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任务型英语口译教学研究

2015-03-28鲁兴冉

河南工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教学研究

任务型英语口译教学研究*

鲁兴冉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 外语系,河南 新乡453000)

摘要:目前,我国学生口译能力培养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如师生对口译课认识不足,教学环境不适应口语教学要求、英语教材问题、授课模式单一、实践教学少等。任务型教学模式提供充分的语言接触和语言使用机会,帮助学生更加主动及积极地进行口译的学习和实践。针对以上问题及任务型教学特征,文章提出加强、明确口译课程培养目标,建设适合口译能力培养教学环境,遴选符合任务型教学模式的教材,运用、强化实践教学等构建高效任务型口译教学的建议。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英语口译;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收稿日期:*2014-07-13

基金项目:河南省社科联、河南省经团联调研课题(SKL-2013-1522)

作者简介:鲁兴冉(1981-),男,河南滑县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翻译理论及实践研究。

0引言

口译能力是大学生英语综合素质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际经济交往不断增加,职场中对英语应用能力的要求也更加强烈。其中,英汉互译能力成为英语能力中极其重要的一环。然而,目前大学英语课堂中并没有专门的口译教学部分,教材中设计的口译素材也非常有限,教师和学生从思想上都对口译能力的培养并不重视,这都导致目前社会对具有口译能力的大学毕业生的需求与大学英语教育忽视口译能力培养之间存在巨大鸿沟和差距。

1任务型教学法

N.S.Prabhu在20世纪80年代首先提出了任务型教学法,该教学法在90年代得到快速的发展[1]。任务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最突出的特点在于设定一系列具有明确目标的任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语言的学习与实践。关于“任务教学法”的含义,不同研究者的研究视角也各有不同:Riehards(1986)把任务定义为学习、处理和理解语言的某种行动[2]。Ellis(2003)认为任务是以意义为中心的语言运用活动[3]。Peter Skehan(2003)则认为“以结果作为任务评价”的观点更全面地阐述了任务的内涵[4]。

龚亚夫、罗少茜(2003)认为,任务型教学法更多是注重学习的过程而非学习的结果,强调学习的意义而非学习的形式,提供更多实际语言操作机会而不是单纯的教授英语语法知识,任务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不是单纯的语言学习[5]。因此,任务型教学法更加有利于英语口译教学的要求。

2大学英语口译教学存在的问题

作为一线英语教师,结合多年教学经验,通过大量走访调查、学生访谈以及调查问卷等方式,发现目前大学英语口译教学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2.1 师生对口译课认识不足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绝大多数学生所了解的他们应该具备的英语能力为“听、说、读、写、译”。但很多学生只是简单地认为口译指的就是同声传译,只有顶尖大学的翻译专业学生才可以做到。有的甚至认为口译课就是口语课。由此可见,绝大多数学生并不了解什么是口译课。

同时,课题组通过走访不同学校的一线大学英语教师,了解到我们绝大部分的教师也存在对口译课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了解不多的情况。当被问到是否觉得英语教学中应包含口译的内容时,很多老师都表示不太清楚。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下,学生和教师包括我们的英语课程设置都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学生口译能力的培养,从根本上对口译能力的培养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2.2 教学环境不能适应口译教学要求

根据走访和调查,我们发现目前的教学环境并不能适应口语教学的要求。以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为例,现在的班级平均人数为35人左右。但英语课多为两到三个班甚至四个班合班上课,人数从60多人到近160人不等。这么大的班级学生基本上没有实践或互动的机会,正常、必须的口译教学活动根本无法开展。

此外口译实训室、口译实训设备及软件的缺乏也会影响口译的教学效果。根据课题组调查,有很多院校并没有专门的口译实训室和专业的口译训练软件,甚至很多英语课都是在普通的教室里进行,连基本的多媒体设备都没有,口译练习及相关技能的训练根本无从谈起。

2.3 英语教材问题

首先,目前教育系统对大学口译课程教学大纲没有明确说明,所以现在大部分的英语教材并不包含口译等内容[6]。其次,即使有一些口译技巧等内容,但大部分内容都和现实实际脱节,内容不够生动活泼,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课题组发现很多学校的英语教材都是自己本校教师编撰的,虽然这类教材有比较符合学生的学习水平等优点,但是由于这些教材主要用于评职称等原因,学生们普遍对这类教材的质量没有信心,进而影响包括口译教学在内的整体教学效果。调查显示绝大部分学生认为教材与真实情景差别较大,缺乏灵活性和适应性,教材内容生硬,很难与实际接轨,很难满足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需求。

2.4 授课模式单一,实践教学少

尽管口译教学是实践性教学,但是我们的教学实际仍然以理论教学为主。由于新的教学模式往往会让教师自己也很难适应,进而产生了畏惧心理。同时,对于学生,他们也很难一下子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刚开始也会“不买账”。正是由于这样的畏难心理、教学和学习惯性,教师和学生并不愿意尝试新的任务型教学模式,所以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仍很有市场。在讲授口译技巧时,教师就自然而然地把大部分的课堂时间都分配给了课堂授课。所以受制于传统教学法的影响以及怕麻烦等心理因素,我们的口译教学就成为单纯的理论授课,这客观阻碍了口译能力训练的开展。

3构建高效任务型口译教学的建议

3.1 加强、明确口译课程培养目标

目前口译教学难以开展,口译教学效果难以保障的一个根本原因是口译课程培养目标不明确,这导致我们很多大学英语教材中并没有把口译能力的培养作为一项明确的目标加以确立[7]。任务型口译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改革目前的大学英语课程,增加、强化和明确口译作为大学英语应用能力的重要一环,只有明确了这一点,加强和明确口译课程培养目标,将口译能力作为一项单独的英语应用能力,才能契合任务型教学的要求,帮助学生真正掌握一定的口译能力。

3.2 建设适合口译能力培养教学环境

口译教学的正常开展,口译能力的培养需要合适的教学环境。这里的教学环境既包括教室、实践设备,也包括班级人数、课时安排等内容。首先,我们应该尽量选择在专门口译培训实验室进行,实验室里除了基本的多媒体设备外,还应包括传译设备以及录音、播放设备。这些外部条件可以帮助学生尽可能真实地模拟口译现场的环境,完成设计的学习任务,帮助他们获得近似实战的口译能力。

此外,任务型教学需要小而精的班级规模。任务型口译教学的特点、任务型教学的原则都要求我们的口译课堂应该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授课模式,要求学生通过完成具体的任务(实践),掌握口译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班里的每一名学生能有机会参与、完成教师安排的任务,进而获得相应的口译能力。

3.3 遴选符合任务型教学模式的教材

教材的优劣直接影响英语教学的效果。我们在选择教材时首先确保该教材包含口译能力部分。如果这类的英语教材较少,我们就可以单独选用一些专门的口译教材。在选用口译教材时我们还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我们一定要选择跟学生水平相适应的教材。只有选用和学生的英语水平相适应的口译教材,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口译能力培养的目标。其次,应该选择经典的教材。由于目前出版市场较为混乱,很多教材只是为了评职称用,所以教材质量无法保证,甚至出现严重的错误,这对培养学生的口译能力极为不利。再次,在选择教材时,应选用内容新颖、实践环节多、适合任务型教学的教材。

3.4 运用强化实践教学

任务型教学法通过模拟真实条件下的任务,使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或角色扮演等活动,加强师生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和认知能力[8]。通过亲身体验完成任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语言运用的广泛性、深入性、复杂性、机动性都会有深入的理解。无论从教学目标还是从教学模式来看,任务型教学综合了传统教学法和交际教学法的优势,是目前最有效的一种教学模式。口译教学的要求与任务型教学课堂特点有先天的互补优势,有很强的吻合性。有助于强化学生的独立工作的能力、应变意外的能力、寻求沟通的能力和应对压力的能力[9]。

4结语

任务型口译教学的引入,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口译的兴趣,强化口译学习和实践的动机,能够扩大口译教学影响范围,增加受益人群,能从更大广度上帮助非英语专业学生掌握基本的口译学习技巧,提升口译能力,助力我国的国际交往和经济发展。

(>责任编辑杨文忠)

参考文献

[1] Prabhu,N.S. Second Language Pedagogy[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2] Riehards,J.C. 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

[3] Ellis, Rod. Task-based Language and Teaching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4] Peter Skehan, P. Task-based Instruction [J]. Language Teaching, 2003.

[5]龚亚夫,罗少茜.任务型语言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6]黄春莲,彭南丰.谈任务型教学法中教师角色的定位[J].中国校外教育,2009,(6).

[7]鲁子问.任务型英语教学简述[J].学科教育,2002(3).

[8]刘和平.口译理论与教学研究及展望[J].中国翻译,2009,(2).

[9]李芳琴.口译交际的基本特点与口译教学[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3).

Study of Interpretation Teaching from Task-based Prospective

LU Xing-ran

(Foreign Languages Department,Henan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College,Xinxiang 453000, China)

Abstract:The interpreting ability of students has many problems, among which are insufficiency of understanding of Interpreting class, unsuitable teaching environment, textbooks issue, dull teaching mode and insufficient practice, and so on. Task-based teaching method, due to its sufficient access to language exposure, encourages students to engage more actively study and practice of interpretation. According to the problems mentioned above and the features of task-based teaching mode, this thesis puts forward several suggestions: to enhance and clarify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of the interpreting course; to construct an suitable environment for interpreting ability training; to select proper textbooks that fit the task-based teaching mode; to utilize and strengthen the practice teaching.

Key words:task-based teaching method;interpretation teaching;teaching research

猜你喜欢

任务型教学法教学研究
新形势下的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任务型教学法在韩国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型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任务型教学在农业院校英语视听说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任务型教学法在中职英语阅读课中的应用
交替传译中听记平衡教学研究
中职高考与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