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资源属性的岩溶旅游资源概念辨析
2015-03-28徐松华
徐 松 华
(武汉商学院 旅游经济研究所,湖北 武汉 430056)
基于资源属性的岩溶旅游资源概念辨析
徐 松 华
(武汉商学院 旅游经济研究所,湖北 武汉 430056)
从资源概念的本质属性出发,将旅游资源概念界定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能对大众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各种客观存在因素的总和”;并以岩溶学理论为指导,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对岩溶旅游资源的本质属性进行了分析,提出岩溶旅游资源新的定义.即指凡在岩溶区内且由岩溶作用直接形成的,能对大众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各种可溶性岩石蚀余物或沉积物的总和.
资源属性;岩溶作用;岩溶;旅游资源
我国是世界上岩溶旅游资源分布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据初步统计,岩溶旅游资源占全国自然旅游资源近1/3,尤其在长江以南,一半以上国家地质公园属于岩溶景观或以岩溶景观为主.例如云南的石林、贵州的黄果树、四川的九寨沟、长江三峡等,都是中国著名的世界级岩溶旅游景观.但是当前国内对岩溶旅游资源概念界定的研究,一是关注度不够,研究亟需加强;二是在学术界还存在争议,至今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根据《辞海》的解释,概念是对象本质属性的反映,概念界定准确与否,一是要看该概念是否反映了界定对象的本质属性;二是要看该概念对界定对象表述的完整性,对所界定对象的范围既不能扩大,也不能有遗漏[1].当前关于岩溶旅游资源概念的界定,存在对岩溶旅游资源本质属性把握不准,外延表述指代扩大化等现象.岩溶旅游资源是岩溶旅游得以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这直接导致了在岩溶旅游资源的开发活动中,出现了“岩溶旅游资源泛化”的现象,即把一些不具有岩溶属性的旅游资源圈进来,搭岩溶资源开发的便车,混淆视听;还有由于缺乏对岩溶旅游资源的准确认识,存在着随意破坏岩溶旅游资源的现象以及大量的关于岩溶景观的解说不科学无品味的现象.
因此,对岩溶旅游资源进行准确、科学界定,既有助于人们正确地认识岩溶旅游资源内涵和外延,进而指导其开发和保护工作,促进岩溶旅游的健康发展,又有利于在理论上完善旅游学科的基础性概念体系,不断加深对岩溶旅游基础理论问题的研究.
1 资源的本质属性
“资源”一词如今已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基础性概念.但对资源的理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学科有不同的侧重.查阅《新华词典》《现代汉语词典》和《辞海》等权威工具书,对资源一词有3种不同解释.分别是“资源是指可利用的自然物质,如煤、铁、石油等”[2];“资源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天然来源”[3]和“资源指一国或一地区内拥有的物力、财力、人力等各种物质要素的总和,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两大类”[4].国内学者则从不同研究目的或角度,也形成了关于资源概念与内涵的不同界定.张宽政(2005)提出资源就是资财的来源,是人类社会创造财富的起点,甚至可以说是指人类从事一切活动所依赖的条件,在组成上包括一切可资利用的有形物质和无形要素[5].韩文琰(2012)从对人口、环境与资源约束的反思中,审视国内外学者对资源的界定,揭示资源的本质是“创造财富的源泉”,并将资源界定为“人类凭借自然物质或空间环境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过程中所使用的自然要素、劳动要素以及人类与自然要素作用中能够直接创造财富的派生要素总和”[6].而国外关于资源的界定多是从自然资源角度进行说明的.美国著名资源经济学家阿兰·兰德尔(Alan Randall)在《资源经济学》一书中把资源定义为,“资源是由人发现的有用途和有价值的物质[7]联合国环境署在1972年给资源下的定义是“在一定的时间和技术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的总称”[8].但B·R·夏马(1984)早先则认为“对所谓的自然资源重视而对人的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忽略,阻碍了人们对真正自然资源性质的清晰理解和对资源范畴的全面了解,事实上资源和文明本身一样,具有动态性,资源是自然、人类和文化相互结合的产物”[9].
从以上资源的各种定义看,资源的本质属性无不围绕资源的物质性或经济效用展开,强调了资源相对于人们需要的“有用性”特点.“资”就是“有用”“有价值”的物质形态,是人们生存发展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源”就是物质来源,即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物质来源.因此,对资源本质的理解可从以下几方面把握:一是资源是有用的.二是资源包含一切有形物质和无形要素的总和.三是资源是开放的系统,随着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人们对资源的认识和利用程度而不断变化,资源的范围可能会不断扩大,部分资源也可能会由于耗竭或被替代而退出历史舞台.
所以资源的本质属性,即内涵为“有用性”和“物质性”.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资源概念的外延在不断扩展,但作为资源本质属性的“有用性”和“物质性”却始终未有改变.
2 旅游资源概念的再界定
对于旅游资源概念的界定,学术界已有不少的研究,但至今仍存在争议.张凌云(1999)总结了当时流行的16种“旅游资源”的定义,提出旅游资源既非旅游吸引物,也不等同于旅游产品,把旅游吸引物看作旅游资源的泛资源论和将旅游资源混同于旅游产品的唯资源论的观点都是不符合旅游业发展实际的[10].1999年后,宋子千(2000)提出旅游资源具有吸引性、经济性、群体性、指向性、空间性等本质特性[11].黄中伟(2002)提出旅游资源是通过开发,具有旅游功能和价值,并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事物和因素[12].杨东升(2005)旅游资源是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具有旅游价值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存,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13].罗越富(2009)提出旅游资源是指在一定区域内,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并能为其开展旅游活动提供可能的各种事物的综合体[14].陈晓颖(2012)提出:旅游资源是旅游开发的基础,是旅游产品的根本,是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不以旅游开发为目的形成和人工建造的,经过策划、设计、建造之后能对旅游者构成吸引的自然、社会甚至精神因素,旅游产品与其存在一种依存关系[15].此外,在旅游资源调查实践中广泛应用的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2003年)将旅游资源定义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16].但这一定义从旅游行为属性和旅游业属性两个方面对旅游资源进行限定,而实际上,“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事物和因素未必“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而“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的事物和因素未必“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因此,现在的定义是二者兼而有之,反映了研究者对于旅游概念的模糊认识[17].
综合上述各专家、学者以及国家标准对旅游资源定义的20多种观点,发现争议的焦点集中在对旅游资源本质属性的把握上,即具有哪些属性特征的事物才算旅游资源.旅游资源作为资源的次级分类概念,显然不能脱离资源的本质属性,因此结合上述对“资源”本质属性的阐述,旅游资源应满足以下两个本质属性:第一,能够对“大众”旅游者产生吸引力,激发“大众”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体现资源的有用性.李天元先生认为“旅游资源的理论核心是吸引力因素”[18],旅游资源必须能够愉悦特定群体旅游者的身心健康,对其产生吸引力,而不能对单个或极少个数旅游者产生吸引力;旅游资源已成为一种社会资源,要广泛作用于社会大众,对单个或极少个数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事物,比如单个的探亲访友就不能归属于旅游资源.这一点在以前的各种定义中或被忽视,或没阐述清楚.第二,是所有客观存在因素的总和,体现资源的“物质性”.旅游资源不仅包括地质、生物、气象、建筑等有形的旅游资源,也包括历史文化、神话传说等无形的旅游资源,这两者都是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志而客观存在的,体现了哲学意义上的“物质性”.因此,关于旅游资源的概念界定,笔者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能对大众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各种客观存在因素的总和,都可称之为旅游资源”.这一定义不仅对旅游资源的本质属性作了明确阐述,强调了旅游资源外延的可发展性,还摈弃了以往定义中关于旅游资源与旅游业纠缠不清的关系阐述,使得旅游资源的定义更简洁和明了.
3 岩溶旅游资源的概念探讨
国外早在19世纪末就对岩溶现象进行了研究.最近20年来,对岩溶旅游资源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喀斯特洞穴保护利用和天坑的探险调查上[19].国内很早就对岩溶现象进行研究,《山海经》最早记述了岩溶地下水的出露现象,明代旅行家徐霞客则开创了大规模研究岩溶洞穴的先河[20].20世纪80年代始,学者们开始关注这一领域,最初的研究多是对岩溶旅游资源的新闻报道和简单的介绍描述上,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研究都集中在岩溶旅游资源的学术探讨和深入分析上.代表性的有朱德浩(2003)认为“岩溶旅游资源是指凡在岩溶区内且与岩溶作用和岩溶现象有关的,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的总和”[21];杨颖瑜(2005)提出“由可溶性岩石组成的,以喀斯特的一般形态呈现于地球表层的地形形态,称之为喀斯特景观”[22].总体来看,国内学者对岩溶旅游资源概念的界定,一是关注度不够,专门论述很少;二是对岩溶旅游资源的本质属性把握不够,多移植于旅游资源或是地质旅游资源的定义;三是术语名称尚不统一,有岩溶旅游资源和喀斯特景观的不同叫法.实际上,岩溶旅游资源不仅是一种旅游资源,更是一种由岩溶作用和岩溶环境共同作用的地质现象.要科学界定岩溶旅游资源的概念,就应该以地球科学理论作指导,从旅游学和岩溶学等多学科视角开展交叉研究,才能准确、科学界定岩溶旅游资源的概念.
3.1 关于岩溶和岩溶作用
岩溶,又称为喀斯特(karst),是指水(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和二氧化碳对地壳中可溶性岩石(主要指碳酸盐类岩石)进行的以化学作用为主的一种地质作用及相关地学现象的总称.喀斯特一词出自斯洛文尼亚,原指亚得里亚海北端的伊斯特拉半岛里亚斯海湾边的一片石灰岩高地.国内在1966年决定岩溶与喀斯特两词语等位并用,并且国家最新的旅游资源分类体系中,仍使用“岩溶”这一术语,所以,本文中仍使用“岩溶”一词.
岩溶作用主要是指以地下水为主,地表水为辅的对可溶岩石的溶蚀、冲蚀、崩塌和堆积等作用的总称.作用有物理的,也有化学的,但以化学溶蚀和沉积作用为主,物理作用为次.其中化学溶蚀和沉积作用就是水、碳和钙三种物质形态在不同温度和压力等条件下进行的可逆化学反应.具体来说,化学溶蚀作用就是可溶性岩石(主要是碳酸钙)在水合的CO2的作用下生成游离钙离子和重碳酸根离子而被流水转移走,在地质成景中主要形成大小不一的空洞和各种形态的岩溶地貌旅游资源;而化学沉积作用是指由于温度和压力等条件的变化,溶于水的钙离子和重碳酸根离子进行可逆化学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碳酸钙,在地质成景中形成为各种灰华沉积物,例如钟乳石、石笋、石幔、石盆等.岩溶作用发生的条件,一是岩石必须是可溶的,水才能进行溶蚀;二是岩石必须是透水的,这样地表水才能转化为地下水;三是水必须具有溶蚀力,当水中含有CO2时,溶蚀力便会增大;四是水必须是流动的,因为停滞的水很快就变成了饱和溶液而失去了溶蚀力.所以岩石的可溶性、透水性、水的溶蚀性、流动性就成为岩溶作用的基本条件.
3.2 岩溶旅游资源概念的界定
由上述对旅游资源的定义可知,旅游资源的两个本质属性分别为“有用性”和“物质性”,岩溶旅游资源作为特殊的一种旅游资源形式,也同样具有这两项本质属性.但是岩溶旅游资源的“物质性”,更加客观和具体化.首先岩溶旅游资源是一种地质体,是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形成的有形的可溶性岩石蚀余物或沉积物,在形态上包括峡谷、洞穴、天生桥、天坑、地下河、湖泊等地上、地下岩溶地质体,属自然旅游资源的范畴;其次,岩溶旅游资源是岩溶作用直接产生,既包括水对可溶性岩石的化学溶蚀和沉积作用,又包括水对可溶性岩石的冲蚀、崩塌和堆积等物理机械作用.而由岩溶作用间接产生,或与岩溶现象相关的动植物、建筑古人类遗迹等其它旅游资源皆不属岩溶旅游资源;最后,岩溶旅游资源必须存在于岩溶区,具有岩溶发育的地质背景.
因此,可将岩溶旅游资源定义为:凡在岩溶区内且由岩溶作用直接形成的,能对大众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各种可溶性岩石蚀余物或沉积物的总和.这一岩溶旅游资源概念具有以下几项特点:
1) 凸显了资源共有的本质属性,即对大众旅游者具有吸引力,并且是属于自然旅游资源范畴的岩溶地质体.
2) 揭示了岩溶旅游资源的形成背景和成因,即岩溶旅游资源必须存在于岩溶区的地质背景下,且主要是由岩溶作用形成的岩溶蚀余地质体或沉积地质体.
3) 清晰界定了岩溶旅游资源的外延,将与岩溶作用或岩溶现象有关的生物、人文等其它类型的旅游资源排除在概念之外.
4 结论
岩溶旅游资源是岩溶旅游研究中一个最基本的概念,研究者应该可以从不同学科背景或研究目的对其进行界定,但至今还没有引起学界对它足够的关注,而且在实践中也亟需将之定义规范化、科学化、统一化.本文从岩溶学和旅游学基本理论为指导,以多学科视角交叉分析,将岩溶旅游资源定义为“凡在岩溶区内且由岩溶作用直接形成的,能对大众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各种可溶性岩石蚀余物或沉积物的总和”.由于视野和水平所限,不妥之处在所难免,仅希望能引起国内学者对该问题研究的关注和重视.
[1] 张立生.旅游资源概念及谱系研究[J].经济经纬,2003(5):146.
[2] 韩作黎.新华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1116.
[3] 李国炎.新编汉语词典[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0:1462.
[4] 夏征农.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4082.
[5] 张宽政.资源概念探析[J].学习论坛,2005,21(11):32-34.
[6] 韩文琰.资源本质属性的回归及资源框架结构的重建[J].中国集体经济,2012(10):97-98.
[7] 阿兰·兰德尔.资源经济学[M].施以正,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12-13.
[8] 刘书揩.农业资源经济学几个基本问题的探讨[J].自然资源学报,1987(4):311.
[9] B·R.夏马.资源概念与资源评价[J].地理科学进展,1988(1):58-61.
[10] 张凌云.市场评价:旅游资源新的价值观[J].旅游学刊,1999(2):47-48.
[11] 宋子千,黄远水.旅游资源概念及其认识[J].旅游学刊,2000(3):46-50.
[12] 黄中伟,胡希军.旅游资源释义[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5(2):169-172.
[13] 杨东升.对旅游资源概念的界定[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3(3):40-42.
[14] 罗越富.旅游资源概念新视角[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8(4):59-60.
[15] 陈晓颖,鲁小波.旅游资源的概念辨析[J].市场论坛,2012,99(6):101.
[16] 百度文库.《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S/OL].[2014-10-25].http://wenku.baidu.com/link?url=E2VD u3ZbQzBvZZJvr4Ln9Ohctn8NsN-YJmZKRROw8_M0YUuYUPlXKFNIa38PI39JJWiEe0SyReDvkrYSvBOznS5bZP_dBEBD syYxK8fx92m.
[17] 宋子千.论旅游的被吸引性与旅游资源概念[J].旅游学刊,2006(6):70-71.
[18] 李天元.旅游学概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146-158.
[19] 柏瑾.广西的喀斯特旅游资源利用及特色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学院,2010:7-9.
[20] 叶张煌,郭福生,花明,等.旅游地学的研究概述[J].华东地质学院学报,2003(1):54-59.
[21] 朱德浩,朱学稳,闫志为,等.广西岩溶旅游资源类型及基本特征[J].中国岩溶,2003(3):275-276.
[22] 杨颖瑜.中国喀斯特旅游景观的分类与研究[C]//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国家地质公园研究分会.全国第19届旅游地学年会暨韶关市旅游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地质出版社,2005:232.
Study on the Concept of Karst Tourism Resources Based on the Resource Properties
XU Songhua
(Institute of Tourism Economy, Wuhan Business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56, China)
Based on the essential attribute of “resources”, firstly the new concept of tourism resources is defined as all the beings in the nature and human society which attract the popular tourists. Secondly, guided by the theory of Karst, the paper synthesizes the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 and analyzes the essential attribute of Karst tourism resources. Finally, it put forward the new definition of the Karst tourism resources, namely, all the leftovers and sediments of soluble rocks, which are formed directly by the Karstification in the Karst areas and can attract popular tourists.
resource properties; Karstification; Karst; tourism resources
K903
A
1673-2065(2015)04-0060-04
10.3969/j.issn.1673-2065.2015.04.017
(责任编校:李建明英文校对:李玉玲)
2015-01-25
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项目(B2014154)
徐松华(1975-),男,湖北孝感人,武汉商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讲师,管理学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