民生领域是一个不断拓展和发展的领域,我们党巩固其执政基础、保障和改善民生仍任重道远。
[1]黎辛.毛泽东到新华社和解放日报社讲话始末[J].党史博览,2013(5):47.
[2]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5]习近平.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N].人民日报,2013-01-06(1).
[6]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N].光明日报,2012-11-16(4).
[7]对照检查中央八项规定落实情况讨论研究深化改进作风举措[N].光明日报,2013-06-26(1).
[8]稳中求进推动经济发展 持续努力保障改善民生[N].光明日报,2013-05-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