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民间艺术的创生与发展
2015-03-27鲁梅
鲁梅
(潍坊学院,山东 潍坊 261061)
潍坊民间艺术的创生与发展
鲁梅
(潍坊学院,山东 潍坊 261061)
潍坊民间艺术种类繁多,内涵丰富,其创生和发展受历代社会生活及古今多种文化形态、生活习俗的影响,纵向传袭的古代文化基因使潍坊民间艺术具有坚实的根基和丰厚的文化内涵,横向的交流为其兼容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滋养,吸收融合,实践创新,实现了潍坊民间艺术可持续发展。
民间艺术;古文化;异域文化
潍坊民间艺术种类繁多,内涵极为丰富,形态百花齐放,其创生和发展受历代社会生活及古今多种文化形态、生活习俗的影响,梳理潍坊民间艺术创生和发展的脉络,可呈现以下特点。
一、沿袭古文化
无论哪类民间艺术都传承着民族文化的基因,流淌着地域文化的血液。潍坊地区古代艺术的发展,可谓连绵有序,从无间断。早在七八千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创造的文化也独具特色。从史前精绝的雕塑、彩绘、文字以及制陶工艺,历经夏商周三朝青铜器从形制、纹样与铭文所具有的艺术水平,汉墓建筑结构及画像雕刻艺术,到魏晋唐宋的碑碣书法、佛教造像与绘画,在国内古文化领域均居于较高的地位,产生的影响也极为深远广泛。如史前白浪河中上游一带的制陶工艺一直传承至今,高密、诸城、昌邑、安丘、寿光等地仍有传统的土陶生产,且发展为生活器物、建筑构件、祭祀用品及儿童玩具等多个系列;姚官庄出土的龙山文化时期的红陶鬶,把手的拧纹沿用了柳编器物最常用的结构纹理,证明人类在使用陶器之前就已利用植物枝条编制器物,其技艺一直延续至今,只是材料和形制有了极大的发展;传说中父系氏族社会后期的部落首领虞舜生于诸城,曾作五弦琴,作《韶乐》,据《史记·五帝本纪》载:“舜曰:‘然,以夔为典乐,教稚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毋虐,简而毋傲;诗言意,歌长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能谐,毋相夺伦,神人以和。’夔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证明在龙山文化时期,潍坊地区的音乐、舞蹈,已较其它地区发达。临朐西朱村龙山文化大墓中出土的以鳄鱼皮制的陶鼓,证明当地还有琴弦之外的其它打击乐器。青州挫琴的鼻祖是商代的拉弦乐器“筑”;据《礼记·内则》:“男搫革,女搫丝”,证明端午节人们佩戴的香囊源自公元前一千多年的腰间杂佩。
两千多年以来,潍坊地区勤奋的劳动者,继承先民的创造精神,携带着传统文化的基因,形成高雅文化与民俗文化相互并重的模式,于特定的历史阶段,在改造自然、地理、物候、社会等客观条件的同时,依据自己的生产方式、生活习俗、情感理想、宗教信仰、价值取向、审美欲望等主观因素,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出呈现着鲜明地域文化特征的绚丽多彩的民间艺术,充实着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家园。如同方言一样,成为一种文化印记,百代相传,千秋绵延。
春秋战国时期,用于青铜器装饰的金银错工艺和传统白描的绘画技法,给清代潍坊嵌银的创兴以极大的启迪;战国时流行于齐的蹴鞠是古代的足球运动,唐宋发展为蹴球,至明清,青州人又把它演变为民间体育舞蹈花毽;门神是民间年画最早的表现题材,它的创生来自先秦神祇护宅的崇信,宋代画家李嵩所画《岁朝图》中,身材粗壮、顶盔披甲、仪态威猛的武将造形,为门神的程式化形象的形成找到了依据;汉代潍河中上游的画像石和碑刻、魏晋时期弥河中上游的佛教造像艺术,对后世的石刻、砖雕有直接的影响,素有“天下无二坊,除了兖州是庵上”之说的安丘庵上石坊,建于清道光九年,有说为青州石雕艺人所建造;蓝印花布和捽花分别源自于汉唐的碱印和绞缬;民间佛教信众的虔诚,创造了各种版本的观音菩萨画像;木版年画中的“老能”简直就是弥勒佛在俗间的化身;八仙、武财神关公分别来自道教神仙和护法神将;扑灰年画《万代师表》的创生是出于对春秋末期儒家创始者孔子的尊崇;寿光的民间舞蹈《闹海》源自古代祭祀海神娘娘的上庙进香活动,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大型舞蹈表演;高密的扑灰年画借鉴了宋元文人绘画和庙宇壁画的画风,就连装裱形式都是沿袭旧制;昌邑的小章竹马源自古代“嫩竹乘为马,新蒲折作鞭”的儿童游戏,宋代发展为民间社火的舞蹈形式,元代演变为跑竹马;青州民间器乐《龙虎斗》由明代衡王府的宫廷器乐简化演变而来;寿光民间舞蹈《月宫图》根据王母娘娘降仙女与民同乐的神话传说,借鉴明代宫廷舞蹈创造的元宵跑灯流传至今。凡此证明,潍坊的民间艺术无不沿袭着古代文化的血脉。
二、异域文化融合
潍坊人早就在长期的实践中认识到,杂交、嫁接可以培育出动植物优良品种的科学规律,潍坊民间艺术在发展过程中从不排斥异域文化,而是兼收融合,改良发展。如果说纵向传袭的古代文化基因使潍坊民间艺术具有坚实的根基和丰厚的文化内涵,而横向的交流为其兼容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滋养,尽管农耕社会交通不便、信息不畅,人们还是通过集市(山会)贸易、移民迁徙等社会活动,吸收异地文化乃至境外文化的精髓,为我所用,融合创造,使其形式、技艺不断提高、完善。
核雕始于宋而盛于明,从民间传入宫廷,由专事雕刻的工匠,供皇室宫妃、达官贵族把玩,鸦片战争后,清朝政治经济逐渐衰退,宫廷艺人受到冷落而流散各地,有一个叫张大眼的艺人流浪到山东诸城卖艺为生,遂将技艺传入潍县,经都氏、考氏等几代艺人不懈努力,与当地民间艺术结合,终于在全国民间工艺中独树一帜,1915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潍坊核雕作品《马拉轿车》获得最优等奖牌。高密聂家庄是由明万历年间河北泊镇人逃荒迁至高密定居繁衍所建。村人为养家糊口,利用高密特有的黄粘土作“锅子花”卖,又结合当地的民俗,捏成各种人形、动物并吸收民间绘画的色彩,到清嘉庆年间逐渐形成了泥彩塑;潍县黄家庄泥塑相传是明代中叶,由一黄姓老人来投明初先由山西洪洞迁来的黄氏一族认祖归宗时传入,在收徒传艺过程中,受民间面磕子和民间绘画的启发形成而传遍周边许多村庄。乾嘉年间,民间流传着这样的歌谣:“不种瓜,不种地,卖了泥人换粮食”、“黄家庄,朝南门,家家户户捏泥人。”高密茂腔是由明末清初山东各地的“肘鼓子”传入高密、诸城等地,艺人们吸收各地肘鼓之长,结合当地秧歌,以民间小调“老拐调”为主体,融合方言习俗形成的具有本地特色的“肘鼓子”戏。东路大鼓则是在莱州民间小唱形式土调大鼓的基础上与本地肘鼓子唱腔结合发展而成;青州八角鼓是由满族“军歌”演变成的说唱形式,于雍正年间,随旗兵进驻青州旗城(俗称“北城”)传入发展的。潍坊的刺绣受苏绣的影响较大,民国年间所修《潍县志稿》称:“潍县绣工始于清光绪初年,其时因年岁不登,生活艰难,妇女学习南绣者日多,初仅作为当地装饰用,如套袖、裙子、枕头等类,嗣后,技术日精,凡围屏喜帐、戏衣等件皆能绣制,其优美或过于南绣。”19世纪,青州民间花边编织已很普遍,1900年英籍传教士库尔德夫妇从意大利引进了新的工艺、图样和原料,与当地人集资创办花边社,生产专用作服装编织的“栏杆”,青州人吸收其精华,不断创新,产品扩展到盘垫、台布、沙发套、床罩、桌布、钢琴罩等,发展成青州府花边大套,被工艺美术界誉为“抽纱之王”。百带丽起源于西方,昌邑抽纱融合18世纪欧洲的花边于20世纪发展为山东外贸出口的响亮品牌。20世纪中期,高密李家营一带的人们利用自产的麦草秸秆,经过漂洗、染色制作的仿欧式古堡建筑样式的首饰盒,创生了被称作“麦草房”的手工艺产品,受到欧洲市场的青睐。潍坊国际风筝会的举办,国外利用碳素钢和无纺布材料制作风筝给潍坊风筝以新的启示,使潍坊风筝产品注入了声、光、电、动等现代科技元素,出现了传统题材与现代科技巧妙结合的创新样式。
三、实践中创生发展
民间艺术的创生发展大多经历上百年,甚至数百年乃至上千年的历史,是通过民间艺人不断的社会实践,纵向的传承延续和横向的传播发展逐步达到完善成熟。
潍坊民间艺术绝大部分是在农耕社会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背景下创生和发展的,服务于民间的生产、生活习俗,并受制于市场的需求和制约。杨家埠木版年画出现之前,寒亭一带早有手绘年画生产,明洪武初年,四川省梓潼县杨氏一族迁徙至潍县浞河两岸,四川在宋代就是全国有名的雕版中心,杨氏移民遂将雕版技术传入,与当地的手绘年画相融合,创造了雕刻木版套印的全新木版年画,由于其内容吉庆、构图饱满、色彩艳丽、物美价廉,随着民俗的需要,得到辉煌的发展,清代达到鼎盛。乾隆后期,仅西杨家埠画店就达80余家,号称“画店百家,画样千种,画版上万。”后杨柳青年画传入,艺人又吸收融合其部分手法创作戏曲年画,丰富了杨家埠年画的表现力,提升了审美价值;高密聂家庄泥塑,从明朝初年单一制作“栓孩泥娃”,至明万历年间的形成标志产品“锅子花”,又经清康熙年间发展到各种粗糙的泥玩具,再到嘉庆年间,不仅泥塑品种增加,也由单纯的泥玩具发展为兼具观赏性的装饰品,利用空气流通原理制作的叫虎、叫猴、叫狗等,又使聂家庄泥塑由静态进入有声时代。聂家庄泥塑历经600余年,二十多代人的反复实践,至鼎盛期,发展成具有型巧、色艳、声亮、动畅四大特点,150多个品种的泥塑艺术,形成“聂家庄朝南门,家家户户捏泥人”的独特现象;潍县布玩具起源于清乾隆年间,旧时潍县青年妇女,常缝制香料荷包等生活用品和装饰品,相互馈赠,争巧比美。老妇和媳妇们则喜欢缝制虎头帽、猫头鞋装扮自家孩子,寓意虎虎生威,消灾避祸,这些布艺品既实用,又美观,寄托了旧时女性追求美好生活的强烈意愿。近现代,这种用于礼仪交往、装饰生活和寄托心思的手工布艺逐渐流变为商品,其设计和制作都有了很大的改进。布老虎、狮子是潍县布玩具的代表作品,民间艺人根据反复尝试和审美经验,抓住老虎和狮子的特征进行大胆夸张,突出头部,美化其形象。在布老虎的造型处理上,潍坊民间素有“十斤老虎九斤头”的说法,这种大胆的处理手法,是世世代代的民间艺人制作经验的总结和审美标准的集中概括。潍县布玩具以各种动物为题材,其形象特点均“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追求神似胜于形似的艺术境界,借鉴年画、泥塑、刺绣等姊妹艺术的色彩基调,使潍县布玩具的艺术风格更加完美。
潍坊民间艺术在创生发展的过程中,沿袭古代文化的优良血脉,汲取借鉴异域文化与姊妹艺术的精华,通过一代代人的实践总结,形成鲜明的地域特征。在实践中完善,在竞争中创新,靠创新求发展,是潍坊民间艺术保持良性发展的前提和保证。
[1]孙敬明.潍坊古代文化通论[M].济南:齐鲁书社,2009.
[2]万丽.聂家庄泥塑[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陈冬梅
J193
A
1671-4288(2015)01-0018-03
2014-10-22
鲁 梅(1972—),女,山东昌邑人,潍坊学院美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民间艺术及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