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手足口病的预防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2015-03-30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18期
关键词:几率口病小儿

王 莉

(吉林省长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净月监督所 吉林 长春 130031)

手足口病(Hand foot mouth disease,HFMD)是儿科临床较为常见的传染性病症类型,传热途径多为唾沫、飞沫以及接触平常使用额生活用具或餐具等。强化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护理工作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儿并发症的发生几率[1],本次研究将以随机选择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哮喘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析研究小儿手足口病的预防护理干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择2013年2月至2015年2 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分组,对照组及实验组各50例。所有患儿均符合手足口病的临床诊断标准;其中实验组:男性患儿26例,女性患儿24例;患儿年龄:2-7.6岁,平均年龄(3.4±1.2)岁;对照组:男性患儿27例,女性患儿23例,患儿年龄:1-7岁,平均年龄为(3.5±1.1)岁;经过统计学分析发现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的对比上并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可比性较好。

1.2 方法

对照组:本组患儿采取临床常规护理措施进行临床护理,实验组患儿在此基础上进行预防护理干预,具体护理干预措施如下:

①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操作以及与患儿沟通时要注意态度温和,避免患儿出现紧张、恐惧等心理。对于已经出现不良情绪的患儿,护理人员则要对其进行一定的心理疏导,帮助患儿消除紧张、恐惧的不良情绪,促使患儿配合相关诊疗工作。

②皮肤护理:若患儿手、足、口腔等处出现斑丘疹时,护理人员则要确保患儿床铺干净整洁,避免床铺上存在物品碎屑。同时叮嘱患儿家属为患者穿着柔软宽松的衣服并为患儿勤修指甲。若患儿疱疹破裂时则要为其涂抹浓度为0.5%的碘伏,对患儿进行物理降温。除此之外,护理人员在为患儿洗澡时应避免使用具有刺激性的洗浴用品。

③饮食护理:护理人员要为患儿制定个性化的饮食干预方案,在确保患儿饮食清淡的同时,也要保证患儿饮食的均衡营养、易于消化。推荐患儿食用半流质或流质食物,对于因厌食或拒食而出现脱水、酸中毒等症状的患儿要及时给予补液以及纠正酸碱平衡。

④健康教育:护理人员要向患儿家属进行相关疾病知识的普及宣教,主要宣教内容为病症的传染途径,并告知患儿家属要严格依照护理人员的指示将患儿的各类分泌物以及排泄物放置到指定地点。同时也要告知患儿家属养成日常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性,督促患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以及生活习惯。

1.3 统计学处理:相关数据均录入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比较组间差异。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比较组间差异。P<0.05代表差异结果有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儿护理效果的对比:对比两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几率、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均显示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下表1。

表1 两组患儿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的对比

3 讨论

手足口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其是因肠道病毒引起,临床多见柯萨奇病毒A10以及肠病毒71型,多发于5岁以下小儿[3]。该病症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手、足、口腔等处出现皮疹或疱疹。病情严重的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甚至会导致患儿死亡。敬丽的研究显示有效合理的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4]。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几率以及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对手足口病患儿进行预防护理干预可降低患儿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提高患儿的康复速度并可促使护患关系和谐。本次研究结果与敬丽的研究结论具有相似性。

综上所述,对手足口病患儿进行预防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患儿治疗期间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并有效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提高患儿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故值得在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1] 马飞丽.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2013,10(2):313-314

[2] 王凤英,程月娣.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与健康教育[J].中国病案,2013,14(6):67-68

[3] 敬丽.小儿手足口病的预防护理体会[J].当代医学,2014,20(34):113-114

猜你喜欢

几率口病小儿
睡眠不好可能会增加青光眼的发病几率
手足口病那些事
警惕手足口病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Finding the Extraterrestrial
小儿涵之三事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晒后修复SOS
晒后修复S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