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2015-03-28杨贤芳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杨贤芳
(安徽三联学院 人文经济学院,安徽 合肥 230061)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时代悄然而至。介绍了新媒体的概念,分析了新媒体对当代大学生的深刻影响,以及给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严峻挑战,阐述了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并提出新媒体时代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和对策。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个人电脑、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博客、QQ、MSN、E-mail、飞信、微博、微信等被称为“第五媒体”的新兴媒体日新月异,开辟了信息传播的新时代,也标志着新媒体时代的悄然到来。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新媒体以它的便捷性、交互性、海量性、共享性,迅速吸引了大学生的眼球,并深刻地影响着他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充分认识新媒体、运用新媒体,才能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和手段,才能更有效地做好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新媒体和新媒体时代
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是在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它利用数字技术、移动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有线网络等渠道以及手机、电脑、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包括:数字广播、数字报纸、数字杂志、手机短信、网络、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新媒体又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
新媒体的影响在于对社会结构的重塑,大大颠覆了传统社会的运行轨迹,改变了人们的思维习惯、行为方式、交往方式,使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多方面产生革命性的改变。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新媒体已经是当今世界最活跃的领域,社会已经进入新媒体时代。
二、新媒体时代对大学生的影响
(一)覆盖面广、使用率高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截至2013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91亿,其中手机网民数量达4.64亿,占77%,电脑网民比例继续下降,手机网民比例快速增长。微博在手机网民中的使用率达43.8%,成为使用率增幅最大的手机应用[1]。
高校的互联网基础设施较完备,大学生可以轻而易举地接触新媒体。据调查,在校大学生接触最多的媒体前三名分别为网络、手机和广播,其中手机的覆盖率达到了100%;在网络互动交流方式上,80 %的人选择移动QQ,微博以36%的选择率位居第二。在新闻获取方式的选择中,62%的人选择新闻网站,微博的选择率为30%,手机报的选择率为24%。调查还显示,对新媒体时刻需要的人占25%,经常用但不是每天都用的人占57%,这二者共计达到82%,可见对于大学生来说,新媒体已经无处不在。
(二)为大学生张扬个性、激发创意提供了舞台
(三)让很多大学生产生依赖心理
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新媒体可以说无处不在。他们的周围充斥着新媒体,几乎整日都被新媒体所包围,很多大学生上课看手机、下课看手机、走路看手机、睡在床上还在看手机。他们网上购物、短信叫外卖、网上交友、网上聊天、网上娱乐,社团活动也失去了以往的吸引力。同在一个宿舍,每人盯着电脑或手机,彼此的交谈也是QQ和飞信,同学之间显得生疏,不再亲密。遇到问题不是向老师、学长求救,而是上网百度。长时间沉浸在虚拟空间里,使大学生对网络等新媒体产生依赖心理,成为“QQ控”“微博控”“微信控”,大学生是新媒体中最为活跃的人群之一,应该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其成为新媒体的主人而不是奴隶。
(四)让一部分大学生“迷失”
新媒体时代信息的发布和使用空间更加自由,每一用户都可将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心情、所观所感以视频、图像或者文字的形式发布,或者对自己所关注的内容进行转帖和跟帖。一些落后、腐朽的思想和文化利用新媒体的途径大肆传播,很多信息会给大学生思想观念和道德认知上带来深刻影响。与此同时,在新媒体空间,大学生的言行无法规范,真实性无法保证,大学生的思维方式、情感理念、价值取向、道德标准、行为习惯受到很大影响。另外,大学生存在一系列网上不道德不文明行为,包括发布垃圾信息、浏览黄色网站、充当网络黑客以及利用网络犯罪等,这些容易造成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迷失”,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
三、当前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
(一)新媒体有效利用不够
一是主题网站建设利用得不够。自2000年9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社政[2000]10号)以来,很多高校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做了一些探索,但从效果上看还不能令人满意,据统计,建有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的高校不足30%,已建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也存在内容单一、信息更新不及时、与学生互动环节较少、思政课精品课程网站利用不充分等问题,引导学生思想的实际效果仍有待提高。二级学院的网站上就更难找到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内容。二是很多高校对汹涌而至的新媒体浪潮认识不够,对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冲击和挑战重视不够,投入不够,进展不大。三是工作的主要精力仍在“围追堵截”上,利用新媒体的特点,正面引导积极组织得不够。四是“两课”教学模式仍以灌输为主,实践环节没有很好地利用新媒体。
(二)新媒体工作素养不高
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活跃,是新媒体最早的接受者、使用者和推广者,而教育者要么是忙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没有时间和精力很好地运用新媒体与学生互动,要么就是新媒体意识淡薄,处在信息的劣势境地,网络技术水平差,观念陈旧,缺乏应有的敏锐性,存在懂思想政治教育的人不懂网络技术、而懂网络技术的人又缺乏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的现象。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势必影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除本身政治素质过硬、理论水平较高外,还必须转变观念,努力学习,更新知识,掌握信息网络技术,实现思想政治工作手段现代化,使思想政治工作走在时代前列。
我们常说,姣好的容貌常遇,可贵的灵魂难寻。在五光十色的演艺圈中,相信赵多娜一定是那个让你越了解,就越欣赏的女艺人。
(三)媒介素养教育不够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应当具有的选择能力、评价批判能力、创制信息的能力、利用媒介促进自我良好发展的能力。大学生获取和利用信息还不够积极生动,参与媒介互动和媒介内容制作的人数比例也很低。因而,积极参与信息制作传播,营造健康的媒体传播环境,也应成为媒介教育的重要方向。虽然有些重点高校面向全校大学生开设了媒介素养课程,但总体情况仍不尽如人意,没有得到高校的普遍重视。
四、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与对策
(一)转变思想观念,推进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高校要深刻认识新媒体给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挑战和机遇,高度重视并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建设和综合性的学生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变封闭性、静态性思维为开放性、动态性思维,不断适应网络传播的新方式,抢占网上宣传教育的制高点,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时代主旋律。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教育和培训,加大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力度,建立一支既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善于运用网络工具从事管理和教育的高校思政队伍,切实推进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二)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坚持“三个贴近”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马克思:“任何解放都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回归于人自身。”信息文明时代需要的是个性化、创造性和富有主体精神的人。教育的本真是培养“人”,而不是复制“器”,新媒体的发展已经使现代教育成为了一种开放式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顺应时代潮流,强化自己的现代教育意识和战略意识,增强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效率的使命感和紧迫感,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观念,与时俱进,用信息时代的思维开展工作。坚持“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改变传统的话语方式,学会倾听与对话,服务学生的成长成才。
(三)引入“议程设置”,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舆情
“如何传播是手段,传播什么才是根本”,新媒体只是思想传播、价值引导的工具和载体,无论是面对新媒体、“自媒体”还是“超媒体”,内容都是关键。在新媒体时代,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引入传媒学的“议程设置”理论。美国传播学者通过研究发现,传播媒介强调得越多,公众重视程度就越高。也就是说,不能要求学生怎么想,却能让他们想什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议程设置,把握新媒体发展的规律特点,利用新媒体这一学生喜欢的渠道,创新工作形式,争夺话语权,主导话语的选择、进程及结果,抢占舆情导向制高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舆情。安徽三联学院在开展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要求学生每天通过微博发布在农业生产一线的亲身所见所闻、所想所感,大大激发了学生“学农、爱农、兴农”热情和信心。在毕业生欢送晚会上,利用微博墙,在毕业生中营造浓厚的感恩祝福的氛围,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四)开设相关课程,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媒介素养本质上是公民素质的一种。通过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大学生能够不断增强判断意识、提高甄别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沟通,正确地认识和使用媒介,并利用媒介资源丰富人生、完善自我、发展自我。高校要从物质保障、制度建设、人力资源等方面加大对媒介素养教育的投入,利用校园媒介资源,营造媒介素养教育的氛围和环境。通过开设选修课、举办竞赛、学生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广泛开展宣传,让大学生主动参与进来,使媒介素养不断提高。
(五)运用媒体教学,提高两课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新媒体时代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学习的便利环境,要想办法促进学生自主的学习,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不能再唯知识化或简单的说教,而要从灌输理论知识的权威者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和协作者。具体到思政课的网络学习,教师可以提供某个知识点的背景资料,提出问题由学生自由探讨,通过情景营造与方法指导,最终让学生得出结论。新媒体有海量的信息和丰富的资讯,中央电视台策划制作了大量的精彩节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看、思考、讨论、演讲,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真正做到思想教育入脑、入心。教师要加强学生网络政治学习的管理,辅导学生制定网络学习计划,传授网络学习方法,根据学生的网络学习时间、参与网上讨论次数和网上提交作业状况等来评定学生的网络学习成绩,对学生的网络学习过程进行监管和激励。
现阶段是一个前所未有的信息爆炸时代,必须清晰地看到新媒体给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冲击和挑战,研究新媒体,认识新媒体,运用新媒体,把握机遇,与时俱进,不断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模式和工作方法,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教育内容,不断提升思想引领的效率和效果,切实推进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参考文献]
[1]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3-06-30].http://tech.163.com/special/cnnic32/#sy.
[2]禹规蛾.议程设置: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探析[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11,(5).
[3]金小芳.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思政课教师角色的转变[J].高等教育,2013,(6).
(责任编辑何旺生)
Some Thoughts on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the New Media Era
YANG Xianfang
(SchoolofHumanitiesandEconomics,AnhuiSanlianCollege,Hefei230061,China)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approach of new media era, this paper explains the concept of new media, and makes an analysis on the impact of new medial on contemporary students and great challenges facing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elaborat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and puts forward the solution to and countermeasure of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the new media era.
Key words:new media; college stud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273(2015)02-0117-03
[作者简介]杨贤芳(1987-),女,安徽合肥人,安徽三联学院人文经济学院助教。
[收稿日期]2015-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