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传统体育融入学校体育课程的若干问题研究

2015-03-27张红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体育课程学校体育

民族传统体育融入学校体育课程的若干问题研究

张红

(武汉市财政学校,湖北武汉430051)

摘要:本文对民族传统体育融入学校体育课程若干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对民族传统体育活动项目进行概述,分析了民族传统体育融入学校体育课程的环境及可行性;其次,论述了民族传统体育融入学校体育课程的意义;最后,提出了民族传统体育融入学校体育课程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学校体育;体育课程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历史悠久、项目众多的,如放风筝、踢毽子、打陀螺、滚铁环、荡秋千等传统体育活动都是从古代传承下来的,其具备极高的健身价值,同时也具备了各种娱乐休闲元素,这些活动深受青少年学生的喜爱。随着我国学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应博采众家所长,其体育课程应吸收更多、更丰富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提升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体育课程教育中的比重,这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弘扬与传承,以及对青少年学生体育文化素质的提升都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与探讨的问题。

一、我国传统民族体育活动项目概览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这些民族当中,有些人口众多,有些人数相对较少,但是都具备各自独特的传统体育文化,比如游牧民族一般重视骑马、射箭等类型的传统体育项目,又如朝鲜族、满族等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则会更重视传统的滑冰、射柳、拔河、秋千等类型的体育项目,蒙古族则有传统的骑马、摔跤等传统体育活动。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众多,比较流行与实用的项目有:跳绳、打陀螺、蹴鞠、博弈、摔跤、走板鞋、踩高跷、投壶、空竹、扔沙包等,这些体育活动有很多至今仍然充满活力,有些诸如蹴鞠则和西方的足球文化合并,形成了一种新的现代体育项目。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一般都具备了非常强的健身特性和娱乐特性,比如跳绳就可以很好地锻炼参与者的耐力及肺活量;又如滚铁环这一类型的传统体育项目,则可以很好地提升个人的协调性,并且能均匀地施加和控制自身力量;而拔河这一类的传统体育活动,则更多是为了培养参与者的团队合作精神,在集体合作竞争的形式之中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价值。这是因为传统体育项目能够很好地传递着中国人民勤劳、朴实的品质和坚忍不拔的人文体育精神,并且能够以娱乐的形式让参与这些传统体育活动的人得到充分地锻炼与体验,从而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实践表明,中国传统民族体育项目是西方体育运动无法完全取代的,特别是在其锻炼价值、教育性,以及所具备的独特文化内涵方面。因此,在“全民健身计划”大力推展的今天,传统民族体育项目在学校体育教育应得到充分的重视和更好的发展。

二、传统体育项目融入学校体育课程的意义与作用

(一)学校是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传承的最佳渠道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生存的土壤是延续数千年的农耕和游牧生产生活方式,但近30年来,随着我国农业人口的减少和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全国各地依照24节气安排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习俗正在逐步消失。相关研究显示,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比较成熟的渠道就是学校体育教育,通过学校体育教育,民族体育才能获得强大和持续的生命力。

近10年来,经过挖掘、整理和改造后的传统体育项目,正在被不断地赋予新时代的健身、教育、休闲、娱乐等功能,在保持着浓郁的传统体育特色的同时,又体现了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念及特征,而逐步成为现代生活与现代体育的重要部分,亦成为学校体育教育和全民健身的重要内容。

(二)传统体育活动具备较强的文化特性,能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

传统体育活动,不仅具备身体和心理的锻炼价值,而且还具有文化教育上的意义。我国传统体育文化实际上是包含了非常传统和朴素深邃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道理,这些哲学思想及道理并不是现代或者西方的体育运动和行为就可以完全取代的。我国传统体育项目和活动中都包含了一种奋发进取、不断努力向上的一种积极的文化精神。青少年学生实际上是一个不断追求知识、求知欲望较强的人生阶段。现代体育项目普遍存在不易了解和掌握,难以满足青少年学生内心的文化需求。实际上很多青少年学生都渴望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以及传统体育项目进行了解,从而在了解的过程中满足其自身文化求知欲望,并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综合体育文化素养,步塑造其良好心理状态。

(三)传统体育活动项目具备多样特性,符合青少年学生的健身需求

相关研究资料显示,当前已经被挖掘和发掘到的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娱乐项目已经超过千项。这些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娱乐项目大多都是动态与静态相结合,其中,很多传统体育项目既具备竞技体育特征,也具备健身强体的特性,同时,一些

项目还具有季节性的特征。有些项目,比如棋类项目等属于静态的传统文化体育活动,而诸如武术或者风筝这些则是动态的中国传统体育活动。这些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实际上在进入校园之前就已经具备坚实的群众基础,是中华璀璨文化的一个特征。学校可以从青少年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出发,选择一些比较符合青少年学生这个年龄阶的传统民族体育文化项目,融入到日常的学校体育教育教学之中。

三、进一步提高学校体育课程中民族传统体育的比例

(一)提升学校体育课程中民族传统体育比重的背景分析

我国体育教育管理部门以及国家体育总局等体育行政主管机构,针对不同受教育阶段的青少年学生制订了不同的体育锻炼方案和要求,并且纳入到各个教育阶段的体育教育纲要之中。我国教育和体育主管部门认为,青少年学生每天都应该坚持锻炼一个小时,保持强健的体魄,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当中,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样一种宣传和鼓励性的要求,实际上也是希望广大学生都能够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从而提升学生的身心素质。同时,在我国大多地方的中考考试,以及高中生考取高等院校的高考考试,都不同程度地加入了体育项目考试,目的也是在于要求青少年学生要重视自己的身体素质,在日常紧张的学习过程中,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的身体素质,具备更为强健的体魄。

相关的统计数据上看,我国学生的身体素质,从整体上看都是呈现出下滑的状态,很多新生代的学生,其身体素质相对比于上世纪80年代青少年学生的身体素质要明显下降。一方面是因为这些青少年学生现在所面对的生活环境较之前我国的生态生活环境更加复杂,对当前青少年学生的身体造成了更大的负担。另一个方面则是青少年学生能参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较之前更少。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学业负担重,占用了他们的课余时间,另一方面的原因是,长久以来,我国教育界过于重视文化知识教育,而是忽视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这样的一种教育价值观也决定了很多学生都很难在繁忙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之中,很难保障每天有一小时参与到日常的体育活动中。

从我国当前的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上看,虽然重视学生的体能训练,但是学校体育教育往往对中国优秀传统体育文化项目缺乏重视,特别是中学教育阶段更为明显。当前中学阶段的体育教学内容一般都是田径类,诸如跑步等基础性耐力性的体育项目,其教学形式和内容相对比较枯燥,很多中学生对于这些体育教学内容比较烦躁,千篇一律的体育课程教学内容需要融入传统体育文化项目,并对这些传统的体育教学内容进行改革。

(二)提高我国学校体育课程中传统体育项目比例的依据

中华民族在长久的发展过程当中所形成的传统体育文化,是可以大力挖掘的教学资源,把传统民族体育文化当中的优秀体育项目和学生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实际上是为继承并发展中华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遗产的需求,也是对传统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起着积极的推进作用。

中国传统民族体育项目融入到学校体育课程当中,为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开辟了一个更为新颖的模式,并且能提高青少年学生参与阳光体育活动的热情与积极性。实践表明,诸多传统的民族体育项目具备丰富的群体性、娱乐特征以及观赏特征,可以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之中不断地体验运动,从而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最终对青少年学生一生的身健康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传统民族体育项目融入学校体育课程的建议

(一)转变教师和学生的传统教育思想与价值观

学校体育课程不应该仅仅只是停留在实践类课程上,还应该适当地加入一些体育理论课程知识,转变教师和学生的传统教育思想与价值观,让学生学习到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璀璨及其博大精深,并且还应该引导这些学生接触中国体育的发展历史,特别是中国传统民族体育项目的发展及演变历史,让学生在鉴赏的过程中,不断地培养出对传统民族体育文化的自信心和热情,为提高学校体育课程设置中的传统民族体育项目比例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打造学校的特色传统体育项目

各级各类学校应注重现代体育和中华传统民族体育项目相互结合的方式,从优选择一系列能够适合当前本地区各级各类学校发展特点的传统民族体育活动项目进入学校体育课堂之中,并根据各类学校的具体情况,对于这些传统民族体育活动项目进行适当改造,其中包括对传统民族体育器材、场地的改造,体育活动项目的组织方式改造,以及对相关传统体育活动项目竞技规则的改造等。在这些改造的基础上让传统民族体育活动项目更加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同时,重新包装及改造过的传统民族体育项目,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新意,从而提升学生参与传统体育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

五、结语

近年来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广大人民群众不再仅仅局限在对于物质生活的追求上,而更多地重视到自己个人身心体素质的提升。中华民族一直以来具备体育运动的文化传统,中华传统民族体育文化源远流长及博大精深。传统民族体育文化也逐渐受到中国各个社会阶层的关注,并从原先历史的尘封中慢慢被发掘出来。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就对中华传统民族体育文化极为重视,2006年国家体育总局更就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掘、整理与传承工作作出重要决策与布置,开始实质性、抢救性发掘与整理工作。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会更好的融入学校体育,因而中华传统民族体育活动将具有更旺盛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孙永梅,王全军.民族传统体育融入学校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体育学刊,2012,(1).

[2]兰自力,黄文仁.关于《对学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反思与梳理》(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1).

[3]栾桂芝.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学校体育教学[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5,(3).

[4]金山.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的特点及趋势[J].健身俱乐部,2010,(2).

[5]吴兆红.论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体育的融合[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9,(3).

[6]冯宏芳.河南省农村中小学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现状与对策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8.

猜你喜欢

民族传统体育体育课程学校体育
拓展训练纳入中学体育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吉林省区域文化与民族传统体育研究
民族传统体育与跳跃投掷类游戏
论当今社会对体育教师成见问题
对高职护理专业体育课程改革的研究
浅议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新策略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