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椎板切除脊柱内固定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分析

2015-03-30崔鸿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13期
关键词:退行性脊柱腰椎

崔鸿

(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中医院外科 山西 芮城 044600)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在老年患者中是一种常见疾病,其好发于老年男性,常常引起老年患者大小便异常、腰腿疼痛以及活动障碍等。药物治疗对于该病往往未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临床上治疗常选择手术治疗,其中又以腰椎管狭窄减压术较为常用[1]。该病进行手术治疗的原则主要是充分减压和维持脊柱的稳定[2]。由于老年患者常常合并脊柱退行性病变,所以在进行减压时还应采取脊柱内固定融合术治疗,以便维持脊柱稳定和纠正脊柱畸形[3]。本文选取我院184 例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探讨在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方面全椎板切除脊柱内固定的临床治疗效果,现将相关内容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184 例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以患者均经CT 和MRI 等检查确诊。病例排除标准包括病理性骨质疏松,控制不良的糖尿病、高血压和血液系统疾病,合并严重的心肝肺肾功能障碍、智力低下、精神异常以及交流障碍。按照随机分组法将所以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着患者男50 例,女42 例,年龄58 岁~79 岁,平均年龄67.5 岁,体重55 ~79kg,平均体重64.7kg,病程时长为2 ~9 年,平均病程时长为6.9 年,单节段狭窄患者48 例、多阶段狭窄患者44 例;观察组患者中男46 例,女46 例,年龄60 岁~79 岁,平均年龄66.4 岁,体重56 ~78kg,平均体重65.2kg,病程时长为2 ~10 年,平均病程时长为7.3 年,单节段狭窄患者52 例、多阶段狭窄患者40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半椎板切除手术进行治疗,具体做法包括:术前完善各项检查,根据患者影像学检查资料确定其腰椎管狭窄部位;采取硬膜外麻醉,患者采取取俯卧位,腹部垫空;选取腰椎后侧入路正中处作一纵型开口,使病变椎体充分显露;放置椎弓根钉固定,在C 臂机透视下进行手术操作,保证置入椎弓根钉的位置正确;应用咬骨钳将显露椎板自棘突基部到关节突基底部依次逐步的咬除,并保留关节突。观察组患者给予全椎板切除脊柱内固定术进行治疗,麻醉方法和病变椎体显露方法参照对照组;术中切除病变椎管的全椎板以及增厚的黄韧带,探讨神经管的具体情况,咬除部分或者全部的关节突;合并有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在减压完成后切开其纤维环,并将退变的腰椎间盘组织摘除,应用刮匙将椎间隙纤维软骨板到软骨下的皮质刮除;安装连接棒,行腰椎间撑开及滑脱复位,取碎骨块进行椎间植骨融合;将连接棒预弯,并同腰椎生理弧度相一致,安装横向连接杆和连接棒;将创面彻底清洗,并缝合,常规置入引流管。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抗菌药物抗感染,同时给予甘露醇减轻神经水肿。术后1 年随访,采用JOA 和VAS 评分评价两组方法的临床效果。

1.3 评价指标:采取VAS 评分评价患者疼痛情况,0 分为完全无痛、10分则为难以忍受的强烈疼痛,评分由患者根据自己疼痛情况进行自我评分,评分越高表明疼痛程度越高。采用JOA 评分评价两组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分别在术前和术后进行评价,JOA 评分改善率(RIS)=(术后JOA评分-术前JOA 评分)/(17 -术前JOA 评分)x100%,根据JOS 评分改善率评价手术临床效果,RIS 在75%及其以上表示为优、74% ~50%表示为良、49% ~25% 表示为可、RIS 在25% 以下表示为差。优良率= 优%+良%。

1.4 统计学分析:所有患者数据均采用SPSS18.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以(%)表示计数数据,采用(x±s)表示计量数据,采用X2和t 检验进行组间比较,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前后VAS 评分比较:与手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VAS 评分均有降低,术后比较两组VAS 评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前后VAS 评分比较(x±s)

2.2 两组患者JOA 评分优良率比较:对照两组JOA 评分发现,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JOA 评分优良率比较[n(%)]

3.讨论

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指的是老年患者因腰椎管和神经根管等出现退行性病变,导致腰椎管发生骨性狭窄,引起水肿和缺血等病变,严重患者导致神经根性坏死[4]。近几年来,随着我国老年化进程加快,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患病率逐年增加,已经成为导致老年人群腰腿疼疼的主要影响因素。手术治疗依然是目前治疗该病的首选治疗方法。

本文通过探讨在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方面全椎板切除脊柱内固定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显示,与手术前比较,术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VAS 评分均减少,术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VAS 评分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两组JOA 评分发现,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综上所述,全椎板切除脊柱内固定法在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方面临床效果明显,能有效的缓解患者疼痛以及改善患者下肢功能,该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1] 隋福革,赵丛然,汪群,等.Coflex 系统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J].中华骨科杂志.2011,31(7):767 -773.

[2] 娄伟钢,王向阳,池永龙.脊柱内固定器械稳定性测试的不稳模型[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9,26(12):1766 -1767.

[3] 郭强.全椎板切除脊柱内固定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1):4792 -4793.

[4] 周勇,刘章盛,刘青华,等.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177 例疗效分析[J].广东医学.2013,34(15):2368 -2370.

猜你喜欢

退行性脊柱腰椎
长期久坐低头 你的脊柱还好吗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腰椎
18F-FDG PET/CT在脊柱感染诊治中的应用及与MRI的比较
如何保护宝宝的脊柱
衰老与神经退行性疾病
退行性肩袖撕裂修补特点
腰椎术后脑脊液漏的治疗
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30例临床报道
针推治疗腰椎骨质增生80例
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保守治疗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