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高校游泳课训练质量的因素分析
2015-03-27刘银蕊
刘银蕊
(福建师范大学 闽南科技学院,福建 南安 342332)
影响高校游泳课训练质量的因素分析
刘银蕊
(福建师范大学 闽南科技学院,福建 南安 342332)
通过分析学生因素和教师因素对高校游泳课训练质量的影响,提出利用这些因素提高游泳课训练质量的途径.
高校;游泳课;训练质量
0 引言
高等院校体育教学有数量众多的传统项目,如篮球、足球、羽毛球和乒乓球等.由于游泳教学对场地有相对特殊的要求,运动过程存在一定的风险性,所以发展速度不快,但是高校学生对游泳课程的需求并没有降低.高等院校游泳教学的研究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使其训练质量得到真正提升,为学生服务,为社会服务.
1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直接查阅与本论题有关的文献资料,包括近年来的论文、刊物、互联网内容等.
2)问卷调查法.本次研究使用了福建师范大学、闽南师范大学2012 级与2013级参加游泳课训练的大学生问卷调查结果,两所学校部分教师也参与了问卷调查.
3)数理统计法.对回收的所有有效问卷用Excel、SPSS 17.0等软件进行归纳、统计和分析.
2 影响高校游泳课训练质量的因素
对福建师范大学与闽南师范大学游泳课训练质量产生影响的主要原因有教师、学生、场地、课程安排、教学形式等,本文着重探讨教师与学生两项因素[1],并由此引申,提出了影响因素的改善建议.
2.1 学生因子
调查结果显示,高校学生参与游泳课的动机主要是健身、娱乐、调节课余生活、减轻必修课压力、人际交往,五种动机重要性依次递减.由此可见,有相当多学生参与游泳训练只是因为兴趣使然,未能在理性上理解游泳带来的益处[2].
超过40%的学生认为游泳对技能有严格要求,但是自己可以学会;25%的学生害怕呛水,带着负担上课;22%的学生具备一定的游泳基础,但姿势不完全正确;仅有不足5%的学生在上大学之前接触过正规游泳训练,并掌握了至少一种技能.
教师普遍认为,游泳训练中身体协调性是最值得提出的,约有九成学生在训练期间能够通过科学方法掌握一到两种游泳姿势;没有顺利学会的同学,其技能也有了相当程度的进步,只有4%的学生由于自身身体因素退出游泳训练.由此可见,学生的学习动机、前期技能和运动能力,是影响课程训练的重要因素(表1).
2.2 教师因子
在训练过程中,教师的专业技能、教学水平、教学态度会直接影响学生能力发展.
调查结果显示,有近50%的学生非常认可教师的专业技能,有超过50%的学生基本认可教师的专业技能,对教师专业技能不满意的学生数量为0.38%,这些学生认为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过于陈旧,41%的学生认为如果教学方法能更加丰富一些,自己会学得更好.所以,教师应当更加积极地应对教学方法改革[3].
另外,游泳训练同其他体育训练科目比起来,直观性与模仿性更强,所以教师的动作、语言、仪表、年龄、态度等的影响力更明显,教师的人格魅力无疑是课堂吸引力的一项主要因素,给训练质量造成重要影响(表2).
表1 学生影响课程训练质量的因素Tab.1 Student’s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quality of training course
表2 教师影响课程训练质量的因素Tab.2 Teacher’s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quality of training course
3 高校游泳课训练质量影响因素的利用与改正
3.1 教师自身能力的加强
不管是陆上指导还是水下训练,教师都应当将最完美的示范动作传达给学生,做到了这一点,教师也就会更具权威,从而反过来促进自身不断学习专业技能与教学技能,增强业务能力[4].也就是说,教师要将指导学生训练过程与自身能力提升过程联系起来,在指导训练中提高能力,再用能力提升去影响训练质量.
3.2 分组教学
分组教学可促进教学安全与教学效果提升.一般情况下,可以以学生游泳能力为参考,分成3个组别即会游泳、不能独立游泳、不会游泳.针对各个组别的不同情况,教师在辅导训练时应当有所区别,教学的重点一般应当放在不能独立游泳、不会游泳两组.教师要随时调整分组,让不同学生能够随时接受到最实用的训练指导.
3.3 熟知水性
熟知水性的第一项工作是做好水中行走,其作用是让初次接触游泳者适应水中阻力与浮力,使学生了解在水中行走的平衡方法,避免出现害怕心理[5].让学生做熟知水性训练是进行师生沟通的良好办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两方面的训练质量影响因素都可以相对减少,并加深双方的协调、熟悉程度.
通常情况下,在齐腰深的水里进行训练较好,训练时,教师指导学生身体重心同动作变换相一致,并在此基础上做好呼吸训练,熟练掌握呼吸过程、呼吸手段、呼吸节奏.最后用浮体练习的办法和水的浮力相互配合,增强游泳信心.
教师的影响因素与学生熟练程度成反比关系,学生游泳动作越熟练,学生自身对训练质量的影响力越大,教师的影响力变小,因此教师必须注意学生初学阶段的辅导,将自身正面影响力发挥到最大,尽最大可能影响到训练质量,为学生接下来的训练奠定基础.
3.4 讲究训练顺序
在训练过程中,因为受到前期技能与运动能力因素的影响,有些学生会出现怕水的情况,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无法适应水中环境,或者虽暂时适应水中环境却难以及时掌握动作要领,学习动作难以取得良好效果,所以教师要抓住在岸上指导的时机,尽可能使学生在岸上即掌握动作的自动作技巧[6].
事实证明,师生双方的游泳训练指导因素都与水中环境的阻碍有关,所以高校游泳教学与训练最好可以坚持从陆地到水下的大原则,也就是说全部游泳动作都要在陆地上先进行模拟练习.只有陆上练习做得熟练了,才能处理好水中的浮力、平衡、呼吸等一系列问题,从而保证基本动作与肢体结构的准确性.
3.5 有效应用互助教学
互助教学是在分组教学基础上形成的新型方法,当学生熟练程度增加以后,学生的训练质量影响因素作用增加,此时教师要尝试打破传统的教师中心模式,给学生更多主动参与的机会,让那些游泳技巧掌握较好的学生帮助其他学生训练技巧,从而真正实现互助学习.
首先,教师要做好前期的集中教学准备工作,讲解互助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其次,在进行分组教学的基础上给组内指导者布置一定的任务,让指导者在明确目标的指引下进行组内协调.需要强调的是,学生间的技能互助需要添加一个反馈环节,指导者与接受指导者要把训练效果如实反馈给教师,教师据此进行训练方法的调整,以便让接下来的训练更符合学生需求,这也是提高教师与学生双方影响因素正面作用的方式.
4 小结
十几年来,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游泳训练项目中来,城市里可以游泳的地方逐渐被开发出来,而且在很多高校中,游泳被视为体育教学的必修课,得到了广大师生的热爱.因为高等院校游泳教学开展的时间较短,属于新兴科目,在实施中成熟度不够,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所以需要在教学中不断磨砺,使其可以同其他体育运动项目同步发展、尽快完善.
总之,高等院校游泳课训练无论是在教学理念上,还是在教学方法上,都要抓好师生双方影响因素的改革工作,将负面影响降至最低,将正面影响升至最高.
[1] 孙砚强.山东省普通本科院校体育专业游泳课现状研究[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33(6):61-63.
[2] 郭江.山西省本科高校游泳馆建设与游泳课开设情况的调查[J].韶关学院学报,2012,33(12):45-48.
[3] 彭福纲.西安地区普通高等院校游泳设施实效性设计调查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
[4] 谷金波.普通高校游泳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考试周刊,2013(27):113-114.
[5] 马丽娜.“多元反馈教学法”在高校游泳普修课中的实验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3.
[6] 叶晓阳.福建省高校学生对游泳课的态度研究[J].泰山学院学报,2011,33(6):121-127.
Analysis on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Training Quality of Swimming Class in Colleges
LIU Yin-rui
(CollegeofMinnanScienceandTechnology,FujianNormalUniversity,Nan’an342332,China)
By analyzing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quality of swimming class in colleges, the approache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wimming class were put forward.
colleges; swimming class; training quality
2014-12-09
刘银蕊(1980—),女,福建漳州人,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讲师.
10.3969/j.issn.1007-0834.2015.01.024
G642.0
1007-0834(2015)01-008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