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关怀
——甘肃省通渭县S中学调研个案
2015-06-01马晓凤
马晓凤
(1.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陕西西安 710062;2.宁夏大学教育学院,宁夏银川 750021)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关怀
——甘肃省通渭县S中学调研个案
马晓凤1,2
(1.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陕西西安 710062;2.宁夏大学教育学院,宁夏银川 750021)
农村留守儿童亟待关注。留守儿童家长在家庭经济低收入与子女教育之间取舍失衡,令留守儿童学业与身心发展陷双重不利境地。学校教育有意无意漠视其特殊性,致使留守儿童学习生活背负更多消极体验。课程内容“城市化”倾向忽略了农村儿童的现实需求。对此,需加大西部农村基础教育投入,拓宽留守儿童教育途径。学校应切实转变教育理念,加强教师培训,完善课程设置。要强化农村父母在子女监护和教育方面的职责,转变其教育观念,适时加强亲子沟通,促其健康成长。
留守儿童;教育;个案
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发展变革过程中逐渐显现出来的一个特殊群体,段成荣等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推算,全国0~17岁留守儿童规模约为6972.75万人,其中农村留守儿童为6102.55万。农村留守儿童占农村儿童比例为28.52%,占全国留守儿童比例87.52%。[1]2011年最新颁布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中多次强调现阶段留守儿童问题的重要性并着重提出“健全农村留守儿童服务机制,加强对留守儿童心理、情感和行为的指导,提高留守儿童家长的监护意识和责任”。[2]确切地说,当前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是与我国基础教育问题及农村问题交织在一起的重大现实问题,致使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更为困难与棘手。
定西是甘肃最贫困的地区之一。因地处陇中的黄土高原,不仅山大、沟深,且干旱、少雨,自然条件极为严酷。其农业人口占全地区总人口的 92.9%,有农村劳动力115.43万人。近些年,随着地方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当地已将劳务输出作为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地方经济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2012年全县共输转剩余劳动力45.95万人次,随着地方劳动力的继续转移和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大多数农民仍无法承担孩子进城的生活费用,只好将其留守在农村,形成了庞大的留守儿童群体。因处于不健全家庭结构中,家庭应担负职能无法实现,加之留守儿童成长本身具有的隐蔽性,加强对这一群体的管理和教育,采取应对的关怀策略,已刻不容缓。
一、调研背景
通渭县原本就是农业大县,调研地S乡地处通渭县南部,与甘谷县接壤,该乡辖有18个行政村,143个生产合作社,201个村落,6650户,总人口32779人,全乡总劳动力19329人,从业人员16667人,其中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有10028人,占总从业人员的60%。生活在当地的人们都是“靠天吃饭”。恶劣的自然条件迫使人们不得不外出求生存,近些年来随着“人多地少”矛盾的激增,外出务工非常频繁,S乡政府粗略的估计平均每户都要有2.1个人外出务工,而这也是保障每个家庭生活的主要来源。
二、 调研方法、对象和内容
本研究对“留守儿童”的界定参照段成荣等(2008)[3]的方法,即父母中至少有一方外出的情况都被称为“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则是指留守儿童的户籍所在地为农村地区,在当地农村学校上学的0~17周岁的儿童。相对而言,“非留守儿童”是指父母没有外出务工,与父母亲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农村儿童。
本研究的调研地点为S乡的中心学校S中学,该校共有教职工64名,学校生源主要来自周边县,且学生家长外出打工人数较多,较有代表性。该校初中学生共有1012人,其中男生为590人,女生为422人。留守儿童比率达到该校初中人数的68%,其中父亲外出打工人数比率最高,下表1中为S中学初中学生父母外出打工总体情况统计。
表1 S中学学生家长务工总体情况统计表(n=1012)
本次调研主要为了解S乡中学留守儿童学习、生活状况,并据此设计了“农村学生情况调查表”,以该校初二年级2、3班和初三年级4、5班作为研究对象,同时运用访谈法,其中访谈对象为上述4个班级任课老师与学生,其中老师 8人,非留守儿童6人,留守儿童10人。调研具体内容针对父母外出打工对留守儿童生活、学业影响与留守儿童自我意识心理变化以及对父母和教师的期望等方面。
三、调研结果及问题分析
(一)S中学留守儿童家庭生活状况
家庭教育具有早期性、感染性、连续性等独特功能,这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根本无法替代的。“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特殊性首要体现为家长对子女成长直接影响的削弱,同时也反映出整个家庭结构缺失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问题。在S中学,超过近50%的留守儿童无法与父母中的任何一方在一起生活。S中学留守儿童家庭结构及其监护类型为:其一,单亲留守家庭较突出,留守儿童和父、母亲中的一方共同生活,其中与母亲一起生活的占53.76%,与父亲一起生活的占5.63%(见表1),父亲外出流动比率远远高于母亲外出务工。其二,隔代抚养家庭逐渐增多,且家庭教育影响弱化,留守在家的儿童多与外祖父母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这种隔代抚养教育因缺少了父母的教育与监督而呈现“疲软”状态(即有心无力)。其三,儿童单独在家的留守家庭。一种是父母外出务工后,年龄稍大一点的儿童独自在家生活;另一种则为父母外出务工,家中儿童虽独立留守,仍多由居住附近亲属、村邻照顾。
1.S中学留守儿童家长外出打工情况
因自然条件的恶劣与生存环境的制约,迫于生计,S乡自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涌现出男性劳力为主的劳动大军,从事职业多为建筑、工程等强体力劳动。调查得知(见图1),该校初中学生家长父亲外出打工人数为53.76%,母亲外出打工人数只为5.24%。父母亲都外出打工的情况则占7.73%。 留守儿童父母打工流入城市以兰州、新疆、北京、上海等地居多。
图1 S中初中学生父母外出务工情况
2.S中学留守儿童家长外出打工时间情况调查
调查显示当地学生家长外出务工时间大多是半年至一年,其中,留守儿童大多与父母中的一方生活,而打工时间在一年至两年的家长占27.29%,外出务工时间长达两年以上的约为10.28%。期间孩子的学习教育与家庭农活皆由家中老人和妇女承担。从S中学生家庭结构类型看,学生家庭结构及其监护类型以“单亲”留守家庭和隔代抚养家庭居多。其中,由父母亲中的一方和爷爷奶奶抚养照顾的为59%,单由爷爷奶奶照料的为5.27%,其他则寄养亲戚家由亲戚照顾的占2.45%(图2)。
在当地,由于父母外出务工使得家庭结构职能弱化且松散,家庭给予学生学业的监督与指导总体较“乏力”。单亲留守家庭母亲(或父亲)因承担家务和田间劳作,无力更无暇顾及孩子学习;“寄养教育”问题突显,由于老人及其寄养监护人低文化水平状况决定了他们在促进留守儿童学业发展的作用非常有限。访谈中一位教师谈到,该校学生家长外出打工已经占到整个学生数70%。这当中很多学生表现令人担忧,“纪律散漫”,“学习习惯差”,“个人卫生不好”等状况频出,研究通过与留守儿童的重点访谈也间接证明:一旦面临学业困难,孩子向家人求助比例最低。
图2 S中初中学生父母外出务工时间
(二)留守儿童学业成绩及其分析
家庭、学校与社会的共同责任分担才是儿童成长的可靠保障,任何一个因素的缺失对其成长都极为不利。在S中学,由于父母外出务工致使家庭与子女间日常亲情互动缺失,留守儿童学习状况究竟如何,根据此次调查问卷“请根据你的考试成绩对自己学习情况进行班级排名”。不难发现,留守儿童学业成绩中“优等”及“中上等”人数比例远远低于非留守儿童的人数比例。统计结果见下表2。
表2 S中初二年级学生成绩排名表(%)
总体看,S中学留守儿童学业成绩存在两方面问题:(1)约50%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不能令人满意;在同一班级中,学习成绩为“优秀”的留守儿童比率较低;(2)对留守儿童自身来说,各门成绩均为优秀的学生相对较少,留守儿童中对自身学习成绩较满意的也为数不多。与8位任课教师访谈中3位教师认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学习并无根本差异,而其中5位教师认为:家长的外出打工对于孩子学习有影响,即“留守学生缺乏学习的意识”,“不知道学习,懒散、自制力差”。表2中优等即班级成绩排名为前10名学生,排名40名以后为学习较差学生。比较看出,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与非留守儿童相比优秀率较低,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中等及以下占65.9%,通过该校64名老师调查(图3),教师认为父(母)一方外出或双方外出打工对于儿童学习影响较大,即有很大影响的49.7%,对学生影响不大的31.8%, 无影响的是18.5%。
图3 S中父母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的影响
(三)留守儿童自我认识及其心理分析
儿童时期是孩子与父母建立依恋关系,性格建立、 图3中S中父母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的影响习惯养成及人际交往的关键时期。[4]这个时期也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阶段,即儿童由不成熟向成熟发展过渡,主要表现为生理与心理成熟两个方面:生理成熟的标志显而易见,而儿童个性倾向与自我意识的迅速发展则是心理逐渐成熟的标志,其中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是其青春期个性发展的核心内容。留守儿童正处于从童年向成年过渡的时期,研究其自我认识意在从心理层面揭示留守儿童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研究表明,人的自我认识是影响其行为的主要因素。自我认识,即个人如何从不同角度评价自己,即“我”是个什么样的人,有什么优、缺点以及“我”有怎样的个性特点等。[5]其意在解决“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它包括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儿童的自我认识一般是经由与他人互动发展而形成的,尤其是来自教师、家长的评价。生活中的“重要他人”,诸如父母、师长或同辈群体等对儿童个人的接纳或看法严重影响着儿童的自我评价。儿童常常根据这种评价处世行事、待人接物,如果师长对其评价较低,儿童自我评价相应也低,从而有意无意地降低对自己的要求。本研究对儿童自我评价进行编码归类统计,从其积极、中性、消极三个层面(见表3)比较分析,留守儿童自我评价中消极情感体验非常突显,诸如“没希望的人”“被家里人挂心的人”“学习差”“让人看不起”的人,从中管窥到留守儿童心理存在较多困惑与问题。如果任由其发展而缺乏对他们思想及学业的正面引导,则更易使留守儿童产生负面情感(自卑自弃)和消极自我悦纳,这些都将影响到留守儿童今后的学习、生活及人际交往等。另一方面,从留守儿童自我评价的正向、积极体验中,“听话、孝顺”“有爱心”“责任感强”“能自己解决问题”,展现出留守儿童更具独立性的一面。因此无论学校或家庭,都要尊重儿童间的个体差异,对其优点进行肯定、认可同时,多提供让留守儿童体验成功的机会,提高儿童的自我概念,最终形成健康人格。
表3 留守儿童的自我意识及评价表
非留守儿童的自我评价(见表4)多为正面、积极情感体验,“家中的小主人”“父母的希望”“班中的一员”等显示出其学业生活较自信及有家人陪伴、呵护的一面。“喜欢交朋友”是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共同的心理发展需求。值得关注是留守儿童自我认识评价以听话、有爱心、自己解决问题的“人”称谓自己,非留儿童则多以……的“孩子”称谓自己,内隐地表现出家庭结构缺失及学业中的负性体验给予留守儿童相对成熟、独立地一面。因而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爱,让留守儿童体会到支持和力量。
表4 非留守儿童的自我意识及评价表
(四)留守儿童对于父母和教师的期望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通常总是以家庭亲子间互动及所营造的家庭文化氛围影响子女的行为与价值观,也通过教育期望影响子女的学业成就,无论是儿童还是家长,对自己和对方,都会存在一种期望。期望反映人内心真实的期待与需求。留守儿童在对“父母的期望”关注点上与非留守儿童有着截然不同的期待与需求。留守儿童对父母的期望集中体现在精神层面的关爱与渴求;非留守儿童更多表现在物质层面需求。我们说,人在生存发展的过程中不仅需要生理的满足,而且更需要心理情感的满足,情感需要同生存需要一样,得不到满足将严重影响人的生活、学习和人格等各方面发展。这在留守儿童身上同样适用。家庭结构的完整和亲情互动满足了非留守儿童“情感”世界,令其对父母的期待中多抱以物质支持以及学习需求;留守儿童对亲情的期盼以及渴望父母对自己心灵的关怀并没有因物质生活需要的满足而减弱,他们对于来自家庭、父母的内心真切关怀的需要更为迫切和强烈。与此同时,由于家庭结构松散且亲情互动的不足,留守儿童期望的“相信自己”“没有期望”“让自己读高中”等已隐约表达出他们与父母沟通上的陌生化倾向和心理焦虑,故而期待来自家庭的关心,希冀学业的进一步发展。近些年新“读书无用论”在农村地区沉渣泛起,在很大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儿童对学习的态度和努力程度。在S乡,很多孩子将自己的人生发展方向定位于打工赚钱,留守儿童们亦徘徊在“学业”与“打工”生活的边缘。
目前来说,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对其成长的重要影响已基本上失去了本原性意义,无一例外地又加大了教师这一影响源对他们的影响。教师是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他人,通过学生身体外表和学生个性及其社会环境、过去的成绩、性别等各方面传递的信息,教师随之会对学生形成不同的期望,进而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施教方式和策略。一般来说对于成绩优异的学生给予更高的期望,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要求较低。学生在长期感知了教师的期望后,也会调整对自己的期望,进而按着教师的期望值发展。[6]留守儿童对教师的期望更多集中在学习和心理情感满足给予自己“学习的指导”,“安慰和鼓励”。与其他儿童一样,留守儿童因为天然具有的“求成性”、“向师性”等心理特征,喜欢吸引教师目光,期望得到教师更多呵护与关注。
另一方面,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更迫切需要教师给予学习指导和师生间的信任与关心。调查发现,农村学校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无暇顾及对其进行有效教育和管理,师生关系也仅停留在课堂中的交流互动。教师们对成绩相对较好的学生更为关注,给予非留守儿童的关注要多于留守儿童,留守儿童这类“问题学生”通常是顺其自然,等到“年龄大一点、有一些力气”就可以出去打工了。精神分析学研究认为,童年经历与生活将会对人的一生产生重要影响,每个人在成年后的行为表现和思想发展中都能够找到童年生活的影子。尽管留守儿童遭遇到负面情感体验和不良心理并不会立刻使他们出现不良行为倾向,但家庭亲情缺失所造成的情感关怀问题却具有迟效性特征,势必将会对他们未来生活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
四、农村留守儿童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及归因分析
通渭县S乡中学调研从不同程度上揭示了父母外出打工对留守儿童产生的不利影响,在这些留守儿童群体当中,确实存在着诸如学业、品行等较棘手和令人忧心的问题,以下三个方面问题突出。
(一)留守儿童父母在经济低收入与家庭教育间博弈失衡,致使留守儿童学业与身心发展陷双重不利境地
通渭县S乡由于自然地理等条件的严酷,极大限制了当地的经济发展。近些年农民种地连年亏本,生存环境的制约已经令很多家庭无法维持生计,迫使越来越多的人离开了土地,到城市谋生。在当地,几乎每1.5个家庭都会面临着“经济低收入”与“子女教育”之间的博弈,然而最终经济利益主导一切。S乡留守儿童目前仍大量存在,外出谋生的打工生活已让留守儿童父母倍感学校教育“知识”的力量,家长们一方面对留守儿童学习抱有强烈期待,故而希冀子女有更好教育出路。应该说,这是父母外出打工对儿童学习产生的正面、积极影响。另一方面,经济利益的“短视”行为促使他们消极看待子女的教育问题。一些家长由于外出打工工作竞争的压力大、节奏快,同时碍于文化水平有限,致使他们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问题。更有甚者认为吃饱穿暖就是给予儿童最好的教育,最赖(差或糟糕)也能凭打工“挣口饭吃”,至于心理等其他方面发展则是“树大自然直”滞后的教育观念。还有的家长动辄对孩子训斥、抱怨,再或者以经济补偿替代对儿童的家庭情感缺失的空白,对孩子溺爱迁就。面临家庭教育结构的缺失与乏力,留守儿童父母及监护人家庭教育观念滞后及家教能力不足成为留守儿童学习、身心发展事实上的旁观者。
(二)应试教育的甄别与选拔使得学校有意无意漠视留守儿童教育的特殊性,致使他们的学校生活背负更多消极体验
马克斯·范梅南认为:“教育者在孩子更广阔的生活历史背景中理解孩子的学习和发展。这是教学活动的一个关键特点。的确,理解这些儿童的生活意义可能会引导我们在与儿童相处的关系中作出恰当的教育行动。”[7]学校是儿童学习、生活和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更是儿童成长发展的直接教育实体。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应该是平行而又互为补充的,家庭方面发生变化,作为学校也应该及时调整它的管理策略。本研究中,S中学留守儿童这个群体对教师们来说更多是“习以为常”。应试教育在农村学校突显了极大“威力”,现行的评价制度,使得学校过分关注学生学业成绩。一部分成绩较差的留守儿童从最初的厌学发展到弃学,久而久之,教师便以“差生观”代替“差异”观,逐渐漠视留守儿童成长发展的特殊性,致使其学业每况愈下,加之情感及心理障碍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沟通解决,形成消极的自我认知,对其今后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及社会关系的适应产生潜在的不利影响。
(三)农村学校课程设置及其内容的“城市化”倾向,忽略了广大农村学生的现实需求,与留守儿童教育发展不相适应
农村地区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也是难点。然而当前的课程理念与方案都表现出明显的“城市中心取向”。当前,农村学校教育中仍然以普通文化知识教育的传授为主导,学生通常具备的都是一些普通文化知识,对于参加农村经济建设的技术类实用知识和基本技术、技能的训练缺乏严重,无法适应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对此,当前农村学校面对留守儿童特殊群体,既无法满足他们成长与发展的现实需求,一时之间更无法有针对性地专门地对其进行心理以及生存教育以及安全和法制教育等的训练,而针对农村儿童未来职业定向的相关课程学习更为稀缺。一些留守儿童因升学没有希望而终致辍学,另一部分农村儿童尽管能够顺利毕业,但却因很少学到或者根本不具备应用于农村建设需要的技能和知识,面临升学无望、就业无门的窘境,从此便流向社会成为新一代打工者。
五、留守儿童教育关怀的对策与建议
事实上,留守儿童问题并非是一个短期现象,它关涉到未来农村儿童的健康发展,农村基础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亟待引起全社会的共同关注。
(一)政府部门需不断加大西部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完善相应法规以此强化父母在子女教育及监护方面的职责
基础教育是西部地区教育乃至整个社会发展的根基所在,只有一如既往地重视基础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从根本上实现西部地区脱贫致富的目标。现阶段,甘肃还有许多因为贫穷而落后的地区,他们无法自力更生,需要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予以大力扶持。从根本上说,留守儿童问题是与农村基础教育及其经济、资源、环境等其他一系列问题立体交织在一起的,既相互影响又相互牵制。通渭县部分农村学校大多办学条件差,教育资源非常有限。加之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学校各个班级班额过大,致使一些教师无法顾及留守儿童特别的心理及感情需求。儿童在学校很难得到学习以外的关怀,这些都将影响到对他们的有效管理。作为政府部门,应不断加大投入力度,首先,通过制定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农村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积极改善学校教育教学环境;其次,农民工流入地政府也应该多出台并施行一些优惠流动儿童政策,使更多农民工能将子女带在身边,让子女在打工地上学,享受父母的照顾与教导,目前来讲,是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一种最佳方式;再次,作为政府部门充分考虑到农村儿童生活和发展现实,需进一步完善寄宿制学校建设,积极改善他们的生活和居住条件并进而提高其生活境遇,最终走向留守儿童发展的良性循环。
(二)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优势,力争多方面拓宽留守儿童教育途径
首先,学校应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儿童个体差异,切实关爱留守儿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学校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少数几个优等生,而是面向一切学生,培养身心健康、发展全面、符合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建设者。对于留守儿童们来说,学校教育应有之意就在于能够关涉他们的人生幸福,并在他们的人生中享受一段对于他们而言的良好教育。每一所学校都应切实关注这一特殊群体,切勿形成先入为主的刻板印象,理所当然地认为只要是留守儿童就一定会是问题儿童,必须对其采取严厉的管理措施。调查中也发现,并不是所有的留守儿童都是问题儿童,留守在家的儿童更不是天生的“坏孩子”。作为学校管理者与教师,更要用宽容的胸怀接纳不同的学生,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作为人的教育的价值。
其次,学校应注重地区特色,不断完善课程设置,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当前,农村学校在课程设置上更应注重地区特色,考虑不同环境下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因此,对于农村学校来说,应在弹性的国家课程指导下,积极建设地方课程,结合当地实际,开发本地区课程资源,在课程实施中调适不同学生的生涯规划:或升学、或务农、或打工,同时学校也要开发多样性的教材,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课程菜单。这就需要增加选修课,积极开发校本课程,以此增强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切实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
再次,提高教师素质,切实加强教师的主导力量。教师是与留守儿童心理距离最近、最易于与他们沟通、理解的学校主要成员。调查发现,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则更愿意向老师求助,需要教师运用教育的力量去帮助他们逐渐地克服困难。因此,教师要树立新的学生观,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要经常关爱、鼓励学生,帮助他们塑造健康的自我意识和积极的情感体验。作为正在成长中的儿童,他们总是处在持续不断地变化与成长过程中,诸如学习习惯的养成、态度的转变、学业成绩的进步或退步等等都可能随时随地以某种非固定的形式表现出来。作为老师,要始终相信学生是不断发展、具有极强可塑性的个体,更是需要我们充满关爱并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的特殊群体。同时,不同环境中的留守儿童因家庭教育方式及生活环境的不同,他们内心深处追求的东西也是不一样的。对此,教师更要学会倾听他们内在心声,了解留守儿童真正需要,才能切实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让留守儿童感到关心与温暖,进而对教师敞开心扉,逐渐增强师生之间的信任与交流,最终建构良好师生关系,帮助学生一起成长。
(三)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频繁、适时加强亲子间沟通
当下,留守儿童仍然大量存在,儿童留守现象短时间内亦是无法消除的。作为外出务的家长,不论是否与子女生活在一起,作为父母都必须承担起关爱孩子和家庭教育的重任。家长对于儿童的责任不仅仅是身体的养育,更有心理的养育和灵魂的塑造。首先,家长要懂得科学的教育方法,对孩子应抱以适度、不苛责的教育态度,切勿以过高的期望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作为家长尤其应以平常心看待子女的学业问题,经常安慰、鼓励、信任孩子,对留守儿童来说,父母的关爱与亲情慰藉是任何人都代替不了的。其次,家长必须频繁、适时地保持与孩子各方面的联系,加强亲子沟通。父母与孩子之间生活上相互关心,感情上相互悦纳,思想上相互交流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所在。对于外出务工的父母来说,更要与学校建立密切联系,主动了解孩子在校学业情况,有针对性地教育引导子女,重视子女的身心健全发展。同时,家长要慎重选择监护人,及时与之沟通,在全面了解孩子的同时,也让子女了解父母的心理,教育子女树立信心,在家庭中正向引导、教育孩子,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注:为保护研究对象起见,本研究调研学校均使用化名。)
[1] 段成荣,吕利丹.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和发展基本状况[J].人口学刊,2013,(3).
[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 2003-02-08.
[3] 段成荣,杨舸.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08,(3).
[4] 季成叶.儿童青少年卫生学(5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5] 黄希庭.心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6] 于芳.期望教育理论与中小学教学管理[J].教育探索,2010,(6).
[7] 马克斯·范梅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李树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72.
(责任编辑 陈育/校对 云月)
The Educational Care for Left-behind Children in Rural Areas
MA Xiao-feng1,2
(1.School of Education,Shanxi Normal University,Xi’an,Shaanxi,710062,PRC;2.School of Education,Ningxia University,Yinchuan,Ningxia,750021,PRC)
Great concern must be given to the left-behind children in rural areas.The choice made by parents of left-behind children between low family income and the education of children leaves left-behind children disadvantaged in their mental and physical development.This specificity of left-between children is quite often intentionally or unintentionally neglected in school education,the result of which is the negative experiences of left-behind children in school.The “urbanization” of curriculum content ignores the realistic needs of rural children.In light of these,educational input should be increased in western provinces,and more means of education should be provided for left-behind children.At school level,education conceptions must be updated.Meanwhile,teacher education should be reinforced,and curriculum setup must be perfected.As for parents of left-behind children,they should take more responsibilities in the guardianship and education of their children.They also need to change their education conceptions and enhance their communication with their children so as to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ir children.
left-behind children;education;individual cases
2015-02-20
马晓凤(1974—),女,回族,宁夏吴忠人,宁夏大学教师,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教师教育、民族教育研究
G 521;G 527.42
A
1674-5779(2015)02-008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