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哲学视域下的教师培训与教师专业发展

2015-03-27韩菊红

关键词:校本哲学培训

韩菊红

(河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7)

一、问题的提出

新课程改革蕴含着很多教育哲学的思想。如课程的“分科与综合”、“预设与生成”、“接受与探究”等理念。然而,新课改给广大教师带来教育观念震撼的同时,也引发了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内心世界的混乱。很多教师对此普遍感到无奈和困惑,存在一种被现行教育“异化”而又无处逃脱的感觉。这是教师精神家园和意义世界的失落,其根本原因在于教师创造性、自为性、批判性等能力的不足。教师在与专家对话、与课程对话、与学生对话过程中感到力不从心,往往处于失语的状态;教师主体与新课程之间互不相融,甚至日渐对立;教师深感理论与实践的矛盾,遭遇理论与经验的冲突,对新课程环境心理不适,产生“课改焦虑”。这些现象表明,教师潜藏着一个深层的空洞——教育哲学的缺失或不足。[1]美国的乔治·奈勒也提出“所有的教育问题最终都是哲学问题,而如果我们不去考虑普通哲学的问题,我们就不能批判现行的教育理想和政策,或者提出新的思想和政策。”

二、教育生态哲学

教育哲学是关于教育本真的哲学研究。教育哲学是从哲学的高度阐明和分析教育问题,它是一种教育智慧,试图解决教育内部最深层次、最基本的问题,即教育是什么、教育的目的、教育与人、教育与知识、教育与自由、教育与民主等,它力图教我们怎样去认识作为教育对象的人,以及怎样认识教育本身。当今社会是一个“人-社会-自然”的复合生态系统,在这个大系统中,生态话语成了一种世界性的共同话语。生态学最初是德国人赫克尔创立的,作为一门“研究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平衡关系”的学科。最初的理论基础是:“原子的存在是由它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所决定的,因而一个原子的性质永远是那个原子的性质,当原子被排列成不同的分子结构时,它们就有了不同的性质,这是因为不同的分子结构构成不同的环境。”[2]生态哲学(ecological philosophy)是相对独立的哲学学科,它本质上是一种理性的反思活动,是对思维的思维,是关于包含了人在内的生命体与地球环境之间内在关系研究的科学,探讨的是地球上所有生命体之间相互生存、相互依赖的知识学。随着自然生态环境问题遍及全球,生态主义的概念逐渐深入人心,涉及各个领域,包括教育教学。教育生态哲学是以生态学的研究为基础,借助哲学概念体系和思维方法概括而构建的理论体系。[3]用生态哲学理论研究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用生态思维研究教育教学是一种主流趋势,教育生态学为教学改革与创新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有益的启发。近年来,学界关注教育范式的研究,生态学范式就是其中一种。人们开始进行借助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来进行研究,并期待这一范式研究能够弥补量化研究难以探究复杂的教学效果要素的不足。

三、生态哲学视域下的“国培”和“校本培训”

校本培训当前已经成为中小学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和发展趋势。它是指由学校和教师共同发起组织,以学校教育教学发展和改革所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为中心,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资源,注重教师教、学、研的时空统一,有效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活动。[4]校本培训以学校为基地,以教师专业化为导向,以新课程改革培训为重点,着眼于学校发展的整体目标,针对学校和全体教师实际,由学校充分自主地确立研训目标、研训内容、研训方式,解决实际问题,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而开展的一种重要的中小学教师培训活动方式。

教师培训模式指在基础教育领域内,对在职教师进行的以提高师德水平、教育教学能力和自主发展水平为目标的机制,内容、方式和方法。在培训重心下移和教师专业发展的今天,校本培训就是将培训立足于学校、扎根于课堂。基于这一点,教师岗位培训的内容大都定位于专业能力训练与提高上。从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研科研等方面切入,突出教师基本教学能力的训练与提高。从课程建设与资源整合、班主任工作、教育技术、校本研修、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学科特殊能力以及提升教育智慧等方面着手,强化教师综合能力。校本培训模式改变了中小学教师的传统教育教学行为。通过校本培训的开展,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发生了改变。这些变化一方面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中,中学教师在教学方式上除了小组讨论外,尝试着采用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研究性学习等,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另一方面教师也在尝试着依据新课改提倡的理念、自身的理解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对教材内容做适当地调整和重组,敢于进行创新的教学设计。这些尝试符合生态哲学的思想,有利于教师内在的自然成长。

教师培训作为一个有组织的系统,具有整体性、复杂性动态平衡等生态学特征。新的职前、入职、职后教育组成一个连续的新教师教育生态链条,具有可持续发展性,取代了原有的那种封闭、僵化、缺乏统整的教师教育有机整体。随着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教育进入可持续发展阶段,教师培训系统的回归生态化已经势在必行。在这一背景下,在保证基本培训的前提下,应保持“国培”和“校本培训”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使他们成为一个有生命力的生态循环系统。

以往的校本培训更多是以学校为单位,在小范围内自成体系。按照教育生态的观点,教师培训活动是由教师内在的自然成长与外向的接受教育训练两部分构成的。变革教师培训模式,应当从校情出发,充分挖掘校内外的各种有利资源,自主发起、组织、实施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以满足学校和教师的实际需求,达成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发展。从校本培训的国际实践来看,中小学在开展校本培训的过程中加强与教育专业机构的合作,可以使校本培训获得更多的外部资源支持,也是实施成功的校本培训的保障。中学教师在真实的教育环境中,拥有大量的教学实践,更有众多的研究机会,但是他们缺乏专业的引导,大学与中学的合作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唤起了中学教师对教育研究的重新理解和重视,促使他们在实践中学会研究,解决实际问题,改善自己的教学实践。目前,高等师范院校内部自身承担的职前教师教育(本科)、入职教师教育(专业学位)和在职教师教育(“国培”)等“一体化”的教师教育功能。以高师院校为主办方,为一线学校提供国家级专家的示范引领,是一种创新。进行基于校本的大学—中学合作教师培养培训模式研究,探索引领和服务基础教育的新路径,使教师培训注入“专家引领、立足校本、回归课堂、提高质量”这一内容鲜活、主题鲜明、深受欢迎的培训形式,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实现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及可绿色生态型持续发展,从而真正践行了“为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发展而奠基”这一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校本培训模式促发了“教、学、研一体”的专业发展方式。“教-学-研同期互动”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渠道,三者不仅是一个融合互补的整体,而且存在一种生态制约的关系,是一个生态系统。基于此,教师培养的理念也历经了从“培训”到“学习”的嬗变。在合作实践中,在大学专家创新文化的带领下,中学教师的学习和研究意识已被唤醒,已在逐渐培养一种批判意识,接受文化受到冲击,更多地融入了民主、开放的成分。逐步在形成一种教学、学习、研究一体的专业生活方式。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专家教师共同研讨→诊断分析问题→研究解决问题→集体反思提升→自主专业发展”的生态型校本教师培训模式。

四、生态哲学视域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教师的专业发展的价值取向已经历了从“知识和技能”、“实践和反思”到“生态取向”的三次转移,“知识和技能”是让外语教师掌握外语学科知识和外语教育知识,其中学科知识是外语知识和运用外语知识,教育知识是帮助学生获得学科知识的知识和技能。实践反思取向关注实践与反思两个维度,前者强调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实践中提高专业水平;后者主张教师在反思中思索、在反思中探究、在反思中调整教学途径与策略,在反思中提高专业水平。生态取向是将教师专业发展纳入更为广阔的文化、社群、合作和背景的环境中,它超越了理智取向、实践一反思取向中主要关注教师本身的局限,转而关注教师专业的背景、专业图景中各因素的关系,强调团队的合作与和谐,在更大的视野下看待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生态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所体现了理论与实践、自主性和合作性相结合的模式契合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因而成为当下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客观必然。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学取向是对教师专业发展是一种完善化的补充。

校本培训所构建的教师专业发展体系, 倡导以自主性和合作性相结合的生态取向学习方式,将教师的专业成长与个人的教学实践相结合, 重视通过“环境”、“氛围”对教师个人的影响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培训方式灵活、实用、符合各个教师发展阶段需求特点的培训模式,满足教师的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促成了教师专业发展从人工情境到自然生态的回归,营造了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良好氛围,使得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可以直接有效地转化为教育资源,更符合教育生态的动态、系统、平衡的理念。

五、结语

生态哲学是运用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观察现实事物和理解现实世界的理论。[5]它以整体、联系、动态等思想为我们观察事物和解决问题提供了科学的方法。教师生态意识基于对生态知识的掌握,又积极地反作用于生态教学行为实践。从而使自己以生态世界观为核心的生态文化素养获得全面提升。坚持生态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道路,就要用教育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及思想方法,积极思考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环境的构建。

(注:本文系河南省2014年度教师教育课程改革项目《师范英语专业学生教育教学能力提升机制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教师(2014-JSJYZD-011)号];河南省社科联研究项目的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SKL-2014-1238)

[1]黄远振,陈维振,中国外语教育:理解与对话——生态哲学视域[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250.

[2]小约翰·B.科布.生态学、科学与宗教:走向一种后现代世界观[G].∥后现代科学.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50.

[3]张春海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农村中小学校本培训方式研究 [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

[4]范国睿.教育生态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22.

[5]余谋昌.生态哲学[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校本哲学培训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菱的哲学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