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脑损伤的影像研究现状观察

2015-03-30朱晓晖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18期
关键词:证实脑损伤胶质瘤

朱晓晖

(清水县医院 甘肃 清水 741400)

临床中,脑胶质瘤属于常见颅内原发性肿瘤,其生长存在一定浸润性,采取外科手术清除难度大,治疗首选方法为术后辅助放射治疗。这一方法能使患者生存率得以提高,但其副作用较大,常见副作用为放射性脑损伤。CT 灌注成像可以对肿瘤区域灌注值进行定量测定,能将肿瘤微血管情况以及肿瘤区域血流动力学信息准确反映出来[1-2]。本文主要CT灌注成像在脑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脑损伤中的鉴别诊断,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选取从2009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疑为脑胶质瘤术后复发40 例,其 中18 例 女,22 例 男,年 龄 为24 岁-69 岁,平 均 为(43.22±10.23)岁;27例随访证实,13例病理证实。病例入选标准:无严重肝肾、心肺功能不全;无碘剂过敏史;无甲状腺功能亢进以及哮喘;对于CT 检查能够配合。

1.2 方法:采取常规头部CT 扫描,将耳眦线作为基线,进行横断扫描,颅底-头顶为扫描的主要范围,管电流为200mAs,管电压为120kV。按照平扫明确病变范围,其中线为病变最大层,通过肘静脉应用CT 自动高压注射器注射50ml非离子型对比剂,后续生理盐水20ml,流速为4ml/s-5ml/s。在使用团注对比剂同时将动态扫描程序启动,管电流为140mAs,管电压为80kV,层厚为5mm,矩阵为512×512,采取4cm 厚范围CT 灌注检查,50s扫描时间,总共得到图像200帧。在灌注扫描以后采取常规颅脑轴位增强扫描,对比剂无需再注射,扫描方式参照平扫。

1.3 血流动力学参数采集:传输CT 灌注原始图像到处理工作站,通过去卷积灌注软件分析获取MTT(平均通过时间)、CBV(脑血容量)、CBF(脑血流量),计算rMTT、rCBF、rCBV 比值。

1.4 统计学分析:统计分析数据采用SPSS 14.0 软件,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采用百分数表示,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采用±s表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40例中,脑质瘤复发25例,其中手术病理证实10例,随访证实15例,随访期间如果病灶强化范围扩大,且占位效应加重,可能为胶质瘤复发;放射性脑损伤15例,均通过随访证实,随访期间病灶强化范围无变化或者是缩小,并且占位效应减轻,通过治疗患者好转。在rCBF、rCBV方面,胶质瘤复发组明显高于放射性脑损伤组(P<0.05);两组rMTT、ADC无明显差异(P>0.05)。详见表1。

3 讨论

临床中,胶质瘤术后复发和放射性坏死在影像学、临床表现以及发生时间方面均十分相似,两者的准确鉴别对于临床治疗方案的选取有着重要作用。常规CT 检查发现脑胶质瘤术后复发和放射性坏死均以远隔部位或者是术野形成新病灶为主要表现,周围存在肿带,并且伴有一定程度占位效应,增强可以发现不均匀强化。增强是血脑屏障破坏的反映,无法获取肿瘤血管生长、通透性以及生成等方面正确信息。CT 灌注成像可以按照患者病变特性对脑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损伤进行鉴别,本组研究结果显示,胶质瘤复发组rCBF、rCBV 明显高于放射性脑损伤组(P<0.05)。这是因为肿瘤组织血管丰富,并为新陈代谢与生长提供营养。放疗后损伤小血管与内皮细胞,造成局部组织发生坏死,减低血管分布程度,使得血流出现低灌注。CT 灌注成像能间接反映病理状态下人体组织成分变化以及特点。通常情况下,胶质瘤复发细胞密度较高,肿瘤复发后组织中生成微血管使得ADC值提升。放射性脑损伤ADC 值较低,说明为脑组织损伤。本组研究中,两组rMTT、ADC无明显差异(P>0.05)。这可能是因为灌注扫描跨度时间比较大,对灌注结果产生影响;本组样本量少,使得数据出现偏差,仍需扩大样本量做进一步研究。总而言之,CT 灌注成像能将脑肿瘤血流动力学变化反映出来,在胶质瘤复发和放射性坏死的鉴别诊断中有着重要作用。

表1 血流动力学参数对比(±s)

表1 血流动力学参数对比(±s)

分组n rCBV rCBF rMTT ADC胶质瘤复发组25 2.35±1.43 2.75±1.74 1.24±0.54 1.21±0.54放射性脑损伤组 15 0.86±0.24 0.97±0.43 1.13±0.76 1.43±0.75 t 4.596 4.441 0.528 1.065 P<0.05 <0.05 >0.05 >0.05

[1] 吴开福,徐培坤,吴运,胡光东.6例胶质瘤术后放射性脑病误诊为胶质瘤复发的临床分析[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2,09(02):125-129

[2] 王玉林,马林.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脑损伤的影像研究现状[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3,08(05):187-189

[3] 张秀明,戴峰,乔伟,冯勇,刘念龙,周世波,郭震.磁共振功能成像在鉴别脑胶质瘤术后复发与放射性损伤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3,07(03):158-159

猜你喜欢

证实脑损伤胶质瘤
Quintero分期、CHOP分级与TTTS脑损伤的相关性对比分析
脑损伤 与其逃避不如面对
TGIF2调控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DCE-MRI在高、低级别脑胶质瘤及脑膜瘤中的鉴别诊断
去哪儿、携程互咬一路厮打至商务部沈丹阳证实收到举报材料
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创伤性脑损伤后抑郁
Sox2和Oct4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侧脑室注射DIDS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大鼠神经元凋亡的拮抗作用
99mTc-HL91乏氧显像在恶性脑胶质瘤放疗前后的变化观察
薄轨枕的效力得到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