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慢旅游的生态学反思——以长江三角洲为例
2015-03-28方敦礼
发展慢旅游的生态学反思——以长江三角洲为例
方敦礼1,2
(1.黄山学院旅游学院,安徽黄山245021;2.浙江工商大学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摘要:对于全国旅游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长江三角洲而言,慢旅游的发展已初具规模,但由于旅游业界对新兴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了解不充分,因此有必要从生态学的视角对慢旅游活动的开展进行解读,在理清慢城与生态意识、慢生活与生态规律、慢旅游与生态旅游关系的基础上,结合长江三角洲旅游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构建慢旅游目的地的生态路径。
关键词:慢旅游;生态学;长江三角洲
一、引言
在全球性生存危机面前,人类的环境意识开始觉醒,绿色运动及绿色消费席卷全球。1983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首先提出“生态旅游”。我国也于1999年开展了以“中国生态环境旅游年”为主题的生态旅游活动。虽然生态旅游这个名词曾引起中国旅游业界及旅游学界的广泛关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地区因为在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没有深入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经历了短暂的繁华后逐渐走向衰亡。近年来,随着慢城运动、慢生活及慢旅游理念在中国的传播,一些商家准备打算借助“慢城”、“慢生活”、“慢旅游”的概念建设慢旅游目的地,但这些行为或是一种盲目的跟风,或是对开展慢旅游活动带来的风险估计不足,或是仅仅打着慢旅游的幌子,唱着商业旅游的颂歌。正是因为对新兴事物未来发展趋势了解不够,本文建议从生态学的角度对慢旅游活动的发展进行深入的探讨,以避免再次发生“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二、慢城建设是人类生态意识重新觉醒的标志
朱晓清认为“慢城”哲学蕴涵着“平衡”与“可持续”的思想,慢城运动是一场根植于地方可持续性的城市空间特色复兴运动,其精髓在于将绿色环保、健康和谐、地域特色保护和人文、人性同步推进。[1]因此,从“平衡”与“可持续”的角度出发,慢城的建设绝非是放慢了生活节奏的享乐主义,而是提倡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通过建立起回归自然的生活方式,摒弃都市中为了追求效率和速度而采取的种种铺张浪费、高污染、高能耗、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慢城所倡导的“健康”、“和谐”、“可持续”的理念可为中国的慢城建设定下生态意识重新觉醒的基调。
三、慢生活是符合生态学规律的一种生活方式
2011年4月,在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上市长们首度聚焦“慢生活”。南京副市长陈刚公开倡议“快交通,慢生活”。他表示,“建设宜居城市,硬件跟上了,人们更需要享受生活。每个城市要做好准备,想办法让人家到你这儿来享受到新的、不同以前的有品质的生活”。[2]从南京副市长陈刚的倡议中不难发现慢生活的理念在长江三角洲已经基本形成共识,长江三角洲已然成为中国式慢生活的起源地与引领地。在长江三角洲经济急速发展的背景下,提倡慢生活的理念实质是对生态学规律的一种正确认识。基于“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中各种因素相互作用协调发展的规律,长江三角洲地区主动降速发展是传统发展模式在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遭遇瓶颈之后做出的战略抉择。这种选择最终将导致长江三角洲生态系统的发育和进化。
四、慢旅游是生态旅游的延续
生态是慢旅游发展的基础,绿色的生态、清新的空气、清澈的溪水、宁静的乡野气息是慢旅游的王牌。[3]同时,慢旅游是一种深度旅游,是一个文化的浸入过程。其主要特征表现为:(1)主张扎进一个陌生地方沉淀自我,融入当地的生活,充分了解当地文化;(2)主张在旅游地居住一段时间,像居家生活一样,亲自到市场买菜、做饭,在城市或乡村随意游逛,而没有特定的目的地;(3)不以留念为目的,而是为了体验另一种生活;(4)强调的是在一个旅游点真正“生活”过,而不仅仅是停留过。而作为全国旅游经济最为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无疑是开展慢旅游活动最为理想的场所,因为该地区拥有超前的旅游发展理念并具有建设慢行系统,开展慢旅游及社区旅游的良好条件,而依托这些优势条件开展慢旅游活动将掀开生态旅游发展的新篇章。
五、长江三角洲构建慢旅游目的地的生态路径
正确把握长江三角洲慢旅游发展的瓶颈与问题是构建慢旅游目的地的前提条件。就目前长江三角洲开展慢旅游的实践来看,存在如下问题:(1)慢旅游依托的旅游基础与接待设施严重不足;(2)旅游目的地的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慢城建设失去基础;(3)文化旅游资源破坏严重,文化旅游消费快餐化,难以为旅游者提供深度旅游体验的文化环境;(4)依托慢城发展慢旅游目的地比较困难,很难找到符合国际慢城标准的城镇建设慢城。在诸多瓶颈与问题的制约下,盲目地开发慢旅游将是一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经济行为,不是一种符合生态学规律的行为。因此在理顺长江三角洲慢旅游发展的瓶颈与问题后,长江三角洲应结合区域特点和区位优势,按照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来构建慢旅游目的地。
(一)生活休闲化的旅游城市是开展深度体验旅游的理想场所
慢旅游是一种在旅游目的地的慢生活体验,需要融入当地社区,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生活休闲化城市旅游经济发达,休闲娱乐设施齐备,城市生态环境优美,如杭州、苏州等城市。这些城市可以结合国际慢城构建的部分标准,如在公共设施和尽可能多的私人设施上张贴“蜗牛”标识,以直观形式倡导“慢生活”及“慢旅游”的理念,并通过“慢生活”及“慢旅游”理念的宣传将旅游与社区融为一体,为旅游者提供深度文化体验旅游、社区体验旅游及休闲度假旅游等慢旅游活动,把自身打造成具备深度体验价值的慢旅游目的地。
(二)生态环境优美的山区城镇是构建慢旅游目的地的最佳载体
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山区城镇,生态环境极其良好,并具有建设慢行系统,开展慢旅游及乡村社区旅游的良好条件,如南京高淳县、绍兴南部山区、杭州淳安与桐庐县、常州溧阳、宁波奉化等地区的乡镇,具有开发慢旅游的良好条件。这类山区城镇可以按照慢城相关标准、公约与准则积极构建国际“慢城”。此外,长江三角洲地区一些生态环境良好、现代工业不发达、乡村民俗文化保存完好、乡村性非常强的山区城镇则具备构建国际“慢城”的基础条件。国际“慢城”是开展慢旅游,发展慢旅游目的地的最佳载体。目前,长江三角洲已有高淳桠溪国际“慢城”,而生态环境优美的山区城镇完全可以借鉴桠溪成功申报国际“慢城”的经验,再次构建1-2处国际“慢城”,并立足于长远发展,在区域内部形成国际“慢城”的聚集地。
(三)具有乡村腹地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及乡村旅游地具有发展慢旅游的良好条件
就长江三角洲目前的旅游资源现状来看,其区域内有多处具有乡村腹地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如仙居风景名胜区、绍兴浣江——五泄风景名胜区、绍兴新昌天姥山风景名胜、杭州千岛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宁波奉化雪窦山风景名胜区等,这些风景名胜区位居乡村腹地之中,并于社区融为一体,具有发展以慢生活、慢旅游、慢体验为特征的旅游目的地条件。此外,长江三角洲不仅城市旅游、城镇旅游发达,乡村旅游也极其发达,因此可以依托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旅游特色村、现代旅游乡村等载体构建国际“慢城”体系,并加快建设符合生态规律的慢旅游基础与接待设施,发展慢旅游业态。
(四)具有线性特征的旅游目的地地带是构建慢旅游带的理想地带
长江三角洲的空间架构主要是由一些江河、海洋与交通干线组成。已经申遗成功的京杭大运河贯穿长江三角洲16市,其中扬州、镇江、常州、无锡、苏州、嘉兴、杭州7市具有构建京杭大运河慢行绿道的得天独厚条件;环太湖岸线连接无锡、常州、苏州、湖州4市,太湖环湖慢行系统的建设也将使该区域成为慢旅游、慢体验、慢生活的慢旅游目的地地带;长江三角洲滨海岸线具有建设滨海慢行绿道的条件,也适合开发慢旅游;而长江把南京、扬州、镇江、泰州、常州、无锡、苏州、上海等8市连为一体,具有开发沿长江慢行系统的良好条件。因此,长江三角洲只要慢旅游发展理念正确,积极开展区域旅游合作,借助滨海、沿江、环太湖、京杭大运河、钱塘江和新安江等具有线性特征的水系资源构建滨水慢旅游目的地地带或慢旅游带及一体化旅游慢行系统,将来必定成为具有国际重要地位的慢旅游一体化发展区域。
(五)江南水乡古镇是开发慢旅游的试验场
江南水乡古镇具有自然生态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居民安居乐业、社区和谐、旅游业发达,以特色旅游交通工具为主,并且人口条件也符合国际“慢城”要求,具备构建国际“慢城”的良好条件。若直接把水乡古镇按照国际“慢城”体系开发建设,则不失为提升江南水乡古镇旅游品位的一种最佳路径。因此,江南水乡古镇完全可以依托社区旅游和文化旅游来构建慢旅游目的地系统,就其慢旅游开发路径而言主要包括:(1)深度挖掘江南水乡古镇特色文化,构建能深度体验江南水乡古镇特色文化的旅游产品体系;(2)在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中,注重当地居民的生存权利与正当诉求,保护古镇所依托的居民文脉,开展极具特色的古镇社区旅游以吸引社区体验旅游者;(3)保护水乡古镇所依托的生态环境,保护水域安全及提升居民用水质量;(4)积极拓展水乡古镇开发领域,构建水乡古镇旅游圈;(5)依托水乡古镇的乡村腹地,开发水乡古镇乡村慢旅游目的地体系,把水乡古镇建设成为全镇域慢旅游一体化发展的区域。
参考文献:
[1]朱晓清,甄峰.慢城运动对国内城市宜居建设的启示[J].现代城市研究,2011,(9):6-13.
[2]徐益平.长三角“慢”热:“快经济”下的品质生活梦[EB/OL].http:// news.hexun.com/2012-10-11/146635322.html,2012-10-11.
[3]陈永佟.武夷山慢旅游发展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