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读教育研究三十年:回顾与反思
2015-03-30石军
石 军
(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江苏南京 210097)
中国工读教育研究三十年:回顾与反思
石 军
(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江苏南京 210097)
中国工读教育是我国教育、矫治和拯救“问题学生”的一大创举,也被誉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最后一道屏障,对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有着重要的作用。中国工读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理论的引领,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工读教育理论研究的日益深入,工读教育研究日趋成熟。回顾三十年来中国工读教育的理论研究,工读教育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中国工读教育;教育研究;三十年;回顾;反思
工读教育主要针对有违法、轻微犯罪行为和品行偏差、心理偏常的未成年中学生进行教育、矫治和挽救的专门学校,被视为普通教育的补充,招生对象主要是12~17岁的未成年人。按照《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三十四条、第三十五条的规定:“对于有严重不良行为:如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等;多次偷窃;参与赌博,屡教不改;吸食、注射毒品;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或者原所在学校提出申请,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可以送往工读学校就读。”[1]我国于1955年成立了新中国第一所工读学校——北京温泉工读学校,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前提下,本着“立足教育,挽救孩子,科学育人,造就人才”的精神,把他们培养成有社会主义觉悟、有一定科学知识和生产技能、能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
一、 回顾与综述
中国工读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理论研究的引领,特别是最近三十年,随着工读教育实践活动的进一步普及和深入,出现了一大批与工读教育相关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的专著与学术论文,涉及范围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管理学等多种学科,对工读教育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据不完全统计,最近三十年来,有关中国工读教育研究的理论成果有专著近十本。[2]通过中国知网(CNKI)分别对工读教育、工读学生和工读学校为篇名进行学术搜索,关于工读教育的文献研究有53篇,关于工读学校的文献研究有94篇,关于工读学生的文献研究有23篇,关于工读领域的学术论文总量达300多篇,笔者通过对收集到的资料的进行归类、分析和加工,对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工读教育的理论研究进行了文献述评,主要通过工读教育、工读学校和工读学生三个维度给予综述,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工读教育进行了一定的反思和建议,希翼对中国工读教育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 关于工读教育领域的研究
在中国工读教育领域的研究,通过文献的梳理,笔者主要从工读教育的历史与现状、工读教育的功能与价值、工读教育发展模式、工读教育的问题与对策、工读教育的立法五个维度进行综述。
1.工读教育历史与现状的研究
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发现,很多文献涉及到工读教育的历史,但是简单陈述的居多,很少有文章深入研究工读教育的发展史,学界对工读教育历史的陈述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工读教育的历史起源:“工读学校最来起源于18世纪中叶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曾创办孤儿院,教学生一边识字计算,一边劳动,被视为近代工读教育之前驱。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自20世纪20年代起曾先后创办高尔基工学团和捷尔仁斯基儿童劳动公社,其带有收容性质,主要收容二战产生的苏联孤儿,在当时起到良好的、积极的预防和矫正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3]为此,我国参照苏联高尔基工学团的模式创建了工读学校。第二,我国工读教育的发展历程。中国工读教育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工读教育从起源到发展,共经历了创办时期(1955-1966年)、复办时期(1978-1987年)、社会转型时期(1987-1995年)和与时俱进办好工读教育(1995-至今)四个时期的艰难历程。[4]关于工读学校的现状研究,通过对文献的梳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工读学校举步维艰,在困境中发展。至1966年,全国拥有工读学校220余所,是工读教育发展史上的黄金阶段,但此后由于观念和教育制度的转变,截至2014年,还有还剩下67余所,工读学校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限制,在困境中发展,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由于制度的变化,有强制入学,转为“三自愿”,导致了生源的不理想,另一方面由于家长对工读学校的不理解,害怕孩子进入工读学校后“交叉感染”、社会舆论的影响导致家长不愿送孩子接受工读教育,还有工读学校本身教育矫治模式单一,缺乏教育转化学生的有效手段和方法也是影响工读教育发展的重大内部原因。第二,工读学校地区发展不平衡。工读学校地区发展不平衡,不仅表现在地区分布上的失衡,同时工读教育系统内也形成了发展好、中、差这样一个梯队,学校之间的差距不断拉大,形成了“三三型”的格局,即走出困境、步入良性循环、取得办学效益的占三分之一,初步摆脱困境,解决生存危机,正在稳步发展的占三分之一,尚未走出困境,办学形势仍不乐观的占三分之一。第三,工读教育边缘化。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陈晨认为:工读学校无论在地理空间上还是在教育机构序列中均被边缘化,工读学生成为主流社会排斥的群体,她以北京市工读学校为例,通过对北京市工读学校空间布局的研究发现工读学校在空间布局中缺点社会地位,形成了边缘化的布局状态,陈晨研究员在文章中指出,工读学校存在但出于边缘,是教育机构但是被忽视和排除,在地理空间上揭示了工读教育的边缘化的现状。[5]第四,工读学校教育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辐射。直到20世纪90年代开始,很多工读学校开始摸索新的办学模式,很多工读学校成立了家长教育中心、法制教育中心、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德育研究中心、班主任教育培训中心等,北京海淀寄读学校成立了为全区普校服务的心理咨询中心、上海育华学校形成综合立体的办学集团、成都五十二中学提出了“工读教育也是优质教育”的教育理念;深圳育新学校已发展成为当地的拓展训练和中小学德育基地,形成独具特色的“育新模式”,这些个案都表明工读学校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功能得到了有效的拓展和辐射。[3]
2.工读教育的功能与价值研究
工读学校主要是针对行为偏差和心理偏常的“问题学生”进行教育转化的专门学校,顾名思义,工读学校主要的功能集中体现在于对“问题学生”的教育矫治。根据对中国工读教育文献的梳理,发现对工读教育功能和价值的研究相对较少,一般只作简单的陈述性介绍。中国教育学会工读教育分会常务副理事长高妙根指出:“工读教育作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在教育挽救失足青少年、稳定社会秩序、保证这部分青少年的家庭幸福、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工读教育的实践和研究对丰富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理论做出了极大贡献。在国际教育研究领域,我国的工读教育因其唯一而占有独特的地位。”[6]学者们一致认为工读教育不仅承担普通教育的职能,还有对学生进行早期干预,具有教育、矫治和挽救失足青少年的功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等重大社会功能。正如学者鲁礼堂所言:“工读学校一个重要功能在于预防青少年犯罪,工读学校加强对‘问题学生’的早期干预、矫正和教育乃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重要环节。此外,工读学校在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中起到了稳定学校秩序、为家庭排忧解难、促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和造就人才的功能。”[7]中国教育学会工读教育分会刘燕秘书长认为:“ 中国工读教育实践着早期干预的国际理论,实践着中国特色的综合治理的理论,实践着以人为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8]学者鞠青在《中国工读教育研究报告》中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将工读教育的功能进行了细化:“整合资源,弥补家庭教育缺陷;因材施教,弥补普通教育的缺陷;封闭管理,提供特殊教育环境;发挥辐射功能,向社会提供专业化服务。”[4]这些充分说明了中国工读教育的社会意义与社会价值,广州市新穗学校石军老师也对工读学校的社会价值进行了归类,其认为工读学校的价值在于:研究“问题学生”、教育“问题学生”和转化“问题学生”。[9]但是,其在调研过程中发现:由于工读学校在发展的过程中,举步维艰,全国很多工读学校面对残酷的现实,纷纷转型为各种其他类型的学校,逐步边缘了、脱离了“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这种转型已经远离了建立工读学校的初衷和工读教育的内在核心价值取向,为此,其在文章中重申了工读学校的社会价值,并提出了必须回归并坚守工读学校“立足教育,挽救孩子,科学育人,造就人才”的价值取向。
3.工读教育发展模式研究
工读教育发展模式决定着工读教育生存与发展,是工读教育发展的关键,关于工读教育发展模式的思考随着工读教育诞生,无数的工读教育管理者日夜思考的问题,工读教育近30年的发展,在模式上也逐渐地从“经验化”走向“科学化”。其中,较早关于工读教育发展模式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学者夏云龙,他提出了工读办学模式改革构想:首先要对工读学校的性质予以新的认识;其次,形成了“ 五位一体” 的办学模式构想, 改变目前工读学校单一的办学模式, 使之成为一所包括工读教育、 托管教育、 职业教育、 心理行为咨询教育和校外教育五个类别的综合型学校 。[10]高大立在2001年《青少年犯罪问题》 提出了“三层次一中心”的办学模式,“三层次”即,中心层次——工读和托管生教育,超前层次——校外工读预备生教育,预后层次——职业高中教育;“一中心”指的是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该模式具有较强的概括性和前瞻性,为后续的工读教育改革提供了思路。这里特别提到了职业高中教育,在工读教育内部设立“职业高中”已经大势所趋,为此,有学者专门提出了“工读学校职业化办学模式,文章中通过对工读学校职业教育机构的本质属性的分析,提出工读学校走职业化办学道路,以促进工读学校的持续健康发展的策略,通过将职业类课程纳入课程体系,在工读学校内部开设“职业培训部”与职业学校联合等多种方式促进工读学校办学职业化,既能让工读学校的学生在行为得到矫正的同时,习得社会技能,为学生毕业后的发展奠定基础。[11]李守诚在《工读学校办学模式的发展与探索》一文中提出了工读教育发展的“一校多部模式”:从未成年人群体的横向分析可为学习困难者设立学习辅导或职业教育部;对心理缺陷或行为偏差学生设立心理与行为问题咨询指导部;对有违法或轻微犯罪行为者,设立工读教育部;对学校 家庭教育困难者,设立托管部;为普通中学服务,设立校外工作部;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预测、预防和早控为研究对象,设立科研部等等,在此基础上有条件的还可以建立“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综合治理中心”和“社区防治中心模式”。高妙根提出要在改革中发展工读教育,强调要创造出一条全新的办学模式以适应现代社会多元化的需要,为此,他提出了多层次办学新模式,并进行了长期的实验。多层次办学模式主要即形成工读教育、委托管理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校外协教“四为一体”的办学模式,并计划将拓展了工读学校的社会功能和服务功能,增设“短训部”、“中小学生社会实习服务部”、“释刑青少年中途之家”、“青少年违法犯罪研究部”、“中小学心理健康咨询服务部”、“早期预防、帮教师资培训部”,形成“十为一体”的新格局。 新时期的工读学校,一部分学校积极改革,成果显著,如成都五十二中学,马海军校长提出了“工读教育也是优质教育”的理念,把工读教育作为优质教育来办,实现了工读教育的优质化改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最值得一提的是深圳育新学校为典型,在余建南校长的带领下,吸取前人的基础上,大胆改革创新,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工读教育模式,在创建十五年的发展历程中,拓展了工读教育的办学功能,走出一条集工读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中小学德育教育基地、社会实践教育“三为一体”的办学之路,其中,中小学德育基地的创立,为中小学开展德育开辟了新的途径,改善了工读学校的办学环境,加强了工读学校与普通学校以及社会的联系,也起到正面积极宣传工读学校的社会影响,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教育理念,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育新模式”,实现办学资源与社会效益相结合的良性循环,在嬗变中完成了工读教育的转型,找到了工读学校发展的“源头活水”,在中国工读界产生了强烈的反响。[12]此外,还有一些工读学校在当地开设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中心、法制教育中学,充分利用工读教育的教育资源为普通中小学服务,拓展工读学校的教育功能,办学模式和发展空间。
4.工读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第一,关于工读教育存在的问题研究。近三十年来,工读教育存在很多的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根据对文献的梳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性质定位模糊,缺少政策扶持。徐琼在硕士论文中提出,工读教育一直被纳入到普通教育体系,作为普通教育的补充而存在,作为工读教育的主管单位——政府和教育行政机关以普通教育来对待工读教育,对工读教育的定性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导致了政府机关长期忽视了工读教育的特殊性,缺乏对工读教育缺乏有效投入。[13]工读教育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缺乏对自身的有效地位,缺乏政府的政策支持,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陈晨研究员认为:工读学生工读学校的身份是在社会制度设计中的有组织的规训的空间,不同的社会身份履行不同的社会功能,长期以来,由于工读学校发展政策的不明朗,各工读学校社会身份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导致了其定位的参差不齐,真正实现工读教育的显功能,从失语到有话语权,从边缘到主流,从隔离到融合,如何定位和改革是教育行政部门和工读教育管理者更多思考的问题。[5](2)面临生源危机,难以有效覆盖。工读学校生源危机一直是困扰工读学校发展的关键问题,大多数工读学校都存在招生难的问题,招生难直接制约着工读教育的发展,生源的减少直接导致工读学校数量的萎缩,办学规模缩小。华东师范大学徐琼在硕士论文中指出:工读学生招生难的主要原因在于,首先,工读学生招生程序不符合实际,其次,社会大众对工读教育存在思想误区,再次,工读学校“标签效应”的负面影响和自身存在的不足。[13]通过文献综述发现工读学校普遍存在招生难的问题,但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陈晨研究员指出:“中国工读教育发展存在很大的不平衡,一方面,有的工读学校招收不到学生,而有的工读学校成长为教育集团,这值得思考。”[5]笔者认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制度和政策原因,工读学校,一般只招收本地户籍的在校未成年学生,这就将社会上其他的需求排除在体制之外。为此,工读学校的发展,必须减少户籍限制,以扩大招收范围,以市或者省为单位,对本省或者本市的非在校的未成年违法犯罪人员、家庭教育困难、行为偏常学生、心理偏差学生等处境不利学生增加招收,增加社会上重点青少年群体,如辍学生、 孤儿及流浪儿童等社会闲散青少年,可以送入工读学校进行必要的教育和矫治。(3)师资队伍松散,人才严重匮乏。工读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专业课老师所占比例较高,真正具有心理学和特殊教育背景的教师比例较少,很多工读教师专业技能匮乏,在处理学生问题与事务时不能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技巧,导致教育效果低下。[14]学者段茹宏认为工读学校的教师结构存在严重问题,一方面不但需要文化基础课教师,需要善于做思想工作的老师,而且需要有特殊技能的职业老师、心理咨询教师、社会工作专业人员;[15]另一方面,工读教师队伍学历层次不够,需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据中国工读教育研究报告的调查显示:中国工读学校教师的学历普遍偏低,其中高中以下学历占16.7%,大专学历占32.1%,本科学历占50.1%, 研究生以上学历1.1% 。[4]中国工读学校教师学历层次普遍偏低,教师能够获得教育培训的机会甚少,必然会影响到工读教师的专业化发展。(4)办学模式单一,管理方法受限。有学者认为,中国工读教育存在的最大的问题在于办学模式不规范,主要分为办学“管理模式”不规范和办学“学生培养”模式不规范两个方面。[16]这种模式导致工读学校长期处于办学模式单一、教育功能单一、培养目标单一,管理缺乏人性化,办学章程缺乏等问题严重。广州市新穗学校石军老师从中国工读学校内部发展的维度来探讨中国工读教育发展之困境,提出了影响中国工读教育内部发展的“六重六轻”的现实困境:重经验管理,轻改革创新、重纪律约束,轻文化濡染、重知识教学,轻实践活动、重行为塑造,轻心理辅导、重孤立发展,轻协同共育、重值班管理,轻教学研究。[17]
第二,关于工读教育未来发展的对策。杨安定提出了工读教育发展战略的理论探索,其认为工读教育管理应逐步从传统的经验积累型向科学理论型发展:一是从单一的对违法和轻微犯罪青少年矫治机构向综合性的对心理和行为偏差的青少年矫治机构转化;二是形成工读学校特殊教育的大纲、 内容、原则、 评估系列;三是工读学校的校园管理建设要从封闭控制型转为民主文明管理型;四是进一步发挥工读教育多功能的社会效益作用。[18]有论者认为:“问题学生产生于问题家庭,问题家庭必定产生问题学生”,为此,工读教育的发展需要向问题学生家庭延伸,一方面,加强教师培训推进家庭教育指导。另一方面,转变教师观念建立新型家校关系。[19]广州市新穗学校石军老师从工读教育一线的角度,从工读教育内部发展的维度,提出工读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九大对策”: 从重“学科教学”向“教学与活动并重”转变,由重“纪律主导型”向“文化主导型”转变,从重“值班管理”向重“工读研究”转变,由重传递“知识德育”向“全方位德育”转变,从重“封闭管理”向“开放办学”转变,从重“行为塑造”向重“心理辅导”转变,从重“孤立发展”向“协同共育”转变,从“粗放单一”模式向“精细多维”模式转变,由重“学生现状”向为孩子的“一生奠基”转变。[1]
5.工读教育立法的研究
工读学校立法是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工读学校生存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现行工读教育的法律依据主要是 1978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办好工读学校的试行方案》 以及国务院办公厅 1987 年第38号文件 《关于办好工读学校的几点意见》, 这两部法律的颁布据今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不仅立法层次较低,而且其中的某些内容已经不适应社会大环境的发展和工读教育自身的发展。在工读教育立法的研究领域,通过文献梳理,笔者发现关于工读教育立法的研究甚少,其中2004年《青少年犯罪问题》杂志第4期卷首语《工读学校必须走改革和发展之路》一文中指出,要加快工读学校法制化进程,首先要加快工读教育的立法,早日制定规范工读学校的法律规范;从长远看,要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力图使工读教育和少年司法制度双向改革过程中予以协调和同步,加强教育、挽救违法和轻微犯罪未成年人时的必要司法干预,努力将违法和轻微犯罪未成年人的教育挽救工作纳入司法的轨道。工读学校功能的强化和操作的规范,亟需司法的强有力的保障;而少年司法的创建和完善又为工读教育的深化改革开辟了更为宽阔的前景。如果能够将工读学校纳入司法保护未成年人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轨道,像少年司法制度所要求的那样,强调依法办案和严格规范程序,强调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采取少年司法制度中的社会调查制度、寓教于审的方法、非刑罚化的教育保护措施以及未成年人犯罪综合治理的各项工作,不仅会大大增强工读学校的功能和效率,而且也符合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基本要求。此外,最值得一提的是学者刘世恩在《对我国工读教育立法的思考》一文中提出我国工读学校立法进程的建议是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由教育部制定一部 《工读学校管理办法(试行)》,对我国工读学校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作出规定。 在试行一定时间后, 经过对其修订, 由教育部制定一部 《工读学校管理办法》,用部门规章规范工读学校的各项活动。第二阶段, 在 《工读学校管理办法》 执行一定时间后,由国务院制定 《工读学校管理条例》 。用行政法规——《工读学校管理条例》 规范工读学校的各项活动, 调整工读学校教育工作中所涉及的各种社会关系和协调工读学校与参与工读学校教育工作的社会各界力量之间的关系。第三阶段,在进行大量准备工作的基础上,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一部法律——《工读学校法》,最终实现用法律规范工读学校的各项活动、调整工读学校教育工作中所涉及的各种社会关系的目的,完成工读学校的立法活动。广州市新穗学校石军老师对中国工读教育近三十年的政策法规的历史演变进行了梳理,历年的政策法规对中国工读教育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甚至深刻影响着工读教育的命运,作者从历史的角度,系统地梳理了中国工读教育相关的政策法律并进行了系统的点评,分析了中国工读教育政策法规背后存在的问题及对中国工读教育的当代意义,在工读教育立法方面,文章强调:从我国工读教育年来的发展和目前的社会实际情况看,工读教育的政策法规的依据主要来源于《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两部法律,但是,规定的过于笼统,缺乏可操作性,对于工读教育的长远发展,这还永远不够,应该加大立法力度,甚至单独立法,明确其特殊性质,引起社会关注,提高社会影响力是非常必要的。[20]
(二)关于工读学校的研究
关于工读学校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对工读学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学校课程改革的建设、工读学校的德育发展的建设、工读学校教学改革的建设、工读学校心理教育的研究、工读学校法制教育的研究以及社会工作介入工读教育等方面的研究。下面将一一加以阐述:第一,在工读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广州市新穗学校石军老师提出纪律主导下的工读学校,容易造就文化的缺失,为此,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上,他提出了“一个首要,二大仪式,三大举措,四大文化”的主张,“一个首要”即营造富有教育意义的校园环境;二大仪式:营造工读教育圣洁的宗教情怀;三大举措:打造工读学校高贵的大学气质;四大文化:创设富有文化情境的工读校园,重新构建了工读学校的新文化。第二,关于工读教育德育的发展模式。学者侯秋丽从工读教育德育的整体理念出发,认为当前工读教育德育低效的主要原因是工读教育德育的整体性理念没有得到认识和把握,他认为当代工读学校德育工作应确立明确的整体性理念,他认为整体性理论就是在目标指向上着眼于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整体性提升,在实施途径上着眼于学校主导作用与社会影响作用的整体性发挥,在实践上着眼于各种育人资源的整体性开拓。[21]广州市新穗学校石军老师以“主题文化”为核心,以“文化、情境”为枢纽,构建了工读学校德育发展的新模式。所谓“主题文化”,即主要是围绕某一个特定的“文化主题”(如亲情、童话、民俗、游戏等),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月”文化活动,充分利用并整合“工读学校”内外部各种相关的显性的和隐形的德育资源,来创设各种主题文化情境,充分发挥它们在促进“问题学生”道德上的濡染、浸润、启迪、诱导、整合、弥散、激励、凝聚之功能。“主题文化”活动可以分为四个环节即环境板块、阅读板块、活动板块和学科教研板块、通过这四个板块来建构。[22]第三,关于工读学校的教学改革建设。由于工读教育由于学生的特殊性,对教学的关注不够,导致了对工读教育教学方面的改革研究文献资料非常之少,工读学校课程改革是工读学校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南京建宁中学前校长陈源清提出,在工读学校内构建“ 合格 + 特长”课程模式,并提出工读教育课程模式遵循的四个原则,即政策法规性、水平差异性、心理接受度、兴趣爱好性,构成“ 合格 + 特长”课程模式的四个组成部分即法制课、 文化课、 心理健康课和兴趣爱好课。[23]广州市新穗学校石军老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工读学校课程改革的新思路,石军老师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旧的课程设置已经完全不能适应新时期工读生对现代人类文明,文化、人性的需求。为此,他构建了新时期工读学校课程设置的新模式:一是要整合现有工读课程资源,打造“基础合格+特色发展”的课程模式;二是对现有课程进行“量”上的适当调整,打造以“主题大单元”为基础的活动课程模式;三是课程设置要在“质”上要提升课程的“育人”功能;四是设立课程研究中心,打造工读学校“研究型课程”以服务社会,拓展工读学校的辐射功能。[24]第四,关于工读学校心理教育方面研究。心理健康教育是探索工读学生心理的一扇窗口,这方面的研究需要亟待加强。广州市新穗学校石军老师对提出了工读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心理发展的矛盾性、自我意识的增强、情绪反复的变化、渴望接触异性、第二反抗期的出现、人际关系的紧张。”[25]石军老师还对当前工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主要表现为“七化现象”:即“形式化”、“学科化”、“德育化”、“医学化”、“被动化”、“成人化”、“责任化”。在此基础上,还提出了当前工读学校心理教育教育发展的“五大对策”:加强对学生心理的关注度,加强对心育资源的整合力度,改变传统心育的教育方法,创设良好的心育环境,加强心育的合作与研究。[26]第五,关于社会工作介入工读教育方面的研究。近年来,随着对工读教育认识的深入,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业服务介入到工读教育的领域和空间,出现了这方面的研究。实际上,社会工作的专业特点、专业价值与实践意义与工读教育的历史使命有着许多的契合之处,工读学校特殊性,为社会工作介入工读学校提供了多种可能性,社会工作的介入将有利于弥补现有工读学校教育矫治的不足,使工读教育能够更完善地发挥其育人的社会功能。曾添在硕士论文中指出:“与中国工读教育密切相关的社会工作领域主要有矫正社会工作、学校社会工作和青少年社会工作,而场域理论、社会学习理论以及优势视角理论则是社会工作中使用普遍并且与中国工读教育密切相关的社会工作理论基础。[27]学者李晓凤认为:“社会工作凭借其强大的专业优势和服务意识,社会工作介入工读教育,必然极大地地促进中国工读学校内部与外部环境的迅速发酵、完美蜕变和快速发展,提高中国工读学校教育矫治不良行为偏差学生实效性。”[28]
(三)关于工读学生的研究
关于工读学生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四个角度加以阐述:第一,关于工读学生的成因分析,更多地从社会环境、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维度来阐述,有论者认为,在社会环境方面,主要受物化环境、思想环境和法制环境的影响;在学校教育方面,课程难度较大,学校教育片面重视升学率,学校人际关系紧张,导致有些学生不能适应普通学生的教育,从而产生了严重的厌学情绪;在家庭原因方面,一方面,家庭结构不完整是造成学生行为偏差和心理偏常的一大重要原因,另一方面,学生家长的不当的教育方式,导致家庭亲子关系不良也是一大重要的诱因。[29]有学者避免从从常规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等传统的“三维视角”论调,改从工读学校“问题学生”的原型中的微观环境、情境出发,折射出宏观领域的不足,以便更清晰地呈现“问题学生”的各种复杂的成因,把工读学生的成因归纳为五个方面:学习障碍,不能适应普通学校、家庭教育中的“缺”与“失”、认知偏差导致行为偏差、不良现象的习得与模仿、伤害事件导致行为偏差。这里特别提出了学生在学校、家庭或者社会中“伤害事件”对孩子身心的影响,会导致孩子心理偏常和行为偏差。[30]第二,关于工读学生教育方法与对策的研究,有学者认为:一是加强罪错矫治工作的超前性,从积极解决社会、学校和家庭难以解决的教育问题入手,拓展工读学校的功能,采取多模式综合性办学。二是深化内部改革,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强学生主体意识、价值观念、社会态度的教育,加大心理教育与训练的力度,以提高学生的道德辨析能力、自控能力、自我教育能力、借以达到提高教育质量之目的。有论者从工读教育的一线实践的角度提出了教育转化“问题学生”的“八大力量”即成长的分析力、环境的教育力、行为的养成力、课堂的渗透力、文化的感染力、大爱的感化力、专业的研究力、协作的共育力从多角度来拓展对“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力度。[31]第三,关于工读学生的个案研究,随着工读教育实践领域研究的日益深入,很多一线的工读教师更加关注对工读学生的个案研究,较早对上海市澄源中学王道中老师的《攻击性倾向学生的心理辅导个案报告》(青少年犯罪问题,2001),学者仇锁定、施勤毅《对一名偏执型学生的辅导个案》(青少年犯罪问题,2002),近年来关于工读学生的个案研究,广州市新穗学校石军老师站在一线的视角对各种不同类型的工读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主要成果如下:《一例边缘学生教育转化的个案研究》(中小学德育,2011),《一例品行不良学生的个案研究 》(中小学德育,2013),《一例离异家庭学生教育转化的辅导个案》(新德育,2013),《一例攻击性行为学生的个案研究》(心理咨询师,2013),《一例厌学问题学生的个案研究》(心理咨询师,2014),《一例网络成瘾学生的个案研究》(中国家庭教育,2013)《狱二代的救赎——工读学校教育转化个案》(中国家庭教育,2014) 此外,还有郑璐璐同学的《一例工读学校学生的个案心理访谈》(社会心理科学)等也做过类似的个案研究。通过对各种类型工读学生的个案分析,系统科学地诊断、评估、分析和辅导工读学生,找到“问题学生”行为背后的原因,从而为教育矫治“问题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育对策,大大提高了工读学校教育矫正“问题学生”的实效性。第四,关于工读学生与普通学生的比较研究。这方面的研究近年来也日益增多,王江洋在对工读男生和普通男中学生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表明:工读男生与普通中学男生的人格特点存在差异,工读学生的人格发展具有显著的不良倾向,在精神质、内外向和神经质三个维度上,工读学生的分数都显著高于普通男中学生,而在掩饰性或社会性幼稚水平维度上,工读学生的分数却显著低于普通男中学生,研究表明工读男生的人格发展具有显著的不良倾向,这与所受不良的父母教育方式有关。[32]马海林专门对工读女学生的人格特点进行了 研究,比较了女普通中学生和工读女学生的人格特点,研究发现工读女学生的充沛性和忧虑性明显高于普通女中学生, 而自律性明显低于普通女中学生,说明工读女学生的偏差行为与人格特点有一定的联系。[33]史士弘等则从工读女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着手, 将工读女生分为抑郁型、 敌对型、 情绪型、 失尊型四种类型,并针对不同的类型提出了几种心理疏导方法进行教育矫正。[34]李津强等采取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厦门工读学校及某初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工读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差,且不存在年级差异,在敌对、抑郁、焦虑和情绪不稳定等方面女生显著高于男生,工读学校学生存在较多的心理健康问题,与其人格因素密切相关,其中,工读女生问题更为突出。[35]李闻戈借助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范式,从内隐和外显两个层面对工读学生和普通学生攻击性行为社会认知特点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工读生在攻击性行为外显社会认知特征上,缺乏对弱者的普遍同情心,未牢固地建立对攻击性行为作否定评价的社会道德规范意识;在攻击性行为内隐社会认知特征上,工读生的偏好的程度更强烈;[36]陈福侠和张福娟使用青少年依恋问卷、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和中学生孤独感问卷,对上海市207名工读学校学生和116名普通学校学生进行调查,探讨工读学校学生同伴依恋、自我概念与孤独感的特点及关系,结果发现:工读学校学生对同伴更缺乏信任、情感更疏离、具有较低的自我概念,体验到的孤独情绪也较强烈;工读学校二年级学生的自我概念比其他年级学生要消极、女生比男生持有更为消极的自我概念,尤其是二年级的女生更为突出,而且女生比男生更容易体会到孤独感。[37]
二、讨论与结论
通过对中国工读教育研究最近三十年的文献研究综述,笔者认为中国工读教育在理论研究比前三十年有很大的发展,理论研究从以往的注重实践经验的总结,走上了现在的重视科学化的道理,中国工读教育研究也日趋成熟,但是,目前我国对工读教育的研究还是相当有限的,还有很多问题亟待深入,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还有很多,对中国工读教育研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第一,中国工读教育的研究更多提留在微观和中观领域,缺乏对宏观领域的研究,这方面亟待加强;第二,工读教育停留在实践研究较多,实证研究相对缺乏,缺乏多学科视角,特别是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关键学科的深度研究,并且中国工读教育的研究团队也没有形成,缺乏国家课题立项,更多是部分高校教师和一线教师的分散研究,导致了中国工读教育研究缺乏整合力和社会影响力;第三,中国工读教育与发达国家和地位同类的教育机构的比较研究非常缺乏,这也是未来中国工读教育必须关注的问题,加强这方面的比较研究也更为重要。
三、 反思与建议
1.加强对宏观领域的理论研究
中国工读教育的研究主要表现在工读教育,工读学校和工读学生三个层面,整体而言,中国工读教育领域的研究还主要停留在中观和微观层面,主要局限于工读学校或工读学生本身,在中国工读教育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对工读教育的历史与现状,功能与价值,发展的模式、问题与对策等方面的研究,经过仔细的分析与观察,我国学者对于工读教育的研究更多集中在实践研究层面,而更加深入的理论性探讨则相对匮乏,特别是对工读教育宏观领域的理论研究,如对中国工读教育制度的研究、工读教育体系的研究等。我们知道,制度与体系对于中国工读教育的生存与发展而言,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通过整体性的把握和宏观的透视,才能站在更高的视野,对中国工读教育进行全方位的、多角度的审视,才能更加清晰的看到工读教育“整体面貌”和“内在本质”,中国工读教育需要加强从宏观上的理论研究,需要良好的制度设计,这些都是当前中国工读学校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同样,也是重点难题。总之,只有通过对中国工读教育宏观领域、中观领域和微观领域的“三结合”的分析与研究,才能更加直接地、深入地读探寻到中国工读教育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还要加大对中国工读教育改革的力度,以改变中国工读教育当前发展的困境,进而将中国工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推进到一个更新的高度。
2.强调实证研究和多学科视角
工读教育这一特殊的领域,其涉及到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学和管理学等多种学科,为此,对工读教育领域的研究,就需要加强多学科的视角,特别是心理学和社会学领域,深深地影响着工读教育生存与发展,但是,通过对文献的梳理,笔者发现这方面的研究非常欠缺,为此,在未来的工读教育研究方面要加强对工读教育的多学科视角;此外,在研究方法方面,工读教育领域的研究方法有了很大改变,从以往的注重对工读教育简单的经验总结,到现在的进行大量的实证研究,工读教育的研究走上了从“经验化”到“科学化”的道路,如近年来大量针对各种不同类型“问题学生”的个案研究运用而生,其从多学科视角对“问题学生”展开深度的系统的研究;国家和省级青少年研究中心的研究员和高校的学者们纷纷对中国工读教育进行各种大规模的调查研究,形成了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加强了对工读领域的定量研究。此外,对工读教育的“田野研究”也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工读教育领域开始走向深入,注重实证研究也是工读教育研究的未来趋势。更值得一提的是,笔者在文献综述的过程中发现:近年来来有相当多的硕、博士论文对工读教育进行系统的研究,如华东师范大学徐芝茹2006年的硕士论文《工读学校学生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四川农业大学尹贝2012年的硕士论文《团体心理辅导介入工读学校学生亲社会行为培育的实证研究》, 湖南师范大学李科生2012年的硕士毕业论文《工读学生攻击性绘画治疗的初步研究》,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殷灿2013年的硕士论文《社会政策视角下的工读学校研究》,华东政法学院徐琼2013年的硕士论文《我国工读教育研究——对我国工读教育的困境及应对措施的思考》;华东师范大学李闻戈2000年的博士论文《工读学生攻击性行为社会认知特点的研究》,华东师范大学陈福侠2010年博士论文《问题学生污名研究》,华中师范大学于丽霞2013年博士论文《一样自伤两样人:自伤青少年的分类研究》。这些硕博士论文从多个角度对中国工读教育进行了系统研究,这对工读教育研究领域而言,是一种“福音”,说明工读教育得到了社会上更多群体的关注,且研究也更为系统和深入。
3.加强对国外同类机构的比较研究
虽然工读教育制度是由我国独创, 但其他国家和地区也有相类似的青少年教育和矫正机构。如香港的群育学校,美国和英国的替代性学校,澳门学校社会工作, 德国的促进学校,日本的儿童自立支援设施和“救护院”等,让人欣喜的是2007年由鞠青主编,中国公安大学出版的《中国工读教育报告》一书,最后一章就分别介绍了澳门社会工作、德国促进学校、日本儿童自立支持设施、美国少年司法及犯罪防治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同类机构的研究,其研究也邀请了其他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校长和研究者加入其中,加强了与发达国家与地区同类机构的联系与交流,但是这样的研究还处于简单陈述状态,对中国工读教育的发展而言,只能“抛砖引玉”,还远远不够。综观中国工读教育的一线实践,由于历史的原因,许多工读学校一向偏“保守和封闭”,习惯于“闭门造车”,缺乏与国内同行之间的沟通交流,更谈不上与发达国家和地区同类机构的互助合作,在中国教育理论界,对工读教育的理论研究就偏少,对发达国家和地区同行的研究则更为之少,缺乏对发达国家和地区同类机构的深度的、系统的理论探索与比较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工读教育的发展进程。为此,就中国工读教育的现实考量,中国工读教育发展面临着世纪之交的难题与抉择,摸着石头过河,艰难地前行,在这样现实的困境下,改变中国工读教育“闭关自守”的现状,立足中国的国情,立足于中国工读教育发展的历史与现实,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同类机构的成熟经验,资源共享,吸取其经验和失败教训,就中国工读教育的现状而言,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少走弯路,最大限度地发挥中国工读教育的优势和功能,以实现中国工读教育的社会价值。
[1]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S].第三十四条、第三十五条.
[2] 工读教育十年(赵延龄,1987);中国工读教育(江晨清,1 992);工读教育论文选集(刘瑞峰,1994);工读教育改革之路(王耀海,1996);工读教育史(夏秀蓉,2000);“问题少年”与工读教育(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会编,2001);上海工读教育四十年(张民生,2001);心雨催成草木仙:工读学校的创新实践与思考(肖建国,2005);中国工读教育研究报告(鞠青,2007).
[3] 石军.我国工读教育发展的历史,现状与未来发展[J].教育史研究,2013,(03).
[4] 鞠青.中国工读教育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
[5] 陈晨.空间与秩序:对工读学校教育现状的反思,[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1).
[6] 高妙根.我国工读教育的历史地位及展望——写在我国工读教育创立50周年之际[J].教育发展研究,2005,(11).
[7] 鲁礼堂. 谈工读教育的重要性与对策[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2).
[8] 刘燕.论工读教育与立法[J].青少年犯罪研究,2005,(4).
[9] 石军.回归“治病救人”:重申当代工读学校的社会价值[J].中小学德育研究,2010,(5).
[10] 夏云龙.工读办学模式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青少年犯罪问题 ,1995,(1).
[11] 任胜洪.我国工读学校职业化办学方向探索[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
[12] 李玉非.工读教育嬗变考察——以深圳市育新学校为个案[G].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
[13] 徐琼.我国工读教育研究——对我国工读教育的困境及应对措施的思考[D].华东政法学院,2013:16.
[14] 吕徐辉.中国工读教育的未来——由一次心理测量实践引发的思考[J].考试周刊,2009,(49).
[15] 段茹宏.我国工读教育困境的原因分析[J].中国特殊教育,2007,(8).
[16] 向帮华,孙宵兵.中国大陆工读学校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9,(7).
[17] 石军.中国工读教育内部发展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12,(9).
[18] 杨安定.上海工读教育发展战略的理论和实践思考[J].青少年犯罪问题,1988,(2).
[19] 赵向明.工读教育向问题学生家庭延伸的实践与思考[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6,(4).
[20] 石军.中国工读教育政策法规的历史演变与当代意义[J].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14,(1).
[21] 侯秋丽.论工读学校德育的整体理念及实践[J].当代教育论坛,2008,(7).
[22] 石军.“主题文化”开创工读学校德育新模式——以感恩主题文化节为例[J].教书育人,校长参考,2011,(3).
[23] 陈源清.构建新时期工读教育课程模式[J].法治校园,2007,(5).
[24] 石军.构建工读学校课程设置的新模式[J].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12,(2).
[25] 石军.工读学校学生心理透视[J].中国西部(教育版),2014,(2).
[26] 石军.中小学心理教育的七大魔障[J].中国西部(教育版)2014,(3).
[27] 曾添.社会工作理念与方法在工读教育中的运用——以武汉市启新工读学校为例[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2.
[28] 李晓凤.优势视角社会工作辅导在流浪儿童工读学校的介入空间——以中国某流浪儿童工读学校为个案[J].中国校外研究,2009,(12).
[29] 杨佐廷.94年上海市工读生轻微罪错特点及成因调查[J].青少年犯罪问题,1995,(4).
[30] 石军.工读学校“问题学生”的成因分析与教育转化的对策[J].青年探索,2012,(1).
[31] 石军.中国工读教育现状与未来发展思路初探[J].青少年研究,2010,(6).
[32] 王江洋.工读男生与普通男生人格特征及父母教养方式差异比较[J].中国健康心理学,2006,(2).
[33] 马海林.工读女学生人格特点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
[34] 史士弘,伍伟松.精神卫生状况看工读女生教育[J].当代青年研究,1989,(3).
[35] 李津强.厦门89名工读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8).
[36] 李闻戈.工读学生与普通学生攻击性行为外显与内隐社会认知特点的比较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
[37] 陈福侠,张福娟.工读学校学生同伴依恋、自我概念与孤独感的特点及其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0,(1).
(责任编辑 王鉴/校对 王明娣)
A Review of and Reflection on Work-Study EducationResearch of the Last 30 Years in China
SHI Jun
(Moral Education Institute,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Nanjing,Jiangsu, 210097,PRC)
Work-study education is a pioneering work in our country to educate,reform,and save“problem students”.It is known as the last line of defense in preventing adolescent crime,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adolescent crime prevention.Theory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in the development of work-study education in China.Especially,since the reforming and opening up of our country,the increasingly deepening theoretical studies on the work-study education has led to the maturation of the research.Therefore,in this article a review of the theoretical studies on the work- study education in the last thirty years is made first,then the reflection on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work-study education are made in the hope to provide beneficial lessons for the futur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work-and-study education.
work-and-study education in China;educational research;30 years;review;reflection
2015-02-12
石军(1983—),男,安徽马鞍山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工读教育、道德社会学、青少年问题、基础教育管理等研究
G 765
A
1674-5779(2015)02-0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