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文化散文的史学内涵阐释与文化心理透析
——略评李延军《我的邯郸我的史》

2015-03-28贾永生孙晓滨

邯郸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邯郸散文历史

贾永生,孙晓滨

(1. 廊坊师范学院 学报编辑部,河北 廊坊 065000;2. 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学院 图书馆,河北 廊坊 065000)

历史文化散文的史学内涵阐释与文化心理透析
——略评李延军《我的邯郸我的史》

贾永生1,孙晓滨2

(1. 廊坊师范学院 学报编辑部,河北 廊坊 065000;2. 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学院 图书馆,河北 廊坊 065000)

李延军《我的邯郸我的史》这部历史文化散文集,透示着深厚的史学内涵与丰盈的美学旨趣暨多元的文化心理与可贵的价值探寻。

李延军;我的邯郸我的史;史学内涵;文化心理

这部洋洋32万6千言的大著,笔者用了10余天时间精心研读了两遍,仍不忍释卷。当今时代,令人一气细读两遍的书极少,足见此书引人入胜,耐人寻味。

作者李延军,一位土生土长的邯郸学人,原致力于理工学科,却对历史文化散文情有独钟;他才思敏捷,文笔机巧、老到,且不落俗套,可谓独辟蹊径。这位《百家讲坛》的专栏作家,曾获中国散文学会评定的散文一等奖,荣膺邯郸文化特别贡献奖,成绩骄人。现执教于邯郸高校,广育桃李。这个酷爱邯郸历史文化创研的理工男厚积薄发,前程无量。

一、历史文化散文深厚的史学内涵与丰盈的美学旨趣

史海钩沉,书山攀援,怀古鉴今,纵论天下,延军写的是别具一格的历史文化散文。邯郸学院院长马计斌教授在此书序言中的几句话颇为到位:“……史实与史识同在,历史与现实交融,思想与艺术并举,历史性与文学性相映成趣……”延军的历史文化散文的史学内涵、美学潜质浑厚精深,大体有这样两种显著特质。

(一)独树一帜,个性鲜明,巧用史实,熔古镜今

延军是个“邯郸通”,某种程度可称为邯郸的“活字典”,他对这里的一草一木熟稔又挚爱。此书收有他37篇活说邯郸历史、状写家乡文化、畅抒燕赵情怀、深掘史学底蕴的历史文化散文。书分四章,一为邯郸寻梦,二为邯郸寻马,三为邯郸寻梅,四为行走邯郸道。

源远流长、绚丽多彩的邯郸历史是中华文明史的一个亮点,辉耀千古;闻名中外的磁山文化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邯郸又是座卓尔不群、逸韵独标的历史文化名城、含英咀华、博古通今的成语典故之都、风景独秀、琳琅满目的中国散文之城,许多有识之士正为构建“邯郸学”而奋战不止。延军届时推出了《我的邯郸我的史》(北京燕山出版社,2015年5月版),为进军“邯郸学”打了一声响炮。他独具机杼,新意迭出,巧用“梦”、“马”、“梅”这些与邯郸息息相关的历史文化图腾,生动解梦,多方寻马,别致话梅,深悟并揭示出其史学底蕴与美学观照,从而释放出不竭的思想张力与历史担当,汇聚起威力无比的正能量。这些地道的发人深省的历史文化散论,铸成了一部凝重厚实、可读耐读的大书。

笔者对邯郸历史文化钟爱有加,曾评说过多位邯郸学者的著作,评论文章见诸光明日报、科技日报、中国科学报等多家大报,愿为彰扬邯郸历史文化献绵薄之力。今睹延军以散文笔法写邯郸历史文化的新著,眼前一亮,内心欣慰,甚为喜欢他这枝活色生香的文笔。延军的历史文化散文符合“散文三性“:散文的文化本体性,散文作家文化人格的主体性,审美规范的先驱性。延军其文明显从单向度、窄平化思维跨越到多向度、开放性思维。他对历史文化散文中思想力、史识、诗意的巧妙把控与整体兼融恰到好处,较好完成了思想者、学者、诗人三个维度的融合统一,这是其成功的因缘。他在《邯郸寻梦》一文,道出了并不美丽的黄粱梦的人生真谛,道破了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的凄惨结局,道明了梦有千千结的现代版痴人说梦,道清了邯郸梦犹似唐朝梦与梦在非梦时的当代新梦。旨在激励华夏儿女致力打造中华民族民殷国富、长治久安的繁荣新梦,饶有情致,催人奋行。继而,延军对纸上谈兵、万人唾骂的赵括并未人云亦云,简单否定,而是实事求是地剖析了当时赵、秦两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民心及国运、战争潜力、制度生命力合成的综合国力,得出赵括必败的结论,并充分肯定了他的胆量与勇气,做出了客观的历史结论:责任不全在赵括,他壮烈殉职,死得其所。观点新颖且公正。接着延军对名将李牧的“中国式死亡”深表同情,并从李牧自身找出了原因,又联想起后人韩信、岳飞、袁崇焕这些步李牧后尘的屈死名将,深刻揭露了封建专制制度的可恶,昭告世人:真正铭记历史教训并不简单。延军着力对平民出身的廉颇、蔺相如的将相和的历史因缘、时代背景、性格因素交代得一清二楚,让人一目了然,对将相和的完美结局心悦诚服。让人瞩目的是,延军对膏粱公子与平庸相国的混血儿——平原君的描写一针见血,恰如其分,既不盲目拔高,也不任意贬斥,而是功过分明,天公地道。引人深思的是,延军对赵国权奸——郭开的剖析亦一分为二,公允而深刻地指明其两面性,进而揭开了这位卖国奸臣的来龙去脉与庐山真面。更让读者叹服的是延军对家喻户晓的赵氏孤儿亦还原了历史真相,是非分明,实事求是。此外,延军对赵王城的兴衰史,对尚义、尚和、尚法的君子三尚,对赵王陵的凭吊,对邯郸马姓家族的荣辱,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自成一体,且自圆其说,别开生面。

(二)独辟蹊径,心体相融,言志抒情,师心使气

延军旨在摒弃枯燥无味的论文腔,着意引进一些后现代主义研究与表现手法,以全新的人文视角,特有的个性张扬的大散文写法,生动活脱地诠释与再现了邯郸历史上一位位名人、一件件事体,为历史与文化插上思想与艺术的双翼,展翅高翔。

一篇散文、散论要想写出新意,首在心体相融,独具只眼,心即指散文的意旨、主题,体即是将心尽情表现出来的最恰切的表现手段。散文大家的作品多是心体交融,汇通中外,古为今用,破旧铸新,当然贵在神似。延军说得剀切:“……我要寻找的是邯郸人精神家园中共有的那一匹匹灵魂之马,邯郸历史上曾经的不甘人后、顽强拼搏的龙马进取精神,以及邯郸与马之间渊源不解的历史文化情结!”可谓妙言隽语,一语中的。

文学的个性风格历来是一个繁复驳杂的理论场。延军的历史文化散文个性高扬,风格突显,人品与文品俱佳,个性与文风有迹可寻,他是把才情、史识、文胆、风骨、格调融合在一起,述怀言志,啸然自得,尽显性灵,有特立独行、浑然一体之势。诚然,有些地方在持论上、阐析上有偏颇之处,但不失为一篇篇真性情、高见识、大手笔的美文。延军在《邯郸寻马》一章中力推胡服骑射、气吞万里、功盖如山的赵武灵王为爱马、用马第一人,并用大量史实表明:马使邯郸成了赵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戒古鉴今,文以载道,确信飞黄腾达的千里马会云集邯郸,为振兴中华再立殊功。应当特别指出的是,延军对“背水一战,拔旗易帜”的独特阐释,对韩信井陉大捷的别样解读,再次佐证了出奇制胜的兵家常识,着实发人深省。更令人激赏的是,延军深情细述磁州古窑的生成、发展过程,纵声赞美世界文化艺术百花园中这朵璀璨夺目的奇葩,那炽烈的情感力透纸背。最让笔者感动的是延军对千古贤相李沆刚正不阿、严于律己、忠肝义胆的坦荡一生做了生动介绍,用铁的事实说明:善有善报,好人一生平安。但亦深切指明:李沆的成功,仅是专制制度偶然间打了一个盹,决非普适现象。笔者格外注意到延军对“士为知己者死”的诸多历史现象极为关注,赞颂有加,把“士”喻为秉承民族道德与精神的高贵骑士。延军特别对奉公守法、以身护法大加推崇,既歌颂了依法征税、不畏权贵、忠心保国的小吏赵奢,亦赞美了深明大义、遵纪守法、礼贤下士的平原君赵胜,延军还热诚讴歌了赵简子田亩改制的巨大历史功用,别有眼光。难得的是,延军不为尊者讳,对历史陈案“赵氏孤儿”揭开真幕,指出司马迁或纪君祥都在“孤儿案”中掺入了诸多个人情感色彩,有失公道,忽略了真正深层次的史实密码。把颠倒的历史又颠倒过来。这是人间正道。延军用情最多的是《千古一叹:沙丘宫英雄悲歌》,他痛悼英雄一世的赵武灵王的悲剧人生,盛赞其为赵国历史上慷慨悲壮第一人!他对奸党赵成、李兑的揭斥更是不遗余力。延军在言志抒情,师心使气上下了真功夫。

笔者以为:散文在情感抒发上有抒情与疏离之分,在语词上有修辞与语义之分,在技法上有隐喻与警喻之分,在眼力上有知识与见识之分,欣见延军正向散文创研的纵深方向掘进,期冀他取得更丰硕的成果。

二、历史文化散文多元的文化心理与不倦的价值探寻

言为心声。延军在《邯郸寻梅》一章卷首语中直抒胸臆:“有人说她出身贫寒,曾为烟花柳巷中的绝色舞女;有人说她出身豪门望族,舞蹈是她的艺术人生。有一点肯定无疑,她是天下名都邯郸城中最善舞的美女,舞蹈与美貌共同构成了她生命长河中纷纷扰扰的朵朵浪花。”延军对在历史上声名显赫、才智非凡、长袖善舞的赵姬由衷赞美,对女娲、女修、陈杏园、罗敷、甄宓、蔡文姬、娄昭君、赵京娘、苏三、郭隆真、王同惠、邓丽君这些远去的历史红颜,仔细评说,辩诬去垢,还其真面。这方面有两个明显特点。

(一)尊重生命,除暴安良,铲除不平,天下为公

历朝历代,实现个人生命价值,祛除不公平现象,扶正驱邪,匡扶正义,均是人们的良好愿望。在男权占据历史舞台中心的封建时代,苟活在历史夹缝中的红颜女子难免命途多舛。恩格斯早就深刻指出:“在任何社会中,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度。”诚哉斯言。邯郸历代红颜被作者重新检视、诠解、匡正。母性悠悠,母爱绵绵,美德昭昭,才气滔滔,延军细说端详的赵姬、甄宓、罗敷这些红颜身上迸射出感天动地的伟力。以傲雪红“梅”喻之恰如其分。赵姬岂止是一个美丽舞娘,她有头脑,多谋断,成大业,但她又是吕不韦手中的棋子。这就是历史的真实。美艳多才的甄宓,如花似月,却与祥和、安宁无缘,无法主宰自己命运,不能与心爱之人共度一生,空为“洛神”。美貌机智的少妇罗敷使尽了浑身解数,终究敌不过封建强权,因为她只是一个无人救助的弱女子。

品读了此书,更懂得了珍爱生命,尊重女性,匡扶正义,保障公平的至关重要。让我们尽快寻觅春天的脚步,喊出真善美的心声,打造一个充满正气、公平与诗意的美好世界。

(二)感恩乡梓,重情重义,兴家隆邦,国家至上

本书的出彩部分是第四章:行走邯郸道。正如延军所言:“能有一次在这条古道上行走的人生,我无怨无悔!余生能在这条古道上继续走下去,一直是我不泯的幽梦!”笔名“酸枣”的延军写起家乡的酸枣树激情满腔,撼人心魄。他将家乡的酸枣树比成“邯郸人固守的灵魂家园!”对故土的火样深情跃然纸上。延军对家族文化的不懈探觅感人至深,他无时无刻不在搜集邯郸肥乡城北十里郭家堡他的老家的旧事新闻,以化作自己造福乡梓、奋然前行的原动力。延军在《三千年大风谁为狂》一文中写了他的获奖歌词《大风高歌三千年》的孕育与产生过程,情真意切,荡气回肠。诗为心声,歌词乃是心灵的颤音。“古武当,大平原,黄尘古道是邯郸;猎猎太极风,铮铮热血男,慷慨悲壮,大风高歌三千年……”一唱三叹,一气呵成,一泻千里;唱响燕赵,唱响神州,三千年英雄气永远激荡!延军家国情怀深重,报国壮志弥坚,他还是个重情重义的男子汉。《得意时,却忘了那个人》这是笔者钟爱的佳作,延军在文中写的李清山老师,笔者在一次散文研讨会上亦与之晤谈过,其坦诚、淳厚、真率、健朗的形象记忆犹新;延军念念不忘其扶携之恩,情深似海。这种品性,至为高洁。人淡如菊,谊比天高,此为大德。延军在《邯郸,我为您耕耘》一文中继续感恩助其成长的诸位友人,感恩国家培养,饮水思源,永不懈怠,确信延军会越走越坚实。

延军是个多面手,这在“做客‘文学时间’”一文中精彩纷呈,这份长长的访谈录,延军头脑清晰,谈锋甚健,无一句套话,皆说在点子上,扣响了听众的心弦,好评如潮。延军不仅文章感人,演说更是动人,堪为多能儿。延军在《为历史插上思想与艺术的双翼》一文中尽兴阐述了他的历史文化散文观,要言不繁,论之有据,文末他大声疾呼:“人类文明,博大精深!不必自谦,睁开慧眼吧,奉上一缕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崭新思想!”

当然,该书亦有不完备之处,某些观点与提法尚有待商榷,编排与行文上亦有重复之嫌,但瑕不掩瑜,这确是一部值得认真研读之书。

I207.6

A

1673-2030(2015)04-0124-03

2015-09-05

贾永生(1944—),男,北京人,廊坊师范学院教授、编审,中国作协会员。20世纪60年代北大中文系毕业生;孙晓滨(1972—),男,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馆员、流通部主任。

猜你喜欢

邯郸散文历史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邯郸在哪里?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新历史
清代邯郸教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邯郸-电镀厂主非法排污获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