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会计专业卓越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

2015-03-28刘勇强

河南工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卓越人才会计高职

刘勇强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 管理工程系,河南新乡453000)



高职会计专业卓越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

刘勇强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 管理工程系,河南新乡453000)

摘要:卓越人才培养在本科院校已经比较成熟,但在专科层次尚处于探索阶段,我校卓越会计人才培养工作在充分企业调研、专家论证基础上制订适合卓越人才培养的培养计划,改革理论和实践课程体系,在新生中选拔组建卓越班,构建专兼结合双师队伍、改革课程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积累了一定经验,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卓越人才;高职;会计

1意义

教育部实施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自2010年6月启动以来,2011年年初教育部出台了《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教高〔2011〕1号文),进一步明确了“卓越计划”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基本原则和实施领域。全国高校纷纷开展了“卓越人才培养计划”, 努力探索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我校与时俱进,启动了“卓越人才培养工程”,力求结合校情、形成特色,探索一条创新人才培养之路。

我校“卓越人才培养”是为了培养一批既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又具有很强动手能力,而且还具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技能应用型人才,作为企业技术人才的储备库。同时,也是适应目前我校招生生源分差较大,贯彻“因人施教”原则而进行的“分层教学”的一种做法。

2管理机制

2.1学生选拔原则和条件

选拔工作实行自愿申请和择优选拔相结合,坚持贯彻“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以学生综合能力为主要参考指标,注重对学习状况和态度的考查。在选拔过程中做到信息公开、流程规范、沟通及时。

招生人数以当年入学新生高考成绩为基础。通过对“卓越人才培养工程”宣讲与咨询,采用学生自主报名,经过笔试、面试、公示,最终确定实验班入选学生。“卓越人才培养工程”实验班学生面向全校全日制各专业新生进行选拔,并应符合下列条件:(1)具有强烈的学习愿望和浓厚的科学研究或工程实践兴趣,思想活跃,思维敏捷;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较好的心理素质。(2)品德优良,身体健康,有致力于成为一名卓越会计师志向。(3)当年高考成绩原则上在三本分数线下20分以内。高中阶段参加过省级以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举办或认可的各类学科竞赛,获得竞赛奖项和拥有发明专利者可优先考虑。

2.2激励和保障机制

为实施“卓越人才培养工程”的学生安排工程能力强的优秀教师进行教学。学校优先支持实施专业的教学改革、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师资培训、校企联合培养、实训实习基地建设等。学校鼓励支持卓越班学生在校期间获得社会认可的各级各类工程资格证书,优先参与各类技能大赛等创新活动计划项目等。“卓越人才培养工程”实验班学生符合毕业条件的,颁发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的毕业证书,同时颁发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卓越人才培养工程”合格证书。

2.3管理与考核

为卓越班配备1名班主任,负责学生的学习指导和思想政治教育、生活管理等工作。并原则上按每8名学生配备1名专业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卓越实验班以独立的教学班组织教学,将来逐渐过渡至以学分制进行教学管理。参加“卓越人才培养工程”实验班的学生,严格按照制定的“卓越人才培养工程”的培养方案学习并进行考核。学生的管理由教研室与学工部门协调分工、共同管理。

对“卓越人才培养工程”实验班的学生,按校内学习阶段和校外顶岗实习阶段建立学籍管理机制,对于校内的学习阶段按《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办法》执行,在企业顶岗实习阶段联合企业为学生建立该阶段的学籍管理档案,与校内学籍档案一起构成完整的学籍档案。

学生在企业实习阶段,由学校和企业按要求设立管理小组进行联合管理,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应签订协议,明确各自的责、权、利,确保学生的安全和学习成效。

3培养内容

3.1培养方案的改革

对培养模式、目标、定位等的调整,我们依据的是两方面。一是企业的需求,二是行业的发展变化。在决定实施卓越人才培养之初,为定制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专业教师通过多种方式联系走访调查了多家企业单位及往届毕业生,了解企业及岗位的需求和变化,另一方面,几年来本专业紧跟行业变化,根据行业职业新的变化及时更新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我专业在原有“校所合作、工学交替、岗证课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总结提炼,为卓越人才实验班专门定制了“两能力三主体四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其中“两能力”指岗位胜任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培养并重;“三主体”指校介企三方共同育人(其中,介即会计中介服务机构,主要是代理记账纳税公司、会计师事务所,企即一般工商类企业);“四融通”即岗证课赛融通,将岗位所需技能、行业资格证书要求、技能大赛能力要求融通于课程体系中。卓越班培养体现高素质技术技能及较强的创新能力,具体到会计要求上就是“会核算、能分析、懂管理、高素质”。即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区域经济建设需要,面向中小企业基层业务和管理岗位,具有诚信、敬业的职业道德、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具备会计核算、纳税管理、财务管理与分析及信息化处理能力,主要从事出纳、会计核算、审计助理、税务及财务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3.2课程体系的改革

重构了基于中小企业会计岗位需求的“岗证课赛融通”课程教学体系。在总结提高的基础上凝练出卓越人才培养“全过程、多平台、多形式、递进培养”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从一年级到三年级,每一个学期均有实践教学,确保实践教学从始而终不断线;多平台:校内实训项目多,全仿真,强化职业技能的练习,校外企业顶岗实习能落实到实处,实习企业不仅有工商企业还有会计中介服务企业。引入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方便在校内随时开展代理记账、审计服务等教学实践活动。多形式:实践教学的内容不仅有课内验证性实验项目还有整周实训及校外实习,组织方式上不仅有集中性实训还有分散性技能练习。同时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中小企业会计岗位和企业信息化的要求,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基于岗位需求、职业资格证书要求的课题体系和内容。

卓越人才培养实践比较注重第二课堂建设,采用多种方式如开展社会调研、参加技能竞赛、公共选修等强化第二课堂对学生职业综合素质培养的作用。并规定学生在校三年必须在第二课堂积累12学分方可毕业。

3.3教学方法的改革

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定与实施是教学改革的落实关键。教学方法以职业性为基本要求,体现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弱化知识点,凸显技能点,理实一体教学。

审计实务课程难度大、对教师实践技能要求较高,适合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该课程对应岗位技能主要是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助理岗位,本专业的校外顶岗实习主要合作单位为新乡市10余家会计师事务所,因此,该课程教改采用“外包”+双课堂方式。“外包”即聘请会计师事务所经验丰富的注册会计师来校进行授课,授课内容对应事务所审计助理岗位所需技能,采用事务所内部员工培训资料和真实工作案例进行讲解。双课堂即校内课堂和校外实习衔接,在校内由事务所老师进行岗位技能培训,实习期间由事务所指导教师进行师傅带徒弟的“学徒式”工作指导。

出纳实务课程将学生分为若干学习小组,考核以组别进行考核,一名学生出勤或上课表现不好将影响整个小组成绩,同时,让学生成为主角,课前预习准备,课上学生来讲解知识点,老师作为评委、导演和点评角色,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财务会计课前,每名学生走上讲台与学生进行课前分享活动,内容丰富多彩,从一开始的不适应,念文摘,念手机发展到财经内容、时事政治分析,学生通过一学期的课前分享,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和勇于展示自我的勇气。

3.4师资队伍培养改革

建立校企联合培养专业课教师的机制,选派教师到事务所、企业挂职,安排教师参与“校中所”的工作,锻炼和提升服务能力,选派骨干教师赴企业脱产工作。同时注意校外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校外兼职教师队伍较稳定,其均为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实践经验丰富。学校对兼职教师进行教学技能培训,兼职教师主要承担《基础会计实训》《工业会计实训》《纳税模拟实训》《会计制度设计》《审计学》《分行业会计实务》等理实一体课程和实训课程。

3.5考核方式改革

改变传统的期末一次性卷面考核方式,各课程均要求过程化考核,采用考勤、作业、提问等方式加强平时考核。考核方式紧跟行业发展变化,目前会计证已全面机考,会计职称考试明年开始实行无纸化考试。因此,《会计基础》《财经法规》《会计电算化》三门课程应与考证衔接,进行题库机考自动评分。这项措施将大大加强学生会计证考试通过率。二是引入技能型考核替代知识性考核。在《出纳实务》《会计技能实训》课程中将点钞、支票填写、小键盘录入等技能采用现场技能考核方式替代卷面考核。另外对于每门课程都实行期末加过程考核,考核主体多元化,任务组成员互评、任务组长评价、教师评价相结合。

4结束语

在高职层次进行卓越会计人才培养是个创新,在校系大力支持下,经过教学团队的努力,我们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广泛听取包括专业建设委员会专家在内的各种意见建议,为卓越会计人才培养量身打造培养计划,制定基于“岗证课赛”融通的理论课程体系和“全过程、多平台、多形式、递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选拔合适的同学组建卓越班,经过一年的教学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探索的路途仍然没有停止,在探索过程中所积累的宝贵经验将有助于高职教育中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的推广。

(责任编辑杨文忠)

参考文献:

[1]程安林.产学研合作的卓越会计人才培养的实施机制探讨[J].大学教育, 2014(2).

[2]李定清.试论卓越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重庆电力高专学报.2013(8).

[3]王怡.加强第二课堂建设 培养行业卓越人才[J].中国轻工教育,2013(5).

[4]马健儿.高职高专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职业教育, 2014(2).

[5]卢春霞.基于教学做一体化的财务会计实训教学设计[J].职业技术教育, 2013(32).

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the Cultivation of Excellent Talents in Accounting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LIU Yong-qiang

(Management Engineering Department of Henan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Xinxiang 453000,China)

Abstract:Outstanding talent train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relatively mature, but in college level is still in the exploratory stage, our outstanding talent cultivation work in enterprises to fully research, experts on the basis of formulation suitable for cultivating outstanding talents training plan, reform theory and practice course system. In the new selection set up excellence program, constructing designed and combined with the dual division team, reform of teaching methods and assessment methods accumulated certain experience, with certain reference significance.

Key words:excellent talent;vocational school;accounting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093(2015)06-0035-03

作者简介:刘勇强(1977-),男,河南新乡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会计教学研究。

基金项目:2014河南省教育厅教改项目《高职会计专业基于“校介企”合作提升职业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2014SJGLX401);2014校级教改规划项目《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收稿日期:2015-05-18

猜你喜欢

卓越人才会计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卓越农学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构建与实践探索
经管类卓越人才校企培养模式
市场经济背景下的会计统计发展探究
农业院校应用型“卓越人才”培养途径的研究与实践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基于卓越人才培养视角的高校电子商务创新创业教学研究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