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单向度的人”的思想内容及启示

2015-03-27孙婷艳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马尔库塞单向思想

孙婷艳

(山东交通学院 学生工作处,济南250357)

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性人物,西方哲学家、政治思想家马尔库塞创作了《单向度的人》这部力作。这本书的出现,更好地呈现出马尔库塞的思想尤其是批判理论,对后来学者的探讨与分析提供了基本的研究导向和见解。除了把握深刻的理论价值之外,关于“单向度的人”思想的辩证分析,不仅能够对当时资本主义社会发展问题有所了解,在工业化快速发展、现代化建设稳步前进的当前,对于如何积极构建和谐社会、怎样全面深化改革,也具有重要的启示与借鉴价值。

一、“单向度的人”思想的基本内容

单向度的人是处于资本主义发达工业社会中的人,相关思想的呈现既是社会意识形态方面的特征与表现,更是当时社会条件的具体反映。

(一)“单向度的人”思想的社会背景

任何思想的形成与完善都离不开社会条件的推动或制约,单向度思想也不例外,与当时社会各领域的发展变化密切相关。

1.政治层面

一方面,发达资本主义对国家制度进行了改革与完善。二战后,不同政治阶层冲突的弱化、各类社会矛盾的调和、危机状态的化解,都对民主体制提出更高要求。当技术理性融入制度化建设,以组织技术控制作为主要统治手段,民主政治得以深入发展。社会言论自由化、制度建设法制化、行政管理民主化,整个政治环境获得了较大的进步与改善。另一方面,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调控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在市场作用之外,物质经济的快速增长,需要政府宏观调控的适度发挥。各类合理政策的颁布及推行,直接影响经济前景。在资本主义破坏性发展状态下,政府以“合法”的制度和行为,将技术进步、经济、军事、政权纳入同一体系,实现对不同人及派别、集团的影响,从而引发合理性危机的产生。

2.经济层面

一方面,科技水平迅猛增长推动产业结构改变;科技进步引发整个经济机构的变化,技术水平的提升影响劳动结构的调整。在快速增长的生产总量中,第三产业比重明显增多,而其余产业尤其第一产业则急速降低。高新技术机械化操作使体力劳动者的位置不断弱化,脑力劳动愈发重要,技术性人才日益增多。另一方面,生产力提升促使物质愈发丰富。经济进步的直接表现就是生产总量的增多。社会资产的增长赋予人们较多的物质财富,在特殊利益集团之外,低层社会身份也享受到一定的社会发展成果,生活水准有所改善。在物欲的驱使下,广大劳动人民接受着资本主义以物质满足对其进行的麻痹与同化。

3.文化层面

一方面,文化事业提升繁荣。经历战争考验的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技术、政治、社会、军事、管理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文化水平有所提升。各类思想学派的发展、大众媒体的广泛传播,教育水平的提高,都激发了文化景象的繁荣。另一方面,对资本主义认知丰富。战后的负面影响长期干扰着人们的思维,社会价值观及各类意识激烈冲突,人们自身的思考也逐渐增强。不论是对人自身生存意义的探讨,还是工具理性方式的否定,抑或战争与极权的抗拒,都逐渐进入一些先驱思想家的脑海,尤其是他们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文化状况产生了合理性质疑。

(二)“单向度的人”思想的内涵表现

单向度是在理念或思想上有所失衡乃至缺失的状态,尤其在具有新型极权主义特征的当代工业社会,社会中的反对派别以及相异观点受到成功的压制,人们成为丧失否定、批判及超越能力的人,他们缺乏追求乃至想象的意识或能力,无法合理辨识个人所需,在经济、政治体制、艺术、科学等多方面对社会现实给予肯定,在虚假满足中缺乏对奴役状态的觉悟。在容忍宽恕富裕社会破坏力量和抑制功能的单向度的社会中成为单向度的人。人们内心向度的丧失,正是发达工业社会在思想上对调和或压制对立面这一物质过程的反映。社会越能满足个人需要,人们类如政治方面反对权利、意志自由和独立思考的批判功能越被剥夺,个人愈难从强加给他的异己需要或可能性中解放出来。具体而言,单向度特征在发达工业社会通过以下形式显现,单向度的人逐渐折射出如下生存特点。

1.技术理性的新型控制

生产资料的私有,永远造成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剥削。社会生产过程,往往是体现压迫的主要环节。在发达工业社会中,与早先的战争方式不同,人对人的阶级压迫开始蒙上面纱,技术本身负载上统治的目的。技术形式成为当时社会控制的新型手段,以带有生产性和破坏性的技术结构和效率,发挥国家及其在社会分工方面的强制作用。技术的控制导致所有否定或对抗无意义、不合理性,在机械式反映中,个人身心的潜化好似僵化,高度工业文明中呈现出利于整体社会利益的理性。技术依旧是不断提高社会生产水平以及管理水平的重要方式,但它的发展进步,不再是一个客观中立的过程。它本身的结构及运用,开始具有奴化意义。科学与媒介也成为社会统治工具。人们在日常劳动中,逐渐呈现出对既得利益的满足状态。在技术控制下,工人享受科技进步带来的效率与财富,参与着技术管理过程,却不能意识自身的被压制与剥削,丧失应有的批判精神与能力。技术也愈发按照其预定方向,更为有利地控制社会的发展。

2.多领域对立趋同的实现

在社会变化的种种可能性中,曾经是整个制度对立面的阶级或阶层即制度进步的依赖力量,逐渐受到对立派别的一致包容。工人阶级似乎不再与现行社会制度相矛盾,机械化使工人技术及思维技巧愈发突出,职业层次不断同化,劳动者在技术管理中成为企业既得利益主体,态度和意识的转变,都在技术进步中、自由舒适生活中,逐步巩固加强。技术霸权的无形控制,在政治领域以对立面一体化为表现。一方面劳动者的工作特点发生变化,工人逐渐参与到技术管理过程;另一方面,不论是劳动强度的减少还是体力消耗的降低,都让工人感觉自身福利有所提高。工人对资本主义曾经具有的否定性与革命性,对社会奴役和不公平待遇的反抗,在技术进步过程中逐渐被弱化。社会剥削在工人与资产阶级的同化中被掩盖,工人的政治觉醒被严重扼杀。在生活方面,技术理性的虚假意识,体现出人们麻痹了的虚假需求。人们陶醉在科技所带来的丰富成果、沉浸在幸福的假象之中,在显得安逸的生活中丧失应有的革命性与活力。而文化方面,被俗化的理想通过政治家的技术工具传播到人们身边,已经丧失了超越现实的意义。

3.极权主义社会的形成

在发达工业社会,即使社会制度不同,也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极权主义现象。技术的进步,不仅是一个经济发展过程,更成为政治统治的重要手段。工业化发展受意识形态牵制体现在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工业化逻辑成为压制人们自由的工具,技术成为破坏性的力量。人们对机械化的依附,使工人更为丧失独立自主的意识与能力。技术合理性和统治逻辑,最终以肯定性思维方式体现在各个领域。在控制新形势下,人们不但在政治领域受到封闭,话语权被麻痹,更出现压抑性的俗化趋势。作为表达理想的高层文化,本是与现实不同的另一向度的所在,却以商品的形式,承载着技术理性的发展,与现实的疏远或脱离也逐渐弱化,丧失了与现实产生根本差异的向度,进一步麻痹了人们的意识与思想。人们对生活方式的抉择,也仅是想象现有方式的多种类型或畸形而已。整个社会在技术控制新形式下,较以往更具有统治力量,极权主义增强。

二、“单向度的人”思想的理论脉络

发达工业社会使人们处于物化满足的无意识受控状态。新型极权社会在多个维度体现出单向度的特点。

(一)受控的物质社会单向度

在马尔库塞看来,“社会控制的现行形式在新的意义上是技术的形式。……在工业文明的最发达地区,社会控制已被潜化到这样的地步,甚至连个人的抗议在根本上也受到影响。拒绝‘随大流’的思想情绪显得是神经过敏和软弱无力的……在工业社会前一阶段似乎代表新的生存方式之可能性的那些历史力量正在消失。……大量生产和大量分配占据个人的全部身心……结果,不是调整而是模仿:即个人同他的社会、进而同整个社会所达到的直接的一致化。”[1]P9~10各种社会力量依附技术进步创造的物质内容获得调和与包容。人们逐渐满足于物质社会的虚假需求,以科学和媒介为传播方式的社会意识的传播,对个人意识广泛控制与改造,人们处于受控地位却不自知,甚至自得于技术发展后的物质享受。当压抑性的俗化趋势蔓延,社会需求与个人需求趋同,技术理性更呈现出合理性特征,个人利益服从于社会利益。所有矛盾都被归结至不合理状态,一切否定或对抗都成为不可能的表达,社会统治阶级的利益以社会利益的形式受到广泛的保护。工人阶级结构的改变尤其是意识形态的变化,逐渐被技术控制所同化,成为处于极权主义之下的丧失了革命性的一类群体。社会也就丧失了在矛盾中前行的维度,呈现出深刻的单向度特点。

(二)同化的精神社会单向度

如果说过去封建化的精神文化,仅属于高层阶级的特权,但仍是对现实社会的对抗,反映与社会矛盾的对立与冲突。但在技术发达的工业社会,却呈现出逐步同化的单向度特点。高级的精神文化以社会秩序的形式植入人们的生活,国家政策的制定及新闻媒介的宣传,不断地显现并强化统治集团的利益,成为具有强制性而不容否定的理性。所有与现行制度相违背的思想,都受到排斥。文化不再是对现实社会的剖析对立面,它甚至成为经济或政治的最恰当的宣传阵地,所有早先被唾弃的腐败现象或破坏性现象也逐渐被消解。理想的俗化、文化的物化,使人们逐步丧失对现实的否定性思维。他们作为机器化大生产的附属,被工业发展所束缚,丧失对自身被压迫地位的觉察,更无法对不合理之处产生任何的质疑或批评,进而真正成为具有独立自主意识的革命性群体。

(三)物化的人的生存发展

人作为处于复杂社会关系中的发展的人,在劳动中具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与能力。但在发达工业社会中,随着机器化生产的进步,人自身所承受的劳动强度以及享受的社会财富,逐步发生变化。当集团利益放弃直观的统治形式而是以管理状态体现,并被公众所认同,阶级之间体现更为丰富的同化状态。在看似美满、幸福的生活态势下,人们满足于技术理性下的虚假需要。人的一切行为都受到操纵,只是单纯的物质生产和消费的机器,没有思想,没有自主力,没有选择权,只表现出物性。于是技术成为压倒一切的力量,呈现出优越于人的特征,人们超越现实的力量和理性的批判被削弱了,丧失了主体性,变成了只会盲目依附现实、完全顺从现状、取得社会认同的“工具”。[2]P136

(四)对单向度的替代与超越

马尔库塞认为,马克思在资本主义初期所提出的批判理论,随着工业生产以及技术的进步,已有所不同。工人不再具有否定性与革命性,他们丧失了革命主体地位。对资本主义的否定是非暴力型的,能够觉悟到技术控制与压抑的人,是那些具有高度文化程度的“新左派”。而当他所认为的知识分子主体也无法发挥作用时,马尔库塞转向了乌托邦式的救赎思路。他认为可以用艺术方法进行文化批判、解决社会弊病问题。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道路之外,还存在第三种社会发展可能,可以用拒绝和挑衅的方式,赢得对资本主义剥削的揭露与抵抗。

三、“单向度的人”思想的辩证意义

单向度思想不仅体现出单向度社会的存在、单向度人的形成,还基于人的本质及革命理论,进行了批判性分析。它作为马尔库塞对发达工业社会不良现象探究与剖析的重要思想,既合理又不乏一定局限性。

(一)单向度思想的合理性

马尔库塞单向度思想基于人而展开,具有一定的批判精神与内在逻辑。一方面,单向度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社会的批判理论最终构成对单向度的人的详细阐发,这些体现出其思想的辩证联系性。而正是对社会各领域进行关联分析,才较为深刻地体现出工业社会中的社会统治新形式及特征,更敏锐地体现新发展下的统治与被统治阶级间的矛盾的变化。另一方面,单向度思想体现出强烈的人文关怀。科学发展理应是能够带来美好生活的社会进步途径,却不应成为人们在物质文明中出现单向度特征的推手。人们不应该是被限制及压制的群体,应该具有辨别能力、话语权限。再有,马尔库塞对资本主义剥削新形式的讽刺性揭露。战争后的统治方式的改变,使人与人的剥削更加隐蔽而深入,单向度思想对看似合理民主的工业社会进行了强烈的讥讽或批判。

(二)单向度思想的局限性

一方面,单向度思想对人的需要的分析,着重于虚假需要与真实需要的对比。这与马克思关于人的需要的分析相比,还是稍显单薄抽象。人是客观存在的,他的需要的产生、发展与变化,最终决定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及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另一方面,对无产阶级的社会地位及力量分析较为偏颇。马尔库塞认为,无产阶级的否定性与革命性因技术控制而消解,他认为工人都成为单向度的人,社会改造将经由社会精英而承担。而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者是坚信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作用以及其坚定的革命性的。再有,基于技术进步而引申的关于工业社会发展状况的分析,虽然对各领域的现象进行了剖析,但毕竟没有真正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根源所在,仅限于科学技术发展的缘由而揭示社会意识形态等问题未免片面。归结起来,马尔库塞并没有对资本主义的病态状况进行足够的批判。技术异化并不仅是科学技术发展而造成,对思想文化批判而忽略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基于人道主义立场而逃避阶级矛盾的批判,这些都将使其偏离单向度的人的真正出路,无法实现人的解放与自由全面发展,更无从论证社会制度的变更与建设。

四、“单向度的人”思想的现实启示

任何思想的出现,都是对现实情况的反映,不论正确与否、全面与否,总有其精化的存在。单向度思想也是如此,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一)辩证看待科技力量

马尔库塞认为技术理性带来多重领域的单向度,技术成为具有破坏性的工具。它使人们沉浸于物质消费而丧失精神追求,缺乏对自身地位及价值观的自主判断,从而影响人们多维度的解放与发展。但我们更应看到科学技术发展仅是影响社会变化的一个因素,并非社会矛盾的根本所在。科技本就是中性的客观存在,不仅是统治阶级实现自身利益的利器,不只是造成人的异化的工具,它的发展还与社会进步息息相关,推动生产力的增长以及社会财富的创造。它如一把双刃剑,只是在不同的反射面中,被人为地赋予丰富的引申意义。

(二)正确认识人的本质

马尔库塞着力于人的分析,体现出其人道主义关怀。他对政治、经济、文化乃至社会的剖析,最终指引到人的异化。他对人的需要的分析,成为支撑单向度理论的重要内容。可是,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者更应这样认识人的本质,人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劳动的人,人的需求也是人的本质,但不论是虚假需求还是生存需求,要想实现人的自由,都要对人进行解放进而实现其自由全面发展。单独强调意识形态或者生活态势下的人的异化,对人的发展而言,是远远不够的。真正能够成为历史主体的人,也不会因为意识形态的消磨而退出革命舞台。

(三)保持辩证批判精神

任何制度的存在都是历史变化发展的客观结果,也必然存有正反两面的特征。对于资本主义而言,它的高度发达的工业经济,赋予人们的物质满足,资产阶级统治方式的日益民主,各项政策的制定执行,文化与生活中人与人差距的缩减,都是让人振奋的积极方面。但也如马尔库塞所言,在高度发达的工业环境下,还有很多被掩盖或俗化的现象的存在,只有保持否定性力量,进行客观的批判与评价,才能较为深入地了解一个社会的存在。然而,批判的正确与否却需要用辩证的思想来体现,至少要全面客观的反映实际情况,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就不仅仅是意识形态就能体现和解决的。

五、单向度思想在中国的借鉴价值

中国所走的社会主义道路,虽与资本主义制度所处的具体状况不同,但任何社会的维度都有一定的相似度,人的本质也都是相同的,社会与人客观地存在于历史发展过程之中。基于以上对马尔库塞单向度思想的分析,我们应尽量客观地审视中国建设的相关情况,从而得到一定的借鉴价值。

(一)坚持人的客观存在性,积极消减人与社会的异化

中国社会虽然没有发达工业社会那样掩盖在民主之下的资本剥削,但人们享受生活的方式是大致相同的。人们在物质满足的同时,会继续产生愈发无穷的物质需求,犹如物的附属物一般,丧失自身的客观存在意义。在高速发展的中国社会中,有些人因为利益驱使或自身意识的麻痹,产生一定的异化消费乃至社会整体异化现象的产生。这些都需要更好地宣传,人才是掌控物的主体存在,人具有认知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基本能力,任何物的积累都是人的力量的发挥,正确处理人与物的关系才能抵抗人的异化的发生。任何对物质的标榜,都应受到一定的规劝或阻止。对物的过度追求,要受到社会的批判或抵制。而社会的发展,更应基于科学成长的人之上。充分尊重人的主体性,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目标的进步,才能成为社会主流形态。注重人并乐于激发人的自身价值的社会,才会获得源源不竭的主体资源,从而实现社会的客观全面发展。

(二)科技进步、物质丰富的同时,注重精神文明建设

离开科技进步,无从论说人类历史的多次重要变革,也无法解释到底如何引发了生产力的迅猛增长。它的积极作用,最为直观地就是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人的双手,腾出了更为安逸的劳作空间。但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而言,即使认知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并积极致力于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经济建设,这还是会导致矛盾的产生。中国不仅是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国家,更应注重对精神方面的引领与建设,尤其对于人员丰足的这样一个大国而言,如何正确运用技术的力量、客观应对物质诱惑,怎样不迷失在小我利益的歧途,都离不开精神层面地教育与熏陶作用。对于我国而言,我们既要重视科技力量,积极促进其正面效应的发挥,还应处理好科技进步与人自身进步的平衡。同时,被实践证明了的,坚持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正确性,也必然要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继续推行,从而促进社会的全面和谐进步。

(三)在物质满足之外,提升人的自主辨识及批判创新能力

人的衣食住行保证基本生存需要,但人与动物的显著不同,正在于人是有意识的能够自觉并客观反映社会存在的现实的人。这仅是人类整体的特征,对于单个的人而言,往往存有能力方面的缺憾,或者沉浸于好似无法改变的社会秩序之中,甚至承受于社会快速发展所带来各类消极腐化影响之中。对于我国建设而言,如何正确发挥媒体、文字的宣传导向,怎样建设主流的社会主义意识,尤为重要。大力推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要通过教育或感化等方式,提升人的自主辨识能力,正确识别人性中的乃至社会生活中的真实与美好、虚假与邪恶。同时,要积极保证人民的言论自由,提供丰富的能够施展人们聪明才智的广阔平台,接受来自人民的批判与监督,感受来自人民的创造力与拓展性,大力支持人民创新意识及能力的发挥。

(四)以人民为建设主体,科学和谐全面发展中国特色事业

人是推动历史变化发展的革命性力量。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言,已经度过了几十年的风雨历程。各种辉煌或问题的呈现,都与人的付出密切相关。在如何建设美好中国方面,我们始终坚持了人的主体地位,依靠了广大人民的建设力量,汲取了各类社会群体的聪明才智。为了保证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社会要积极创设各类成长环境。从而,我们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以群众利益为出发点,全身心投入于服务于民的各领域建设。同时,我们要继续保持科学发展的方向,坚持可持续发展、全面协调发展,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各类冲突或矛盾,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方面,营造清正、发达、繁荣、公平、可持续的发展态势,促进人自身的平衡,构建社会主义国家的客观和谐。同时,要发挥人们的监督力量,反对或抨击一些有损人心或社会进步的意识或行为,加强制度建设、完善体制建设。以伟大的中华复兴之梦为指引,强力推进中国特色的全面深化改革之路。

总之,马尔库塞的单向度思想,源于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认知,是具有丰富理论内涵的批判性思想。在历史车轮的见证下,我们感知到他的思想的伟大与丰富,但也要辩证地看待单向度思想的局限与消极。思想源于现实,并因实践检验而升华。对于中国建设而言,我们永远不需要单向度的人的发展,更摒弃单向度的社会的存在。

[1](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M].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2]周琦.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理论及其现实意义[J].科教文汇,2014,(8)

[3]徐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的思想述评[D].辽宁大学,2012

[4]范晓丽,李超.“单向度的人”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启示[J].人民论坛,2014,(19)

[5]朱红.略论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J].经营管理者,2014,(15)

猜你喜欢

马尔库塞单向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碳纤维/PPS热塑性单向预浸带进入市场
用“单向宫排除法”解四宫数独
思想与“剑”
“单向度的人”与“君子不器”——比较视域下马尔库塞与孔子的技术理性批判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从单向到双向的合作治理及实现路径
从《单向度的人》解读马尔库塞的社会传播观
单向度