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肾炎尿毒症治疗体会

2015-03-30梁秀芳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18期
关键词:慢性肾炎尿毒症电解质

梁秀芳

(山西长治潞安集团总医院 山西 长治 046299)

临床中,慢性肾炎尿毒症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病症,会对患者身体健康与正常生活产生极为严重的影响。慢性肾炎尿毒症的出现主要是由于慢性肾炎患者病情的继续发展[1]。该种病症病情非常危急,当前并无理想的治疗方法,患者一旦患有该种病症,只能采取常规的抗感染以及纠正电解质治疗,通过这两种方法可以延长患者的寿命,保证患者的存活率。本文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慢性肾炎尿毒症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研究探讨慢性肾炎尿毒症的治疗体会。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慢性肾炎尿毒症患者56 例。其中男32 例,女24 例,患者年龄为35-70岁,平均年龄为(47.8±3.9)岁。在患者就诊治疗的过程中,均出现不程度的厌食、呕吐、心悸气促、头痛、抽搐、乏力、苍白出血、烦躁或淡漠、视力模糊、腰痛、夜尿、皮疹、尿频尿急尿痛、神志不清、咳嗽咳痰、不明原因发热、腹痛腹泻等症状。

1.2 方法:研究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实际病情,予以患者相应的治疗措施。

2 结果

治疗过程中发现,患者治疗早期阶段病情会出现恶化的现象,而患者病情恶化的原因主要包括水电解质紊乱、感染、贫血、出血、神经精神症状、药物损害等,在对患者予以有效的治疗措施后有45例患者病情出现好转,死亡11例。造成患者死亡情况详情见表1。

表1 死患者死亡情况统计

3 讨论

慢性肾炎尿毒症患者在患病期间全身系统各功能都有可能受到牵连,患者临床表现非常复杂并且难以治愈。从本次实验研究活动中发现,患者从发现肾炎直至死亡的时间,5年内占死亡患者总数51.3%,如果患者早期的肾炎症状被忽视,就会延误早期治疗时间[2]。从我院收治的慢性肾炎尿毒症患者病情就可以知道,转送来治疗的患者已经发展成了双肾小尿毒症末期。此方面有报道也同时指出,由于没有重视贫血等症状或者不重视对慢性肾炎尿毒症原发病症的识别,导致患者不能及时除去可逆性的恶化因素。这类患者在就诊的过程中常常告诉主治医生其存在心悸、气促、贫血、出血、抽搐以及呕吐等情况,同时症状具有多样性,全身性。因此,在检查的过程中注意检查患者肾功能,就可以避免原来可逆转的恶化因素进一步损害患者的肾功能。患者治疗的过程中,会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病情恶化。在诸多原因中,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表现得最为明显。在死亡患者中,较为严重有尿毒症脑病,其中患者血钠浓度有所降低,同时水电解质与神经精神症状有关。针对此种情况,有专家认为血清钠浓度检查对确定患者尿毒症脑病具有重要的影响。尿毒症患者症状变得严重不仅与患者神经精神症状有关,还与患者尿毒症积蓄有关。同时,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尿毒症患者症状严重程度与脑细胞内水肿、水中毒等水电解质紊乱具有紧密联系。如果慢性肾炎尿毒症患者在患病期间出现昏迷,即使采用透析或者是肾移植的方法也难以存活。重度症患者中有明显的心包摩擦音,尿毒症心包炎,经过透析,患者的症状可以大部分好转。针对嗜睡、抽搐、烦躁等神经精神症状的患者,采用有效的处理方法,可以改善患者的病情[3]。由此可见,在尿毒症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尿毒症脑病属于尿毒症不可逆因素,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一定的威胁。因此,如果早期阶段发现尿毒症患者存在低血钠症状,应当及时纠正患者电解质和酸碱失调状态,同时予以患者低蛋白饮食和必要的氨基酸治疗或者是透析,均对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慢性肾炎尿毒症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发现,高血压是一种极为常见的病症,严重的高血压症状对慢性肾炎尿毒症患者预后产生极为严重的不利后果,患者血压越高,出现心肌病变、心衰与肾功能衰竭的概率越大,同时患者的这些症状还会表现得更为严重。在研究活动实施的过程中对3例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醛固酮以及心钠素水平进行测试,测试的结果发现,在肾功能不全的情况下,血浆肾素活性正常或者处于偏低状态,而血管紧张素和心钠素会比健康人群的水平要高,这样就会导致血管紧张素引起出球小动脉比入球小动脉收缩更强,增高肾小球内压力,加剧原有肾单位的高压力与高灌注,最后就会出现高滤过,使得患者肾单位遭受损害,肾功能进一步恶化[4]。因而,在患者治疗的过程中,控制器高血压,降低血管紧张素水平对延缓肾功能恶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临床中通常应用转换酶来控制尿毒症患者的高血压症状,同时转换酶还可以降低血管紧张素的浓度。因此,临床中是否能应用转换酶抑制剂防止尿毒症患者肾功能恶化,同时达到减少副作用产生的效果,需要进一步讨论。

慢性肾炎尿毒症患者身体免疫功能明显降低,细胞免疫力下降,进而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以及各系统功能变差,出现合并感染的情况。本次研究对象中存在感染的患者占总数63.2%,主要表现为肺部感染、胃肠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腹膜炎、上呼吸道感染等,而腹膜炎患者中腹腔感染较为常见。在临床中控制感染的措施除去常用的抗感染药物外,还应当正确选用药物,但是不能忽视药物的肾毒性,依照患者肌酐清除率确定药物的用量[5]。在本次研究活动中,存在3 例患者由于肾毒性药物死亡。如果患者的感染获得有效控制,就能够去除可逆性因素,肾功能就可以获得恢复。

本研究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慢性肾炎尿毒症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予以患者积极的治疗措施。治疗过程中发现,患者治疗早期阶段病情会出现恶化的现象,而患者病情恶化的原因主要包括水电解质紊乱、感染、贫血、出血、神经精神症状、药物损害等,在对患者予以有效的治疗措施后有45例患者病情出现好转,死亡11例。由此可见,针对慢性肾炎尿毒症需要予以早期诊断,才可以保存患者的肾功能,在延缓肾功能的过程中需要纠正患者水电解质紊乱,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患者高血压,防止感染,避免食用对肾脏有害的药物。

综上所述,治疗过程中引发慢性肾炎尿毒症患者死亡的原因主要有败血症、心律失常和心衰、尿毒症脑病、出血性休克、腹中毒、水电解质紊乱、脑血管意外。在慢性肾尿毒症患者治疗的过程中,重视患者就诊的第一主诉,实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避免肾毒性药物的应用,可以预防慢性肾炎尿毒症病情恶化,对患者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1] 侯伟俊.老年尿毒症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13,15(11):90

[2] 李月婷,黄荣桂,刘广健,等.迷迭香酸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及白细胞介素-1β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7(4):51

[3] 边向阳,沈建幸.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临床用药经济学分析[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2,11(7):78

[4] 刘麒,全宇,文光,陈鸿,等.中西医结合联合外治对中老年女性复发性尿路感染的疗效影响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1,7(11):89

[5] 朱彬,李进,刘子栋,等.尿毒症患者透析间期体重获得与预后的关系[J].中国血液净化,2012,7(02):41

猜你喜欢

慢性肾炎尿毒症电解质
固态锂离子电解质的研究进展
Sn掺杂石榴石型Li7La3Zr2O12固态电解质的制备
人物
电解质溶液高考热点直击
中西医结合治疗尿毒症早期肾性贫血20例疗效观察
综合护理在慢性肾炎合并抑郁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258例
蛋白尿方联合科素亚治疗慢性肾炎临床分析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尿毒症自主神经病变的影响
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前后血清蛋白电泳图谱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