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2015年中国经济形势与政策——访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陈启清教授
2015-03-30于洋
于 洋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工作时首次提出“新常态”一词,并在之后的多个场合反复提及。“新常态”这一重大战略判断,深刻揭示了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新变化。我们应如何理解新常态,如何适应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框架,大连“一校两院”大讲堂3月10日邀请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宏观经济教研室主任陈启清教授,围绕新常态下2015年中国经济形势与政策这一主题做专题报告,本刊就相关问题采访了陈教授。
本刊:“新常态”是习近平总书记于2014年5月在河南考察工作时提及的新词,包含着重要的政治或政策信息,此后在多个场合被反复提及并逐步系统化,直至正式成为我国治国理政的新理念和决策依据。陈教授,“新常态”这一重大战略判断深刻揭示了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新变化,请您谈谈您对这一热词的理解?
陈启清: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第一次提出了“新常态”这一命题,他说:“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新常态”一词提出来以后,主流媒体进行了各种解读,观点不一。去年7月份的时候,中国经济正处在一个非常模糊的十字路口,大家都在关心中国经济未来走向到底会怎么样?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到底应该怎么样?全国上上下下都在讨论。在这样一个重要关口,政治局讨论了年中的经济工作。在这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第二次郑重地提出:“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共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正确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一步增强信心,适应新常态,共同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短短两个月的时间,总书记两次提到了同一个概念,这是不多的。从去年7月以后,各种各样关于“新常态”的解读迅速占据了各大报社、媒体的主流页面,各个地方也开始迅速地响应。但是,当时大家对于“新常态”的理解各异。针对这种混乱的局面,习近平总书记在11月的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演讲中首次系统阐述了“新常态”,指出,中国经济“新常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速度;二是经济结构;三是驱动力。所谓新常态,就是指我们在这三个方面会发生一些根本性的变化,速度上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驱动力从原来的要素、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进入新常态后,这个状态到底是好是坏,大家心有存疑。当时,习近平总书记作了一个非常坚定的判断:“新常态将给中国经济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总书记的坚定给大家指明了方向,增强了大家的信心。2014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新常态进行了系统阐释,“新常态”这个战略判断不是我们无缘无故提出来的,它的理论依据或者说逻辑依据就在于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展现出来一些新特征,不把这些新阶段、新特征向社会、向世界说清楚,大家就理解不了这样一个新常态。所以在这次会议上,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作出了系统性论述,从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和国际收支、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生产要素相对优势、市场竞争特点、资源环境约束、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九个方面系统阐述了中国经济的阶段性特征。
因此,“新常态”绝对不是心血来潮,而是有其深厚的逻辑在里头,这个逻辑就是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个新阶段呈现出中央所言的九大方面的新特征,这些新特征决定了中国经济进入了一种新常态。在新常态下,传统的、大家熟悉的、行之有效的推动经济建设的办法可能不再有效,或者说可能是很危险的,所以我们要有一些新做法,中央也正是从新常态这样一个判断出发,提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些新战略。
本刊: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12月5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强调: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面请您谈谈新形势下我们应如何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陈启清:新常态的适应从政策的角度来讲,我们要把握三个层面:一是把握政策的方向;二是把握结构调整的方向;三是把握重大战略方向。
第一,新常态下要紧紧把握中央政策框架,按照中央的政策方向开展工作。当前中央在经济领域的政策框架是2013年4月25日在中央政治局研究第一季度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来的。这个政策框架有三大政策组合: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这三大政策之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宏观政策稳定,市场主体才有一个稳定的预期,企业才能有序竞争;微观政策放活,才能为经济的发展创造出一个具有强大活力的发动机来;社会政策的托底,就是为宏观经济的“稳”和微观经济的“活”创造条件的。我们今天去理解中国的经济政策,这样一个框架基本上还是有效的。
第二,新常态下,要把握结构调整的方向。经济新常态下,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重点是什么?重点领域是什么?重点行业是什么?这些问题不是我们喊口号喊出来的,而是由经济发展规律所决定的。1978年的中国,相对于经济发展、经济总量来讲,是一个土地资源、石油资源极大丰富的国家,我们当时缺的是钱、技术。当时我们只能靠三样东西:劳动力、土地、石油,把土地拿出来建开发区,把土地非常廉价地卖给国外的资本,然后引进国外资本背后的钱和技术。这些钱和技术进来以后,再和中国的劳动力结合在一起,建造今天所谓的世界工厂,做出通行世界的商品。中国当时的要素禀赋只有这样一条道路,而且这条道路事实证明是相当成功的。但30年以后,我们的要素禀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们再按以前砸资源、土地、水,就砸不起了,效率也越来越低了。中国在未来能依靠的,一是劳动力;二要技术。但依靠劳动力要注意一个现实:劳动力总量占比已经下降,价格已经上升,再按照原来的那种用法难以为继了,劳动力的使用方式必须改变。我们原来是把劳动力转化成商品,然后拿商品到国际市场上去竞争,现在可以做一个变化,直接拿中国的劳动力到全球市场上去竞争,这样中国的劳动力还有巨大的优势。所以,我们今天直接拿中国的劳动力跟全球的劳动力去竞争,竞争的形式不再是以前的商品,而是服务。从结构调整的方向来看,第二个方向是创新。技术正在重塑我们的世界,技术一定是改变世界最重要的一个力量。创新不仅是技术创新,也是模式创新,而且中国已经到了创新突破的时点。因此,未来结构调整的方向最主要的是两个:服务业和科技。科技和服务的结合还有一个产业,叫做科技服务业,这个产业在发达国家是一个非常大的产业。
第三,新常态下要把握重大战略方向。这个战略方向,就是我们现在讲的“一带一路”战略。我们怎么把握这个战略方向呢?中国过去的发展或者全球的发展,我们认为是这样一种状态:美国把世界各个国家做了一个分工,美国人负责消费、花钱,资源国负责挖资源,生产国负责生产商品,生产国、资源国把商品和能源卖给美国,美国人来消费,消费了以后美国人支付美元。在这样一种体系中,资源国和生产国拿到美元以后,又把美元投资到美国,买美国各种各样的金融产品。这就是世界在最近20年发展起来的模式,中国也在这种模式当中。但是,当中国在这种模式下发展了30余年后,开始面临越来越大的风险。一方面,我们把大量的钱放到美国去投资,面临着巨大的资产风险;另一方面,我们是全世界最大的世界工厂,我们一边向资源国买资源,一边向世界其他发达国家或者世界市场出口商品,基本上是两头在外,而这两头我们都没有控制力,所以中国必须改变。这个改变就来自我们现在做的一个重大的战略:“一带一路”战略。“一带一路”战略是关乎我国未来能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重大战略举措,也是关乎世界中心能否实现从西方到东方转移的一个重大战略。
本刊:宏观政策要稳是针对中国经济增长率略有下降而提出的。当前,大家对宏观政策的“稳”有不同的理解,请陈教授谈谈您对这一政策的理解?
陈启清:宏观政策要稳,不是说宏观政策稳住不变。现在很多人要求中央把宏观政策稳住不变,不要干预,不要调控。我们认为宏观政策要稳不是政策稳住不变的意思,而是用宏观政策来稳增长。宏观政策要稳强调的不是政策这一手段要稳,而是政策这一手段要服务于稳增长这一目的。“稳增长”这个框架大家都很熟悉了,就是就业优先成为经济政策的基调,使经济增长稳定由上限和下限构成的合理区间。所谓的宏观政策要稳不是不作为,而是以“微刺激”来应对下行压力,用定向调控促进结构调整。宏观政策要稳,关键是保持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平衡,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在“稳增长”之下,大家又产生了一些疑问,就是在新常态之下,到底要不要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也要坚持辩证法。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很明确地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有一定的速度,但必须是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速度,不要把速度看得过重,不要把心思都锁定在速度上。因此,一方面,我们要坚决破除GDP至上的思维,追求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速度,追求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社会规律的发展;另一方面,我们也要认识到,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发展仍然是第一要务,发展仍然需要保持一定的速度,尤其是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我们决不能在发展问题上松懈。我们现在处在一个下行的周期当中,从2007年的14%,到2014年下滑到7.4%,这个下滑是顺应我们从高速增长进入到中高速增长这样一个判断的。但现在的问题是,中高速这个区间能否守住。我们过去几年经济工作一个明显成效就是把速度稳定在7.5%-8%这样一个区间范围内。但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这个区间的下限跌破,第三季度出现了7.3%的增速,第四季度没有公布,全年是7.4%,跌破了过去几年区间的下限。我们好不容易把增长速度稳定了三年,稳住了下限,现在再掉下去就有些危险了,让人心理也没底,因为你不知道下限在哪里,这是一个最大的风险。
2013年,全国有16个省没有完成年初预期的增长目标;2014年迅速增加,全国有28个省没能完成年初的预期增长目标,也就是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只有3个地方完成了人大提出来的年初预期增长目标。这样一种状态出现以后,大家确实有点着急了,所以在去年7月29日的政治局会议上,用了两段话来讲经济增长速度,这在最近几年中是很少有的。会议指出,正确地看待经济增长速度,对做好经济工作是至关重要的,对做好各方面的工作影响也很大;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当然我们的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自然、社会三大规律的发展。2014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又强调,做好明年的经济工作,要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毫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心一意谋发展,努力做到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在2015年的经济工作安排当中,前面几项都是跟“稳增长”直接相关,这与2014年的经济工作安排截然不同。
现在的增长形势确实比较严峻,所以总理在这次两会中很坦诚地跟代表们交流了当前经济的严峻形势:我们面临着很多困难,现在关键就是要顶住下行的压力。这个压力能不能顶得住,总理很有信心,他讲,我们还是能顶住的,政府在该出手的时候会出手。去年我们国家面临持续的下行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没有采取短期强刺激的政策,这实际上是为今年可能遇到更大的困难预留了政策空间。他还说,我们还有很多工具没有完全使用,如果遇到更大困难,我们会出手的。事实也是如此,虽然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但短期内我们拥有众多应对经济下行的政策工具,长期来看中国经济增长潜力仍然巨大,因此我们完全可以对未来经济发展持有强大的信心。
本刊:只有微观政策放活,才能增强千千万万市场主体的活力,才能真正激活我国蕴藏的巨大消费潜力和民间投资潜力。请您谈一下如何实现微观政策放活?
陈启清:微观政策要活,第一个要考虑的问题是怎么“活”?主要是通过改革,向市场放权,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十八届三中全会有这样一段话:“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这段话一出来,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但当时很多人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后来,总书记在一次会议上很明确地告诉大家要准确理解这段话,就是我们不仅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重要的是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同时,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讲,这段话中也还有非常值得大家关注的内容,就是我们未来“要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竞相迸发和充分涌流”就要靠改革。在中国今天的经济社会中,到处都存在着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现在这些活力在某种程度上或在某些方面被压抑住了,我们只有通过改革让它释放出来。这种释放会给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前景,这种潜力是巨大的。
举个例子,现在中国有几家网络公司是全世界备受关注的,去年最受关注的就是阿里巴巴。阿里巴巴有一个淘宝,淘宝最著名的交易就是双十一,去年马云在双十一又创出了一个天量的销售纪录。我们曾经很细致地看过前年的双十一交易数据,在所有的交易数据中,有一个数据引起了我们的关注,那就是在双十一的时候,零点一到,第一分钟全世界有1370万人登陆天猫去买东西,一分钟的时间里淘宝达成了1个亿的交易。也就是说,淘宝建了一个网站,大家在这个网站上点击、买东西、交易,结果一分钟的时间里全世界同时有1370万人登陆这个网站,然而它经受住了考验,巍然不倒。我回学校跟我的一些师弟、师妹聊天的时候,他们说现在学校里最头疼的一个事情就是选课。现在都是网上选课,但学校的系统在白天根本进不去,经常要半夜三更爬起来,有的甚至发动父母、亲戚朋友去帮忙,然后才能选上。想象一下,一个学校才几万人,有的学校还拥有今天全中国最顶尖的网络人才,为什么就建不出一个能够让几万人随随便便上网选课的网站,而马云却能建一个一分钟全世界1370万人点击它并完成交易的网站呢?这就是民间存在的活力。
今天中国社会存在着大量的活力,大量创造财富的源泉,只要有一个机制把它们激活,它们就能够释放出全世界最强大的竞争力来,这就是微观政策要活的理由所在。
本刊:新常态将在一定时间内长期存在,只有把战略上的平常心态和战术上的底线思维结合起来,我们才能更好地适应新常态。请问您如何理解这句话?
陈启清:新常态是经济发展规律作用下我国经济进入新阶段的自然表现,我们应把战略上的平常心态和战术上的底线思维结合起来,主动去适应这一状态。第一,保持平常心态,以新的状态适应新常态。在新常态下,我觉得无论是组织还是个人,都要保持平常心,调低三个预期,即政府要调低经济增长的预期,为改革和结构调整预留空间,减轻资源环境的压力;企业要调低盈利预期,不靠规模扩张来实现盈利;民众要调低投资收益预期。第二,坚持底线思维,以新的思维积极把握新常态。新常态下,各种矛盾冲突和风险事件将会变得更加频繁和多元。面对这一现实,一是准确把握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认真分析可能引发的经济快速下行和风险增大的各种边际变化,采用有效方法去应对和化解,争取做到有备无患;二是用社会政策来托底,要在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方面形成基本的社会保障,织牢民生安全网的“网底”,守住基层群众的生活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